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郑俊 《神州》2021,(1):237-238,241
具身认知理论强调人的身体的参与.而素质拓展活动作为一种体验式学习形式,充分发挥着"身体"对于"认知"的影响甚至决定功能.因此,基于具身认知视角下的素拓活动,便是让学生通过将身体、心灵、学习相互联系,彼此构建,学生的快乐情绪被调动,团队意识加强,内心拥有归属感,最终形成良性的学习状态,走向生命的成长与自觉.  相似文献   

2.
认知科学的具身认知理论,被运用至博物馆展览阐释,是博物馆展览强调观众体验的全新探索,也是构建展览基础理论的初步尝试。在厘清具身认知理论及其与博物馆展览关系的基础上,从观众身体的感知觉及其与环境的强耦合两方面,探究美国9·11国家纪念博物馆如何运用具身认知理论来深化展览阐释,并从中寻绎突出认知逻辑中的形象思维、重视观众的物理身体、强调观众的环境体验以及构建阐释系统,模糊认知边界作为运用该理论进行展览阐释的四点原则,以促成观众在观展时获得强烈的穿越感和逼真的沉浸体验,推动符合现代阐释要义的展览理论和实践发展。  相似文献   

3.
<正>自主学习是一种优秀品质,也是幼儿在学习实践中表现出的积极态度和良好行为倾向。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自主学习是积极的、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也是重要的教育目标之一。STEM教育强调学科融合,将科学、技术、工程、数学融为一体,促进幼儿跨学科素养的发展。教师要充分认识幼儿自主学习品质培养的重要性,引入STEM教育理念,突出学科融合,积极为幼儿搭建亲身体验、感知的学习环境,为自主学习创造有利环境。  相似文献   

4.
金雨琛 《南京史志》2023,(30):18-19
<正>自主性区域游戏活动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创设环境,投放活动材料,让幼儿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自主地选择活动内容和合作伙伴,主动地进行探索与交往的活动。建构游戏是幼儿喜爱的一种创造性游戏,对幼儿的身体、认知、情感、社会性都具有促进作用。本文以小班“枝丫馆”为例,针对游戏材料单一、游戏特点模糊、游戏主体错位等问题,探索搭建幼儿自主游戏互动平台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5.
旅游具身体验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樊友猛 《旅游科学》2020,34(1):1-19
20世纪90年代初,受具身理论启发,学界开始关注旅游与身体的关系,旅游具身体验研究取得长足进展,但系统的研究评述与反思尚付阙如。基于知识社会学视角分析,旅游具身体验研究经历了酝酿、探索和拓展3个阶段,研究成果分布在两个维度、六大领域,其中视觉、其他感官知觉、躯体觉体验构成具身体验的共通性层面,主要由生理身体决定;性别分异、身体障碍和身份认同下的具身体验则属于具身体验的差异化层面,强调了身体的建构性。这些成果推动了旅游体验研究的范式变革。针对当前在成果系统性、主题集中度和方法适用性等方面的不足,未来的研究迫切需要明确具身化对于旅游体验研究的范式意义,围绕“遭遇”“栖居”“展演”和“实践”等范畴建立核心命题,并且注意中西方理论资源的会通和新兴与传统研究方法的结合,以具身体验、具身实践、具身景观和具身营销为探索重心,完善和深化旅游具身体验研究的知识体系。  相似文献   

6.
正音乐教育对幼儿全身心地发展起着不可取代的积极作用,在音乐活动中,可培养幼儿的良好品质、积极思维能力、生活的好习惯,促进幼儿健康成长。因此,每一位教师都应重视幼儿音乐教育,力争把每一节音乐课上好,寓教于乐,寓教于玩,使幼儿得到全面发展并轻松愉快地健康成长。音乐是通过有组织的声音听而形成的艺术形象,表现人们的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艺术。音乐是幼儿园教  相似文献   

7.
正"新纲要"指出:"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幼儿主动活动的,多种形式的教育过程。"这说明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对促进幼儿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幼儿正处在身体、心理迅速发展阶段,幼儿参与活动过程,就是幼儿各方面经验积累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幼儿逐渐成长的过程。我们要想促进幼儿各方面的和谐发展,就必须为他提供良好的条件和机会,让他们积极运用感官,  相似文献   

8.
正幼儿的身体正处在迅速发展和成长阶段,身体锻炼活动对幼儿形成健康的身体,健康的心理乃至健康的生活,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但在幼儿园的各种体育活动中,我们经常会发现一些孩子玩了一会儿后就闲在一边无所事事,通过观察与了解,我们发现这是幼儿对体育活动方式不感兴趣的表现。为了激发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形成幼儿自我需要,使幼儿想玩、会玩、爱玩,我们提出"用幼儿感兴趣的方式,开展幼儿体育活动"的课题研究。  相似文献   

9.
<正>为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近几年,我们加强幼儿社会性品质形成视阈下间断性混龄活动的探索与实践,弥补幼儿在成长过程中同伴群体缺失导致社会性品质发展的不足,促进幼儿良好社会性品质的养成,取得了明显效果。一、幼儿社会性品质形成视阈下混龄活动开展的现实需要(一)时代需要在教育中渗透社会性品质新时代需要培养具有良好社会适应能力的人才,  相似文献   

10.
谢鸥 《神州》2020,(4):158-158
音乐可以培养幼儿良好的个性品质、陶冶情操。通过音乐的各种教学活动,可以让幼儿获得身体、情感、智力、个性品质、社会性得到和谐全面发展,例如在亲子打击乐教学活动中,通过“音乐内容的选材——教师的提问——幼儿表现——课后反思——课后评价——课后研讨”等一系列观察并实施有效策略,最终使幼儿对音乐作品能自主地欣赏、感受、理解、表现,在音乐活动中提高了幼儿对音乐的兴趣、能自我控制、协调并促进了同伴之间的合作、交往。但在亲子打击乐教学中,教师为了活动最后能得到活动的最佳效果,对亲子的表现求“成”心切,往往将教师自己的要求、愿望强加在亲子身上,注重强调技巧的训练,让整个活动效果符合自己的评价标准。这样的指导方式让幼儿失去了主动性、积极性,又何来兴趣、创造与合作呢?  相似文献   

11.
培养创造性人才是时代对我们的要求,也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发散思维是创造思维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一种寻求多种解决问题方法的思维活动,可以培养幼儿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创性,在一定程度上对培养创造人才起到积极作用。纸塑活动正是幼儿动手动脑的活动,需要把自己的想象和从外界感受到的信息传化为自己的心理意象,再借用纸,把它表现出来。活动中幼儿的动手动脑能力获得锻炼,能培养发散性思维和发展创造才能。  相似文献   

12.
王洁 《南京史志》2022,(27):18-19
<正>美术教学以促进幼儿的智力发展和培养其各种能力为目的,有利于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提升幼儿的审美能力,促进幼儿全面地发展。而绘画作为美术活动的一部分,是一种视觉艺术,是手、眼、脑共同参与的活动。在绘画活动中,教师要引导幼儿积极、大胆表现自己的创意,使幼儿处于主动活动中,从而发展创造性思维。本文结合教学实践,谈谈绘画教学中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路径。  相似文献   

13.
<正>材料是幼儿学习的基本条件,对幼儿而言,没有材料就没有真正的学习。幼儿园活动和幼儿学习需要特定的物质材料,这些物质材料能使活动顺利进行,满足幼儿的学习需要并促进幼儿的发展。一、幼儿园游戏材料的使用价值游戏材料是幼儿园活动中不可缺少的物质载体。幼儿园游戏通常分成规则性游戏和创新性游戏。创新性游戏中的角色游戏是幼儿对现实生活的一种积极的再现活动,是幼儿期最典型和最具特色的一种游戏。幼儿园游戏教学是一种积极建构的过程,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需要,主动参加各项活动。  相似文献   

14.
李玮玮 《南京史志》2023,(20):90-91
<正>一、重视幼儿学习品质,使其成为乐于探究的人学习品质是指幼儿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积极态度和良好的行为倾向。《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强调了培养幼儿良好学习品质的重要性。入学准备的核心在于真正落实《指南》精神,我们将其作为幼小衔接中入学准备的关键抓手,希望幼儿通过积极探索,获得各种有助于其成为有能力的学习者所必需的学习品质。  相似文献   

15.
<正>自主性是当今社会人才必备的品质之一,幼儿阶段是幼儿自主性等品质养成的重要时期。幼儿园生活活动,具有培养幼儿自主性习惯以及自主性能力的重要价值。幼儿园在培养幼儿自主性能力的过程中应当结合科学有效的教育方式,对幼儿实现科学高效的教育引导,使幼儿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启发自身的思维,实现对相关生活活动主题元素的科学化、高效化探索。  相似文献   

16.
尹玮彤 《南京史志》2023,(10):27-29
<正>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相对详细地阐述了幼儿教育中的健康、语言、社会、科学以及艺术等元素,并要求幼儿园应在开展幼儿教育活动时深耕这些元素,促使幼儿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形成相对有效的、具体的认知。但是,幼儿的认知能力和生活经验积累有限,其对一些德育行为并不会形成相对具体的认知,甚至可能存在认知层面的情绪问题,导致幼儿无法有效、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幼儿教育活动中。  相似文献   

17.
康婧  郑霞 《东南文化》2023,(4):164-171
科普展览如何最大程度发挥其教育功能,目前博物馆学界尚缺乏学理支撑。具身认知理论为科普展览的学习体验设计提供了新视角。然而,部分科普展览由于对观众学习体验的设计思路和实现方式的认识不清晰,以至于将观众学习体验的具身化设计简单理解为“动手做”与“互动式”。为解决上述问题,策展方应基于具身认知理论深入分析身体作为媒介与展览场景之间的关系,构建感知层、交互层、映射层和意义建构层的设计思路,从整合感官元素、鼓励兴趣驱动的现象性体验,优化互动展品、引发问题驱动的探索性体验,激活身体图式、加强先验知识驱动的解释性体验,以及重视反思观察、支持个人意义驱动的相关性体验等四方面,来实现科普展览学习体验的具身化设计。  相似文献   

18.
<正>《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指出:"重视对幼儿积极学习品质的培养,保护幼儿对学习的好奇心,帮助幼儿养成面对困难不屈不挠、认真专注、勇于挑战的良好品质。"由此可见,培养幼儿积极学习品质,不仅能够保障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还能为幼儿未来长久发展奠定良好基础,使幼儿受益终身。绘本阅读是幼儿教育中常见的一种教育方式,是幼儿获取知识、增长见识的直接途径,也是幼儿学习的主要材料。  相似文献   

19.
张娜 《东南文化》2023,(4):157-163
现象学倡导的具身认知理论更新了人类认识世界的方式。在具身认知理论视角下,科技馆科普展示的“策划—设计—参观—教育”的展教生命周期,也呈现为“抽象—具象—具身—体验—感知—认知”的感官化叙事过程。科技馆科普展示具有感官的缺席、在场与超越三类形态,其中在场形态可分为元感官、原感官、他感官、多感官四种。梳理科技馆科普展示的感官化叙事方法及案例,可以建构科技馆科普展示的感官化叙事模式,探索科技馆科普展示的感官化叙事形态及观众的“感知—认知”机制,同时将具身认知理论纳入科技馆感官化叙事视域,研究相应科普展示设计理念与方法。  相似文献   

20.
从漠视到觉醒:西方旅游研究对身体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少燕  陶伟 《人文地理》2019,34(4):1-12
旅游是一个身体体验的过程。旅游中的身体是物质性的身体和社会建构的身体的统一体。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人文社科领域“身体转向”、“感官转向”和“非表征转向”的到来,西方旅游学界的研究者开始关注到旅游者的身体和具身性话题。在梳理西方旅游研究关注与身体话题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总结了旅游研究关注身体话题的几个发展阶段和相应特征,并从身体与旅游目的地形象表征,身体政治与性旅游、医疗旅游,身体展演与旅游节庆仪式,身体、感官与旅游景观,具身性与旅游体验五大议题进行了归纳和探讨。提出了基于身体理论视角下的旅游研究的路径和框架,并进一步提出了国内未来研究需要重点关注的话题。以期推动国内旅游研究对身体的进一步的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