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1924年国共合作以后,詹大悲先生任国民党中央候补委员、国民政府驻沪代表及广州大元帅府宣传员等职,对孙中山先生的“联俄、容共与扶助工农”的三大政策极端拥护。1926年詹先生随军北伐,抵武汉后,任五省宣慰使、湖北省党部执行委员、湖北省铁矿局局长、武昌官钱局主任、湖北省政府委员兼财政厅厅长。1927年又兼任汉口市党部组织部部长、汉口市政府常务委员、汉口铜元局局长、长江水利委员会主任、财政委员会委员等职。在武汉任职期间,詹先生继承孙中山先生的遗志,和共产党员及一般进步人士合作无间,往返甚密。他在湖北任职只一年多的时间,但…  相似文献   

2.
笔者于1984年开始校点陈傅良《止斋文集》,1986年完成,校点中曾得到杭州大学徐规教授的帮助,为浙江省古籍出版社列入出版计划.陈傅良,字君举,南宋两浙东路温州瑞安县人.生于宋高宗绍兴七年(1137),卒于宁宗嘉泰三年(1203),终年67岁.历官湖南桂阳知军,吏部郎中、秘书少监、中书舍人等职.“伪学”党禁期间,被人参劾,罪名是“庇护辛弃疾,依託朱熹”,因而罢官归里.回家后,“屏居杜门,一意韬晦,榜所居室曰止斋”,学者称为止斋先生.  相似文献   

3.
朱启钤先生字桂辛 ,号蠖公 ,贵州开阳县人。 1872年 11月 12日生于河南信阳。解放后 ,任中央文史馆馆员 ,全国文物整理委员会委员 ,第二、三届全国政协委员等职。于 196 4年 2月 2 6日在北京病逝 ,享年 93岁。这位德高望重、具有强烈爱国心和民族气节的黔籍名士 ,其事迹传遍京、津、沪各地 ,是中国近代史和近代经济史上重要人物。值朱老诞生 130周年之际 ,贵州召开了纪念会 ,以颂扬他对国家对民族对人民的奉献与功绩。笔者以其一生中之几件事 ,宣诸与世 ,以缅怀先生。(一 )向留法勤工俭学学生捐款192 1年徐世昌任总统时 ,法国巴黎大学授予他…  相似文献   

4.
高永丽 《文博》2001,(1):48-48
于右任,陕西三原人,20世纪中国民主革命时期的风云人物。他一生文武兼备,不仅在政治、军事、书法艺术等方面卓有成就,而且还酷爱金石留心搜集到洛阳地区出土的各代墓志达387石,其中绝大部分为唐以前的碑刻。因为这些墓志中有七对夫妇的墓志,于先生便以“鸳鸯七志”为其斋名,其藏石便称为“鸳鸯七志斋藏石”。  相似文献   

5.
千唐志斋     
千唐志斋位于河南省洛阳市西45公里的新安县铁门镇。它是已故国民党起义将领张妨先生故居所建园林“蛰庐”的一部分,现珍藏自西晋、北魏以来历代墓志石刻一千四百余块。其中尤以唐志最丰,多达1185块,故有千唐志斋之称,并被誉为“一部石刻唐书”,“唐志博物馆”。张钦,字伯英,号友石老人。他酷爱金石书画,曾与康有为、章炳原于右任、王广庆来往密切,一同鉴赏和考证古物。1921年夏,他在父丧守孝期间,在铁门镇购得上地近百亩,辟为花园,名“蛰庐”。1931年始,他广泛收集墓志碑揭运至故里铁门镇。为保存这批墓志石刻,在“蛰庐”之…  相似文献   

6.
谷敏 《文献》2007,(3):45-49
周必大(1126-1204),字子充,又字弘道,自号平园老叟,又号省斋居士,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绍兴二十一年(1152)进士,绍兴二十七年中博学宏词科,任建康府府学教授兼左修职郎;绍兴三十年任秘书省正字.  相似文献   

7.
“大憨堂”是任志军的斋号,不知他起这么一个斋号究竟有怎样的想法。任志军另一个斋号称做“法雨精舍”,也挺有意思的。因在家中排行第四,朋友们都称他“老四”或“四先生”,他亦自号“老四先生”;常让人想起江湖中传说的寂莫高手──萧湘夜雨莫大先生,还真颇有些“江湖夜雨十年灯”的味儿。老四原本有份挺不错的工作,丰厚的薪水足够他泡泡吧,喝喝茶,当个白领什么的。前几年,又风传他下海经商去了,其实他什么也没干,把挺不错的经商项目交给了一个朋友,自己去租了一间画室,专心致志地画开了画。扔下薪水丰厚的工作,又放下大把…  相似文献   

8.
《河南文史资料》2013,(2):64-64
千唐志斋位于河南省新安县铁门镇西北隅,为辛亥革命元老、第二届全国政协委员张钫先生所建。千唐志斋中最早的建筑建于1919年。张钫先生酷爱金石字画,于1931年开始广泛搜罗墓志石刻,兼及碑碣、石雕,陆续运至其故里铁门镇。  相似文献   

9.
【民国】黑河观察使筹办政务志略 《黑河观察使筹办政务志略》(以下简称《观察使志略》)张寿增纂辑。寿增,字鹤岩,直隶宛平(今北京)人。精俄语,善外交,历任奉天交涉委员、代理会办、黑龙江省交涉局帮办、中东铁路提调、黑龙江省盐务局提调、黑龙江省交涉局总办、胪滨府知府等职。民国二年(1913年)任黑河观察使,三年改任黑河道尹。...  相似文献   

10.
朱翼盦先生讳文钧,字幼平,浙江萧山人氏。生于1882年壬午(光绪八年)正月十三日,卒于1937年丁丑五月十九日。翼盦先生早年留学英国,辛亥革命后历任国民政府财政部参事,盐务署厅长等职。民国十七年(1928年)政府南迁时即脱离政界。在故宫博物院成立之初,即被聘为特约专门委员,负文物审查、鉴定之任。  相似文献   

11.
顾炎武(字宁人,号亭林)是清初著名学者、思想家,苏州府昆山人。清军入关后,他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志,投效南明朝廷,先后任弘光朝兵部司务、隆武政权兵部职方司主事,多次参加抗清斗争,但均以失败告终。顺治十一年(1654)春,顾炎武迁居南京钟山南麓。  相似文献   

12.
佚名 《文史博览》2006,(8):50-52
第三十号战犯胡宗南:死非其所 胡宗南(1896-1962),浙江镇海人,原名琴斋,字寿山。曾任西北军政长官公署副长官,掌控西北军事实权,被称为“西北王”。1947年曾率部进犯陕甘边区,受到人民解放军痛击。解放战争后期率部撤往西南,逃到台湾后,胡被任命为“江浙人民反共救国军”总指挥兼“浙江省政府主席”,又被调任澎湖防守司令等职,旋任“总统府”战略顾问、“研究员”等职,从此完全失去往日“西北王”的威风。1962年2月14日,因心脏病突发病逝。  相似文献   

13.
第三十号战犯胡宗南:死非其所胡宗南(1896-1962),浙江镇海人,原名琴斋,字寿山。曾任西北军政长官公署副长官,掌控西北军事实权,被称为“西北王”。1947年曾率部进犯陕甘边区,受到人民解放军痛击。解放战争后期率部撤往西南,逃到台湾后,胡被任命为“江浙人民反共救国军”总指挥兼“浙江省政府主席”,又被调任澎湖防守司令等职,旋任“总统府”战略顾问、“研究员”等职,从此完全失去往日“西北王”的威风。1962年2月14日,因心脏病突发病逝。  相似文献   

14.
侯波良 《收藏家》2005,(11):35-39
于右任是中国近代报业史上的著名报人、民主革命政治家、杰出诗人和书法大家。于右任(1879-1964年),字诱人,后以“诱人”谐音“右任”为字,以字行,号骚心、髯翁,晚号太平老人;室名有半哭半笑楼、独树斋、鸳鸯七志斋等。祖籍陕西泾阳,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举人。早年参加反清斗争,被清政府通缉后潜逃上海。1906年东渡日本加入同盟会,追随孙中山推翻帝制创立民国。清末民初在上海先后创办《神州日报》、《民呼日报》、《民吁日报》;辛亥革命前夕,三创《民立报》,撰文揭露清廷的昏庸腐败,抨击列强肆意掠夺中国主权,以国家、民族、言论独立、国…  相似文献   

15.
李准(1871―1936),派名新业,亦名木,字直绳,又字志莱,号恒斋、默斋,别号任庵,四川邻水县太安乡太安里活水沟(今柑子镇桅子村)人。官至清廷闽粤南澳镇总兵、广东水师提督(一品),民国北京政府高等军事顾问,封直威将军,被誉为“中国百年来维护南海主权第一人”。  相似文献   

16.
柴德赓先生(1908-1970),字青峰,浙江诸暨人。1934年北平师范大学历史系毕业。曾任辅仁大学历史系教授、四川白沙女子师范学院历史系教授兼图书馆馆长。解放后,任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系主任。1955年调江苏师范学院,任历史系教授、系主任。曾担任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江苏省付主任委员、苏州市主任委员;江苏省政协常委,苏州市政协常委、苏州市人民委员会委员。柴德赓先生几十年来,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对中国历史要籍、五代史、宋史、清史、辛亥革命史等,有较深研究。在文化大革命中,受林彪、“四人帮”极左路线迫害,1970年逝世。1979年5月23日,江苏师院为柴德赓先生召开了追悼会,为他昭雪平反。  相似文献   

17.
陈铭枢将军字真如,广东合浦人,生于1889年。他是国民党陆军上将,在北伐战争中,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第十师师长,与张发奎所率的第十二师,是北伐战争中主力之主力,世称“铁军”,曾参加过攻占湘南、衡阳、长沙、岳州、汀泗桥、贺胜桥、汉口、武昌、马回岭等许多重大战役。攻占武昌后,他曾任武汉卫戍总司令、第十一军军长,后又任广东省政府主席等职。  相似文献   

18.
汪绍铨 《百年潮》2015,(2):50-55
郑伯克是四川沐川县人,1909年7月出生,2008年3月逝世,享年99岁。20世纪六七十年代,笔者作为他的下属曾在某中央国家机关与他共事多年。他离休前曾任中共中央组织部顾问、全国政协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等职。1941年6月,郑伯克由中共中央南方局派遣,带着周恩来的指示,从重庆来到昆明,担任中共云南省工委书记,从事领导云南地下党工作,一干就是十年。在这十年里,他领导云南地下党创造性地贯彻执行党的白区工作方针政策,积极开展对云南地方实力派为主的统战  相似文献   

19.
胡翯,原名胡承羽,字羽高。1895年出生于贵州省三都县三合镇。其父胡德金(字镒光,原任云南通判,后弃官从商。)长年往返黔桂湘经商致富,在三合建德金图书馆,购置图书几万册。光绪二十九年(1902)被盗匪杀害于柳江舟中,葬于广西柳州市北原五里山。一胡羽高自幼酷爱读书,且继承父业扩展德金图书馆藏书。1913年,他考入北京国立高等师范学校(今北师大)国文系。在校期间,对孙中山先生及三民主义景仰崇拜,形成了他一生的基本政治倾向。其间,与大总统府秘书、贵州籍人士平刚(字少璜)先生交厚。在平刚先生的举荐下,1917年毕业后回贵州,即任省视学委员,…  相似文献   

20.
评杨增新主政新疆17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增新字鼎臣,云南蒙自人,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进士,同年以即用知县派往甘肃,先后任中卫知县、河州知州、甘肃武备学堂总办等职。1907年,杨因与陕甘总督升允“龃龉”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