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名僧傳》,梁代沙門寶唱撰,共三十卷。該傳成書於慧皎《高僧傳》之前,是中國佛教早期僧傳的重要文獻。遺憾的是,該傳早佚,部分内容僅見於日本奈良東大寺沙門宗性摘抄的《名僧傳要文抄》與《名僧傳指示抄》。由於《名僧傳》原書不存,因此宗性的抄本就成爲我們了解該傳内容的主要依據。宗性抄本原件現藏於奈良東大寺圖書館,日本方面早年以此爲底本進行過録文,收在《續藏經》第七十七册(以下簡稱"續藏經本")。然而,根據筆者對續藏經本以及  相似文献   

2.
<正>利用唐人碑刻校正新、舊《唐書》,歐陽脩早已爲之。近代以來,地不愛寶,唐代墓誌,層見迭出,爲校正史書提供了不少新的材料。筆者據唐代墓誌校正《新唐書》八則~①,兹按其卷次順序羅列如下,以就教於方家。1.久之,出爲常州刺史。屬宣州賊鐘大眼亂,百姓潰震,登嚴勒守備,闔境賴安。(卷一一二《薛登傳》,第4171頁)按:《舊唐書》卷一○一《薛登傳》載:"屬宣州狂寇朱大目作亂,百姓奔走,  相似文献   

3.
<正>張鷟《朝野僉載》是一部重要的唐代筆記,其中記録的唐代前期朝野史事對於研究唐代歷史、文化、文學都有很高的史料價值,歷來受到學者重視。可惜的是,此書原本亡佚已久,傳世版本中以明陳繼儒輯《寶顔堂秘笈》普集即第四集所收六卷本(以下簡稱"寶顔堂本")較爲通行,目前學術界出版的多種點校本均以此本爲底本進行整理~①。此本之性質乃是輯本,余嘉錫在《四庫提要  相似文献   

4.
本文是討論敦煌社邑文書的三則札記,第一則對""字釋讀,結合魏晉以來的碑刻資料和敦煌吐魯番文書,證明該字應當爲"三"的俗字。第二則對P.2717作研究,該文書涉及關於喪葬用車的具體規定,提供了敦煌社邑的另一種形態。第三則是對Дx.6053V定名的討論,該件當爲"行人轉帖",而非前賢認爲的"渠人轉帖"。  相似文献   

5.
京氏易傳三卷漢京房撰,吴陸績注。……今惟《易傳》存。考《漢志》作十一篇,《文獻通考》作四卷,均與此本不同。……《通考》所謂四卷者,以晁、陳二家書目考之,蓋以《雜占條例》一卷合於《易傳》三卷,共爲四卷,亦不足疑。惟晁氏以《易傳》爲即《錯卦》,《雜占條例》爲即《逆刺占災異》,則未免臆斷無據耳。顧案:此"晁氏",清館臣以爲即撰《郡齋讀書志》之晁公武。考《郡齋讀書志》,此條見諸衢本。然據《玉海》卷五《漢京房易傳》,所謂"《易傳》爲即《錯卦》,《雜占條例》爲即《逆刺占災異》"之說,乃出自晁説之,見《景迂生集》卷一八《記京房易傳後》。故《玉海》卷五實作"晁説之曰",《文獻通考》卷一  相似文献   

6.
正《宋史·藝文志六》:"晏袤數《會要》一百卷。"按,王應麟《玉海》卷五四"藝文"之"國朝類要"條云:"晏殊《類要》七十四篇。開禧二年正月,晏表上之,勒成一百卷,列爲二千六十一門。"又,孫星衍《平津館鑑藏書籍記續編·孫氏祠堂書目》,"舊寫本"云:"晏元獻公《類要》卅七卷。前有總目,無序跋。據歐陽文忠所撰《晏殊神道碑》稱:‘類集古今,爲集選二百卷。’曾南豐序稱:‘上中下帙,七十四篇。’《宋史》本傳、陳氏  相似文献   

7.
<正>《大唐新語》卷二載:"薛懷義承寵遇,則天俾之改姓,云是駙馬薛紹再從叔。"《舊唐書》本傳謂紹以"季父"稱之,《新唐書·則天皇后傳》則徑謂"紹父事之"。據《舊傳》:"薛懷義者,京兆鄠縣人,本姓馮,名小寶。……得幸於千金公主侍兒。公主知之,入宫言……因得召見。……(則天)又以懷義非士族,乃改姓薛,令與太平公主婿薛紹合族。"按,薛懷義入宫後即度爲僧,武氏  相似文献   

8.
<正>宋代阮閱所編的《詩話總龜》,是一部出現較早且規模較大的分門彙編詩話。《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稱其"摭拾舊文,多資考證"~②,保存了大量的佚詩、詩話、筆記與傳記等資料,"在詩話中薈萃最爲繁富"~③,具有較高的文獻價值~④。此書宋刻本已不存,然明初收入《永樂大典》之本,自是承宋刻而来,惜又隨《永樂大典》而佚,少有遺存。明刻本有嘉靖二十四年(1545)宗室月窗道人刊刻的九十八卷本。此外,還存有兩種明代鈔本,皆爲一百卷,一藏中國國家圖書館,有莫棠題跋;另一藏南京圖書館,有丁丙識語,爲八千卷樓舊藏。兩明抄本抄手書法皆較爲拙劣。國家圖書館還有宋蘭揮"友竹軒"藏清抄本,抄手  相似文献   

9.
《老子》書中的"爲"有一種專指老子所反對的不合"道"的行爲的特殊用法,這種"爲"與以"聖人"爲行爲主體的合"道"的"爲"義正相對。對《老子》中的"聖人"而言,"無爲"之義已由"天道無爲"説的"不見其爲之之迹"變爲"没有不合‘道’的行爲"了。根據《老子》用韻之文等線索,《老子》書中專指老子所反對的行爲的"爲"和"無爲"之"爲"原來應該是讀去聲的。從老子主張聖人應"爲"之事來看,他的社會、政治思想主要是消極、落後的。  相似文献   

10.
據最近出版包偉民、鄭嘉勵整理編著《武義南宋徐謂禮文書》(北京,中華書局,2012年),紀有嘉定十七年(1224)十月二十八日,徐謂禮的寄祿官由承奉郎升爲承事郎事(頁3)。轉官原因,整理者認爲是"進寶赦恩轉官"(該書"前言")。與此次轉官有關的文書有兩件,一是録白告身《嘉定十七年十月二十八日授承事郎告》,文書云:"朕祗奉燕詒,丕承駿命,敬舉先朝之典,誕敷寰宇之  相似文献   

11.
<正>《太公家教》是我國古代訓誡類蒙書之代表作,唐五代時期曾在我國西北的敦煌、吐魯番地區廣爲流傳。因此,在敦煌吐魯番文獻中有爲數不少的《太公家教》抄本留存。關於這些抄本,中外學者多有關注,發表了不少的成果。筆者也曾就敦煌本《太公家教》撰寫了《敦煌寫本〈太公家教〉殘片拾遺》1、《〈敦煌寫本《太公家教》殘片拾遺〉補》2二文。近日筆者在研閲《太公家教》過程中,陸續接觸到之前未曾見過的日本寧樂美術館、日本杏雨書屋和中國國家圖書館所藏的一些殘本,發現此前的成果對於敦煌所  相似文献   

12.
<正>王鍈《唐宋筆記語辭匯釋》(北京,中華書局,2001年)之《語辭備考録》收録了"",並附書證及説明:《明皇雜録》卷上:"及玄宗即位,每京師雨,必虔誠祈禱。"又《太平廣記》卷四〇二《鬻餅胡》:"生因説之,胡乃泣曰:‘此是某鄉人也,本約同問此物。來時海上遇風,流轉數國,故五六年,到此方欲追尋,不意已死。’"按""字不見於《説文》,《辭源》新版257頁""字條音qiān,釋云:"同愆,罪過。"與上例似不榫合。《明皇雜録》一則文例,據《基本古籍庫》檢守山閣叢書本,"雨"前字作  相似文献   

13.
清華簡《皇門》、《祭公之顧命》和《命訓》的內容與《逸周書》同名三篇大體相符。通過簡本和今本之間的對勘,可以發現古人整理古文字寫本《逸周書》出現的文字誤釋誤讀、脫字與衍文等問題。本文參考清人以來總結的古書疑義條例,於語言文字層面討論《逸周書》在後世整理時出現的文字誤釋、誤讀和語法的誤解;於文獻層面討論衍文和脫文。根據文字誤釋的可能時代,推測今本最早整理於西漢。以字詞誤讀爲線索,釋讀《尚書·盤庚》一則。  相似文献   

14.
<正>一、引言:《大雲經神皇授記義疏》、《寶雨經》與武周皇帝的形象塑造在《明堂建設與武周的皇帝像——從"聖母神皇"到"轉輪王"》一文中(1),筆者曾指出,作爲政治景觀的"明堂",在武則天政治生涯有着特殊的意義。從皇后到天后,再到聖母神皇、聖神皇帝、金輪聖神皇帝、越古金輪聖神皇帝、慈氏越古金輪聖神皇帝、天册金輪  相似文献   

15.
<正>黄庭堅《漫興》詩云:"肉食傾人如出凡,藜羹飯我是朝三。曉來不倦聽衙鼓,雲裏捲簾山正南。"此詩見清乾隆時人謝啓昆所1《山谷詩外集補》,中華書局2003年尚榮校點本《黃庭堅詩集注》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黃寶華點校本《山谷詩集注》均以此爲底本,故字句相同。但我們認爲此詩中的"出凡"乃"出九"之誤。一,有三種南宋文獻均引此句且載爲"出九"。吴曾《能改齋漫録》卷七:  相似文献   

16.
<正>盧象,唐開元天寶時人,《新唐書·藝文志》載"盧象集十二卷",注曰:"字緯卿,左拾遺、膳部員外郎,授安禄山僞官,貶永州司户參軍,起爲主客員外郎。"~①《唐才子傳》卷二載其"有詩名,譽充内閣,雅而不素,有大體,得國士之風"~②。《全唐詩》卷一二二録盧象詩一卷,另有卷一二五王維《贈劉藍田》、《寓言二首》之二、《休假還舊業便使》、《别弟妹二首》四首一作盧象詩,卷一三五綦毋潛《送平判官入秦》一作盧象詩,卷一六○孟浩然《盧明府早秋宴張郎中海園  相似文献   

17.
《八陽經》爲托名唐代義淨或玄奘所譯的疑僞經,清代以前中國歷代藏經均未收載。經普查,現已整理刊佈的敦煌文獻中共存該經寫卷三百零一號,除首尾完整者八號外,其餘均爲殘卷或殘片,其中不乏本爲同一寫卷而被撕裂爲數號者。本文通過內容、行款、書風、書迹等不同角度的比較分析,將其中的六十六號綴合爲二十四組。  相似文献   

18.
張靈  孫遜 《中华文史论丛》2012,(2):339-357,400
本文以寶卷印本爲研究對象,在目驗原書的前提下,從裝背、扉畫、字體三個方面總結其印本形制的特徵,考察寶卷從早期宗教出版物到晚期通俗讀物的演變。寶卷印本之所以出現這種前後截然不同的變化,是由其文體屬性的演變決定的,而這種屬性的變化正是其晚期受到以小說爲代表的通俗文學影響的結果。  相似文献   

19.
<正>一、引言:《大雲經神皇授記義疏》、《寶雨經》與武周皇帝的形象塑造在《明堂建設與武周的皇帝像——從"聖母神皇"到"轉輪王"》一文中(1),筆者曾指出,作爲政治景觀的"明堂",在武則天政治生涯有着特殊的意義。從皇后到天后,再到聖母神皇、聖神皇帝、金輪聖神皇帝、越古金輪聖神皇帝、慈氏越古金輪聖神皇帝、天册金輪  相似文献   

20.
馬小鶴 《中华文史论丛》2012,(2):285-308,399
《舊約·創世記》中的猶太人之祖雅各在希臘文《約瑟禱文》、科普特文《埃及人福音》、《九姓回鶻可汗碑》粟特文殘片、摩尼教中古波斯文祈禱文、伊朗語贊美詩中化身爲天使,在希臘文咒文與護身符中成爲人們祈求的天神,在敦煌摩尼教漢文文獻《下部讚》中被稱爲"頭首大將耶俱孚",在福建霞浦文書中則被稱爲"俱孚元帥"、"耶俱孚大將"或"俱孚聖尊",成爲護法天神之一。雅各從以色列人之祖逐步演化爲中國民間宗教護法的曲折過程,誠爲中西文化交流史引人入勝之一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