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萧红以她的孩提般纯净的目光打量眼前这人世,用最宽阔的心灵包纳,把最深痛的体验诉诸文字。她的写作有属于她的人物,她的小说学,没有时尚华丽的成分,也没有感伤沉沦的色彩。不管经历怎样的凄风苦雨,都有遮掩不住的暖。我给朋友念了这样一段话:"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鸟上天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朋友立即说:"这就是萧红体。还有,比如,走吧!还是走。若生了流水一般的命运,为何又希求着安息。萧红体就这样。"  相似文献   

2.
1942年1月22日上午10时,萧红,这位中国现代史上著名的爱国女作家,拼出最后的心力,与世长辞,年仅31岁。 萧红在生命垂危之际,曾几次对端木蕻良提起,她若死了,希望埋在鲁迅先生墓旁,那是她的恩师,是对她一生影响最大和最有决定性的人。没有鲁迅,没有鲁迅推荐《生死场》,就没有萧红今天在文坛的地位和影响。端木蕻良完全尊重和理解她的心愿,  相似文献   

3.
彰无忌 《文史精华》2012,(10):30-38
在家翻阅期刊《廉政文化巡礼》,其中《陈云与上海一文阁老板胡恒瑞的故事》一文引起我的兴趣:"萧红与胡恒瑞的结识,也是缘于买稿纸。她写完《生死场》后,鲁迅先生为其作了序言,却没有银两出书。胡借给她500大洋,得以出版发行,萧红一举成名。" 这篇文章的作者周舟就住在我楼下,很熟。周多年供职《承德日报》,能喝,能聊,更能写,在业内和文坛均小有名气。我去问他文中"500大洋"的出处。周云:是上海一文阁老板胡恒瑞亲笔记载。胡恒瑞1920年考入上海商务印书馆,与陈云同门学艺结好。  相似文献   

4.
我们是好说好散的,女儿归我。最初的时候,我哄着女儿,妈妈出差去了;尔后不能自圆其说,又说妈妈调外地工作;直到几个月前“阿姨”常来家,我才不得不把离婚的实情告诉她。女儿其实早就明白这是怎么回事。她没有哭泣,没有责难,只是用浸着泪花的大眼睛央求我,告诉她妈妈现在何处。说真的,我甚至有些恨她。这么多年来,她从不来看望自己的亲骨肉。然而,我又庆幸,没有她来,这几年我和女儿平静地生活,也有些惬意。只是没想到女儿还念着她狠心的母亲。现在有些糟了。“阿姨”常来家里,俨然以主妇出现。我和女儿的关系变得更为复杂起来。也许,这仅是我多疑吧!其实,“阿姨”是个教师,对女儿很好。女儿对“阿姨”也很尊重,但总谈不上爱。“阿姨”和妈妈毕竟有别。大概是血缘屏障,女儿在她面前循规蹈矩,有问必答,言听计从,甚至经常为之递水送扇,弄得她热泪滚滚,但总不敢贸然与女儿亲昵一番……  相似文献   

5.
写李星的时候,我坐在她的课桌旁,她则坐在讲台上,我忘了我是老师,她也忘了她是学生。这真的没有什么,只要她高兴,喜欢。初识李星,我大吃一惊,不明白90后的孩子竟然如此不守规矩。老师讲课时,她会旁若无人地站起来,在教室后面悠闲地溜达一圈,趴到窗台上向外观望;即使是听课,她戴着耳机,桌上连本书都没  相似文献   

6.
认识伯母池秀云以前,我仅知道他是一个高干子女,从事的却是远离尘嚣的古籍工作,并在那一片古纸堆里走出了光彩夺目的人生。及至认识伯母时,已是1996年,其时她已年近花甲。当时的感觉并无特别之处:名门望族的出身,可以从其典雅、恬静的气质中约略窥见一斑;清癯的面孔和眼角额间的细细皱纹,记载着她在书山里苦苦攀援的岁月。这与我的想象并无太大差别。可是随着接触的逐渐增多,我才逐渐感受到伯母厚重的人格魅力:显赫的家庭地位没有使她沾上一些官家子弟的霸气和自负,令人称道的学术成就也没有在她身上滋生出一般学者的矜持和…  相似文献   

7.
在我所遇到的老师中,没有一个像她那样粗俗,也没有一个像她那样脾气古怪。我虽然只上过她的一节课,但从此就从心里恨她,她竟然在全班人面前大骂我一顿。又是一天下午,我兴致勃勃地走进音乐教室,这是一个挺宽敞的屋子,可是设备十分糟糕,幸亏只有上音乐课时才来这儿。我远远地望见那张板凳,不禁又毛骨悚然,每次只要有人坐在上面,背后不是青一块,就是紫一块。哈!这次是李红坐那儿,她可真倒霉。“老师!”李红举起了手。“什么事?”音乐老师不耐烦地喊道:“这凳子是坏的!”李红说道,并指了指她坐的那张缺胳膊少腿的凳子。“能坐!能坐!”老师仍然不耐烦地回答,说  相似文献   

8.
我时常用又大又暖的毯子裹着孩子,带孩子到院子里,并让孩子坐在我的大腿上,然后一起观赏月亮和星星。这对我们来说是最美的时刻。我给我的孩子保存了一本她4~9岁的日记。我想让她知道,我是多么地爱她。没有这些记录,我们的一些重要瞬间、美妙时刻将很容易遗忘;也靠着这些日记,孩子成长中的趣事,乃至“恶作剧”,都能如实地记录下来。  相似文献   

9.
佛国昔旅     
短姑道头从宁波开船到普陀,只消五个钟头,恰才已经过完了最后一个码头沈家门,所以知道普陀就在眼前了。船里的乘客已寥寥无几,这时C也走出了甲板上来。今天阳光特别地明朗,照耀在这混浊的黄泥水里更显出它的金黄色来。C不时用带来的望远镜向进行的方向张望,沿途和我们很殷勤的和尚也凑趣地走过来向她东指西说。我从他们旁边望去,一个是穿着那灰色博大的袈裟,全身充满了直的线条;一个是婀娜的身子上裹着一身紧窄而颜色显明的单旗袍,富有曲线的轮廓,脸色是红润的,动作又极活泼,全身溢出了青春的力来。要是有一个艺术家在这里,我相信他一定不会放过这相当有对照趣味的题材的,可惜我当时连一张影也没有把他们摄下来。  相似文献   

10.
冯秋阳 《铁军》2022,(3):12-13
<正>国民党第五战区豫鄂边区游击总指挥部一号人物石毓灵经过机要室时,发现一张新面孔,停住了脚步。机要室负责人小吴立即走出来,小声说:报告长官,这是新来女职员,姓杨。石毓灵问:谁介绍来的?什么时候来的?我怎么不知道!小吴刚要解释,石毓灵说:我马上要去开会,你最好弄清楚她的来历,你应该清楚机要室是干什么的,在她没有开始接触机要文件时,  相似文献   

11.
小心怪叔叔     
正孩子,这世界上有许多陷阱,利用你的同情心、好奇心、贪心,甚至"顽皮心",叫你跳下去。一个学生逛完百货公司,刚要出门,突然有个女人,匆匆忙忙地跑来对她说:"我的肚子痛,必须上厕所,可是我跟我先生约好,他就在门口的一辆白色的车子上等我,能不能麻烦您,告诉我先生一声!"说完塞了两包东西给她,"这也麻烦您交给他!"学生还没走出门,就被百货公司的警卫抓住。她抱着两包没有付钱的贵重商品,吓得呆呆地站在那儿,因为人赃俱获而百口莫辩。至于那先前说肚子痛的妇人和所谓的白色车子,则消失了踪影。  相似文献   

12.
情歌     
没有精彩的构思,没有深刻的主旨,这是一双鞋的自述,也只能是平常生活中的一支低沉的——我是一双平凡的布鞋,主人刚看到我时的欢喜与兴奋,让我立即对她产生了好感。于是,她便成了我真正的主人。每天,主人穿着我去上学,那条不甚宽阔的小路,留下了我的影子。我认识了许多脚印。尽管我知道,那些脚印并不属于我,可每次我和他们亲吻,总是兴奋不已。主人很疼我,每星期六,她都帮我洗澡。作为回报,我也尽自己的努力让主人感到舒服一点,使她能够走好自己的路。渐渐地,我的容颜开始衰老,我的颜色开始黯淡,可是,我依然全心全意地为我的主人服务。尽管我…  相似文献   

13.
包玲娣很乐观地说她命好,似乎冥冥之中总有人在帮她。我虽然是不信命的,但真要反驳她的说法,又感觉不那么容易。因为她这大半生似乎确实比较“顺”,有时她根本没有刻意追求什么,但却得到了。不过我认为,她的“顺”是由以下几重因素造成的:一是她确实有似乎是“撞大运”的时候;二是虽然她没有刻意去追求什么,但她自16岁下放以来,在工作和学习上从未曾懈怠过,应验了“机遇总是被有准备抓住”这句话。当机遇降临时,需要她具备什么,她还就是具备了什么。  相似文献   

14.
<正>萧红年谱荐评萧红年谱是已故学者何宏晚年收集整理和编纂的,曾在《龙江文史》上刊登,自谓"新年谱"。萧红,作为中国近现代知名的优秀女作家,她的人生高度被人关注,长期以来,各类书刊和媒体做了大量的报道。但是客观地看,关于萧红的介绍,大部分过于零散和简单,缺少细致和整体上的完整性。  相似文献   

15.
我的提问不属于任务范畴“太好了!终于轮到我说话了。”这是马楠的第一句话。马楠想说的分别是:她没有责问过克林顿;没有痛斥过美国的人权状况;确实是嫁给了美国人,但并没有去美国留学;她的老公也不是性无能,否则两个孩子从哪儿蹦出来的呢?!她说,网上流传的那个帖子,她和她老公看到时“都快笑翻了”。马楠说的帖子,是指《北大反美姑娘马楠的近况》,发在2005年8月13日的“大家论坛”上:  相似文献   

16.
水仙是极易见的花,她没有玫瑰的娇艳;没有牡丹的俏丽;没有荷花的幽美。她有的不仅是那一缕清香,那一片纯洁,她还有那顽强的意志。我家的那盆水仙花,让我读懂了水仙。春节前,爸爸买来一株水仙,放在盛满了水的花盆里。她长得很快,还没有几天就蹿得老高了!在这寒冷的天气里,她还能存活吗?我在心中画了一个大大的问号。  相似文献   

17.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伤城,尹日强也是尹日强已经在家里呆了好几天了,始终没有走出家门。他一直躲在房间里,靠着网络偶尔和学校老师、朋友交流,还有自己补习英语。他怕见一切陌生人。"这一个月来,我听的电话比之前20年加起来都多。说实话,我觉得很多事情都是没意义的,也没有所谓的真相。我只想安安静静地过日子。"他在电话中说。  相似文献   

18.
正韩国政坛"忍冬草"金大中说过一句话:"只有我自己能够决定我的幸运与不幸。"我们不得不承认,很多时候,人的不幸是自己造成的。民国四大才女之一的萧红,一生经历九曲回肠,不幸似乎成了她的宿命。一1911年农历端午节,萧红(原名张乃莹)出生在哈尔滨市呼兰县一个官宦家庭,父亲张庭举担任过黑龙江省教育厅秘书长等职,但却是个思想上极为保守  相似文献   

19.
声音     
《中华遗产》2014,(10):8-9
“有人说萧红‘不作死不会死’,说得太轻俏了.” 著名学者林贤治,针对网络关于已故女作家萧红的“恶评”,回应道“萧红的‘作’是对自由和爱满怀渴求,不是无聊的折腾。正是她一生追求自由的品性,让她本人的帮事和她的作品散发出长久的魅力。她的生命虽然短促,却浓缩了各种极致而深刻的体验,远非一般人所能比拟。”  相似文献   

20.
王晓冬 《沧桑》2009,(6):5-6
萧红,一生苦难,她笔下的女性也都带着苦难的枷锁,但在其女性意识深处,涌动着一种可贵的抗争精神,闪烁着对于生存价值和生命尊严的渴望。萧红当之无愧是为女性请命的“大智勇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