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莉 《南京史志》2023,(37):26-27
<正>“活的教育”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精髓,贯穿了陶行知先生一生的思想发展及教育实践。“活的教育”,即“以活的教师,用活的内容和方式,培养活的学生”。为了实现这一教育理想,陶行知先生主张建构和实施“活的课程”。他为此提出为国立人、多元跨界、多样弹性、生动实用、按需设置等课程目标观,具有科学性和创造性,对幼儿园课程改革带来了不少启示。  相似文献   

2.
付宝玲 《神州》2012,(13):262-262
新一轮教学改革不仅对教师的“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对学生的“学”来说也是一大挑战。在新课程标准理念下,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中的地位和关系等都发生着较大的转变,需要反思和研究。  相似文献   

3.
许云 《南京史志》2023,(18):46-48
<正>费赖登塔尔认为数学教学方法的核心是学生的“再创造”。通过引导,让学生以“再创造”的方式进行学习,从而达到最优效果。数学学习的过程,是启迪学生智慧的过程。学生的智慧是在学习的“再创造”过程中得以彰显和提升的。“再创造”的过程是学生在已有认知基础上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更是教师有效引导的过程。教师考虑不周、引导失当,会让课堂中“再创造”流于形式,导致教学过程低效甚至无效。  相似文献   

4.
<正>重庆没有忘记武昌艺专2021年,在“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优秀项目”名单中,重庆美术馆以“烽火传薪艺立百年——武昌艺专六人美术作品与文献展”获此殊荣,引起湖北及武汉美术界的关注。参展的六位美术家,都是武昌艺专江津时期的学生。刘国枢、付若芸、刘一层在江津入学、毕业,刁焕文、邓云烟、李健英则是在江津入学,随校复员回武汉后毕业。出席开幕式的刘国枢先生102岁,刁焕文先生100岁,邓云烟先生96岁。展后出的画册,还收录馆藏武昌艺专另外10位留川师生的作品。  相似文献   

5.
刘春美 《神州》2013,(23):97-97
叶圣陶先生提出“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教是为了不教。”因此在教学组织上,鼓励先学,以学定教,少教多学,直至不教而教。这种教学方式,要求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主动学习,重视学法指导。因此,课外预习讲方法、课内自学指导逐步深化、指导学生自主复习、养成使用工具书的习惯,从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从“学会”到“会学”,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6.
李雪平 《神州》2012,(21):121-121
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不教”,细细体味起来,这句话舍有为达“不教”之目的必须有一个“教”之前提的意思。教师的作用在于“引路”、“开门”,路通了,门开了,登堂入室是学生自己的事情,教师不该并且也无法代替。作文教学的关键问题实际上就是如何“引路”、怎样“开门”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陶行知先生曾指出:“教师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教师应该重视学生“学什么”和“怎样学”的问题。因此,对学生在英语教学中开展学法指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已必不可少。“课前预习”一直都是教师们极力推崇的学习方法,也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更是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环节。通过预习,学生可以了解学习内容的重点和难点,认识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找出疑问和困惑,为其有的放矢地在课堂上听讲做好准备。在本人承担的“从预习入手,激励中年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策略的研究”这一微型课题的研究过程中,我发现,合理设计和利用“预习卡”这一法宝,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这是一颗一举多得的灵丹妙药。  相似文献   

8.
吉波 《南京史志》2024,(7):21-23
<正>《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2019年)指出:“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引导教师深入理解学科特点、知识结构、思想方法,科学把握学生认知规律,上好每一堂课。”顾明远先生认为,要让不同层次的教师都能有所发展,需要将教育改革真正落实到每一所学校。具体而言,就是要教师“上好每一节课,教好每一个学生”。面对“区政合一”融合发展的区域教育新样态,就必须在“双减”要求指导下研究课标、  相似文献   

9.
叶圣陶先生提出“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教是为了不教.”因此在教学组织上,鼓励先学,以学定教,少教多学,直至不教而教.这种教学方式,要求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主动学习,重视学法指导.因此,课外预习讲方法、课内自学指导逐步深化、指导学生自主复习、养成使用工具书的习惯,从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从“学会”到“会学”,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10.
吉桂凤 《南京史志》2023,(28):77-78
<正>30年前,第一次见到于漪老师,聆听她的报告,从那时起,于老师便成为我从教生涯中永远学习和追随的标杆,“做一辈子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也成了我的座右铭。再次拜读于老师的著作《岁月如歌》,书中一个个亲历的故事,一件件感人的事例,让于漪老师高尚的人格、严谨的学风、对学生满腔的热情,再次深深地感动了我。于老师是一位情怀有温度、教改有高度、影响有广度的新时代大先生,是我们所有教师学习的楷模。  相似文献   

11.
马春丽 《神州》2011,(10):81-81
要竖立新的教育观念,以人为本,关爱学生,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在日常教学中,教师的言谈举止、行为习惯。甚至服饰等都对学生有巨大的影响,可以说“教师无小事,事事是育人”。教师的语言得体、标准;举止优雅、大方;对教学认真负责、一丝不苟;板书认真、工整;善于质疑,勤学好问:每天提前出现在教室中甚至服饰及风度等都会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说过:“我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教育的最终目的在学生自学自励。”作为语文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学到语文基础知识掌握语文基本技能,更重要是要教会学生怎样学习,掌握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具有“点石成金”的指头,能够自己去获取知识,成为真正有用的新型人才。这对学生一生的影响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3.
刘海静 《神州》2012,(15):204-204
语境在这里指的是上下文。吕叔湘先生曾说过:“语言要嵌在上下文里才有生命。”众所周知。孤立的东西不容易记忆。就像朱光潜先生指出的“每个生词都不能孤立地得到意义,在很大程度上它是由上下文的关联才得到它的确切意义”。因此,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到不能孤立地、死记硬背地记忆词汇,而应该把词汇与句子、语境结合起来,在语境中记忆词汇,掌握词语的用法。  相似文献   

14.
王枫 《南京史志》2023,(18):10-12
<正>江苏省靖江中学坚持以人为本,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基于师生的发展开展教学述评实践探索,围绕教师评价、学生评价,构建发展性评价体系,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促进教育教学改革的开展。一、教学述评的内容教学述评分针对学生的“学习述评”和针对教师的“教育述评”两部分,每一部分又分成“述”和“评”两个方面。“学习述评”是教师通过课堂观察、课后谈话、课外活动等方式全方位了解学生,  相似文献   

15.
黄志毓 《神州》2013,(34):65-65
应该说,教师的第一要务是教书育人。教书与育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不可分割。教书是目的,育人是关键。韩愈在《师说》提出:“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礼记》中也有云:“师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两者都将“育人”放在首要位置。我国近代教育家徐特立先生也认为:“我们的教学要采取人师和经师二者合一,经师除了教学以外,学生的品质、学生的作风、学生的生活,他是不管的,人师则是这些东西他都管,如果只传授点文化科学知识,而忽视培养方向,这样的教育是失败的。”由此可见,身为教师,教书自然重要,但育人更重要。  相似文献   

16.
王喜英 《神州》2012,(6):165-165
新一轮教学改革不仅对教师的“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对学生的“学”来说也是一大挑战。在新课程标准理念下,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中的地位和关系等都发生着较大的转变。需要反思和研究。  相似文献   

17.
吴金初 《神州》2011,(9S):92-92
作文是写出来的,更是改出来的。作文需要教师精批细改,关键是怎样批,怎么改。为什么教师辛辛苦苦批改出来的作文大多数学生“不屑一顾”呢?教师精批细改,学生一目十行,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地位。学生的认识活动主要是“掌握”,而不是“发现”。正如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指出的:“学校领导迷信精批细改,家长也迷信,实在有损于学生的是:学生的主体性阻碍了,这是最大的损害。”作文是个体性相当强的精神劳动,要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就不能不让学生全程参与这一过程。与其教师一个人做些不被重视的劳动,倒不如发动学生做大家关心的事。教师对学生作文只提出自己的看法或修改意见,然后由学生自己动手修改。这样,教师的指导作用体现出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也表现出来了。  相似文献   

18.
崔锦 《世纪》2023,(3):54-56
<正>韩慎先先生是无人不晓的一代名票,他师承陈彦衡,学谭派卓然成家。但从他的别号夏山楼主到其归宿却都和文物结下了不解之缘。这些事还是让我慢慢道来。一、韩慎先先生显赫的家世韩慎先先生名德寿,字慎先,1897年2月10日生于北京,民国年间他仍留一条辫子,人们往往称他为“韩小辫”,他是清末文士韩麟阁的独子,在家族中大排行被呼为“韩十一”。两个姐姐均未嫁,由先生奉养。  相似文献   

19.
刘秋凤 《神州》2012,(18):226-226
陶行知先生曾谆谆教诲我们:“把开发文明宝库的钥匙尽我知道的交给学生”。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加强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改变单一的师生交流方式,将“教师的指导——学生的自主一学习小组的交流合作”三个要素进行动态优化组合,形成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多向交流、多向协作。这样不仅可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问题的讨论和对语言的感悟中,都有表达自己见解的机会,而且会让每一位学生都成为一种学习的资源,从而实现学习资源的共享。我在语文教学中,进行了合作学习的尝试,现结合具体的语文教学谈谈指导学生合作学习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20.
陈雪莲 《神州》2011,(9X):47-47
新一轮教学改革不仅对教师的“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对学生的“学”来说也是一大挑战。在新课程标准理念下,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中的地位和关系等都发生着较大的转变,需要反思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