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桂海虞衡志》是范成大在广西做地方官的时候所作的一部地志方面的一部著作,其中保存了大量的地理和历史文化方面和反应广西少数民族状况的资料,现就其书中关于少数民族方面的资料来看其对广西地志方面所做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桂海虞衡志》是范成大在广西做地方官的时候所作的一部地志方面的一部著作,其中保存了大量的地理和历史文化方面和反应广西少数民族状况的资料,现就其书中关于少数民族方面的资料来看其对广西地志方.面所做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桂海虞衡志》是记载范成大在宋孝宗乾道八年(1172年〉至淳熙二年(1175年)任静江府(今桂林市)知府兼广西经略安抚使期间所见、所感、所闻的纪游书籍,是详细记载广西风土民情的著作,当属广西地方史中最有系统之作。而就地方和民族史志而言,更具有专著的性质,特别是"志蛮"篇,对研究壮、瑶、苗、黎少数民族社会历史及生活习俗尤具重要参考价值。本文通过对《桂海虞衡志》版本、内容等若干问题的介绍着重突出了其文献的民俗参考价值,为民俗研究提供新的视野。  相似文献   

4.
《桂海虞衡志》作为记录南宋广西风物的博物志,是范成大以志书为主要形式,以纪实书写为主要手法将在广西的所见所闻记录下来的历史地理文献,也是广西地方风土志,具有真实性、本土性、专门性的特点。范成大在书中偏爱于植物方面的记载,具体内容中体现出他的亲验实践活动以及主客观相结合的写实记载,这都是其博物兴趣的反映。同时范成大地方官员与博物之士的身份又使其明确的修志理念与浓厚的博物兴趣相互融合,得以编写出地方知识百科式的方志,对后世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5.
张立 《黑龙江史志》2009,(9):9-9,15
《桂海虞衡志》是记载范成大在宋孝宗乾道八年(1172年)至淳熙二年(1175年)任静江府(今桂林市)知府兼广西经略安抚使期间所见、所感、所闻的纪游书籍,是详细记载广西风土民情的著作,当属广西地方史中最有系统之作。而就地方和民族史志而言,更具有专著的性质,特别是“志蛮”篇,对研究壮、瑶、苗、黎少数民族社会历史及生活习俗尤具重要参考价值。本文通过对《桂海虞衡志》版本、内容等若干问题的介绍着重突出了其文献的民俗参考价值.为民俗研究提供新的视野。  相似文献   

6.
中华书局1977年点校本《宋史》卷三八六《范成大传》“范成大字致能,吴郡人”;王明清《挥麈录》(中华书局1961年点校本)余话卷二载“奏赋之时,与范志能成大诏俱赴南宫,其后志能登第,名位震耀……”;又有罗大经《鹤林玉露》(中华书局1983年点校本)甲编卷一《范石湖使北》条载“淳熙(当为乾道)中,范至能使北……”,以上关于范成大的字有“致能”、“志能”、“至能”三说,究竟孰是?按四库全书本与古今逸史本《桂海虞衡志》,范成大在自序中载“吴郡范成大至能书”。又按孔凡礼辑《范成大佚著辑存》(中华书局1983年版)“题名”部分中《同登七星…  相似文献   

7.
宋孝宗乾道七年(1171),时任中书舍人的范成大除集英殿修撰知静江府(今广西桂林),兼广西经略安抚使。次年十二月七日范成大由吴郡(今江苏苏州)赴广西就任,《桂海虞衡志序》记录了他告别亲友赴任时的情景:  相似文献   

8.
李铧 《考古与文物》2001,(1):65-73,77
南宋乾道九年(1173年)至淳熙二年(1175年)间在桂林任广南西路经略安抚使兼知静江府的范成大在其著作《桂海虞衡志》一书的《志器》篇中提到:“花腔腰鼓出临桂职田乡,其土特宜鼓腔,村人专作窑烧之,油画红花纹以为饰”。同时期在桂林任府学教授的周去非在所著《岭外  相似文献   

9.
《桂海虞衡志》是南宋范成大于乾道八年(1172年)在广西任静江府知府、经略安抚使时,将自己的亲身经历记录下来,最终撰写成的一部历史地理文献,被誉为“广右地区的博物志”。本文从历史自然地理、历史疾病地理、历史民族地理以及历史文化地理等方面重点阐述该文献的历史地理价值。  相似文献   

10.
《桂海虞衡志》是唐宋时期第一部对广西风俗进行比较全面而细致描写的著述。作者客观、真实的保留了大量的民俗记录,为后世研究古代民俗,特别是宋代少数民族民俗的变化、演进过程提供了珍贵的资料,至今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本文尝试从壮语和植物学的角度来解读《桂海虞衡志》中的部分果名,考究其得名因由,并匡正书中的某些舛误。  相似文献   

12.
今天主持者在这里举行由自治区主席陆兵作序、自治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主任蓝日基主编的《广西之最》一书首发式,躬逢其盛,十分高兴,衷心祝贺《广西之最》出版发行。大家看到,这是一本关于广西情况介绍的书,包括了自然、名胜古迹旅游景观、历史政治、工业、农林畜牧水产、经贸财税、交通运输邮电、科研、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社会、人物14个门类,所列423个条目都是广西拔尖的、可以称之为“最”的信息。在库藏中,介绍广西情况的书已有多部。比较典型的有《岭外代答》①、《桂海虞衡志》②、《三管英灵集》③、《异物志》④、《南方…  相似文献   

13.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繁衍生息赖以生存发展的重要资源之一。方志在志存、传播、提供中医药方面和其他专门的医学著作一样,为中华民族的医药学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性贡献。本文就此专题作些论述,并重点论及南宋著名方志——《桂海虞衡志》里的中医药,从而展示出方志文化里独特的一面。  相似文献   

14.
李平 《广西文史》2009,(2):37-39
一、峒丁的定义和兴起背景 峒丁,亦称溪洞壮丁,史书中多有记载。宋周去非在《岭外代答》卷3《外国门下·峒丁戍边》中记载:“羁縻州之民,谓之峒丁,强武可用。”《桂海虞衡志》中志蛮条目亦记载:“羁縻州洞,……国朝平依智高,析其种落为州县,小者为洞,凡五十余所,即其长者为首领,籍其壮丁号田子甲者为峒丁。”由此可知,峒丁是由羁縻地区土著的非汉民族组织而成的地方武装。  相似文献   

15.
各民族历史与现状,是方志记述的重要内容。《禹贡》、《越绝书》、《华阳国志》、《蛮书》、《桂海虞衡志》、《西南夷志》对有关民族社会结构、政治状况、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均有记述。汉代班勇撰《西域风土记》反映有关西域民族的情况,唐代许敬宗撰《西域图志》,记康国、吐火罗等地民族的风俗物产,清代修撰的《西陲总统事略》、《新疆图志》对民族事项都有较为详细的记述。本届修志十分重视对民族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正范成大在历史上更多的时候,是以诗名世的,他与陆游、尤袤、杨万里三人被合称为"南宋中兴四大诗人"。在后代,四人中以他和陆游最为著名,到了清朝初,甚至有"家剑南而户石湖"(剑南指陆游,石湖指范成大)之说。钱锺书在《宋诗选注》中称他为中国古代田园诗的集大成者。元末明初,他的《四时田园杂兴》已然是公认的经典,其田园诗成就与陶渊明相比,堪称"后来居上"。范成大的诗歌,世人传诵已多时,然而许多人或不甚了解的是,在南宋那个多难  相似文献   

17.
范成大创作大量为人喜爱的诗歌的同时,也创作了很多成就较高的词,著有《石湖词集》,对《鹧鸪天·嫩绿重重看得成》的赏析,可以看出范成大闲适词词风,及其在南宋词坛的地位及影响。  相似文献   

18.
南宋著名理学家张拭于宋孝宗淳熙二年(1175)接替范成大知静江府(今广西桂林),兼广南西路经略安抚使,时年四十三岁。淳熙五年,张械除荆湖北路转运副使,改知江陵府、荆湖北路安抚使。张杖在广西任职四年问,颇有政绩,除了在政治、经济、军事等多方面取得成就外,对广西文化的发展也作出了很大的贡献。清人汪森《粤西丛载》卷十七《粤俗》历数对广西文化有突出贡献的历史人物,首先提到的就是张械:  相似文献   

19.
唐代以前,内地对广袤的西南地区地理了解甚少,且在地域观念上充满陌生、神秘甚至恐怖感。唐宋时期,随着中央王朝对西南地区经略的加强与西部地理之学的兴盛,文人学者对西南地理风物的考察记述明显增多,出现了《蛮书》、《桂海虞衡志》、《岭外代答》、《入蜀记》,《吴船录》、《成都志》、《益部方物略记》等一大批地志名著。这批地志文献不仅在唐宋地理学史上有重要价值,更重要的是多角度对西南地区的物候生态、奇木珍果,金属矿藏、温泉盐井、奇禽异兽、瘿病瘴疫及其农田水利、民族风情等记载,为后世丰富对西南地区地情特色认识,了解与开发西南自然资源与人文地理资源提供了珍贵的历史文献。唐宋西南地志之学的兴盛,不仅标示着唐宋时期西南地区方志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更重要的是表明内地对西部地区自然地理的认知较之前代有了长足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正范成大《吴郡志》征引浩博,叙述简核,为方志之佳者,亦偶有人名字号之讹误。《丛书集成初编》本影印《守山阁丛书》时,加有句读。陆振岳先生又做了细致地点校工作,可谓泽惠学林。然笔者阅读时,在书中得讹误二处,考辨如下。《吴郡志》卷二十"张瓌,字逸祖,永之子"。([宋]范成大撰,陆振岳校点:《吴郡志》,(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353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