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去朋友家做客,正遇到朋友教训孩子,经询问才知朋友的孩子回家后,向家长谈了自己在学校学习上的一些困惑,朋友便认为自己的孩子不用功,因而斥骂孩子。在我们的说服下,朋友才消了气。其实,孩子也是人,虽然他仅是一名在校学生,但他毕竟参与了社会,也存在适应社会的问题,在与同学、老师相处或学习上,  相似文献   

2.
当你发现孩子的抽屉悄悄上了锁,情感上突然与你疏远;当你感到孩子对你的指教颇不耐烦;当你听到孩子偷偷地给异性同学打电话;当你看到孩子在镜子面前久久地自我陶醉、端详……这一切,都在提醒着家长们,你们的孩子已迈入了人生的花季——青春期。从本期起,“青春期话题”将与读者们见面。虽然“话题”很老很老,但今天的“重弹”仍有积极的意义。因为我们正处在日新月异的社会变革时期,多元化的社会环境使生理上虽成熟、心理上却仍然稚嫩的孩子应接不暇。再之生理发育的需要和性意识的觉醒,稍有把持不住,他(她)们便会做出鲁莽和极端的行为,而这种鲁莽和极端是我们每个人都不愿看到的。在讨论中,我们将摈弃“说教”模式,让正处在青春期的学生,他们的监护人——家长,教育者——老师以及社会人士,以立体的角度、平等的地位、宽容的心态、科学的理念,共同讨论已经或可能发生的,且越来越低龄化的“早恋”现象以及青少年“性教育”等问题,以期援助那些正在经受青春期困扰的孩子,让他们得以走出迷茫;指引承担教育责任的家长做好孩子进入青春期的迎接准备,因为这一阶段是亲子关系最难相处的时期。  相似文献   

3.
胡玉民  高雪 《南京史志》2011,(11):20-22
1995年张晨阳出生在辽宁省沈阳市的一个普通工人家庭,父亲张宝杰是家电维修工,母亲韩丽莹是环卫工人。一家人生活平淡,却也其乐融融。然而本来平静的生活却被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打破了。车祸后,张晨阳的成绩一落千丈,从优等生变成拖后腿的后进生,他自己对学习也不再感兴趣,甚至不愿进学校与老师、同学相处。万般无奈之下,父母只有另辟蹊径为儿子寻找一条特别的成才之路——  相似文献   

4.
阿珍 《南京史志》2011,(5):13-14
一位家长苦恼地前来咨询:我的孩子为什么问题这么多啊:特别好动,让他安静呆着都不会超过15分钟,上课总做小动作,不能集中精力听讲,最近成绩一直在下滑;和其他小朋友相处也不愉快,总闹别扭。简直是班里的问题孩子。老师已经单独叫我去过好几次,打也打过,骂也骂过,道理也讲过,怎么就不见效果呢?是不是孩子有什么病啊?  相似文献   

5.
我们常常会见到这样的情况,孩子因为考试成绩赶上或超过了某位同学而欣喜万分,有时候又会因为成绩落后于某位同学而显得十分沮丧。这种情况正说明孩子们中间在开展着学习上的竞争,这是一种值得鼓励的行为。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自觉地开展相互竞争活动,有利于在一个集体中形成相互追赶、共同提高的风气,造成一个良好的学习环  相似文献   

6.
在幼儿园大班里,有一位老师同学公认的“好孩子”:她能歌善舞,钢琴还过了6级。各门功课成绩都是“A”,还担任班上的小班长。平时,幼儿园的老师和同学们的家长见了她,都亲切地叫她“小公主”,可谁也没想到,生性乖巧的“小公主”,最近居然做出了一件“野蛮”的事情——这个孩子不知从哪儿找来  相似文献   

7.
朱明发  张清旺 《神州》2012,(19):286-287
初、高中阶段,是青少年最艰苦的学习阶段,尤其是毕业生。 考前焦虑,是毕业生普遍的心理反应。有的学生看着中招、高招考试“倒计时”牌上的日子一天天逼近,心里就紧张得透不过气来;有的学生会因为一次模拟考试成绩下降、名次落后焦虑得吃不下饭睡不好觉:有的学生到了冲刺阶段,由于心理压力过大,把考试看作同学之间的严酷竞争,互相提防、猜忌,弄得同学关系十分紧张;复读生的心理包袱更重,他们既要孤注一掷,又顾虑重重……这种心理的传染力极强,会由家长传染到孩子身上,也会在老师与学生之间、同学与同学之间相互感染,搞得人心惶惶……下面是我亲身经历的一个案例:  相似文献   

8.
学校是社会的一部分,它不可避免地具有许多消极面,如差生的座位被老师安排在边上或后面; 成绩和表现都很出色却没被评为“优秀学生“;指出老师的错误被老师责骂;学校不合理的收费等。这些看来是小事,对于孩子来说都是大事,有的甚至压得孩子喘不过气来。如果孩子不会正确面对这些,可能不仅影响学习,还会造成身心伤害。一、让孩子退一步想,减轻心理压力,走出心灵的阴影任何事情,我们从不同的角度来思考它,可能会有完全不同的结果。孩子心情愉快,是孩子健康成长所必须的。如果他们总被生活中的烦恼困扰,总觉得同学或者老师不喜欢他,他怎么高兴得起来呢?所以,  相似文献   

9.
正阅读越来越受到重视,但家庭中的阅读教育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每周阅读汇报课上,有不少同学都是知其一不知其二,或是直接就是一头雾水。问之,则曰课外阅读根本没有完成。究其原因,发现情况不外乎以下几种:一、无知型——课外阅读有用吗?小毅是个品学兼优的孩子,是班级里最爱看书的孩子中的一员。课间,我经常看见她追着某个有新书的同学借书。这样的孩子不能完成课外阅读,我感到不解。我问她为什么没完成课外阅读,她很委屈地说:"我只要带课外书回家,就会被妈  相似文献   

10.
李琼 《神州》2011,(8S):161-162
小鑫,一个和我相处了六年的男孩子一一我的学生,他将永远留在我的记忆里。四年以前,他逐渐表现在我们面前的形象是:不爱卫生,不遵守课堂纪律,不爱劳动,不爱做作业,个性很倔犟。有时还有偷拿别人东西(有几次偷拿店铺的东西而被店主当场抓住)、和同学打架,几乎每次班上出点什么事都有他。总之,他在老师、同学眼中都不是“乖孩子”,是一个十足的“调皮孩子”。不过,在我的数学课堂上,  相似文献   

11.
青少年,常常被称之为“祖国的花朵”、“祖国的明天”。正因为如此,随着单亲家庭的增多,单亲家庭的子女健康成长问题已成为家长、老师、学校和社会关注的一个新课题。据调查资料显示,在单亲家庭中,孩子通常会偏袒监护他的母亲或父亲,有的已到了极端的程度。笔者曾对北京市某中学初二年级两个班的98名学生做过调查,26名来自离异家庭的学生中,除6名自己认为心理上没有因单亲而形成阴影之外,其余20名同学都声称,不能与同学们融洽相处,并且有时非常抑郁,终日沉默寡言,郁郁寡欢。据资料显示,目前全国已经有上千万的单亲孩子,而且还在以每年五六十万的速度递增,单亲孩子的犯罪率  相似文献   

12.
看到这个题目,可能有的家长会嗤之以鼻:“自己的孩子谁不了解?知子莫如父,知女莫如母,一开口我就可以把孩子从头说到脚。”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根据调查表明,68.3%的父母不能给自己的孩子下一个比较全面而准确的结论。究其原因,一是父母偏爱自己的孩子,在心理上不能客观(往往是过高)地评价自己的孩子;二是父母与子女相处惯了,对孩子的一些问题“见多不怪”,或者是望子成才心切,把孩子  相似文献   

13.
很多家长感叹孩子越大越不听话,越来越难与家长沟通。上海最新一项调查显示:63%的学生认为,心里话只能和同学说而不能与家长沟通;36.4%的学生最讨厌父母没完没了地唠叨。孩子对同学热情、对家长冷漠,也是今天家长们  相似文献   

14.
我国特有的现象——“独生子现象”,给教育带来了新的问题,中国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和家庭教育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然而,在家庭教育中存在着两个极端,一是,家长认为孩子没有成人,心理和生理没有发展全面,需要成年人给予随时指导,加之又是独生子女,百般呵护,小心翼翼,使孩子成为家中的“小太阳”、“小皇帝”,这种情况在爷爷奶奶辈的环境下,尤为突出。另一种情况是,由于大多数家长都是双职工,岗位压力大,竞争激烈,没有时间照顾孩子,便以培养孩子的自立能力和锻炼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做借口,很少用心地去了解孩子,与孩子亲密相处。以上这两种情…  相似文献   

15.
正"获得贵阳市第二届中小学课本剧大赛高中组金星奖的剧目是——贵阳市乌当中学的《宽容》!"当主持人宣布比赛结果后,我身边的几个女同学激动得流下了眼泪。此刻,作为指导老师的我,心中亦是激动万分。激动之后,心中更多的是感激和思考。感激有了这样一个比赛,让我和学生都不断成长。感激这样4个月的相处,让我发现了学生在课堂上不曾展现出来的光芒。每一个孩子都是一  相似文献   

16.
近闻一位同事因自己的儿子没有第一批戴上红领巾,大怒,把孩子打得痛哭流涕。孩子委屈、伤心,郁郁寡欢,终于大病一场,并进而对自己丧失信心,本来不善和老师、同学交流的孩子,变得更加孤僻。代价可谓大矣! 本来,孩子的心理是能够承受得住“没有第一批戴上红领巾”  相似文献   

17.
妈妈们必须明白,单凭爸爸妈妈个人的力量是不可能帮助孩子理解这个世界的多样性。小孩子即使只有三五岁,也要有自己的世界,在自己创造的简单社会关系中成长。孩子与小伙伴们之间的相处也至关重要。在孩子的世界里,父母要“靠边站”。要让孩子在和小伙伴们相处时,尽量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而不是让孩子服从父母的想法,遵循父母的标准。有些事情大人永远无法教给孩子。陈明的孩子晨晨今年四岁,是个天生怕羞的小孩,父母以外的生人很难亲近,陈明也很担心晨晨过于依赖父母,不肯认识新朋友。一天在社区公园,他们认识了六岁的孩子明杰和他的妈妈,…  相似文献   

18.
父爱有痕     
打我记事起,父亲给我的印象总是板着冷峻的脸,和我没有亲昵的话可讲。偶尔去同学家玩耍,见同学的父亲和儿子之间那种浓浓亲情,真令我羡慕不已。回到家时,也想模仿同学那样和父亲说上几句话,但望见父亲一脸的严肃,在路上酝酿了许久的话语,顿时就咽了下去。父亲是名医生,按理说,医生的脾气应该是很和蔼的,但父亲却不同,他对自己的病人总是冷着一副脸,好像人家欠了他钱似的,特别是现在家里的孩子都很少,一个孩子病了,后面跟了好几个大人来照看。父亲最拿手的是针灸,那些大人见父亲给他的孩子扎针时,心疼得直嚷嚷:“你慢些扎,别让孩子疼着了。”…  相似文献   

19.
在家庭生活中,孩子总是以求知的眼光注视着长者的一举一动。正是在与长者的接触中,孩子形成了个人角色意识,并从长者身上获得行为的榜样,并在生活中逐渐把长者的模式变为自己的现实行为。彦江同学的犯罪轨迹和犯罪根源,一方面是父母亲自身素质的低下,另一方面是父母教育方法的粗暴简单和放任不管。因比,彦江走上抢劫之路与其父的教育不当密不可分。子不教,父之过。粗暴的亲子教育,会造就怎样一个孩子呢?著名心理学家西琳·德林顿博士在她那篇令人震惊的文章《你是否在谋害孩子》中说:传统的家教方式——暴力、责打、责骂、压制等  相似文献   

20.
日常生活中的挫折情景很多,如:学走路时摔跤、和小伙伴相处时发生冲突等等。孩子在受挫后如果得不到合适的引导,常会失去自信,甚至变得越来越软弱;如果得到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