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胡小平 《旅游》2005,(2):73-77
远远望去,那一座座高高耸立的石碉楼直刺苍穹,弥漫着苍凉古风。这就是被世界称为建筑艺术活化石的四川省阿坝州理县桃坪羌寨。据当地老人讲:羌寨最初叫"陶殊坪",是羌族的先人陶殊开发的,因陶殊坪盛产桃子,所以又叫"桃子坪",也就是今天的桃坪羌寨。  相似文献   

2.
林大如 《旅游》2002,(4):32-33
闻名中外的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理县桃坪羌寨,是一座有着2000多年悠久历史,传统民族风情保存完好,民居建筑古朴、独特的风景名胜旅游景点。这座被赞  相似文献   

3.
"5·12"汶川大地震后,桃坪羌寨三座著名的古碉楼只有楼尖发生部分垮塌,主体依然保存。桃坪羌寨房接房,地基连地基,相当牢固,震后当地派人检查下水道,发现没有问题。据桃坪羌寨村民龙小琼介绍,桃坪羌寨古碉楼好、下水网好、巷道完整,所以说桃坪羌寨的精华和灵魂还在,维修加固后,还可以使用。历经1933年、1976年、2008年三次地震的桃坪羌寨屹立不倒,创造了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  相似文献   

4.
风流宛在     
提到扬州这座城市,很容易想到“扬州三把刀”。扬州作为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文化积淀丰富而深厚,这座城市经历了清康乾时期的喧嚣和繁华,也经历了清末到民国的衰颓和落寞。这由盛而衰的转折时期既是这座城市文化心理成熟而固定时期,也正是“扬州三把刀”就砺出鞘的时期。作为谋生手段的“三把刀”显然有着扬州人的辛酸和无奈。手持着“三把刀”的扬州人,透露着那固有的精致和灵性,那样气定神闲、风流俊赏。  相似文献   

5.
2008年7月15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国家文物局在阿坝州理县桃坪羌寨举行“羌族碉楼与村寨抢救保护工程”开工仪式。这是“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后少数民族地区启动的第一个文物抢救保护工程。  相似文献   

6.
据《成都商报》7月27日的报道,成都市旅游集散中心“开行北川地震遗址纪念一日游”。途经北川新城址、吉娜羌寨,老县城遗址重灾区擂鼓镇、北川中学废墟现场、龙隐镇等。  相似文献   

7.
《文物世界》2009,(3):1-1
古往今来,神秘的古羌文化曾经令无数的好奇者心驰神往,趋之若骛。步着李白“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的诗韵,来到羌区山下举首仰望,蓝天映衬的羌碉在云雾飘渺的山腰间时隐时现;而踏上高高的羌寨,似乎一踮脚就能摘下头顶的白云——哦,多么令人景慕的“云朵中的民族”。  相似文献   

8.
三石头 《风景名胜》2016,(11):138-143
沿着杂谷脑河,向群山深处走去,河流在深山中仿佛一根魔线,不紧不慢,逶迤婉转,一头拖着过去,一头连着未来.不知这条河流发源于哪一座山峰,只知道它从群山深处出发,曲曲折折来到了这里,再一路往下,汇入岷江,成为岷江众多的支流之一.就在这群山逶迤中,有一个古老的地方:桃坪,这里还有一个羌寨.不知羌寨古老到什么时候,或许,自从有人类以来,这个寨子就已经存在.这里曾是茶马古道中众多驿站之一,在这里,遥远的时间与苍茫,都刻在山峰的石头上,来来去去的身影,都写在河谷的土地上,远远近近的声音,都融化在寨子的墙壁上.  相似文献   

9.
刘绿蓉 《神州》2012,(16):303-303
“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从一粒沙中可以看到整个世界,每一朵花中都包含着一座天堂——多么诗意而睿智的语言啊!一直以来,人们就把青少年比喻做“祖国的花朵”,而老师是“辛勤的园丁”,那么我们这些“园丁”又是否真正地对“花朵”起到培育与呵护的作用,是否让每一朵花都盛开在一座充满阳光与爱的天堂呢?我不由深深地思索着。  相似文献   

10.
付欣 《世界遗产》2013,(5):116-117
把海西誉为“大美”实不为过,因为海西是黄河、长江、澜沧江三条大川之源。而把海西赞为“神奇”更是恰如其分,藏传佛教的密宗博大精深,冷湖的雅丹地貌鬼斧神工,犹如一座神秘的魔鬼城。  相似文献   

11.
“座”为名词,基本义是坐具。“坐”为动词,本义指双膝跪地,把臀部靠在脚后跟上,后泛指以臀部着物止息。古代的“座”与“坐”与今日相比,代表着完全不同的文化内涵,而变化的分水岭始于汉代。  相似文献   

12.
《风景名胜》2014,(12):20-20
又是一年冬来到,俗话说“冬藏”,把自己短暂地“藏”到一座古都,游览它丰富的人文历史胜迹,也是个不错的选择。而南宋古都--杭州,就是这样一个理想的去处。  相似文献   

13.
名臣李光地     
张晓彤 《文史天地》2013,(10):48-51
在福建泉州市湖头镇,有两座仿宫殿式的大平屋。这两座大平屋被当地人称为“相府”,一座叫“旧衙”,一座叫“新衙”。这两座“相府”现已申报了“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或许知道这两座平屋的人不多,但是大家一定十分熟悉这两座房子主人的名字——李光地。  相似文献   

14.
热振格培林寺坐落在距拉萨北面240公里的林周县唐果乡境内。相传,从前这里是一座没有一棵草木的秃山,后来藏王松赞干布到这里巡视,把洗发的水洒在山坡上,并祈祷祝福,于是长出了两万五千棵翠绿的柏树。 热振寺由“噶当派”创始人仲敦巴创建于1057年,距今已有九百多年的历史,是西藏“噶当派”的第一座寺庙。“热振”是“根除一切烦恼,持续到超脱轮回三界为止”之意。  相似文献   

15.
“她们骨子里都能散发出美”,有人这样夸张地形容法国女人。那么,法国式的美丽是怎样“制造”出来的呢?如果把法国想象成一座巨大的作坊,那么,制造美女的工匠们的面前,一定会放着4种“原料”。  相似文献   

16.
穿梭在历史的时空中,当我们把探究的目光投向“开国之城”石家庄,透视这座城市的底蕴时,不难发现,作为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的关内第一座大城市,在1947—1949年间,它是中国共产党管理城市的“试验田”,为党的工作重心从农村向城市转移,提供了颇有价值的“样本”经验,在共和国的历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相似文献   

17.
值得庆幸的是.在5·12汉川大地震中.理县桃坪羌寨内那些历经了几百年风雨和1933年叠溪大地震考验的“老房子”.依然屹立在人们的视野里,特别是那些高耸的碉楼.仅仅因过度振荡损坏了顶部的“照楼”.不同程度地出现墙体裂缝,但主体结构依然完整.  相似文献   

18.
马玉蕻 《丝绸之路》2008,(10):24-25
公元366年的一天傍晚,在中国西北部的甘肃省敦煌市附近的一座沙山上,“佛光”的一次偶尔呈现被一个叫乐傅的和尚无意中看到了。他当即跪下,并朗声发愿要把他见到“佛光”的地方变成一个令人崇敬的圣洁宝地。  相似文献   

19.
《风景名胜》2009,(4):136-145
今天,当我们登临“武当山天柱峰”,会见到一座金殿卓立峰顶。这是中国现存最大的铜铸鎏金金殿,历经六百年,依然金光夺目、辉煌如初。金殿里矗立着一座真武大帝的神像,殿内一盏长明灯至今从未熄灭。六百年前,人们是怎样把这座工艺复杂的金殿在这样高绝的险峰上建成的呢?  相似文献   

20.
(摄影作品见封三) 福建省西南的崇山峻岭之中,屹立着 一座座圆形、方形的民居古建筑群── “生土楼”。它凝结着我国劳动人民勤劳的 汗水,闪耀着中华民族智慧的光芒。登高 一望,星罗棋布的土楼犹如碧海中的颗颗 明珠,璀璨夺目。这种土楼在闽西、闽南 山区各县都有,但以永定县为最多,多达 150多座。据历史记载,这些特殊的楼房大 都建于清代,尚有少数建于明代。据考证, 这种土楼的创造发明者是西晋年间从中 原黄河畔逃难来此的“客家人”。当时,这 些“客家”农民为了防备匪盗的劫掠与官 府的迫害,把简易的泥瓦房改建成厚墙牢 固的土楼;把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