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满城茉莉香     
谢阮虹 《世界遗产》2014,(10):50-55
<正>冰心先生曾在她的文章《茶的故乡和我故乡的茶》中写道:"我的故乡福建既是茶乡,又是茉莉花茶的故乡。解放前,四川、湖北、广东、台湾虽也产茉莉花茶,它的品种、窨制技术都是从福建传去的,花茶的品种很多,有茉莉、玉兰、珠兰、玫瑰、玳玳等,而我们的家传却是喜欢茉莉花茶,因为茉莉花茶不但具有茶特有的清香,还带有馥郁的茉莉花香。"生于福州的冰心先生,从小便在茉莉花茶的香氛熏陶中,感受着这个城市的文化。悠久的茉莉花种植与茉莉花茶制  相似文献   

2.
小筑 《世界遗产》2014,(10):42-45
<正>茉莉花茶,就是茉莉与茶融合的故事。很多人惊叹于花与茶近乎完美的融合,在鲜香灵动的茉莉花茶里,有着福州独特的山水灵气,有冒着酷暑采花的人们,还有那些在深夜窨制茉莉花茶的忙碌身影……这一切都先从茉莉花、茶的种植说起吧。智慧的生态景观每年的七、八月份,福州的江边洲头布满了大片大片的茉莉花田。此时正值茉莉花开的旺季,花田里绿枝舞动,摇曳生姿,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福州有适宜茉莉花与茶树生长的优越的地理条件。它倚山面海,海岸线曲折,地貌以山地、丘陵为主。下游  相似文献   

3.
<正>福州茉莉花茶源远流长,2014年成功入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录,这对我们做茶人是巨大的鼓舞。我成长于茉莉花茶的发源地,从小就怀有传承做茶技艺、生产茉莉花茶的梦想。我的祖上创建了生春源茶庄,到了我们这一代再创业也走过了30年。实践表明,保护农业文化遗产与发展经济并行不悖,能够共求双赢。福州茉莉花种植和茶文化系统是物质、文化和生态等多  相似文献   

4.
阮筠婷 《世界遗产》2014,(10):56-59
茉莉花从西汉进入中国,在福州悠久的历史发展中,被皇室贵族、文人雅士赋予了厚重的情感价值。这些美好的情愫体现在大量的诗词典赋中,流传至今,让我们得以一窥自古至今这种独具气质的花,以及花香入茶后形成的茉莉花茶是如何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  相似文献   

5.
花香守望者     
谢阮虹 《世界遗产》2014,(10):60-65
一杯香气四溢的茉莉花茶,在给我们带来享受之时,也引发我们的感叹:在宋代从中医原理中研制香茶成型,明代窨制工艺完善,再到清代花茶的推广,茉莉花茶的演绎至今已上千年。这种珍贵的制茶工艺和茉莉花茶文化得以传承,是因为有一批制茶人,他们对于茉莉花茶的不懈坚守与持续创新,才让花香千年不散。  相似文献   

6.
正2015年8月4日,米兰世博会"中国茶文化周"在米兰世博园中国国家馆隆重开幕。中华老字号茶庄"吴裕泰"为观众献上了精彩的茶艺表演和经典茉莉花茶的品鉴,引发外国友人的极大兴趣。有位远嫁法国的中国儿媳妇专程来给"洋婆婆"买茉莉花茶;一位狂热的外国爱茶者连声说:"之前在中国就喝过‘茉莉花魁',很想念这种‘中国茶的味道'。"5天之后,米兰世博会"中国茶文化周"闭幕式及中国名茶颁奖典礼在斯特雷萨市马焦雷湖畔的一座古老庄园中举行,在业界专家及同行的见证下,国际茶业委员会主席诺曼凯利博士、意大利茶业协会会长马可先生和中国的茶专家刘仲华教授为北京吴裕  相似文献   

7.
奥登  郑江闽 《世界遗产》2014,(10):30-35
<正>茉莉花与中国茶的相遇,是东西方交流史上一段奇妙的千年邂逅。花从西来茉莉花的原产地可能在遥远的波斯湾地区,然后向西传播到小亚细亚和东欧,在东罗马帝国的文献中,可以见到茉莉花的身影;向东则传播到南亚的印度以及东南亚地区,并最终抵达古代中国。茉莉花如何来到中国,至今仍有争论。我国最早关于茉莉花的记述,来自晋朝嵇含(公元262年—306年)所著的《南方草木状》中引用西汉陆贾(约前240年—前170年)的《南越行纪》的一段话,里面说南越境内五谷无味,百花不香,但茉莉花却特别芳香,是  相似文献   

8.
正地球人都知道,现在《茉莉花》很香,很香!人红是非多,"花"香争议多。民歌《茉莉花》争议的焦点在:它到底源自何处?众说纷纭,有六合说、南京说、扬州说、凤阳说等等。我的看法是:《茉莉花》演变史较复杂,其间支流横生,现在的争论多停留在某支、某段"流"上,没有追溯到"源"。很多人忘记了最初一个最基本的事实:中国境内本无茉莉花。"茉莉"是音译词,曾写  相似文献   

9.
郑江闽  蒙可 《世界遗产》2014,(10):36-41
<正>进入9月,地处南方的福州长乐乡间依旧很热。抬头望去,在左手边的田地里,种着数垄茉莉花,右手边的田地里,种着数垄甘薯。不远处的村边,是一片绿油油的水稻田。田地里很安静,只有几个劳作的农民偶尔说话入耳。然而眼前的一幕,却不能不让人心潮澎湃,正因为茉莉花、甘薯和水稻,穿越了千年,依然在它们最初进入中国的地方被种植,被收获,被饮食。占城稻喂饱大宋中华大地上的古人对水稻一点儿都不陌生,早在距今七八千年前,当时生活在太湖流域和杭州湾的古人就放  相似文献   

10.
<正>时值春社前几天,一位朋友拿来一包茶叶,确实是很嫩绿的社前采制的茶,但很明显不是六堡茶原种。这就涉及到一个重要问题了:同样按六堡茶工艺加工的绿茶,有存储价值吗?绿茶存放成为陈茶,会出"槟榔香"吗?我们选购六堡茶(传统工艺)新茶,是为了后期仓储"出香"及形成槟榔香,其中一个"要素"就是品种必须是原种。即选购六堡社前茶首先是需要甄别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