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中世纪及近代早期的英国,家产继承主要依据普通法继承规则.在当时的生产关系下,这一规则主要是维护封建主阶层的整体利益,而较少顾及亲情.但人毕竟是有感情的,封建主在分配家产时常常综合考虑,以限嗣继承(Entail)、托管(Uses)、家产析分契约(Strict Settlement)等变通手段对普通法继承规则加以修正.这些变通手段反映了封建主在情感与理智之间摇摆不定的心态,地产继承制度也在这种摇摆中曲折发展.一部继承法变迁史表明,制度的变迁常常是人们心理冲突的外化形式.  相似文献   

2.
严格土地授予是近代早期英国地产阶层广为使用的一种家产配置方案。与中世纪的类似手段相比,严格土地授予更多地呈现"保守"之特性,明显与社会转型时期勃兴的资本主义经营方式相背离,以至于被称为"长子继承制的反动"。"内战危机说"与"双向运动说"均不能恰当解释严格土地授予在近代早期兴起的机制。对社会转型时期复杂社会背景的考察表明,严格土地授予实际上是地产贵族在丧失经济上的相对优势之后实施的一种防守型策略。面对不断上升的乡绅、中产阶级等新贵,地产贵族能做的便是紧紧抓住他们在地产、门第、政治等方面的优势,重新打造出一个能有效区别于其他阶层的标识,以保护其不断遭受威胁的统治地位。  相似文献   

3.
一、从内容和来源。看馆藏结构与接收征集 这件称为“镇馆之宝”的档案。是清代雍正九年(1731年)的一份家产分割协议.主要内容是:父亲吴用世为杜绝自己百年之后五个儿子因家庭财产发生纠纷.经与儿子们商议,请来相关亲戚作证。将房产土地等家产好差搭配分成五份,由五个儿子抓阄决定属于自己的一份.并由舅父书写了这个“分关”协议契约(如图)。  相似文献   

4.
甘肃临泽木简是西晋晚期临泽县廷对孙氏兄弟争讼田坞案的审理记录。就本案反映出的分家实践看,无论祖母最初指定的家产分配还是孙丞后来主持的田宅分割,庶孽与正嫡获得的份额没有什么差别。唐代《户婚律》"应分田宅及财物者,兄弟均分"的规定,至少在魏晋时期已是民间惯例。孙发指出当年析分的田宅"注列黄籍"的说法,既与汉初《二年律令·户律》相关记载吻合,又可与《前秦建元二十年籍》相印证。有学者认为两晋十六国时期的户籍中不著录田宅的说法不能成立。  相似文献   

5.
流行于中世纪英格兰的限嗣继承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家庭内部分封,它源于地产主家长为女儿提供嫁资的习俗。后来,被广泛用于为家庭中的余子提供资助,从而成为地产主规避以长子继承制为主要特征的普通法继承规则的常用手段。14世纪,限嗣继承演变成限男嗣继承,这种新型的限嗣继承背离了地产主设计限嗣继承的初衷,又重新开始强调长子继承权益,以确保家系流传。尽管如此,限男嗣继承与之前的限嗣继承一样,同是适应时代需求而生的产物。  相似文献   

6.
继承,分为两类,动产和不动产,不动产即指地产。土地的继承,是社会特殊财产的一种特殊分配形式,它随私有制的产生而产生,并与私有制如影随形,相伴始终,对社会的发展起着特定的制约作用。以前,无论中外继承,我国史学界都少有专论。本文试图对中西继承制度发展的不同进程、各自动因及由此造成的社会差异,作比较研究,并兼论地产继承在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延续中所表现的滞力效应。论题所及,以中西封建时代为主要背景,且西方多以英国为例。  相似文献   

7.
近代江南乡村妇女的"财产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佩国 《史学月刊》2002,(1):113-120
在近代江南乡村,尽管妇女对家庭生计有着重要的贡献,但家产的男系传承原则使她们基本上没有财产权可言。在家庭结构健全的场合,妇女根本就无权获得家产份额。寡妇相对而言有一定的家产处置权,但那仅仅是代儿孙监管而已,在寡妇无子的情况下,还要将家产捐给族里。出嫁女获赠“奁田”,娘家有随时收回的权利。因此,妇女的所谓“财产权”是残缺的,在家族共财制的农业社会的历史场境中,这是很容易解释的。  相似文献   

8.
温慧辉 《史学月刊》2004,(12):20-24
先秦时期,根据契约关系的性质,将借贷契约称为“傅别”,买卖契约称为“质剂”,两的格式稍有不同,但都是双方当事人协商一致而达成的书。其用途可作为诉讼时的依据、建立信用的保证以及政府的税收来源。当时政府对契约管理采取了积极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9.
<正>地契是中国旧时买卖或典当地产时,双方订立的契约。载明土地面积、价格及座落、四至,由当事人和见证人签字(画押)盖章,并向当地政府登记纳税后生效。常见的地契种类有常见的地契有绝卖契、活卖契、回赎契、交换契、租约契、典约契和分家析产的分关,统称"契券"或"书契"。地契又分为"白契"和"红契"。在买卖或典当地产时,双方订立的契据,未经官府验证,不具备法律效力,叫做"白契",也叫"草契"。立契后,向官府交税叫"税契",交纳的税为"契税"。旧时地契  相似文献   

10.
邢铁著《家产继承史论》作为“中国经济史研究丛书”之一 ,由云南大学出版社于2 0 0 0年 1 1月出版。该书有两个特点 :一是整体勾勒出了中国古代家产继承方式的框架。该书没有按朝代顺序划分章目 ,而是按家产继承方式的实际内容和内在联系划分为 7个专题 (章 ) ,即传统家产继承方式的形成、诸子平均析产方式、妇女的家产继承权、立嗣继产、遗嘱继产、工商家庭的继产问题和继产方式中的补充规定等内容 ,最后在结语处简要分析了传统家产继承方式对中国社会历史进程和人际关系心态的影响。在每种方式中又具体厘为若干方面 ,如诸子平均析产方式…  相似文献   

11.
西汉调整燕地区划,设涿郡分割燕西南膏腴之地,又将燕南诸县析分于汉郡之中,汉廷对燕地的调整有效地防止了割据势力的膨胀。西汉对燕西南之地的区划格局对后世产生了重大影响。西汉以圣水流域为界分原秦广阳郡地为二的区划方案基本被其后的朝代所继承。直到今天,北京西南与河北省涿州市、廊坊市的分界仍沿汉代格局,足见汉代区划原则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许智范  刘禄山 《南方文物》2006,1(1):103-112,85
民间契约文书包括民间契约和其他民间文书,可大致分为三类:(一)民事交往及经济交易中所订立的各式契约;(二)与各式契约活动相关的、民间收执的各类票据书证之类;(三)族谱、诉讼状、碑铭和家书之类的各类民间私撰文书。民间契约文书细致地反映了历史上民间生活的真实面貌,是官修“正史”之外的珍贵的“民间正史”。20世纪中期以来,其价值日益受到国内外人文学界的重视。江西民间契约文书存世数量较大,文书种类齐全,内涵丰富,真实、细致地体现了江西的地域特色和历史特点,是一座丰厚的学术资源宝库,具有重要的发掘价值。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主要论述了五化背景下民族地区又好又快发展的几个问题。本文认为,随着五化向广度和深度发展,给民族地区又好又快发展带来了基础设施建设、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城镇化进程、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扩大国际合作机遇。但是,由于社会运转节奏加快,在五化背景下,民族地区发展也面临着诸多新的挑战。例如:差距拉大、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问题增多、抵御境外敌对势力实施渗透的任务加重等等。因而,要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国家对民族地区必须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大力发展民族地区文化、教育及各项社会事业。同时,加强民族问题研究,妥善解决处理新矛盾、新摩擦,实现民族地区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4.
张莉 《文物天地》2023,(1):64-66
藏品档案是博物馆对藏品有效保护和管理的基础,在大数据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利用信息化技术科学、分级管理藏品档案,发挥其作用既可对藏品起到积极保护作用,又能解决藏品有效利用和科学保护的矛盾。中国化工博物馆对藏品档案逐步分层、分级、分类的规范管理,以及藏品档案的安全性保护措施,呈现出来的藏品档案管理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对博物馆藏品档案的规范性管理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5.
孤幼不仅存在抚育的问题,逻有财产辽侵夺的危机。汉唐政府没有把照顾孤幼视为政府的责任,直到宋代,才有专门针对孤幼生活与财产的制度设计。孤幼检校法有保障孤幼生活,与保全其财产的作用。儿女分产法是专为分配孤幼家产而立的新法。前者只要有宗亲族人愿意抚育孤幼,国家就不强制执行该法。後者源自张咏的判例,是由男子承分中拨出部分作为孤幼的生活费,而调整男、女的财产比例,遂出现“女合得男之半”的特别法。但《名公书判清明集》所引儿女分产法极为筒略,实际运用上有模糊空间,又可能与父系成员的利益发生冲突,所以该法只见於南宋,往後便不再行用。  相似文献   

16.
喜读《明清史新析》郭松义继《档房论史文编》和《明清史辨析》以后,韦庆远教授又于近期出版了他的第三部史学论文集《明清史新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12月出版,以下简称“新析”)。与前两部论集侧重点稍有不同的是,《档房论史文编》和《明清史辨析》主...  相似文献   

17.
《文史天地》2009,(5):71-72
现在,我国省、市、县区都设有公证机构——公证处,为有关方面及群众办理一切需要公证的手续。其实这样的机构和执行这项事务的人,古代民间早已有之,诸如土地、房产买卖、借贷、分割家产等事,在订立契约时,总要找人作证。一同在契约上签字、画押。时间久了,作证便成了一种固定的职业,并设立有作证处,北宋时东京城里称这样的作证处为“书铺”。这里“书”指的是“文书”,而非售书。  相似文献   

18.
宋代家庭中的奁产纠纷——以在室女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宋代社会中,获取奁产陪嫁是女儿间接参与娘家家产分配的最常用方式。对于没有经济来源的中国古代女性而言,它的作用尤为重要。终宋之世,以妆奁嫁女是为法律所规定并为社会所认可的。当在室女的奁产权受到侵犯时,她们甚至不惜采用诉讼这一大多数中国人所不愿面对的方式,以维护自己的权益。这些诉讼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其自身所具有的法制观念和经济观念。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1895年6月-1919年3月日本占领台湾初期为背景,通过分析首任台湾总督府学务部长伊泽修二和台湾总督的民政长官后藤新平的教育思想和政策,对以往研究中把日据初期定义为同化教育时期的观点提出质疑。指出:总督府并非一开始就实行了“同化教育”和“皇民化教育”政策。首先,当时日本国内普遍存在着以万世一系天皇为中心的单一民族的国家观念,以“同化”手段对异民族(台湾人,朝鲜人)进行“国民统合”,与日本以同一血缘关系形成国家的单一民族观念相矛盾。其次,同化教育政策在现实中又与总督府注重经济利益的殖民经济政策相矛盾,因而遭到否定。另外“芝山事件”表明,台湾民众对日本的同化教育政策也进行了强烈抵抗。因此日据初期,实际上采取了日本人、台湾人和原住民三个系统的“差别教育”和“隔离教育”政策。  相似文献   

20.
蒋经国"建设新赣南"思想简论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建设新赣南是抗战时期蒋经国领导进行的地方建设活动。政治腐败和政权、官员疏离百姓,是民国时期长期存在的问题,抗战使其严重性益发显露。蒋经国挟其特殊的家庭和知识背景,发起赣南“新政”,主张修明政治,转移风气,铲除污浊,培养人才,发展经济与教育,与民利益和改善官民关系,建立赣南地区新的政治基础、经济状况和社会风气,实现政治与社会的更新。这些主张,反映了蒋经国当时较为独特而系统的政治革新和社会建设思想,又因其决然推行而产生了相当广泛的影响。然而,体制内的制度性变革具有难以逆料的艰难性。蒋经国也无法解决其思想主张与社会现实、体制壁垒、政治环境、利益格局之间的深刻矛盾。其新政思想和活动最终只能是一项新奇动人而无法实现的政治实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