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2岁的女儿喜欢数学,每年参加奥数比赛都获奖。但她特别怕写作文,每次语文考试,作文都会被扣去十几分。我心里急啊,平日里她挺爱看书的,怎么作文写不好呢?面对我的疑惑,她振振有词地说:“我对作文不感兴趣。”嘿!还由着你了,你不感兴趣能行吗?作文写不好,等于语文的半壁江山倒了啊!于是我帮她制订了写作计划,让她多写多练,每天交一篇日记给我。她不敢违抗,每晚坐在桌前,没一会儿就写出一篇来。但绝对是应付差事,篇篇流水帐,没一点技术含量。让她拿去改,她不耐烦地说:“我天天写作业,做奥数、背英语,还要弹琴,哪来的分身术?你要求也太高了,我…  相似文献   

2.
我的妈妈     
“叫你去写作业,你不写;不叫你看电视,你倒看了。关了,写作业去!”妈妈的大喇叭嗓门又开始播音了。 这句话我都不知道听了多少遍了,耳朵都起茧子了。“妈,你不累吗?”我撇着长腔说,“放我一马吧,我还不能休息一下吗!”  相似文献   

3.
案例:12岁的庄强这几天心里很烦,小学六年级的生活好像一点儿也不快乐。每天总有写不完的作业,大小测验几乎周周有,就连难得一次的看电影、春游也不能尽兴,看完电影得写观后感,春游归来得写游玩感想。这天,庄强心情烦闷地回到家,摊开作业本,懒洋洋地看起书来。他一点也不想做功课。“喂,强强,你在发什么呆?快点做功课。”房间里响起了妈妈的声音。庄强吓了一跳,但他马上说:“做功课,做功课,我不是正在做功课吗?”“你这个孩子,说你一句就要回十句,眼里有没有大人啊?”妈妈的火气大起来了。“烦死人了!明明回了一句偏要说回了十句。我都来不及做功课  相似文献   

4.
张宝林 《纵横》2012,(6):57-60
高集高汾: 老太太感情爆发,给安娜写了一封信,还顺手画一幅画。然后感慨万分的说:“回到家里,一个一个走光,大概见不到几个活的了!”然后她又在信后面写最末一句话:“我还欠你们的画呢。”意思是不是说等你们都去见安娜的时候,她才想起给你画画,等着吧。  相似文献   

5.
几年前,结识了一位研究古地图的朋友,她但凡给我介绍古地图时,先要强调一句:“古地图很美观,但不精确。”言下之意大概是:你就把它们当画来看,不要太当真。  相似文献   

6.
龙鎏鑫 《神州》2012,(22):291-291
作业一直是学生很头疼的东西,曾经在网上流传着这样一个段子:“举头望明月,低头写作业。君子坦荡荡,小人写作业。商女不知亡国恨,一天到晚写作业。洛阳亲友如相问,就说我在写作业。少壮不努力,老大写作业。垂死病中惊坐起,今天还没写作业。生当作人杰,死亦写作业。人生自古谁无死,来生继续写作业。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正在写作业。”这个段子很诙谐,但我们也在诙谐中看到了作业给中学生带来的巨大精神压力。如何改变这一现状,让学生爱上写作业,或者说在作业中享受求知的快乐,这似乎成了不可攻克的难题。  相似文献   

7.
徐渠 《文史天地》2005,(11):38-42
宋美龄是“第一夫人”、薯名的社会活动家,但很少有人知道她能写小说。她写出的惟一爱情小说《往事如烟》,在美国文坛上“炒得沸沸扬扬,火火爆爆”,何以?也许本文能给你一个回答。  相似文献   

8.
魏萱 《南京史志》2014,(11):14-14
一头老黄牛,一只母老虎和一只可爱的小白兔,三种动物,构成了我们这一个温馨而又快乐的家庭。 先来说说“母老虎”吧!那天,我正在写作业,门突然发出响声,妈妈回来了。我立刻放下手中的作业,冲到门前,一把抱住妈妈,用撒娇的语气说:“妈咪,你回来啦!什么时候吃饭呢?”我在妈妈身上蹭来蹭去,还不时地亲亲她,正当想扑到她身上的时候,突然感到一股强烈的“杀气”顿时向我袭来:她一把把我推开,手叉着腰,双眼狠狠地瞪着我,看起来全身都要冒出火似的。  相似文献   

9.
1968年3月上旬的一天,林彪叫杨成武到毛家湾他家的会客室,很客气地对杨成武说:“现在有人说叶群历史有问题、不清楚,讲叶群1936年入党是假的。现在叶群在你领导下的军委办公厅工作,你是总参党委书记、军委办公厅党委书记,你给她写一个证明最合适。”杨成武参加革命在中央苏区,长征到陕北后在延安红军大学学习。而叶群原在白区。所以杨成武婉拒了。林彪说:“吴法宪同志都写了,你也写一个吧。”杨成武不好再直接拒绝,便说:“能不能让我看看她的材料再写?”林彪顿时脸色很难看,一言不发,摆手下了逐客令。杨成武拒绝为叶群作证@宋凤英…  相似文献   

10.
移动的书城     
一句“这两天接收到的信息只有两件事:认识的男人都在出书,认识的女人都在生小孩”刚出去,微博上立马有人回复——一言成谶,我也被你说中了,正在写。哈哈。  相似文献   

11.
秦竟时 《南京史志》2010,(10):18-20
【中考试题】以“让我悄悄告诉你”为题,写一篇作文。(65分,其中含书写分5分)要求:①要有真情实感,不得抄袭;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⑤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  相似文献   

12.
    
<正>【真题重现】《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寿镜吾先生知识渊博,但他对“怪哉”这虫是怎么回事儿却不予回答;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其实,我们的身边也有这样的人,他(她)的身上也有一些看似矛盾的表现。他(她)或许是你的家人,或许是你的师长,或许是你的同学……请你选择一个对象,抓住他(她)的特点,写出他(她)丰富的个性,自拟题目,写一篇记叙文,不少于500字。不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等个人真实信息。  相似文献   

13.
1963年夏,我初中毕业,即去西宁市找工作,在青海省交通厅民工招募处等候分配.等候分配的日子好难挨,我捧着一本小说心不在焉地翻着,突然耳边一声惊叫“501号,你能识文断字?” 我惊异地瞅着这个面孔黧黑个头比我高出一大截的大个子:“你咋知道我是501号呢?” 他说:“排队报名时,你挤在我身后,我是500,你不就是501.” 他把我那本厚厚的书瞅了瞅,说:“请给我婆姨(方言,老婆)写封信.”我问道:“写啥子事呢?” 他笑道:“就写我已经到了西宁,西宁是个好大好大的庄子啊,天天像赶集.我正在交通厅等候分配活计,餐餐给我们吃白面包子.” 我扑噗一笑:“你啥时候吃白面包子了?”他说:“就这样写吧,叫她放心就行.”  相似文献   

14.
罗云觉得那个夜晚宋山木的脸上有一种自我麻痹的神情,他先是眼神坚定地对她说,“找对你这么好,你怎么这样伤我的心。”当他利索地拿出按摩棒,没有任何多余动作,罗云脑袋里闪过的第一个念头是:强奸!事后,他让她清洗浴巾,“厨房里的台子上是洗衣粉”——她知道自己一定不是第一个受害者。他对她说了一句至今最让她难以启齿的话——“你一定是我的人。”  相似文献   

15.
Eva的mosto     
Eva的中文说得很好,打电话约见时,她用很纯正的调子问我:“你知道三里屯北街吗?你知道‘那里花园’吗?那你知道‘三点三’服装市场吗?”,觉得我有点含糊,她又跟了一句:“那你到了附近,找不到可以再打我电话。”不知为什么,我觉得她做事的方式也很本土化了。  相似文献   

16.
八十高龄的外祖母还喜欢读书。1992年的一个冬日,她在读《琼瑶自传》时,突然叫我母亲:“国光,你快来看看,这琼瑶恐怕就是小凤凰呢!”戴着老花镜的外祖母把《琼瑶自传》递给母亲。母亲接过书来;认真读了一阵后说:“不错,琼瑶笔下的程伯伯,就是我爸爸,霍伯伯的大女儿,写的就是我了。”外祖母感慨地说:“想不到你陈伯伯一家去了台湾!凤凰那时好像只有七、八岁,而今也出息了!她写你爸爸坤的事,一定是你陈伯伯、陈伯母告诉她的。这是一家忠厚人啦,几十年了,还不忘旧情!”“写信和他们联系一下吧?”母亲征求外祖母的意见。“…  相似文献   

17.
“请你写报道时引述我的英文,不要引述我的中文,我的中文水平只相当于一个8岁的孩子,完全代表不了我智力水平。”赵小兰再三让记者保证这一点。小妹赵安吉在一旁俏皮地冲赵小兰挤眼睛,“没错,你的英文确实比你的中文要聪明得多。”她调侃着比她年长29岁的大姐。  相似文献   

18.
杨娥     
明朝时候,昆明沐王府里有个姓杨的老将,生了两个儿子、一个姑娘。这两个儿子武艺高强,象两只猛虎。姑娘的名字叫杨娥,美得象月宫里的嫦娥、吴宫里的西施。在她面前,花不敢开,鸟不敢唱,风只敢轻轻地吹,树只敢慢慢地摇。论武艺,她比两个哥哥还要强,人们夸她是“枪扎万个点,棒打一大片,弯弓能穿杨,宝剑挑鸟眼。”这话,头一句是说她使起枪来,“嚓嚓嚓”一扎,对手身上早就着了几百下;第二句说她使起棒来,“呜呜呜”,扫倒千军万马;第三句说她有百步穿杨的本领;这些都平常,最厉害的是第四句。据说有一回,她和两个哥哥在花园里舞剑,舞着舞着,见有几只小雀“吱吱喳喳”地叫着飞过来,杨娥说:“你们信不信,我能把小雀的眼睛挑出来!”两个哥哥不信,就指一只飞得最快的小雀给她。说时迟,那时  相似文献   

19.
杨波 《南京史志》2023,(36):56-60
<正>【教材原题】你做过饭吗?或者制作模型、修过自行车吗?试就你某次动手做事的经历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不少于500字。叶圣陶先生在《学习语文要练基本功》中说:“思路是有一条路的,一句一句,一段一段,都是有路的,这条路,好文章的作者是决不乱走的。”这就告诉我们在写作文章时,句子与句子之间、段落与段落之间,都是有一定的规律的,不能想到哪儿写到哪儿。这个规律就是语言连贯。  相似文献   

20.
遗忘的角落     
杨敏 《神州》2012,(18):346-346
早上一走进教室,便觉察到了一股不太对劲的气氛。每个人的头都埋得低低的,不安分的眼神并未盯着课本,而是不时地互相交换着什么意见。王老师面色凝重地站在讲台上,手里拿着两三页纸沉吟。我悄悄溜到自己的座位上,胳膊肘撞了同桌:“Whathappen?”同桌头也不抬地指了指后面。我回头,瞧见沈嘉的位子是空的。她病了?我猜测着,同时也想,她太沉默了,每天说的话几乎不超过五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