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九七五年,随州市均川刘家崖出土了青铜器盖。器盖内壁铸有铭文,现作报道如下。铜器盖二件。器身已失,二件器盖形制大小及花纹相同。盖口为正方形,每边长13.5厘米。盖顶部呈方形,正中央有一钮,钮已残。盖体的四个面各留有乳钉状钮柱,存有铸痕,钮已全部残断。盖体上饰有绳索  相似文献   

2.
张昌平 《南方文物》2011,(2):168-173
虎卣(或称虎食人卣、乳虎卣)为形制大体相同的两件青铜器,分别收藏于法国的池努奇(Musée Cernuschi)博物馆和日本的泉屋(Sen-oku)博古馆。这两件卣因为人虎合体的造型、铸造精良的工艺以及可能为一对器  相似文献   

3.
<正>1974年10月,在位于广东省信宜县东部光头岭的松香厂基建工地,发现了一个窖坑,里面出土了一件青铜盉。这件青铜盉通高26.6厘米,口径14.2厘米,器身呈鬲形,束颈,口沿略外侈,腹部分裆较宽成三袋足,蹄形实心足根。盖、颈均有一小半圆环,原系链,已失(见图1-图3)。属西周中晚期器物,现藏于广东省博物馆。此器造型精美,其中流、盖钮、附耳最具特色。盉是调酒器,流是其最基本的部件。古人把酒与水置于盉中调匀,而后斟于杯中。没有流,酒无以适当斟出,所以无流之器不可称之为盉。我国早在二里头  相似文献   

4.
陕西临潼县博物馆近年征集到若干青铜器,择要介绍如下。饕餮纹铜鼎一件。通耳高21.5、口径17、腹深7.5厘米。平沿,口呈椭圆形。方拱形立耳内敛,三柱足内收。器身作鬲形,矮平裆明显。底上有烟熏痕迹。腹饰三组以云雷纹填底的饕餮纹。兽面两侧附饰夔龙纹  相似文献   

5.
《文物》1959,(11)
上海市嘉定县发现一座汉墓最近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员会文物普查小組。在嘉定县外岡镇发現了一座汉墓。这是一座汉代的土坑竪穴墓。墓穴离地表約70厘米,墓葬范圍因已扰乱,无法确定,葬具和人骨架全已腐朽,基底留有石灰痕迹。随葬器物有陶罍、陶鼎,陶盒、陶壶等十一件。其中有灰陶罍一件,为小口,平医,鼓腹,直唇微向外撇出。器身下部带有籃紋,高28,腹径38.4、口徑20厘米,灰陶罐三件(其中一件器身稍高,余均一致),直唇、鼓腹、平底。素面无紋,器高11.5、腹徑20.3,口徑10.3厘米。  相似文献   

6.
苏州市瑞光寺塔发现一批五代、北宋文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瑞光寺塔(图一)在苏州市盘门内。1978年4月在第三层塔心的窖穴内发现了一批文物。穴为正方形,边长79、深152厘米(图二)。穴口盖着一块长97、宽61、厚8厘米的石板。石板上放着模制泥质观音像两尊(图八)。穴内的文物已遭受严重破坏,经我们初步清理和鉴定,其时代确定为五代和北宋初期。现择要介绍于下:  相似文献   

7.
在巴蜀文化青铜器中,虎纹是最常见的纹饰之一。有虎形(或虎斑)纹饰的巴蜀铜器在全川几乎都有发现,而且种类之多,数量之大,远非其它纹饰种类所能比。除了在戈上铸独立的虎纹外,在剑、矛、钺等器物上,虎纹也居于很显著的位置。据统计,仅巴蜀文化青铜兵器上,虎纹就有三十种,多施于戈援本部、矛(骨交)部、剑身基部,一般为侧面形,有图案装饰性,只刻一耳或两足,有的拖尾张口,有的扬尾张口,尾尖成钩状,有的身有虎斑纹。在川东、鄂西和湘西还发现一种乐器——虎钮(钅享)于。这些铸有虎纹的器物多属于春秋后期至战国晚期、秦代。  相似文献   

8.
1978年7月,商水县练集乡朱集村农民杨德义在翻土时,发现了一件宋代虎形瓷枕。这件瓷枕埋藏在用二十四块青砖砌成的方窖里面。瓷枕胎质呈青灰色,坚实细密。枕作虎形,虎作伏卧状,虎尾回收于虎身左侧,两  相似文献   

9.
介绍一件青铜铙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74年7月,在江苏省江宁县横溪公社许村大队塘东村出土青铜铙一件(图一)。这一带土丘起伏连绵不断,处于宁镇丘陵的西南部,出土地点即在塘东村后面一座土岗的顶部。据实地调查了解,铜铙在离地表40厘米处发现,周围未见其他遗物。铜饶重32公斤,呈铜绿色。通高46、柄长19.5、柄端直径5.5厘米。柄与器身内  相似文献   

10.
《文物》2016,(8)
正1978年,淮安市博物馆在清河区钵池乡孔洼村(现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东湖社区山前村)征集到一件青铜虎子。据收藏者介绍,此器出土于山头遗址古墓葬。青铜虎子作伏虎形,虎首高昂,双小耳,两目圆睁,眉额外凸,竖鼻,张口露齿,左右虎牙交错,上端为圆筒形流口,口径6.6厘米。虎身呈蚕茧形,宽厚敦实,前胸隆起,后臀饱满,短尾下弯。四肢蹲屈,伸五爪,平腹底,内空。背与颈部连接一矩尺形提梁。虎子周身布满条状斑  相似文献   

11.
今年七月三十日,利川县凉雾区农民方宗田在自己的责任田里发现一件造型精致、保存完整的古代巴人军用乐器——虎钮錞于。此件錞于用青铜铸成,高62厘米,腹径42厘米,重18公斤。顶部虎钮佇立,栩栩如生。经初步鉴定,此件錞于为战国早期巴人遗物,距今2000多年。此件錞于在利川出土为研究古代巴人在鄂西的活动提供了重要实物证据。錞于出土后,方宗田同志主动向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馆征集到二件青铜铧。现将这二件青铜铧分别简述如下: 一、器身呈等腰三角形、身中部凸、铧尖部饰牛头纹、铧身铸有“李正”二字系工匠名有稍鼓起的扁形銎、长21.9厘米、重1.8公斤。铧尖及两边无磨损痕迹。从整个器形来看,铸造精细,铜质厚实,工艺繁缛(图一)。二、器身呈等腰三角形,有一道高高凸起的脊,两边及尖部锋利,为半椭园形,有扁形銎,两面饰简化饕餮纹,长28.2厘米,重2.3公斤,系实用器,尖及两边有明显的磨损痕迹及泥土(图二)。  相似文献   

13.
虎尊与虎     
1993年,荆州市第二砖瓦厂(原属江陵县境)出土三件青铜器[1],其中一件为虎尊(见封面),虎尊昂首咧嘴,利齿外露,双目圆睁,其状甚为威猛:虎身空腹圆身,脊背上开有椭方行器盖,盖上饰飞鸟形纽,盖有活动圆环与虎身相连;虎四肢短壮有力,短尾上卷。虎身、尾、下肢等处饰虎斑纹。通高21.8、长35厘米,重29公斤。根据虎尊纹饰及同出钢甫钟特征,报告者将虎尊年代定在西周中期的穆王时期,恐略早。与江陵虎尊肖似的有传出于陕西宝鸡的一件虎尊[2],宝鸡虎尊形体较瘦长,体势雄奇,容庚先生断为春秋时期器,现一般将其视为西周晚期器。…  相似文献   

14.
盱眙县王庄出土春秋吴国铜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5年4月下旬,江苏盱眙县旧铺乡农科站王庄农民挖鱼池时,在距地表约50厘米深处发现铜匜一件。这里在马湖南窑庄东南,距1982年出土楚汉窖藏文物地点约12公里。铜匝通高19、流至鋬长29、腹宽23厘米,重1750克。器身呈椭圆形,平底。流呈兽头形,顶部前端浮雕兽面,后端饰饕餮纹。圆筒形流口似张开的兽嘴。鋬似拱伏的小兽,  相似文献   

15.
一九七六年二月,应城县巡检公社群力大队八生产队社员,在村旁挖水塘时,出土了一件罕见的珍贵文物一青铜鸮卣。此器呈椭圆形,带盖有提梁,底部有四矮蹄足。通高(带提梁)25.9、短径12.3、长径15.2、腹深14.0厘米,重3.3公斤。器形为二鸱鸮合体背立式,方向相反。二喙四目四毛在盖上,盖柄呈菌状,四翅在卣身。整个器物铸造精美,体态庄重,立体感强。其形制与山西石楼二郎坡、安阳殷墟大司空村M239,湖南长沙东山镇等地出土的商代鸮卣相仿,其年代亦应为商代晚期之  相似文献   

16.
岐山县凤雏村甲组西周早期大型宫室(宗庙)建筑基址西厢2号房间的H11和H31两个窖穴内与293片有字甲骨混杂一起出土的,还有一批圆柱形角器1,目前对这批角器的探讨和研究,尚属空白,笔者不揣浅陋,对其作一初步的分析,不妥之处,祈方家指正。一、圆柱形角器的形制和数量两窖穴同时出土遗物有:1.卜甲和卜骨17000余片;2.玉石雕饰;3.圆柱形角器959枚,大部分被火烧发黑,有的一端呈圆锥形,有的两端均呈圆锥形。一般长度在1.3—2.5厘米,径0.5—0.8厘米之间。标本H11∶91,两端均呈圆锥形,长2.5、径0.7厘米;H11∶93,长1.4、径0.7厘米,一端平,一端呈圆锥…  相似文献   

17.
1978年冬,陕西省淳化县关庄镇整修农田时,在地表以下约70厘米处,发现一件汉代铜釜。这件铜釜口径略呈半椭圆形,腹部三方鼓起,一方平直,两附耳紧贴口沿外,三短足略向外撇。通高20、腹纵14.4、腹横9.6、腹深14.4、足高3.2厘米。铜釜通体素  相似文献   

18.
1976年4月,浙江岱山县大巨太平公社红旗大队社员乐秀之等十人渡海到大巨岛西面的一个不到一平方公里的小岛——双子山开地。在离地表50厘米深的土层里发现元大德六年(1302年)铜权一件,已送交舟山地区文物管理委员会。铜权为六面塔形,两面大,四面小,上端扁方形圆孔钮,下部缩腰成梯形,重746克,高11、底大5×3.7厘米。其大面,一面铸宋体阳文"庆元路总管府"双行六字款,  相似文献   

19.
固始侯古堆出土青铜器赏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2年10月,在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的委员们对河南省一级文物的确认过程中,河南博物院收藏的一件个头不大、体呈黑褐色的小铜壶被确认为一级文物,它就是1978年固始侯古堆1号墓出土的鸟兽纹三足带盖铜壶。(封二) 这件铜壶通高18.5厘米,口径7.5厘米,腹径16.8厘米。壶上承盖,盖微隆起,中部有一个半环形钮,内套活环为抓手;器身口小,直颈且长,平肩,肩上铸两个半环形耳,扁鼓腹,圜底,下有三条矮状蹄足。颈与腹部以阴刻线纹流畅地饰出两两相对、昂首张口的兽纹和变形夸张的带翼鸟纹,与盖顶的涡纹、肩部和盖…  相似文献   

20.
1975年2月,岐山县京当乡董家村群众在村西平整土地时,于地表约一米深处发现了一个椭圆形青铜器窖藏。经清理,出土器物37件,其中有长篇铭文30件。对我印象最深的一件是(亻朕)(匚也)。此(匚也)高20.5、腹宽17.5、腹深12厘米,重3.85公斤。其造型奇特,虎头羊足,平盖宽流,直口,屈舌兽首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