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包拯与肇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代的肇庆社会仍然是落后荒凉之地。宋代肇庆一度是中央政府流放有罪官员的重要场所。但这些官员被流放南下,往往都是身兼官位的,这就为他们在肇庆地区施展改造社会的才能提供了条件。他们在肇庆地区的工作与生活,在一定程度上又促进了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包拯就是其中较名的一位。  相似文献   

2.
北宋名臣包拯(999-1062年)一生执法如山、刚正廉明、爱民如子、敢于改革弊政和严惩贪官污吏,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清官,被百姓誉为“包青天”。包拯以“清廉”成名而天下知!如果说河南开封是他的扬名地,那么广东肇庆(古之端州)就是包拯的成名地。理由有四:  相似文献   

3.
孙崇政 《文史春秋》2006,(11):63-64
唐代开元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上极为昌盛的黄金岁月,世称“开元盛世”。之所以出现“开元盛世”,关键在于唐玄宗能够任人唯贤。唐玄宗文韬武略,英断多艺,是历代帝王中的佼佼者。唐睿宗景云元年(公元710年),他为临淄王,与他的姑母太平公主发动宫廷政变,一举诛灭了阴谋篡夺皇  相似文献   

4.
其实的包拯     
若评选“深入人心的历史人物”,包拯恐怕稳居第一。包拯出生于999年,逝于1062年,享年63岁。 回顾包拯一生,他是一位很不错的领导干部。但实事求是地说,传说中的包拯泡沫太多。把泡沫去掉,还原真实的包拯,会令一些人失望。  相似文献   

5.
其实的包拯     
若评选“深入人心的历史人物”,包拯恐怕稳居第一。包拯出生于999年,逝于1062年,享年63岁。 回顾包拯一生,他是一位很不错的领导干部。但实事求是地说,传说中的包拯泡沫太多。把泡沫去掉,还原真实的包拯,会令一些人失望。  相似文献   

6.
陈曦 《神州》2012,(3):23-24
历史上的包拯,清正廉洁、兴利除弊、犯言直谏、铁面无私,是宋代后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清官典型;文艺的包公,经历了话本、戏曲、演义、影视传媒等文学艺术形式不断创新,丰富多彩,雅俗共赏,经久不衰,为历代官员和民众所称颂。历史包拯和文艺包公的结合及对实践借鉴的需要,是包拯廉政文化久传不衰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包拯,老百姓心目中的“包青天”,其大名可谓妇孺皆知,因不畏权贵,不徇私情,清正廉洁,社会上流传有“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的赞誉。欧阳修,北宋卓越的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欧阳修与包拯两人年龄差不多,包拯大了8岁,包拯仁宗天圣五年(1027)考取进士,欧阳修仁宗天圣八年(1030)中进士。按理说,两位北宋巨人本应惺惺相惜。其实不然,欧阳修根本就看不惯包拯。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事情还得从头说起。  相似文献   

8.
《文史天地》2014,(2):94-94
传统戏中,包公经常被称为“包相爷”,其实包拯从来都没有做过宰相。  相似文献   

9.
论包拯的职官管理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包拯针对北宋仁宗朝所出现的官吏人数不断膨胀、财政支出不断增加所形成的冗官冗兵冗费现象和积贫积弱之忧,进行了大胆的揭露和批判,并从具体的官吏选拔、任用、考课、升降和致仕等问题入手,提出了一系列旨在振兴朝纲的建议和主张,形成了比较系统的职官管理思想.尽管受时代和阶级的局限,包拯的职官管理思想带有一些封建忠君报国和维护北宋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成分,但如果剔除其封建糟粕,就其思想的形成而言,在今天仍具有许多可资借鉴的因素.  相似文献   

10.
历代封建统治者从巩固政权出发,都非常重视选人、用人,被誉为“晚清四名臣”之一的左宗棠.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有重要贡献的人物.他一生经历了率领湘军对抗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平定陕甘“同治回乱”和收复新疆维护中国统一等重要历史事件.他以独具特色的用人艺术.选用了一大批杰出人才,为顺利完成西北平叛大业,保全祖国领土完整奠定了基础。现将左宗棠用人的“九验九术”之道推荐如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1.
在包拯的仕宦生涯中,历来最被人们称道的便是依法惩贪的主张。他不畏权贵,对于皇亲贵戚、地方官吏、土豪恶霸中的贪赃之徒,敢于依法惩治、严惩不贷。为什么他动摇了诸多官僚的利益,却官运不败,本文从内外四个方面试述了其原因。  相似文献   

12.
包拯,北宋著名的官僚。千百年来,他以仗义为民请命、与民伸冤除害闻名于世,因而受到百姓持久不息的爱戴与敬仰。有关他的事迹在民间口碑相传,世代不衰,并敷衍了许多传奇的故事。  相似文献   

13.
史戈 《江淮文史》2008,(4):166-172
包拯是北宋一代名臣,他所享有的崇高历史盛誉,是罕有伦比的。他长期生活在民间,即使是从政之后,也多年在地方任职,对于人民的疾苦,对于人民在社会发展中所发挥的决定作用也有一定的认识。他把现实生活中的感受与儒家理论中的民本思想结合起来,对民本思想作出解释,形成了自己的一整套观点,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轻徭薄赋,整顿吏治,  相似文献   

14.
皇帝用人     
梁武帝萧衍对于皇亲国戚,非常重用,兄弟子侄都派往各重要地区去镇守,让他们掌握实际权力,拱卫皇家。  相似文献   

15.
田野 《文史月刊》2014,(1):13-13
全联大意为:只要你的一生(而不是一时一事)都能有极高尚的道德品行,这种道德品行就能惠及百年千年之后的人们,而百年千年之后也还会有人爱戴你。  相似文献   

16.
李晓杰  吴敬 《东南文化》2023,(6):117-125
安徽合肥包拯家族墓地位于江淮之间,为我们认识南北方交界地带宋代家族墓葬的丧葬文化提供生动实例。通过对包拯家族墓地发掘信息的归纳与整合,可以明确包拯原葬之地即位于此处,且家族墓地的选址与布局受风水堪舆思想、礼制观念及家庭状况等多种因素制约。墓地中规格较高无名墓的产生,应与其墓主人显赫的家世有关。墓地的使用上限可能较以往认识更为靠前,最先下葬者或为包拯长子包繶。  相似文献   

17.
高攀龙是明后期重要的政治家和思想家。为了挽救明后期黑暗腐朽政治,维护明王朝的统治,他强调人才对治理国家的重要性,提倡广招人才;主张登用正人;重视培育人才,呼吁用程、朱理学武装士人头脑。他把这些主张付于实践。他登用正人,抨击邪佞、惩治贪污,用"自反"来消弭党争,通过"捱"、"劝化"等方式与专权宦官作斗争,并在东林书院大力讲学。高攀龙的用人思想主张,充实、发展了中国传统的政治思想,富于理论意义。其用人实践,在明末社会中也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当然,高攀龙的用人思想及实践也有其局限性。  相似文献   

18.
历史上,合肥有“三国故地、包拯家乡”之称,这里名胜古迹颇多,除了三国时期魏主曹操教练兵将的教弩台、古战场逍遥津、操练水军的藏舟浦等外,还有包拯、李鸿章、刘铭传、杨振宁的祠、墓、故居。  相似文献   

19.
郭建 《文史天地》2013,(1):8-12
在中国历史上名气最大的法官,莫过于宋代的包拯了。几乎所有的国人都知道“包公”。  相似文献   

20.
1973年 4月中旬 ,安徽省博物馆在合肥市东郊大兴集黄泥坎包拯家族墓地发掘二号墓 (M2 )时 ,发现一枚银质厌胜钱 (如图 )。厌胜钱出于棺底北端偏东 ,其旁并有水晶珠 9颗。此墓还出土铜钱 1 2 5枚 ,是家族墓中出土钱币最多的一座。墓地内出土钱币的墓葬有包拯长子包及长媳崔氏合葬墓、次子包绶及次媳文氏合葬墓、长孙包永年墓及永年夫人墓等四座 ,共出土唐宋钱币 2 82枚。包拯于北宋嘉七年 (1 0 6 2 )病逝开封 ,卒年六十四岁 ,次年葬于合肥县公城乡公城里包氏家族墓地。据包永年墓志 ,永年为包拯长孙 ,卒年 51岁 ,葬于徽宗宣和二年 (1 1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