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项吉 《南京史志》2023,(40):50-51
<正>如何重塑教师观念,落实儿童本位;如何敏锐地捕捉到幼儿感兴趣的、有价值的问题,促进他们探索更多的问题;如何支持幼儿的多元表达,让幼儿的学习可视化……基于这些思考,我园尝试将“马赛克方法”引入项目化学习中,让师幼在多维度、多层次对话过程中动态生成驱动性问题,全面落实“幼儿是有能力的评论者”理念,助力幼儿的深度学习。本文以大班项目活动“小枸杞的故事”为例,谈谈这方面的思考与实践。  相似文献   

2.
张稳 《南京史志》2022,(20):91-92
<正>让教育回归真实的生活,让幼儿回归自然的环境,是《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倡导的理念。我园充分利用园内外自然资源,积极开发课程内容。大班“探秘自然,寻找有‘温度’的故事”活动,用温度的变化串联幼儿生活中的一系列疑问,激发幼儿自主学习的兴趣。面对幼儿的探究,教师不断提供新的支架;面对幼儿不断产生的游戏需求,教师不断思考。整个活动基于“在自然中学习”这一核心,支持幼儿在自然中的发现、学习与成长。  相似文献   

3.
梁珍 《南京史志》2023,(5):18-19
<正>“学习故事”是教师对课程实践的记录,是教师用叙事的形式对幼儿学习和发展进行评价的方式。“学习故事”这一概念是新西兰学前教育专家卡尔提出的,他主张用“学习故事”这种方式记录、评价和支持幼儿的学习。近年来,我园以“学习故事”为抓手,将幼儿的学习和发展评价落实在一日课程中。  相似文献   

4.
刘淑唯 《南京史志》2023,(37):34-35
<正>幼儿园户外游戏活动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之一,通常被定义为“幼儿在自由的户外时间里所开展的非结构化游戏活动”。幼儿在大自然、大社会中开展“真游戏”,能够始终保持积极高昂的游戏热情。这不仅体现自主性、独立性,还能收获成长、体验快乐。主题游戏是幼儿自发性游戏行为,以幼儿感兴趣的话题为中心内容,是幼儿园创造性游戏的一种组织形式,能够加深幼儿的情绪情感体验,提升幼儿的思维、想象、创造和合作等能力。在户外主题游戏中,教师要认真观察,发现幼儿游戏的兴趣点和主题内容的生发点,采取有效的支持策略,让游戏成为幼儿真实自然的学习活动。本文以“稻说丰年”大班户外主题游戏为例,阐述支持幼儿主动学习的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5.
俞炜 《南京史志》2023,(5):34-35
<正>主动学习是指通过教师创设外部学习环境,使之产生内在的学习需要,进而主动、自主地参与活动,并维持到学习全过程的一种学习状态。教师要通过情景创设、材料提供、适宜活动、灵活互动等教学策略,提升幼儿的主动学习能力。本文以大班科学区“沉浮”主题探索活动为例,从环境创设、经验关注、方法改变、师幼互动等方面,阐述促进幼儿主动学习的策略。  相似文献   

6.
<正>《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幼儿园安全教育主要是以普及与生活相关的安全常识、培养幼儿一定的安全意识为主要目标,常常以集体教育活动、一日常规活动等方式开展。在开展过程中,传统的教育方式以教师说教或者图书阅读为主。由于幼儿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在传统的安全教育中,幼儿的学习主动性会逐渐减弱。  相似文献   

7.
石廷廷 《南京史志》2022,(17):23-24
<正>一、支架式教学概述支架式教学的理论基础是最近发展区以及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其中最近发展区是其理论基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其教学程序拟定的理论依据。总的来说,支架式教学充分地体现了“学生主体”,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针对幼儿来说,由于其身心发展较为特殊,教师所找出的引导线索需要更加具体明确,才能让幼儿充分地理解和明晰任务要求。因此,幼儿教师应当要把握支架式教学的实施特点,以游戏活动为教学主线,  相似文献   

8.
张雯雯 《南京史志》2023,(26):66-67
<正>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也是幼儿获得经验、拓展思维、提高能力的主要方式,具有教育性、趣味性、操作性、创造性和探索性。区域游戏是开放性教育活动,是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独立自主地活动。因此,我们要让区域活动“活”起来,引导幼儿在区域活动中快乐学习,快乐探索。  相似文献   

9.
王军 《南京史志》2023,(5):26-27
<正>陶行知先生说过:“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中教,做中学,教学做合一。”“学”指的是幼儿的自主学习,“做”指的是让幼儿亲身实践、感受,进而获得丰富的经验。将教育、学习及实践相互融合,能够彰显幼儿的主体地位。一、“教学做合一”教育思想的价值(一)组织活动,激发幼儿的游戏兴趣幼儿喜欢丰富多样的游戏活动,并在游戏中丰富认知,促进成长。将“教学做合一”思想融入幼儿游戏中,能够激发幼儿参与游戏活动的兴趣。  相似文献   

10.
陈静 《南京史志》2023,(30):58-59
<正>学习场景是指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学习任务为分类标准,整合各种学习资源、学习过程和学习方式的相对完整的学习体系。深度学习强调的是儿童在学习中参与的积极性、体验的主动性、经验的发展性。作为幼儿学习的“支持者、协助者、助推者”,教师要从设计驱动方式、搭建学习支架、运用支持策略等方面,创造学习场景,助推幼儿深度学习。  相似文献   

11.
徐晶 《南京史志》2024,(5):62-63
<正>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主线和重要基石,主要包括“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个方面,主张教育同实际生活相联系。本文以大班“乐享散步时光”活动为例,探讨幼儿园生活活动的组织策略。一、活动来源课程来源于生活,生活中蕴含着课程。在创设课程时,教师要从幼儿的兴趣出发,选择贴近幼儿生活、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内容。这些都需要教师细心地观察幼儿,耐心地倾听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教师每天都会了解幼儿提出的问题或者相互交流的话题。在这些问题和话题中,有的及时解答就可以,有的需要幼儿通过探索才能解决。  相似文献   

12.
陈心渝 《南京史志》2023,(40):42-43
<正>在幼儿园教育中,项目学习是一种具有活动性、体验性和实践性的学习方式,能够有机地将幼儿的生活与课程内容结合起来。从生活到生活化课程的项目学习凸显了幼儿园教育的特点和目标,培养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本文以“园丁计划”为例,探讨项目学习从生活到生活化课程的转变,为幼儿园教育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葛李媛 《南京史志》2023,(37):46-47
<正>“暖日记”是幼儿认知和情感最自由、最真实的表征和表达。在一日活动中,幼儿结合自己的感受、认知、经验等,将“暖日记”融入其中。“暖日记”融入幼儿活动需要一定的策略支持,以便幼儿能敞开心扉,向他人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记录自己最自由、最真实的表达。本研究以幼儿“暖日记”活动为研究背景,以本园幼儿和教师为研究对象,通过访谈法和观察法等研究方法,观察、分析“暖日记”在幼儿活动中的应用情况,并提出相应的指导策略。  相似文献   

14.
夏妮妮 《南京史志》2022,(13):39-40
<正>《幼儿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的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大班幼儿对科学区域活动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也具有一定的动手操作和主动思维能力。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要利用教育契机培养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大班科学区域活动中,教师要满足和支持幼儿科学探究兴趣,以解决问题为导向,培养幼儿自主探究能力,激发幼儿的探究潜能就显得尤为重要。一、创设问题情境,选择适宜内容大班科学区域活动是幼儿喜欢的活动形式。  相似文献   

15.
沈怡芬 《南京史志》2023,(40):36-37
<正>《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提出:“幼儿语言学习需要相应的社会经验支持,应通过多种活动扩展幼儿的生活经验,丰富语言的内容,增强理解和表达能力。”语言领域教育是幼儿园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于促进幼儿语言发展以及其他方面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随着课程游戏化的不断推进,教师越来越关注幼儿语言学习的关键性经验的习得,顺应幼儿语言学习和发展的需求,通过丰富多彩的语言活动助推幼儿核心素养的提升。秋天蕴藏着得天独厚的语言资源,秋天的变化就在幼儿生活的环境之中,这些都是真实的、形象的、  相似文献   

16.
顾玲洁 《南京史志》2022,(16):94-95
<正>在项目活动中,教师要以幼儿的兴趣和经验为基石,和幼儿共同绘制网络图,并及时把握随机教育,调整实施策略,满足幼儿需求,为幼儿的成长铺路。而课程故事,则是通过对活动内容的梳理和筛选,总结活动内容,反思活动过程和教师行为,帮助教师看懂幼儿,并让下一次的活动变得更好。因此,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的需求,追随幼儿的探索和发现,及时鼓励和支持幼儿自主自发的活动。项目活动正是这样一种以幼儿为本的活动。本文以探索活动“谁生的蛋”为例,阐述在项目活动中教师如何支持幼儿的探索,促进幼儿的成长。  相似文献   

17.
<正>在课程建设中,教师要以幼儿为中心,开发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和发展需要的课程,看见、读懂、回应幼儿,引发深度学习,助推“亲自然”畅游课程建设,促进幼儿在开放、互动、浸润、融合的活动中得到成长。  相似文献   

18.
郭留毓 《南京史志》2022,(12):65-66
<正>乡村教育是陶行知先生教育生涯中关注的中心和为之终生奋斗的目标。作为一所农村幼儿园,教师在“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教育思想引领下,以农耕实践活动的形式,带领幼儿走进大自然,以最淳朴的学习方式让幼儿感受乡村教育,体验“生活即教育”的内涵,在边实践边学习的过程中,感受“教学做合一”的真谛。教师充分挖掘和利用周边自然资源,特别是农田资源,根据季节、气候的变化引导幼儿选择适宜的农作物进行种植,促成农耕课程的形成。本文以大班农耕课程《萝卜》为例,谈一谈运用陶行知教育思想,促进幼儿在农耕课程中成长的故事。  相似文献   

19.
陈芬 《南京史志》2023,(20):82-83
<正>教研活动承担着转变教师观念、提高保教质量的重要任务。大自然是契合幼儿成长需要的教育资源,是幼儿园课程资源的重要来源。为了开发和利用幼儿园及周边的自然资源,我们依据《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要求,基于教师的真实需求,开展以“在自然中学习”为主题的持续性、沉浸式教研活动,构建课程实践新样态。  相似文献   

20.
邵蕴秋 《南京史志》2023,(26):46-47
<正>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我园顺应幼儿的兴趣和需求,生成各类主题活动,准备相应的环境和材料,做好评估、记录和展示,促进幼儿持续性探究,让幼儿的成长看得见。本文以大班“蔷薇花”活动为例,谈谈这方面的体会和收获。一、关注兴趣,引发幼儿深度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