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点心"一词早在唐代就已经出现,所指的范围比现在要广泛得多。据南宋吴曾《能改斋漫录·事始》记载:"世俗例以早晨小食为点心,自唐时已有此语。按,唐郑亻参为江淮留后,家人备夫人晨馔,夫人顾其弟曰:治妆未毕,我未及餐,尔且可点心。其弟举瓯已罄,俄而女仆请饭库钥匙,备夫人点心。"可见,点心最早指的是早晨吃的一些小食  相似文献   

2.
一盘软懦又有嚼劲的米糕,是江南餐桌上千年不易的明星。在宋代,还有一种名为“雪糕”的小食,遍及临安的街头巷尾。它难道是风雅的宋人发明的冰点吗?点心又如何在两宋走进千家万户呢?宋人吃的“雪糕”实则是糯米糕糯米在古籍当中也被称作秫。有趣的是,因为雪糕的超强黏性,使得它同时成为了备受医家青睐的附着剂。  相似文献   

3.
是敬天祭祖的供品,是沟通情感的礼物,是解饿垫饥的小食,是点缀生活的闲趣。中国人的点心,吃在嘴里,体味在心中。点心,处处都是心意。图为一组经典中式点心,既有北方风味,又有南方特色。色香味兼具,令人垂涎。摄影/黄小黄节日里的点心节日是时间的仪式,中国人用形形色色的点心,为时间献上礼物。每逢佳节,总有适宜的点心,倾诉心意,点缀生活。  相似文献   

4.
“点心”一词诞生前,点心这种食物是否就已经出现?点心之前的点心,不是点心,又是啥?书写祝福的鼠曲粿是酬神必备的点心精加工粮食后制作的点心式小食品,早在先秦时就已出现,常见于祭祀场合,是给神灵、逝者的献礼,也承载着先人对子孙后代的祝福。直到今天,点心仍然是敬献先祖、维系感情的重要食品。  相似文献   

5.
烧梅     
“小吃”词,见于宋代吴曾的《能改斋漫录》:“世俗例,以早晨小吃为点心。”武汉的小吃丰富多彩,亦在于武汉人有在街头巷尾“过早”的习俗,不像上海人,爱在家里吃泡饭。宋代吴自牧在其《梦粱录》中,也曾描写过早晨经营小吃之盛况:“每日交四更,诸山寺观已鸣钟,御街铺店闻钟而起,卖早市点心。”由此可见,品味小吃之佳  相似文献   

6.
点心的包装,是观察点心与礼文化碰撞交融的窗口。高档的点心包装,是制作精美并饰有吉祥纹样的食盒,更为平民化的点心包装是“蒲包”。面子与里子都照顾好,才是中国人的待客之道。过节气氛提前造点心匣子带回家右图为装满点心的匣子。点心匣子是国人送礼的传统项目,很多人都愿意在走亲访友时带上一盒。一只点心匣子既交流了感情,又能让对方感受到稳稳的祝福,可谓一举多得。于是人们纷纷在点心匣子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7.
曾榛 《南方人物周刊》2011,(25):100-101
连续吃了几天星级酒店和高档餐厅的精致大餐,忽然被邀请尝试草莽小食,我心里着实有些打鼓,这该有多大落差呀?没想到,散落在大街小巷的小食摊,成为泰国之行的最大惊喜。  相似文献   

8.
想和古人“同吃一块饼”吗?借助点心模具或可实现。这些刻在木头上的纹样与义字,是对中国传统点心文化最“原汁原味”的记录。饼模“小世界”里有天地六合、四面八方各式造型的点心模具集于一堂,透出年节的热闹与喜庆。单体带柄的、开了多个凹槽的、形如合页的等。凹槽中的轮廓也各有寓意:六角形代表六合,四方形上有八个小角,寓意四面八方……也有一些模具髹了红漆,既能防潮防腐,又显得喜气洋洋。  相似文献   

9.
最爰的点心     
虎年的第一期杂志,按照应景的惯例,我们推出了“点心”专辑。没想到的是,当说起点心时,脑海里冒出的,竟都是家乡福州的点心,儿时吃过的点心。排名第一的是(米时)。大约是小学五年级的寒假,父亲带我回乡下老家。祖屋是一座合院,大门朝南,东西也开有门。站在天井里,看得见日光月色;坐在厅堂上,可见乡间小道和道旁一畦一畦的水田,农人三三两两。  相似文献   

10.
从耳熟能详的“驴打滚”“萨其马”,到鲜少人知的“孙尼额芬白糕”“见风消”“勒特条”,京味点心里的“怪名”无处不在,且都是京点的经典。一口酥、一味甜,尝过方知怪名不怪。本地的、南来的,传统的。时新的北京的京味糕点像个谜不少老北京爱吃点心,这得益于过去几百年京城的饮食习俗。  相似文献   

11.
刘文鹏  王天昊 《史学理论研究》2023,(1):100-112+159-160
“殖民主义”一词具有复杂的历史内涵,在19世纪中叶之前,“殖民主义”一词并没有形成专用概念,相对于“殖民政策”“殖民”等词汇,它的使用范围并不广泛,也未带有强烈的负面或批判含义。19世纪后半叶,全球范围内的民族主义非常活跃,“殖民主义”一词开始成为被殖民者批判殖民者的武器。19世纪末到20世纪上半叶,“帝国主义”滥觞,“殖民主义”成为帝国主义的内核。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学者们强调对“殖民主义”作出准确和单独的定义,希望能脱离帝国主义的“政治性”,解释现代殖民主义历史上不同党派对“殖民主义”的不同评价的问题,但最终人们殊途同归,殖民主义仍然是一个与帝国主义密不可分的词汇。  相似文献   

12.
盖晋 《神州》2020,(5):188-188
意识中,“品学兼优”这个词的含义是品德与学业都达到优秀的程度,是人们对学生的美好期望,是判断作为一名好学生的标准。作为一名教师,我也常把这样的话“希望你能够成为一名品学兼优的学生”作为鼓励性的语句写在学生的成长记录册中。时间长了,对这个词也不以为然了。但若仔细的思考一下,“品”为何要放在“学”之前呢?就会引发我们的思考,“品”与“学”二者孰轻孰重?  相似文献   

13.
羊羹是豆沙糖,老婆饼里没“老婆”,蟹壳黄也不是蟹肉馅……“名不副实”的点心背后,却自有道理。这不是豆沙糖是“出口”的羊羹深红色长条形点心,以豆类制成,半透明的质感类似果冻,其名却叫“羊羹”(左页图供图/图虫创意)。中国历史上确有一道叫“羊羹”的美食,很可能在“出□”日本又转“内销”的历史变迁中,由荤到素,演变成如今的模样。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两《唐书》中“士大夫”一词的使用及其意义入手,认为“士大夫”一词在唐初多指门阀士族,后来主要指称“熟诗书、明礼律”的官员。士大夫在唐代并没有形成一个有固定特色的阶级。社会对他们还没有比较统一的认识和要求。社会舆论的主要担当者是“士君子”。到宋代,“士大夫”不再指门阀士族,甚而成了士族的对立面。宋代的“士大夫”具备了唐代“士君子”所具有的操守和左右舆论的能力,成为一个成熟的有自己固定特质的阶级。  相似文献   

15.
据粤东历史记载,潮州人偏爱本地小食。年纪大的、有身份的喜爱上馆子;年轻的、做工的随随便便蹲在街边便大吃大喝起来;唯独大姑娘、小媳妇,她们总是羞答答捧着竹壳(盛小食的笋衣),提着花篮兜在手帕里买回家,慢吞细嚼仔细品味。潮州随处可见小食,这些小食摊档招惹顾客的方式也挺有趣。用口叫卖者,  相似文献   

16.
《文史天地》2009,(5):72-72
在很多时候,人们都把“太监”和“宦官”当成了一回事,这是一个典型的误解。“宦官”一词至少早在战国时期就出现了,而“太监”一词,直到辽代才出现。  相似文献   

17.
那些冠以包子、锞、酥、呱嗒种种马甲的肉饱点心,证明了中国人面对食物时无穷无尽的想象力和不拘一格的饮食文化特质。它的曲折迂回之路,表达了中式点心上可达庙堂飨宴,下可入百姓生活的终极趣味。蒸汽与油脂谈到肉馅点心,我们多半会想到肉饼。东汉字书《释名》中有这样的解释:“饼,并也,溲面使合并也。”意思是小麦粉加适量水,使合并在一起。  相似文献   

18.
论“敦煌学”一词的词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自从20世纪40年代以来,中国学术界普遍认为“敦煌学”一词是陈寅恪于1930年在为陈垣《敦煌劫余录》写的序言中首创的,该序中5次出现“敦煌学”一词。本文则认为,“敦煌学”一词应该是日本人首创的。日本敦煌学家石滨纯太郎于1925年在大阪出版发行的《敦煌石室的遗书(怀德堂夏期讲演)》中,15次使用了“敦煌学”一词,并且对国际敦煌学的起源、发展、研究范围、问题、广义敦煌学和狭义敦煌学的区分等做了全面而系统的阐述。本文认为,“敦煌学”一词是明治末年、大正年间日本敦煌学蓬勃发展的产物,是在日本出现“敦煌派”、“敦煌家”、“敦煌党”等一系列词汇的基础上产生的。本文强调,陈寅恪虽然不是世界上第一个使用“敦煌学”一词的人,但应该是在中国第一个使用“敦煌学”一词的人,或者说是第一个将“敦煌学”一词引入中国的人。  相似文献   

19.
"华北"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华北”用于区域专用话语,是在近代西方在华势力扩大之后,从英语“NorthChina”衍生出来的,也与日语“北支那”有关。经过传媒的传播和民众的关注,“华北”一词成为具有民众广泛认同的地理词汇,并随着日本侵华强化了时代特点和使命感。值得重视的是,华北一词通过人文和自然科学的认定,通过冠名华北的管理机构的成立,有了行政区划,虽然该区划为时不长,但其区域理念和话语一直延续至今。  相似文献   

20.
我国曲艺艺术源远流长,支裔繁多,广大人民群众十分喜爱。探究这种说唱艺术的渊源时,我们不应忘记敦煌遗书中的《捉季布传文》(伯三六九七)。关于这一题材,敦煌所出共有十个卷子。其中有的冠以“词文”题目,如伯三三八六卷《大汉三年季布骂阵词文》。《捉季布传文》一卷篇末云:“具说《汉书》修制了,莫道词人唱不真”。可见,当时已有专门从事这种说唱艺术样式的艺人——“词人”的称呼,而“词文”在说唱中也已成为独立的一种。敦煌变文卷子中有的唱词记有“平调”、“侧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