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万明 《郑和研究》2007,(4):43-46
众所周知,郑和下西洋在中国航海史乃至世界航海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而典雅古朴的青花瓷,在中国陶瓷史乃至世界陶瓷史上,也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在中国,从唐代就产生了青花瓷,但是到明代青花瓷才脱颖而出,黄金时代在明朝永乐、宣德时期,与郑和下西洋在时间上重合,这不能不使我们思考:航海与瓷器同时达到鼎盛,仅仅是历史的偶然吗?进一步探讨,从海外遗存、景德镇明代御窑厂遗址、北京出土景德镇瓷器;方面的历史见证,证明了以下西洋为分界,作为大航海时代中外文明交融结晶的青仡瓷,在明代崛起并形成中国陶瓷主流的历史轨迹。或许我们可以这样说,如果没有郑和远航活跃的对外贸易,青花瓷也许会像在唐代那样昙花一现,或者如元代一样,只是中国瓷器的诸多品种之一,而不会形成中国瓷器的主流,进而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  相似文献   

2.
唐代青花瓷探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以巩义唐代黄冶窑址以及扬州唐代遗址出土的唐代青花瓷实物资料为依据,对其创烧、发展与制作工艺等方面进行了探讨.认为我国青花瓷的发端约在初唐时期,盛唐、中唐时期得到进一步发展,晚唐时期趋于成熟.从工艺技术上说,唐代青花瓷是在烧制高质量白瓷和鲜艳绚丽唐三彩的基础上产生、发展起来的.  相似文献   

3.
崇祯年间社会动荡、战乱天灾不断,处在一个被人称作是“天崩地解”、“纲纪凌夷”的王朝末世。以往人们大多认为,在这样的背景下,瓷业生产肯定不会有大的发展与提高。但是近年来发现的大量崇帧民窑青花瓷器,特别是一些纪年青花瓷器证明,情况并非如此。事实上,尽管崇祯年间国力衰竭,朝廷已无暇顾及官窑瓷器生产,御窑厂几乎处于停烧状态,但民窑青花瓷器生产,由于受国内资本主义萌芽、商品经济发展、社会风尚变化及官窑衰落诸多因素的影响;受国外殖民主义扩张及对外贸易扩大的影响;受制瓷原料及工艺改进的影响,反而在动荡不安的社…  相似文献   

4.
董淑军 《收藏家》2007,(12):61-66
洪武时期的青花瓷,是近几十年来陶瓷研究的重点。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人们对洪武青花瓷的认识还比较模糊,常把洪武青花瓷视为元青花瓷或归于永宣青花瓷之列。1964年,南京明故宫遗址出土  相似文献   

5.
正明代青花瓷属于青花瓷烧造历史上的繁荣期,它继承了元代的辉煌,把青花瓷推向一个新的高峰。明代青花瓷不仅器型多有创新,纹饰更是多种多样,纷繁复杂。创烧了大量的极具外来影响、适合外销需求的新器型和新纹饰。永宣青花瓷是一个青花瓷黄金时期。其异域风格的造型、浓重明艳的呈色、超凡脱俗的纹饰,被后人赞誉为"发旷  相似文献   

6.
自1975年以来,扬州唐城遗址多次出土唐代青花瓷片,在1984年四川邛郏古陶瓷研究会、古外销陶瓷研究会年会和1985年在北京召开的国际陶瓷研究会上,唐青花的发现成了会议的热门话题,并被学术界誉为是建国以来考古事业的十项重大成就之一.然而,迄今在唐代青花瓷的生产工艺(?)窑口产地等方面,都还存在着一些分歧.至于唐青花瓷产生的历史条件,销售的渠道和市场,钴料的来源,与元代青花瓷器的关系等问题也还有待于深入研究.为促进早期青花瓷器研究的进一步开展,现把平时考虑到的一部分不成熟的意见发表出来,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7.
蓝白交错的青花瓷宛若意境深远的写意画,浓淡相宜赏心悦目。唐代创烧后,自元代中期起,景德镇烧造的青花瓷便通过海路和陆路外销到亚非各地。至明清时期,世界范围内传输的中国瓷器大部分是青花瓷,各国将中国的青花瓷视为珍宝。因其巨大的需求量,青花瓷的生产由景德镇扩大到广东、福建等沿海地区。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生产的外销青花瓷具有不同的特征,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国瓷器外销史上最具民族特色和代表性的品种。  相似文献   

8.
丁航  张高丽  夏华清 《南方文物》2022,(5):293-295+2
<正>青花瓷,也称白地青花瓷,属釉下彩瓷,具有烧成率高、着色力强等特点,是我国瓷器的主流品种之一,有着精湛的工艺技巧和丰富的审美、文化内涵。青花瓷最早出现于唐代,随着考古工作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唐青花问世,如出土于扬州唐城的残损青花瓷。总体而言,唐宋时期的青花瓷数量较少,审美尚不成熟。元代是青花瓷的繁盛期,一方面,历经唐宋两代的发展,青花瓷的制作工艺日益成熟,本土文化与瓷器发展水乳交融,另一方面,元代辅料远阔,与域外国家,特别是西亚国家交往密切,青花瓷受到域外文化的深刻影响,呈现出更为多彩的面貌。因此,“元代青花无疑是青花的一次高潮”((1))。  相似文献   

9.
林弘 《丝绸之路》2010,(16):27-29
青花瓷又称白底青花瓷,简称青花,是中国瓷器的主流品种之一。原始青花瓷于唐宋已见端倪,成熟的青花瓷则出现在元代景德镇的湖田窑。青花瓷用含氧化钴的钴矿为原料,在陶瓷坯体上描绘纹饰,罩上一层透明釉,最后经高温还原焰一次烧成。  相似文献   

10.
元青花瓷是中西文化交流的见证,在中国陶瓷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伊朗、土耳其所藏元青花瓷不仅做工精细,纹饰繁缛,而且数量宏富,是研究元青花瓷不可或缺的实物资料。本文运用图像学对伊、土所藏元青花瓷与中国出土元青花瓷的器形与纹饰进行比较,初步确定元青花瓷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融合了伊斯兰文化而形成的独具时代风貌的中国瓷器。  相似文献   

11.
吕成龙 《收藏家》2023,(2):59-68
元代青花瓷是中国陶瓷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自20世纪50年代人们开始对其认识以来,元代青花瓷即以其古朴的造型、优美的纹饰、亮丽的色彩以及在中外文化交流中所起的作用等,受到学术界广泛关注,至20世纪80年代以后,逐渐形成研究、收藏和仿烧元代青花瓷的热潮。特别是仿制元代青花瓷的水平不断提高,使人稍有不慎即上当受骗,因此,愈来愈多的人关注元代青花瓷的鉴定问题。本文从造型、纹饰、胎釉特征以及在制作时留下的工艺特点等方面,简述元代青花瓷的鉴定要领。认为要想掌握鉴定元代青花瓷的本领,就一定要了解元代青花瓷收藏和出土的基本情况,多看真品,利用传统鉴定法,从造型、纹饰、钴料、胎釉及工艺特征等方面,反复揣摩其时代风格,功夫下到了,就不会被仿品所迷惑。  相似文献   

12.
青花瓷器是中国陶瓷史上极为重要的一个门类,从真正兴起到现在,已有六百多年,留下了丰富的文化资源,各大博物馆和文物保护机构含有大量的青花瓷器。但由于瓷器易于破损,这些青花瓷往往存在破损、缺失等病害,极大地影响了陈列效果。艺术陈列修复对于破损青花瓷器重新回到大众视野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而青花瓷器修复中的上色处理是修复中的重点和难点,本研究通过对青花瓷器胎釉、青花钴料、青花纹饰画法、青花细节特征、破损情况等几个方面进行观察分析,提出切实可行的修复技法和修复步骤,使破损的青花瓷器得到修复,并达到陈列展览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王伟 《收藏家》2009,(8):83-91
越南从14世纪晚期开始在中国的影响下烧制青花瓷器,在15到16世纪青花瓷的烧制达到其青花瓷生产的黄金时期,并可与中国青花瓷在东南亚瓷器贸易市场上相抗衡,直到17世纪中国青花瓷再次成为东南亚青花瓷器贸易市场中最为重要的产品,在中国青花瓷器的强烈影响和冲击下,越南青花瓷逐渐失去其竞争力,并最终从东南亚瓷器贸易市场上隐匿。  相似文献   

14.
朱亦梅 《丝绸之路》2009,(18):18-20
在陶瓷装饰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没有哪一种装饰类型能有青花瓷那样巨大的影响。从商代的原始瓷算起,一直是以铁为呈色剂的青瓷为主。尽管从唐代开始盛行白瓷和彩绘瓷,又经过两宋瓷器生产的百花争艳,青瓷始终保持着统治地位。元代景德镇青花瓷的生产,特别是明代永宣以后.青瓷在瓷器生产中的盟主地位为景德镇青花瓷所替代,从而进入青花瓷的全盛时期。  相似文献   

15.
李卫东 《收藏家》2011,(4):11-16
一.青花瓷浅述 中国青花瓷,始于唐①,兴于元,盛于明清。自诞生以来,其纯洁高贵、典雅清逸的艺术风格倍受世人青睐,至今长盛不衰。  相似文献   

16.
1989年5月,甘肃省永登县百货公司基建施工中,在距地表约4米深处的一个圆形土坑内发现4件青花瓷器。土坑已被破坏,形制不明。4件青花瓷器经修复已由县文化馆收藏。现简介如下。青花人物月梅碗侈口,深直腹,圈足。碗底处有棕眼,足内外有刮痕并粘有窑碴。外壁口沿与下腹折处画双线弦纹,中间绘有一人物,坐姿,左手撑地,右手持扇。宽衣长袖,鬚发风扬。人物左右绘云朵和劲草。云纹用粗细线条描绘,层次分明。内壁口  相似文献   

17.
周艺 《神州》2012,(20):187-188
传统的中国元素、中国风时下正热,并以各种形式代表中国形象频繁出现在世人面前。青花瓷元素的应用是传统与时尚结合的一个很好的典范,把传统文化融于现代时尚之中,两者融洽地结合在一起,既不失传统韵味,又不乏时尚之美感,可谓是恰到好处。青花瓷以其独特的色彩、纹饰和造型向世人昭示着它的魅力与风采。本文首先以青花瓷元素的特点进行分析研究,从青花瓷的概念出发,根据青花瓷元素的不同风格特点、艺术特征、不同的表现形式,从而将青花瓷的神韵、色彩特点和纹饰特点运用到人物形象设计当中,而不单单只是体现在服装方面。真正意义上达到传统文化与现代时尚的结合。将中国古典文化推向世界时尚的前沿。  相似文献   

18.
我们曾经对1983年扬州唐代罗城遗址出土的一批青花瓷器残片从考古地层、器物排比和这些青花瓷器本身的造型、纹饰等方面进行过分析研究,论证了我国唐代青花瓷器的存在这一客观事实,指出唐青花瓷是以氧化钴为着色剂,在高温下一次烧成的釉下彩瓷,与后来的元、明、清时期的青花瓷器是一脉相承的,它们之间并没有本质的区别。这些年来,唐青花瓷已逐步为国内外古陶瓷研究界的许多专家、学者所肯定。但也有同志撰文对此提出异议,认为唐青花瓷与后代的青花瓷器在烧造工艺上有明显的差别,其装饰工艺是采用了釉上彩的技法。随后,唐青花瓷是否属于唐三彩类型的陶器,它们是釉上彩还是釉下彩,它们是怎样产生、演变和发展的,诸如此类问题的提  相似文献   

19.
瓷器自古以来是中国享有盛名的产品之一,在我国古代对外贸易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到了明代初期,瓷器输出的数字已经有了更加详细的记载,说明这一时期制瓷工艺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但由于以前能够肯定确系洪武时期的瓷器不多;一些明代初年墓葬中出土的瓷器,特别是青花瓷,又被有些研究者纳入元代瓷器之内,以致在近代论述明代瓷器的发展和外销时,多半自永乐开始,无形中否定了洪武时期烧制瓷器的可能,否定  相似文献   

20.
康熙青花瓷是我国青花瓷器中的杰出代表和主流产品,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和市场认可度,近年来受到鉴藏界热捧。康熙青花瓷艺术特色十分鲜明,所体现的文化意识异常丰富。本文从器型、题材、画风三方面详述康熙青花瓷的艺术特色,挖掘其背后的文化内涵,认为康熙青花瓷的制作技艺炉火纯青,其发展已经达到中国瓷器发展的顶峰,是集雅致的文人底蕴、高贵的宫廷风格于一体的艺术精品。同时,也要承认其题材的有限性,可见当时中西文化并未实现高度融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