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魏晉玄學家王弼的《周易略例》一直被學界作二類理解。一類將《周易略例》作爲王弼對《周易》的若干體例的理解,可謂就易學而易學(如朱伯崑先生)。另一類將《周易略例》理解爲王弼掃除漢易象數學而提出的魏晉新易學,可謂對《周易略例》作哲學的分疏(如余敦康先生)。本文則對王弼的《周易略例》作別樣的理解,將《周易略例》置於當時的時代背景下考察,用魏晉時期的事例印證其觀點,指出理論學說——王弼《周易略例》中的若干觀點與時代背景是可以互相批注的。本文對《周易略例》的解釋,有別於作過實(就易學而易學)的疏理,也有別於作過虚(哲學上的疏理)的解釋。  相似文献   

2.
《周書·蕭大圜傳》有這樣一段話:魏恭帝二年,客長安,太祖以客禮待之。保定二年,詔曰:"梁汝南王蕭大封、晉熙王蕭大圜等,梁國子孫,宜存優禮,式遺茅土,寔允舊章。  相似文献   

3.
本文關注唐修《晉書》文本背後反映的不同種類文獻間的交流,希望跳出四部分類法設定的框架,思考中古時期歷史編纂與史部文獻的發展脈絡。考察唐修《晉書》以前的舊晉史的情況,《晉中興書》的家族傳編排受到郡書家傳的影響,而東晉的國史列傳則應有編年記事的史源。這意味着從《晉中興書》到臧榮緒《晉書》的晉史文本系統本來與東晉官修史關係疏離,處於邊緣,但後來卻由唐修《晉書》發揚光大,匯爲一流。  相似文献   

4.
蕭遇墓誌記載了他起初尋訪生母陸氏葬地未獲,誤掘他人墳塋,最終得異人指點完成遷葬的傳奇經歷。這則故事此前已被《通幽記》收録。既往文學史的研究者從西方現代小説的觀念出發,建構起了從六朝志怪到唐傳奇虚構性逐漸增强的線索,而唐人本身多將此類故事視爲可能發生的真實事件。比較墓誌與《通幽記》兩個文本,反映出唐人喪葬儀式中的買地信仰。唐人墓地地面上能標識墓地範圍和墓主身分的要素有墓田、封土、神道碑碣、石獸等,但除了封土和墓樹,其他都與官員品級有關。對蕭遇母親陸氏這樣的權厝者而言,除了木質墓表,並無明顯標識身分的物品,因此遷葬中舊塋難覓的現象並不罕見。蕭遇誤掘他人墳塋亦牽涉相關的法律問題。蕭晉、蕭遇父子皆多娶,與哪一任妻子合祔,涉及前妻與後妻及嫡子之間的複雜關係。  相似文献   

5.
《南齊書》卷七《東昏侯紀》永元元年(499)八月:"戊午,斬遥光傳首。己未,以征北大將軍晉安王寶玄爲南徐、兗二州刺史。"此處"征北大將軍晉安王寶玄"疑有誤。按,《南齊書·明帝紀》建武元年(494):"立皇子寶義爲晉安王,寶玄爲江夏王。"《東昏侯紀》載永泰元年(498)八月"鎮北將軍晉安王寶義進號征北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然則上述永元元年爲南徐、兗二州刺史的征北大將軍晉安王當是蕭寶義,而非蕭寶玄。  相似文献   

6.
元和三年制舉,牛僧孺因反對削藩被選爲對策第一,是"放棄河北"的集體意識與反對削藩勢力對主戰派的抗爭;因此引起主戰的憲宗以及李吉甫、吐突承璀等人不滿。《舊唐書》此案相關記載中,憲宗態度比較曖昧;《通鑑》則對憲宗形象進行維護,將一切都轉嫁到李吉甫身上;《舊唐書》、《通鑑》遺漏、改寫了一些重要細節;《新唐書》則明確書寫了憲宗的不滿,代表了修史者的看法,是較爲合理的。《唐會要》、《太平御覽》、《册府元龜》的記載,較爲真實地還原了事件的經過。  相似文献   

7.
張榮强 《中华文史论丛》2021,(2):71-93+397-398
學界對《西涼建初籍》的性質向有兵籍、吏兵籍、民籍諸説,對照新近公布的《前秦建元二十年籍》,可以明確其絶非民籍;隸屬於民政系統的吏户户籍與隸屬於軍事系統的兵户户籍也不可能混編在一起。《西涼建初籍》中的"大府吏"實際上是涼州都督府的軍事人員,"散"户當是因不符合徵發條件而被免除現役的兵户。魏晉時期除了集中居住的在營兵户外,還有一部分兵户與民户雜居,隸屬郡縣管理。《西涼建初籍》作爲專門的職役户籍,應該是敦煌行政機構編造的郡縣兵户户籍。  相似文献   

8.
世界名著《蒙古入侵時期的突厥斯坦》的中文譯本終於由上海古籍出版社於2007年出版了。這是譯者張錫彤、張廣達兩位前輩對中國西域歷史研究的重大貢獻。不過這個貢獻卻遲到了多年纔得以與中國學術界見面。《蒙古入侵時期的突厥斯坦》是著名俄蘇中亞歷史學家巴托爾德的最重要的著作。這部世界名著最初是1900年用俄文完成的。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西歐,大概因爲“有一種很有勢力的成見,認爲用俄文寫的籍讀不得(Rossica non leguntur)”,①所以能够使用俄文進行穆斯林東方研究特别是中亞研究的學者並不多,對俄文的著作似乎也不重視,甚至像伯…  相似文献   

9.
<正>南北朝時期是州郡縣三級行政制度發展的重要歷史階段,各政權在制度建設上雖依循魏晉舊制,卻又因南北分治而殊途。其中,州級行政機構在這一時期變化最爲劇烈,並對當時的政權結構産生深遠影響,學術界也對此進行了多方面研究,成果頗豐。~(1)不過,需要指出的是,關於這一時期州級行政機構的研究多集中於刺史制度,對於下級  相似文献   

10.
<正>甘肅省張掖市臨澤縣城西南的黄家灣灘墓群位於河西走廊中部,古絲綢之路從這裏穿過。2010年6—8月,南京師範大學文博系受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委托,對黄家灣灘墓群進行了考古發掘,在編號M23的墓葬中發現了一批保存較爲完好的西晉木簡。2012年,楊國譽在《中國經濟史研究》第3期發表《田産爭訟爰書所展示的漢晉經濟研究新視角——甘肅臨澤縣新出西晉簡册釋讀與初探》一文(以下簡稱《楊文》),公  相似文献   

11.
稿約     
<正>《魏晉南北朝隋唐史資料》是武漢大學中國三至九世紀研究所主辦的學術集刊,1979年由著名歷史學家唐長孺先生創辦。本刊注重實證研究,主要刊載有關中國中古史研究的學術論文,適當譯載國外學者相關研究的重要成果,也刊載與本段歷史密切相關的資料整理成果。  相似文献   

12.
稿約     
<正>《魏晉南北朝隋唐史資料》是武漢大學中國三至九世紀研究所主辦的學術集刊,1979年由著名歷史學家唐長孺先生創辦。本刊注重實證研究,主要刊載有關中國中古史研究的學術論文,適當譯載國外學者相關研究的重要成果,也刊載與本段歷史密切相關的資料整理成果。  相似文献   

13.
<正>筆者二十餘年前曾撰有《唐代的光署錢與五代的光臺錢和光省錢》的讀書雜記,收在《唐代政治制度研究論集》中1。當時主要討論了唐代三署(三省和御史臺)的光署錢和五代時期的光臺錢、光省錢之間的關係。近年來學界對唐中後期三署官這一群體研究的深入,爲我們重新探討這個問題提供了新的思路。我在舊文中提出《舊唐書·陸扆傳》出現的三署,指的是《舊五代史·職官志》中殷鵬所説的三署,即北省(中書、門下兩省)、南宫(尚書省)、憲臺(御史臺)。其後李錦綉、  相似文献   

14.
<正>眾所周知,現在我們看到的《舊五代史》並非完璧,而是清朝四庫館臣邵晉涵等在編修《四庫全書》時利用《永樂大典》、《册府元龜》、《資治通鑑》、新舊《唐書》、《新五代史》等書輯佚而成的,爲保存史料做出了突出貢獻,使我們今天能大致看清《舊五代史》的面目。然限於當時的條件,輯本《舊五代史》也存在不少問題,諸如錄文錯誤、引用《永樂大典》卷數錯誤、對"夷狄"一類的清代避諱逕改原文、將不屬於《舊五代史》的内  相似文献   

15.
關於《真誥》與唐詩的關係,學界有人認爲,盛唐時,《真誥》已對唐詩發生了相當的影響。本文通過對唐代道教授籙制度的考察,認爲道教三洞四輔體系在初盛唐依然得以維持,因此只有極少數拿到三洞法師籙位的道士,纔有機會接觸到上清經和《真誥》。《真誥》擴大傳播並真正發生較廣泛的影響應該在中唐之後。因安史之亂,唐代政權漸失去控制力,使依賴政權維持的道教三洞四輔制度難以爲繼。所以,《真誥》對唐詩發生影響的時間,相應在中唐之後。這一情況與唐詩可以互相印證。  相似文献   

16.
趙惠俊 《中华文史论丛》2021,(2):157-186+400-401
明刊《重編東坡先生外集》源出南宋孝宗朝的初編本,所收四卷詞有着與傅幹《注坡詞》、曾慥編刻本《東坡詞》及元延祐刊本《東坡樂府》不同的宋代文獻來源,使得外集本東坡詞存在較多的獨有篇目及有價值的異文。儘管外集本題序注跋存在嚴重的不同時期編者的增補删改痕迹重疊,但依然能够察見東坡詞在流傳早期的文本形態。特别是源於蘇軾手迹的跋文,更是東坡詞題序的最初樣貌。在外集整體的繫年追求下,外集本所收詞也呈現出了繫年編次的形態,反映着南宋人對東坡詞繫年的認識,是現存最早的東坡詞編年本。明人焦竑曾從明宫秘閣抄出外集,據此爲秘閣舊藏《東坡先生詩餘》補1,經茅維、毛晉相繼重編校刻後,大部分獨見於外集本的詞作逐漸得到認同,成爲可靠的東坡詞。於是外集本不僅淵源甚早,還是東坡詞現代通行文本的重要來源之一,當獲得更充分的關注。  相似文献   

17.
盧燕新 《中华文史论丛》2015,(2):223-269,396,397
有唐兩次置修文館,前次自高祖武德四年(621)始,止武德九年。後次在中宗神龍至睿宗景雲年間。唐中宗置修文館,不僅人數增多,其政治、文化影響也較大。然這一時期在館文士人數、職官等,兩《唐書》、《唐會要》等所載,有疑待辨者甚多。今考神龍二年(706)十月至景龍二年(708)四月,入館學士七人、大學士一人。景龍二年四月至景雲二年(711)三月,入修文館文士二十九人。又據唐人詩文、兩《唐書》及墓誌等,考及諸學士在館時間、職官、政治文化活動等。另有張昌宗等五人,其入館時間、職官等,均難以確考,謹附録文末。  相似文献   

18.
稿約     
<正>《魏晉南北朝隋唐史資料》是武漢大學中國三至九世紀研究所主辦的學術集刊,1979年由著名歷史學家唐長孺先生創辦。本刊注重實證研究,主要刊載有關中國中古史研究的學術論文,適當譯載國外學者相關研究的重要成果,也刊載與本段歷史密切相關的資料整理成果。本刊接受紙質投稿和電子稿投稿,實行匿名審稿制。來稿請附上中文摘要、關鍵  相似文献   

19.
稿約     
<正>《魏晉南北朝隋唐史資料》是武漢大學中國三至九世紀研究所主辦的學術集刊,1979年由著名歷史學家唐長孺先生創辦。本刊注重實證研究,主要刊載有關中國中古史研究的學術論文,適當譯載國外學者相關研究的重要成果,也刊載與本段歷史密切相關的資料整理成果。本刊接受紙質投稿和電子稿投稿,實行匿名審稿制。來稿請使用繁體字,並附上中文摘要、關鍵詞、英文題目,及作者姓名、單位、職稱、通訊地址和電子郵箱。稿件不予退  相似文献   

20.
劉向《洪範五行傳論》亡於晚唐五代,這對我們了解漢代《洪範》五行學思想和《漢書·五行志》的編纂體例都産生了一定的影響。所幸在中古《五行志》及《唐開元占經》等典籍中,尚存有數量不小的《傳論》引文,但諸書引文體例各有差異,即使同一佚文亦常有不同。本文通過對諸書徵引《洪範五行傳論》體例的梳理,比勘同一佚文在不同著作中的不同形態,探討班固《五行志》以下諸書如何在《傳論》的"鈔録"中實現其自身的表達意圖。諸書所見《傳論》佚文不僅具有重要的輯佚學價值,更以自身的文本形態呈現了東漢至隋唐時期《洪範》五行學的演進過程,具有獨立的學術史價值,值得研究者關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