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杨妍秋  闫文奇 《神州》2013,(10):224
民居是中国传统文化价值系统、民族心理、思维方式和审美理想的表达,是普通大众阶层的最为直接的精神愿望的反映。香格里拉地区传统藏族民居,正是不同渊源的历史文化与当地传统宗教文化信仰以及特定的自然环境等多因素相互影响、相互融合的结果,其精美的建筑装饰与造型,处处渗透着深厚的宗教文化意蕴、丰富多彩的宗教图案的艺术表现力和审美情调,反映了香格里拉地区藏族人民对宗教的信仰和对  相似文献   

2.
宁夏伊斯兰教地理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中国伊斯兰教地理的研究相对空白。本文以宁夏回族自治区为例,阐述了伊斯兰教徒、宗教景观、社区类型和教派及其门宦的地域性特征,伊斯兰区域主导文化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本文希望对伊斯兰教地理的研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对于制定以伊斯兰文化为主导的区域发展战略和政策起到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3.
自然环境与云南历史文化城镇形象设计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云南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对当地历史文化城镇的形象构成有着普遍而深刻的影响。考虑自然环境特点的云南历史文化城镇形象设计应遵循尊重和顺应自然的亲和原则,将自然与人文因素相结合的综合性原则,以及将城镇与其所在的自然环境统一考虑的整体性原则。同时要高度关注自然环境在城镇理念形象构成中的重要作用。在城镇视觉形象设计中,要注重城乡景观协调的整体效果,反映其田园山水城镇特色;注重三维景观效果;注重视觉体验的心理特点分析,组织景观层次系列;注重对城镇建筑色彩的控制。  相似文献   

4.
覃萍 《神州民俗》2007,(7):31-32
布洛陀神话是壮族历史文化的一个信息库,其中丰富的“稻作文化”内容蕴含了壮族深广的文化。文章通过对其叙事构成和类型,以及其文化内涵进行分析,从而了解其所反映的壮族文化。  相似文献   

5.
曾莉  吕光耀  安宁 《人文地理》2022,37(4):53-64
乡村景观研究多注重物质层面的讨论,与之相关的社会文化及其权力关系分析却不常见。本研究以全面生产理论为基础构筑了以“景观”为研究对象的理论分析框架,解读了艺术介入下白族村落双廊的乡村景观再生产过程。研究发现,双廊景观再生产过程是乡村发展趋于艺术化、现代化与旅游化的过程。艺术家以催化、牵引、调节等柔性作用方式介入其中,推动景观形态的重构;介入过程作用于景观的不同结构,在经济、政治、文化等不同层面均有反馈;其实践涉及政府、居民、游客以及艺术家自身的愿景表达,促成了景观理想的主体间性。双廊的艺术乡建旅游发展之路,对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具有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6.
沂水刘南宅族谱里收录了较多家族神话,作为族群记忆延续至今,对刘氏家族的生存和发展影响深远。这些家族神话之所以能够产生、流传,与刘氏先祖的早期历史及明清时期的社会文化有很大的关联,它既是对易代之际家族所面临的身份认同困局的应对之举,也是时代宗教文化现象和士人生活、文化惯习的直接反映。通过家族神话,刘氏家族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易代之际"移民""贰臣""父子殊途"所造成的身份认同困局,树立了刘应宾及其支脉在家族内外的政治权威,在其家族对当地进行文化控制的过程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7.
贺志涛 《沧桑》2010,(6):231-232
创世神话是神话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原始人类对开天辟地、万物生成及人类起源的一种浪漫而又严肃的思考,其中包含了人们的价值取向、行为标准和道德风俗等民族意识内容,它必然对后世文化心理、思维方式以及行为习惯等产生巨大的影响。本文将中国创世神话与希伯来、希腊创世神话进行比较研究,并试图阐释造成中西方民族性格、宗教思维及文化心理差异的影响根源。  相似文献   

8.
何启林 《攀登》2014,33(5):132-136
文章认为内外因素综合作用造就了青海地区如今多宗教共存(互动)的宗教生态格局,其中,中国社会传统的文化思想、人文环境和中国历代王朝的民族宗教政策,特别是新中国的民族宗教政策是外因;青海地区多样性的自然环境使各民族形成互补共生的经济关系和平等和谐的民族宗教关系是内因。  相似文献   

9.
《攀登》2017,(6)
甘肃是贯通西北、延及内地的重要枢纽。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它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及自然环境,成为华夏文明的早期发祥地之一及区域民族经济文化的交汇之所。而相关文化的历史积淀及现代发展,则为甘肃民间宗教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资源。在民间宗教、文化生态等基本概念阐释的基础上,分析影响甘肃民间宗教生发的诸种文化生态因素,旨在说明自然环境、经济方式、民族交往、宗教种类等文化生态因素的共同作用,方使甘肃民间宗教呈现出多元文化融通混生的宗教文化景观。  相似文献   

10.
史前城址的自然环境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钱耀鹏 《江汉考古》2001,(1):41-46,40
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客观载体,而文化只不过是人类适应和改造自然环境的中介与产物。在特定条件下,自然环境往往制约甚或决定着人类的生存与生产方式,亦即在不同的自然环境中常常存在着不同经济类型文化,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居住生  相似文献   

11.
刘宏芳  明庆忠  鲁芬 《人文地理》2014,29(5):134-141
对landscape旅游景观的判读传统由来已久。文章对landscape同源异形的景观与地景两种译法进行了比较,区分了旅游景观与旅游地景的异同,并将旅游地景分为"成为的"旅游地景、"再造的"旅游地景和"创造的"旅游地景。选用地景主要是考虑对其原意的尊重、强调土地在中华文明中的重要地位及重视其传导的地方性信息。研究从有形的空间与无形的文化相交汇的视角来探讨旅游地景与地方的关联机理,认为空间视角下的旅游地景与地方是"依附中的割裂"关系,文化视角下的地方与旅游地景则呈现出"渗透下的不可控"的关系。研究提出了处理旅游地景与地方关系的理想模式,即由多方均衡参与的基础支持和内外融合的策略来实现神形兼备的目标的全方位一体化融入模式。  相似文献   

12.
云南少数民族服饰景观地域特征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少数民族服饰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非语言文化交流的途径之一,在传统文化的保持和传承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了地理环境对云南少数民族服饰的影响、少数民族服饰景观的地域类型、特征及时空变异。认为民族服饰是最具有吸引力的旅游景观之一,在民族传统文化的开发和利用中应当给予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3.
姚亦锋 《人文地理》2015,30(4):108-115
乡村审美空间蕴含着内在和深刻的人地关系理念内容,比经济效应有更深的自然情怀,是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感情基础,也是现代景观规划的重要研究课题。城市化发展过程中自然地理脉络破坏对于乡村景观是致命的。探讨以多尺度层面的地理景观建构乡村审美空间:在区域大尺度范围内设计地理视域观赏空间;在镇域中尺度范围内将生态文明和社会经济发展要求安排在景观空间格局配置中;在乡村小尺度范围内造就素雅含蓄的村落景观。江苏省乡村具有四千年的历史,留下珍贵的人地关系文化遗产和审美烙印。从地理景观形态结构、格局演化进程与机理响应对照乡村审美空间景观,建构和谐安宁的画面境界;最终造就广阔地域的"美丽乡村"。  相似文献   

14.
基于GIS的南方传统聚落景观基因信息图谱的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最  刘沛林 《人文地理》2008,23(6):13-16
南方地区环境生态因子多样,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形成了极富特色的聚落景观。研究其所隐含的景观基因,对传统聚落的保护、开发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聚落景观基因的研究现状,探讨了聚落景观基因的概念、识别原则。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构建聚落景观基因信息图谱的基本信息单元及其提取方法,并对建立景观基因信息图谱的技术思路进行了一定的尝试。最后,展望了景观基因信息图谱的研究意义和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5.
国外宗教地理研究回顾与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60年代以来,国外宗教地理研究日益成熟,已成为文化地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除传统文化地理学之外,国外宗教地理研究也出现了诸如新文化地理学、宗教生态学、社会学等研究方向;其研究内容也从最初对宗教与地理环境关系的单一研究逐渐趋向多样化,宗教的分布与扩散、宗教文化区和宗教景观研究都得到了充分重视。新文化地理学由于融合了更多跨学科知识,而逐渐在宗教地理研究中占据主流。总体来看,国外宗教地理研究仍处于一个边缘地位,研究的内容和方法体系都有待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6.
地域文化基因再现及人本观转基因空间控制理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化景观是环境层面上文化行为的空间产物,地域文化景观反映该地域文化体系的地理单元特征。地域文化遗产性景观揭示传统文化(尤其是心理期盼认知传统行为)在空间上传承与形制叠加的人文地理性。对后者的研究国外已借用生物传承多样性的"基因、物种和生态系统"理念去解构。诸多研究多涉及聚落景观及其基因方面,还没有全方位延伸到地域文化景观的各类型,尤其很少介入地域传统文化(风水观)遗产性基因,及其遗产景观基因的排列或组合或结构的研究。本文引用人文地理学"社会-文化"转向创立的"现象学结构主义"方法,首次系统揭示(中国)地域文化遗产(形制)基因与结构;并据后现代人本性空间观理念,即在满足遗产性景观所在地(或社区)生活空间质量需求规律下,论及提升文化产业展现内涵下的遗产景观基因再现控制理念。  相似文献   

17.
基于旅游者凝视的后发型旅游地文化认同与文化再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路幸福  陆林 《人文地理》2014,29(6):117-124
后发型旅游地是在欠发达地区,旅游业起步较晚,准备不充分,在资金、技术、人力资源、客源市场、基础设施等方面处于相对不利地位的旅游目的地,在旅游发展初期,旅游者的凝视会对旅游地文化产生重要影响。旅游者凝视理论为分析后发型旅游地文化认同与文化再现提供了理论依据。通过对泸沽湖景区旅游者问卷调查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发现旅游者凝视的主要对象为:特色民俗文化、仪式性文化、母系氏族文化、自然景观,且以人文景观为主。对居民的问卷调查和非结构式访谈发现旅游者凝视对提高居民文化认同和文化自豪感、强化"摩梭人"族群认同、建构旅游地文化再现具有重要影响,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文化的真实性,而政府引导性文化再现在提升泸沽湖旅游形象的同时,使得文化再现表现出秩序化、可持续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我国区域宗教文化景观及其旅游开发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宗教是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与旅游关系密切。研究不同区域宗教与文化景观之间的作用与关系,开展宗教旅游对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论述了宗教与宗教文化景观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影响,指出了中国宗教具有明显的地理特征并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了宗教旅游的开发:①进行区域宗教研究,开展宗教旅游;②深究宗教文化内涵,设计开发宗教旅游项目;③保护宗教旅游资源,构建协调的文化景观;④解放思想协调关系搞好宗教旅游开发。  相似文献   

19.
Abstract. While the study of nationalism and national identity has flourished in the last decade, little attention has been devoted to the conditions under which natural environments acquire significance in definitions of nationhood. This article examines the identity-forming role of landscape depictions in two polyethnic nation-states: Canada and Switzerland. Two types of geographical national identity are identified. The first – what we call the ‘nationalisation of nature’– portrays zarticular landscapes as expressions of national authenticity. The second pattern – what we refer to as the ‘naturalisation of the nation’– rests upon a notion of geographical determinism that depicts specific landscapes as forces capable of determining national identity. The authors offer two reasons why the second pattern came to prevail in the cases under consideration: (1) the affinity between wild landscape and the Romantic ideal of pure, rugged nature, and (2) a divergence between the nationalist ideal of ethnic homogeneity and the polyethnic composition of the two societies under consider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