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世纪80年代,在日本,西学、汉学之争仍是焦点。当时有些人以为,欲兴近代教育,当废弃汉字;若废弃汉字,日本恐将与自己通过汉学建立起来的学术思想发生割裂。而在民间舆论未朝着一个方向发展之前,于文字文体改良,日本政府虽做了些许尝试,但对于汉字汉文的态度并未做出改变。反映在小学教科书的编纂上就是,虽然在小学低年级阶段,尽量不用汉字,代之以假名,但就小学阶段所应掌握的汉字数量而言,并未减少,只不过汉字学习被集中到了小学高年级阶段。这一现象印证了日本政府在这一时期,对于汉字汉文何去何从,仍保持着谨慎态度。  相似文献   

2.
秦代的书体     
事物总是发展的。我国汉文字约起于新石器时代中期,到秦代已将近四千年。汉文字的初期也是绘图文字,然后发展、演变而文字化,经历了陶文(夏?)、甲骨文(商的后期)、金文(周)。秦代替了周,统一了字体,汉文字又进一步演变。在这漫长的岁月里,汉文字究竟形成了哪些书体?许慎在《说文解字》序(以下简称《说文》)中说:“秦始皇帝初兼天下,丞相李斯乃奏同之,罢其不与秦文合者,……皆取  相似文献   

3.
从19世纪70年代,“明治维新”以后到20世纪初,是日本近代报业的真正产生和形成时期。虽然日本近代报业的产生比欧洲近代报业的兴起晚200年左右,但发展速度很快,并为日本现代报业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一、日本近代报纸的产生及发展日本近代报纸是与日本近代社会相适应的社会产物,它的产生、形成和发展无不反映出日本近代社会的特殊性。1870年12月8日,在横滨由原幕府事务局大译官子安峻创办了近代第一份日报——《横滨每日新闻》。它是日本最早的真正具有代表性的近代报纸。采用进口的“西洋纸”,铅活字排版印刷单面八开两张篇幅。创刊之…  相似文献   

4.
勒·普雷学派是西方早期的人类学和社会学学派之一,该学派在19世纪下半叶运用地理学、西方汉学、人类学和社会学等学科知识,从理论上把中国塑造成一个恪守道德法、服从父权的典型"族长制家族"社会。这一中国形象是18世纪欧洲"中国热"现象的延续,更是在新的历史背景下法国自由派知识分子试图解决法国(乃至欧洲)的社会问题以及面对全球化而进行的一种积极和深刻的思考。它一方面丰富了勒·普雷学派的人类学和社会学理论,是该学派提出欧洲社会稳定与和平的政治理念的重要参考依据之一;另一方面,它作为近代欧洲的东方视野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折射出东西方文化关系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5.
一.考古学学科发展的历史、现状和前景 作为有独特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理论的近现代考古学诞生于19世纪。其前身在西方为文艺复兴时期出现的古物学,在中国为宋代开始兴盛的金石学。19世纪由于近代资产阶级民族国家在欧洲的出现,对民族历史的研究成为确立民族国家合法性的必要手段,而欧洲有文字记载的民族历史非常之短,于是不得不借助于古代遗存进行追溯,考古学遂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6.
19世纪中后期,西力东侵,维系原来中国、朝鲜和日本三国关系的条件发生了变化,东亚地区三个古老的国家开始相继实现对外开放的历史进程。三国在向近代外交迈进的过程中表现出不同的姿态。中朝两国的统治者都不能以对世界变局的正确认识以及健康的心态迎接来自西方的挑战,融入新的国际秩序。只有日本在新的形势面前适时摒弃传统的世界观,以近代世界观看待东亚秩序问题,进而建立一个以日本为中心的东亚新秩序。三国在19世纪中后期不同的外交取向,与其是否能够与时俱进,形成近代世界秩序观有着直接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近代来华传教士用他者的眼光打量中国社会,在其作品里勾勒出一幅中国近代社会风俗的图景。禄是遒的《中国民间崇拜》是一部较全面描述中国区域民间信仰风俗的巨著,为后世学者研究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民间信仰提供了宝贵的文献资料。其中《婚丧习俗》《岁时习俗》两卷通过文字和图片详细记载了中国民间社会的婚丧习俗与岁时节日,不少表述已经触及中国民间社会观念的核心特征,并从"异域"的视角出发进行了简单却不失水准的分析,为研究近代中国婚丧岁时文化保留了大量具有学术价值的资料;同时,这些记载中折射出的西方文明与中华文明的矛盾与冲突,为理解传教士对近代中国社会的想象与建构提供了参考文本。  相似文献   

8.
正内容简介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主要国家早已完成了工业革命,并在世界范围内进行殖民扩张。东亚岛国日本经过明治维新,进入到资本主义社会。1896年3月15日,日本"土佐丸号"邮船途经神户、下关、香港、科伦坡、孟买、塞得港、伦敦等地,最终停靠比利时的安特卫普。由此,日本加入欧洲航路,开启了近一个世纪的"大航海时代"。本书通过日本遣欧使节、船员、文学家、艺术家们的航海纪行,讲述了近代日本欧洲航路的发展演变与消亡的历史。一次次驶向新世界的航行,一场场异文化体  相似文献   

9.
刘勇 《历史研究》2013,(1):160-177,193
中国茶叶于17世纪早期首次由荷兰人引入欧洲,从18世纪初期开始主宰荷兰对华贸易,直至19世纪40年代。在荷兰,最初仅可从药铺获得茶叶,作为治疗当地多种疾病的优良药草,其药性受到绝大多数专业人士的赞扬,但同时也引来部分人的反对。由于有识之士的大力推荐,饮茶有益论逐步被荷兰大众认同,售价不断下降的茶叶逐渐成为荷兰人的日常饮料,由专营或兼营店铺出售,而从一开始就被视为高尚消遣的饮茶习俗也自上而下地在荷兰各阶层中得到广泛普及。饮茶习俗普及所产生的积极影响之一,就是丰富了近代荷兰人的社会生活。  相似文献   

10.
钱存训 《文献》1999,(2):258-261
本书主旨在结合考古学和民族学的最新资料,从世界观点探讨原始时代文字形成以前人类所采用的线形符号,对最初的文字和字母演进的关系.世界上许多古文明的民族文字最早都曾采用图像形式,但为时不久就归於消灭而代以字母.其中只有汉字独树一帜,维持图形不变而使用了数千年以迄於今.汉文字不仅持久不变,且使文字、文学、艺术三者相连结,使文字更上层楼,高度美化,造成世界文明中独一无二的汉字树.汉字是中国文化构成的主要因素,必需对汉文字有充分理解,才能对中国文化有深刻的认识.作者研究古代各种文字的变迁和传说,广泛收集资料,并参考世界各地学者的意见,采用比较、归纳和联想等方法,对以上所提问题,作出仔细的分析、批判和解释.  相似文献   

11.
从近代以来欧美与世界许多国家的历史看,在传统农业社会与近代工业社会之间,一般要有一个以商业贸易的先导发展为特征的过渡性阶段。在欧洲,这一过渡性阶段大约出现在1500—1700年这两个世纪前后。人们往往把这两个世纪的欧洲称为商业欧洲。在这两个世纪中,欧洲商业经济的先导发展和急剧膨胀,以及整个经济生活与社会生活的商业化,作为一种破旧立新的革命性力量,一方面浸蚀瓦解着传统的经济社会结构,另  相似文献   

12.
近代以来,在现代化进程中,各个国家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便是改革、革命与现代化的关系问题。而传统封建社会向近代资本主义的现代化转型中导致社会矛盾时,解决矛盾的方式不一,其中当以改革和革命为主,当改革不足以解决尖锐的社会矛盾之时,革命便不可避免。19世纪中叶的俄国便开始面临着改革、革命相互交织这样的困境。沙皇亚历山大二世顺应历史发展潮流,进行了历史上著名的"大改革",期求走上现代化的道路。但是现代化的道路绝不平坦,改革并不等于现代化,革命也绝非最佳道路,改革与现代化也并没有避免革命的发生。本文从改革、革命与现代化的角度来评析亚历山大二世的这次改革。  相似文献   

13.
《沧桑》1994,(2)
一 近代中国社会变革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国家政权逐步加强对农村直接控制,以期从农村获得抵御外来侵略、稳固自身统治,以及国家现代化的动力和补偿。统治者要求农村提供更多的赋税和兵役,因而极力维护农村中的原有秩序或进行些枝节上的修补;社会改良者们视乡村建设为复兴民族的关键,提出了不少改良主张,并进行了一些实地调查和试验;革命者更是将农民作为“中国革命的主力军”,以为“中国的革命实质上是农民革命”,显然,誰真正地掌握了农民,誰就基本把握了解决中国前途问题的钥匙。  相似文献   

14.
交通运输是工农业生产和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早期的交通运输业以水运为主,如美国的五大湖,欧洲的莱茵河,日本、英国的沿海运输,都是当时工业运输的生命线。最初只有在天然水道和运河上航行的船舶,继而有了以机械为动力的远洋船队。19世纪30年代以后,铁路运输逐渐成为主力。20世纪20年代前后,又出现了公路运输、航空运输和管道运输。今天,一个相当充实的现代化交通运输网已经形成了。  相似文献   

15.
徐懿 《巴蜀史志》2008,(4):44-46
私塾作为一种民间传统教育机构,在传统教育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一般民众眼中是读书识字的最佳去处。随着近代教育的兴起,官方对私塾按照学校教育理念、教育方式进行改良。然而受社会习俗、传统心理和新式学校存在的问题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一般民众对私塾的认知长时间停留在过去。造成官方和民间对私塾认知的分离。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部分民众逐渐接受新的教育理念。这就使在近代中国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新旧两种观念同时并存。  相似文献   

16.
书讯     
正《美国人眼中的旧西藏》该书图文并茂,以简明扼要、深入浅出,兼有可读性和学术性的文字和图片,叙述了19世纪80年代至20世纪50年代美国人眼中的旧西藏。从书中,我们得知美国最初同中国西藏的接触是由民间开始,来自美国的旅行家、探险家和传教士最早记述了他们对中国西藏和藏族的了解,并将其介绍给美国人民和政府。之后,不断有美国人前往中国西藏,美国政府对中国西藏的认识不断加强,并接触到了"西藏问题"。从该书中,读者可以窥见美  相似文献   

17.
日本自古便时有疫病流行,19世纪后,霍乱、鼠疫等输入型疫病进入日本,造成了重大人员和财产损失,阻碍了近代日本社会经济的发展。为预防疫病发生、降低损失,控制疫情蔓延,日本政府在积极引进西方现代医疗技术手段的同时,从法制化、程序化等管理体制层面入手,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与此同时,日本在民众中进行破除迷信的宣传,普及卫生防疫科学知识,培养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建立公共卫生体系。当今社会,疫病种类和特征发生了巨大变化,近代以来形成的卫生防疫措施在诸多方面已经不能应对新的疫病危机,但是近代日本在较短时间内完成从传统向现代医疗卫生体系过渡的做法,依然值得当代社会借鉴。  相似文献   

18.
“现代化”的历史定位与对现代世界发展的再认识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一、现代化研究在中国的兴起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科学关注的大课题是什么?是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及其所面临的种种问题。中国史学界关注的新问题是什么?是从“现代化”的新视角对中国走向现代世界经历的社会巨变进行深刻的历史反思。 中国近代社会科学,同近代自然科学一样都是在上世纪末本世纪初从西方传入的。众所周知,最初是社会进化论的新概念、新理论传入中国,思想界为之耳目一新,传统的国学(包括史学)研究才开始发生大变化。后来是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引起了中国人的世界观与历史观的革命,从而也决定了此后中国社会科学与新史学的发展方向。总之,近代西方新思潮、新理论的输入对中国社会科学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至于它对时代的影响就更不用说了。  相似文献   

19.
<正>林幸司著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年4月出版,23万字,98元从19世纪到20世纪,中国先后经历了辛亥革命、中华民国成立、抗日战争,然后走向社会主义。如何把握中国政治、经济和社会在此过程中的变革,作者选择了近代银行业作为考察对象。具体而言,在前近代的中国四川地区,以重庆为中心的贸易活动颇为盛行。为便于汇兑交易和货币兑换,票号、钱庄等传统金融机构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辛亥革命后,受沿海城市的影响,重庆出现了四川首家民间银行聚兴  相似文献   

20.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东亚糖业格局发生较大变动,由中国主导的前近代东亚糖业格局解体,以日本及英属香港糖业为主导,欧洲、爪哇、古巴、中国等糖业主体竞相角逐的东亚糖业新格局逐渐形成。在这个变动过程中,爪哇糖业扮演了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廉价原料糖大批量涌入东亚市场,推动了日本及英属香港精制糖业的发展,加剧了东亚市场上各糖业主体之间的竞争;优良蔗种及先进蔗作技术引进东亚,影响了中国大陆、日殖台湾的蔗种改良及甘蔗种植。受巨量糖品需求的影响,爪哇糖业积极转型,其精制糖品亦大量登陆东亚市场。从爪哇糖业与中日糖业之间的多维关系,既可管窥中日糖业地位转换的内在肌理,亦可解读近代东亚社会经济变迁的多重面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