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向明 《攀登》2014,(1):17-22
文化产业是文化名省建设的产业支撑和重要物质基础,是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载体.新形势下,进一步明确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路和举措,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对推进文化名省建设和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顾佳琪 《旅游纵览》2013,(3):149-150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贵州省作为文化旅游资源大省,应当促进旅游与文化的的融合,推动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互动发展,正确认识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互动关系及其重要性和必要性,研究它们内在的互动规律,对于贵州省建设文化旅游大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发展地方、民族特色优势产业,文化产业是不可或缺的助推吕.发展文化产业对推动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展,催生新兴业态,促进就业创业,加快“四个转变”,建设“文化名省”发挥重要的支撑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王祥本 《岭南文史》2011,(2):3-I0001
文化产业已经成为体现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容,而创意和科技则是文化产业的核心。推进文化与科技的融合,运用高新科技创新文化生产方式,培育新的文化业态,是推动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是文化建设的重要举措,是文化走向大繁荣、大发展的重要条件和基本标志。  相似文献   

5.
强卫 《攀登》2012,31(1):2-10
这次全省文化改革发展大会,是省委、省政府推动文化工作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全面总结我省文化建设的成绩和经验。深入分析文化建设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研究部署我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工作,全面开启建设文化名省的新征程。  相似文献   

6.
于鹏 《攀登》2012,(3):86-89
当前,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已经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要素之一,并呈欣欣向荣的发展态势。西宁市文化资源丰富,发展文化产业既是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精神需求的重要途径,也是把我省建设成文化名省的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7.
于佳音 《神州》2013,(14):26-26
加强文化队伍建设,对于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漯河市文化队伍建设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这支队伍不断扩大,素质不断提高。但是,就总体而言,队伍还是比较薄弱,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的发展繁荣需要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文化队伍作保障。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于精神文化方面的消费需求也越来越高。这些需求带动了我国文化市场的繁荣,也推动了文化产业的发展,取得了相当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文化产业已成为我国目前发展潜力最大的产业之一。编修地方志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丰富深邃的史料资源,地方志书作为传统文化中一个不可取代的文化类型,挖掘其产业性,努力创造文化产业价值,是贯彻落实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途径,也是贯彻落实十八大报告中"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内容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9.
进入新世纪,各地在发展地方经济,推进城乡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健康、协调发展的过程中,越来越认识到地方文化建设在其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江苏省也响亮地提出在“十一五”期间要加快“文化江苏”建设步伐,积极打造江苏文化品牌,按照建设文化大省、文化强省的要求,繁荣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有“一方之全史”之美誉的地方志作为重要的地  相似文献   

10.
李祥 《云南史志》2000,(6):23-27
在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的号角声中,大姚县委响亮而坚定地提出一个战略目标,即:建设“生态经济大县,资源开发强县,民族文化名县”。这个新世纪发展战略,既符合中央西部大开发的精神和省委加快民族文化大省建设的步伐,同时,又符合楚雄彝州建设文化大州和大姚县的实际,也是大姚人民的共同愿望。怎样建设“民族文化名县”?用民族文化产业推动全县政治、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和发展,这是一个必须把握和值得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文化大省“,是一个内涵丰富、覆盖面广、量质结合、与时俱进的动态概念。总体上说,建设文化大省,就是要拥有先进的文化体制,现代的文化设施,发达的文化产业,一流的文化精品,拔尖的文化人才,繁荣的文化市场,优良的文化环境,丰富的文化生活,丈化综合实力位居全国前列。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江苏省2001-2010年文化大省建设规划纲要》提出了五大战略:即精品带动战略、择优扶强战略、城市辐  相似文献   

12.
叶芸 《黑龙江史志》2012,(15):50-51
<正>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是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加快发展文化产业,使文化产业成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抓手,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对于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一、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3.
2002年底.广东省作出建设文化大省的重大战略决策,制定了《广东省建设文化大省规划纲要》(2003--2010年),加大对广东文化事业的扶持,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6年来.广东文化事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是在广东本土文化之间,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准则、语言、习惯和信仰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导致文化的摩擦和碰撞.阻碍了广东文化的平衡发展。  相似文献   

14.
随着中央关于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战略的提出,加强文化产业发展已成为提高地方经济影响力和竞争力的不二选择.如何发展本民族、本地区的特色文化产业,让文化产业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新动力,是摆在文化工作者面前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5.
马桂芳 《攀登》2012,(5):123-127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既要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又要注重文化事业的建设。发展民俗旅游既是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的良好依托和方式,也是人民群众享有健康丰富文化生活的有效举措。打造藏区节日民俗文化旅游品牌,对于实现这一区域节日民俗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实现民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务川     
《文史天地》2015,(3):98
一是抓园区建设。以省列"5个100工程"——"仡佬之源"景区为载体,加快仡佬文化产业园区建设,强化景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积极实施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一龙潭村的恢复和国家第七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汉墓群的保护,促进仡佬文化保护与旅游业融合互动发展,做大做强民族文化旅游产业。目前,该县整合投入8500万元用于仡佬历史文化符号的恢复培植和景区基础设施建设,2014年旅游综合收入达5.7亿元。二是抓招商引资。及时出台《务川自治县  相似文献   

17.
新时期文化产业建设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与文化生产、文化产业是不同性质、不同层次的概念。新中国对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理解既受到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也受到意识形态观念的影响。从单一的文化建设向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并举的转变反映了新时期理论界、文化界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大胆探索和积极实践。群众文化作为意识形态的一部分,因其具有广泛的大众娱乐消费基础以及与传统文化和民间文化的紧密联系,成为催生文化产业最丰饶的沃土。文化经济正崛起为21世纪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文化产业处于大发展时期。而文化产品作为文化的载体,其生产与传播方式的变革必然会对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文化传统必定持续地存在并显现于文化生活和文化产品中。在繁荣文化经济的同时,如何处理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是发展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必须面对的课题。  相似文献   

18.
"北疆历史文化名城"是黑河的一张新名片,黑河文化的厚重、文化资源的丰富,且目前黑河的文化产业发展正面临着最好的发展时期。其中"博物馆群"的开发和建设更是形成了合力效应,促进了城市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相似文献   

19.
贾建萍 《攀登》2015,(1):125-129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关于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任务和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总体要求,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也对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作出重大部署。青海省广播影视产业作为文化核心产业之一,其发展必然能够带动整个文化产业发展的质量和速度,同时对青海建设文化名省起到重要的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20.
《广东史志》2004,(1):1-1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强调:要始终坚持先进文化方向,大力发展文化事业。中共广东省委与省政府高瞻远瞩地提出了建设文化大省的重大方略,并出台了《广东省建设文化大省规划纲要2003——2010年》,对文化建设做出了大手笔的安排,以此推动先进文化建设与文化产业的发展。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对我省的地方志工作做出重要批示:“地方史志工作十分重要,我省地方史志有很好的基础,应认真总结,继续加强。我同意把地方史志事业纳入文化大省建设。”地方志事业被列入了建设文化大省规划纲要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