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蒋洁 《南京史志》2023,(30):48-49
<正>陶行知先生在“六大解放”教育思想中主张,要充分相信儿童,解放儿童,支持儿童。生成课程是园本课程中的重要部分,具有自主性、生成性、动态性、开放性等特点,贴近幼儿的真实生活,能够更好地支持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儿童视角”下的生成课程应该由幼儿所发起,尊重幼儿的权利,相信幼儿的能力。情节由幼儿所推动,材料由幼儿所选择,转折由幼儿所引发,记录由幼儿所完成,故事由幼儿所讲述,评价由幼儿所发布。教师要基于“儿童视角”,关注幼儿当下的兴趣点,并通过环境、谈话、游戏、家园协同等策略,支持幼儿在活动中核心经验的获得。  相似文献   

2.
邹娣 《南京史志》2022,(12):95-96
<正>本文结合小班幼儿入园的实际经验,谈谈儿童视角下幼儿劳动教育的思考与实践。一、从儿童经验出发,基于儿童劳动能力的再梳理在前期各项自主活动中,教师意识到,幼儿自我服务性劳动能力是他们发展各项能力的基础,也是开展各项自主活动的关键。小班幼儿刚从家庭过渡到集体生活,会出现很多状况。因此,教师开展前期调查,了解幼儿的一些情况,如不适应集体生活、不能独立吃饭、不会穿脱衣服和鞋子、不会上厕所等。从家长的反馈中,教师发现,不少幼儿由爷爷奶奶照顾,  相似文献   

3.
房海霞 《南京史志》2022,(41):42-43
<正>区域活动是幼儿发展能力、训练思维、开阔视野、塑造品格的游戏活动。幼儿是学前区域活动的受益者,也是学前区域活动的真正主人。区域游戏活动的开展,离不开鲜明的主题、适宜的环境、丰富的材料。因此,教师应倾听的幼儿声音,了解幼儿的需求,基于“儿童视角”选择区域活动主题,创设区域活动环境,投放区域活动材料。只有这样,学前教育区域才更具吸引力、自主性、实效性,成为幼儿向往的一片乐土。  相似文献   

4.
施应应 《南京史志》2023,(37):72-73
<正>幼儿绘画日记是幼儿以绘画的形式记录生活,又称为“日记画”。教师可以借助幼儿绘画日记,走进幼儿的内心世界,了解幼儿的真实想法和已有经验。本文基于儿童视角,探析幼儿绘画日记的指导策略。一、幼儿绘画日记的教育价值(一)建立良好的师幼关系良好的师幼关系有助于提升幼儿园教育质量。但是,有的教师没有深入了解每个幼儿,导致幼儿的发展需求难以得到满足,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师幼关系。幼儿绘画日记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思路和方向。教师可以通过绘画日记,了解幼儿的内心想法。在此基础上,不断满足幼儿的发展需求,建立良好的师幼关系。  相似文献   

5.
袁媛  黄婉娟 《南京史志》2023,(30):84-85
<正>《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中提出,应以图画书为媒介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和能力。近些年,我园基于幼小衔接视角,开展幼儿阅读活动。本文分析了教师在图画书阅读指导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提出了图画书阅读指导建议。一、幼小衔接视角下幼儿园图画书阅读指导中存在的问题目前,大多数教师已经认识到图画书阅读在幼小衔接工作中的重要价值,能够有意识地以图画书为媒介,组织开展各类活动,为幼儿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教师参与幼儿早期阅读,不仅能激发幼儿阅读兴趣,  相似文献   

6.
管梦婷 《南京史志》2022,(27):76-77
<正>瑞吉欧教育认为:“环境是儿童的第三位教师。”随着学前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回归儿童立场的环境创设日益受到关注。这就需要教师站在儿童立场上,在深度、多维、开放的对话中,给予儿童真实表达的机会,倾听他们的真实想法,让儿童视角可视化。环境作为一种隐性课程,是儿童视角下的产物,对幼儿的学习发展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本文以“小莲童停车场”环境创设为例,阐述如何在对话中“看见”儿童视角。  相似文献   

7.
胥曼 《南京史志》2024,(2):42-43
<正>本研究基于儿童视角,采用园本研究方法,通过对幼儿园“活动工坊”活动的观察和记录,以及对教师、幼儿、家长的深入访谈,探究“活动工坊”对幼儿活动体验的促进作用。研究发现,“活动工坊”能够有效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提升幼儿的创造能力和合作意识。一、研究背景和问题陈述幼儿期是人生中重要的成长阶段。幼儿的活动体验对于其全面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幼儿园作为幼儿活动的主要场所,具有为幼儿提供丰富、  相似文献   

8.
<正>如何利用园本课程资源,推进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建设,深度挖掘自然资源的教育价值,改造教师的专业知识和能力结构,发挥课程资源的最大效能,不断提高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水平,以真正满足幼儿学习与发展的需要,是我园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我园站在儿童身心发展和学习特点的角度,围绕幼儿园课程资源这一热点话题从内涵解读、教育资源的延伸和资源的拓展三个关键点出发,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及课程游戏化精神的指引下,立足儿童视角,聚焦“课程资源”开展专题研修,在有效的教育磁场中,为幼儿创设主动学习、  相似文献   

9.
潘红 《南京史志》2023,(26):74-75
<正>幼儿园园本课程方案,是一个追随幼儿、不断生长的开放系统。由于每所幼儿园所处的地域、文化背景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不一,相对固定的课程无法满足每所幼儿园、每个班级和每个幼儿的个性发展需要,需要坚守儿童立场,以幼儿为本,不断调整、更新和优化课程。全域视野下“三全”园本课程实践,基于儿童的视角,以“转变方式—挖掘资源—利用资源——优化课程”循环递进的基本路径,有效利用身边的乡土教育资源,让幼儿在园本化乡土活动中,亲近乡土、感受乡土、体验乡土,让课程更加贴近生活,推动幼儿、教师、家长共同成长。  相似文献   

10.
<正>儿童是天生的哲学家,他们好奇、好问、好探究,并在“十万个为什么”中建构对世界的独特认识。我园教师在“儿童哲学理念”指引下,充分尊重儿童、倾听儿童、理解儿童,努力构建适宜的哲学探究活动。在一日生活中,幼儿通过动作、绘画、语言等方式,表达着自己对世界的认识和思考。幼儿哲思辩论活动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围绕一个话题,组织幼儿开展论证和辩论,帮助幼儿学习运用一定的方法,表达自己的观点,反驳对方的观点。  相似文献   

11.
申红珍 《南京史志》2023,(37):78-79
<正>语言能力是指听、说、读、写等能力,对幼儿发展影响很大。传统的幼儿园语言教学,基本上以教师的传授、幼儿的机械记忆和反复练习为主。这种语言教学方式只是从知识上进行语言教育,而忽视了语言能力的发展。《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就幼儿期语言发展提出了明确目标和教育建议,为幼儿语言能力的培养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2.
正新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然而,在我国目前的幼儿教育实践中,还是有大量受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影响较深的教师,只喜欢儿童听话守纪律,不许儿童"乱说乱动",不善于捕捉幼儿感兴趣的问题,对幼儿行为的领悟能力不强,表面上是给儿童提供自由活动的条件和机会,实际上是不许超出教师限定的范围去进行探索、发现和创造。一、教师要以"平视"的眼光看待幼儿,把幼儿作为一个独立的人来看  相似文献   

13.
张雯 《南京史志》2023,(13):26-27
<正>区域活动是幼儿获取经验的主要形式。户外艺术区是幼儿开展户外艺术创作活动的区域,而材料投放是其中的重要环节,可以促进整个活动顺利开展。一、户外艺术活动的本质追求“活教育”倡导“精密观察”“儿童教儿童”“积极的鼓励胜于消极的制裁”,教师采取这些策略,开展户外美术活动,能够充分发展幼儿感受美、欣赏美和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项吉 《南京史志》2023,(40):50-51
<正>如何重塑教师观念,落实儿童本位;如何敏锐地捕捉到幼儿感兴趣的、有价值的问题,促进他们探索更多的问题;如何支持幼儿的多元表达,让幼儿的学习可视化……基于这些思考,我园尝试将“马赛克方法”引入项目化学习中,让师幼在多维度、多层次对话过程中动态生成驱动性问题,全面落实“幼儿是有能力的评论者”理念,助力幼儿的深度学习。本文以大班项目活动“小枸杞的故事”为例,谈谈这方面的思考与实践。  相似文献   

15.
陈霞飞 《南京史志》2022,(34):44-45
<正>在足球“踢”进幼儿园的大背景下,笔者认为,幼儿园足球游戏活动的实践应立足于儿童立场上,幼儿足球游戏活动目标、内容、形式应适宜幼儿学习与发展需求。成尚荣先生在《儿童立场:教育从这儿出发》一书中指出:“教育应站在儿童立场上。”所谓儿童立场,就是儿童教育过程要从儿童视角出发,研究儿童心理,遵循儿童的认知发展规律。部分教师在设计与开发幼儿足球游戏时,缺乏“对象意识”,很少直面班级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兴趣需求,更不习惯思考当前幼儿的发展水平,往往是凭借经验确定游戏的目标、内容和形式,致使一些足球游戏缺少针对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朱瑜 《南京史志》2023,(37):32-33
<正>《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指出:“幼儿园应多为幼儿提供自由交往和游戏的机会。”在户外混龄自主游戏中,教师要认真倾听混龄幼儿不同的需求和想法,充分尊重幼儿的游戏自主性,给予他们适当的空间和自由。同时,与幼儿进行全方位的交流和互动,帮助他们解决游戏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促进幼儿游戏能力提升。本文从观察、参与、评价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7.
<正>《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每个幼儿的心里都有一颗美的种子。幼儿艺术领域的学习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水墨画是一种传统的绘画形式,运用水和墨调配成不同深浅的墨色,在宣纸上画出,别有一番韵味。小班年龄段的幼儿正处于由涂鸦期向象征期转变的绘画发展阶段,缺乏水墨画方面的经验。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从认识毛笔、宣纸、墨汁等材料入手,用游戏化的方式引导幼儿感知这一艺术的独有特性,从而提升幼儿的审美素养和创作能力。  相似文献   

18.
许涵英 《南京史志》2022,(27):64-65
<正>陶行知先生主张“生活教育”,即教育源于生活。在“知行合一”理念的主导下,我园开展了足球特色课程,通过游戏的形式让儿童在玩中学、学中玩,促进儿童的身心发展。本文从理论基础、课程目标以及课程设计等方面,阐述儿童足球课程与儿童发展之间的关系。每个幼儿都是一本书,幼儿的美术作品向教师展示了幼儿各项能力的发展以及当时的情绪情感。教师不仅要看到表面的东西,还要关注深层的内容,使自己更了解身边的每个幼儿,促进幼儿健康地发展。因此,在关注幼儿美术作品时,  相似文献   

19.
杨燕 《神州》2014,(6):97-97
<正>幼儿绘画,是幼儿用来传情达意的视觉语言,是幼儿一种自发的艺术创作活动,是幼儿思想情绪、艺术潜能的自由表现。教育家德廖莫夫说:“并非所有的儿童都会写诗和唱歌,然而所有的儿童都会画画。”在幼儿绘画教学中,应顺应儿童自然成长的规律,尊重儿童在绘画活动中的自我发现和自我表现。然而,现实幼儿绘画教学中,由于既受传统美术教育长期影响,又有新的教育思想冲击,存在着一些问题,使教师找不准方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无法真正地放手让幼儿自己去画画,让幼儿去表达、表现  相似文献   

20.
陆英 《南京史志》2023,(40):34-35
<正>一个孩子就是一颗种子,教育就是接纳、支持、陪伴,让教育成为最自然的事,让孩子真正成为自己。“儿童种子观”是叶圣陶先生提出的教育理念,其实质是确立儿童的主体地位。我园基于“儿童种子观”理念,开展幼儿定向活动增值性评价研究,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增值性评价更多地关注不同年龄段幼儿个体的纵向发展,特别是在一段时间内的进步、发展、成长、转化等情况。这对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良好品质的形成及各方面能力的发展,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使研究更有效,我园开展相关问卷调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