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研究西藏文化,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西藏。在国内,对西藏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西藏是指西藏自治区,它是一个地域概念,不是一个民族的名称。然而,现在国内外仍有不少人把西藏当作一个民族名称,称“西藏族”,包括我国沿海地区和台湾、香港,以及东南亚、拉丁美洲的华人。很多人只知其为西藏或西藏族,不知何  相似文献   

2.
中国有56个民族,是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在中华民族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各民族共同创造了悠久灿烂,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也形成了独具特色、交相辉映的各民族文化,了解一个民族,必须了解这个民族的文化。尊重一个民族,必须尊重这个民族的文化,这次论坛以“西藏文化保护与发展”为主题,研讨西藏文化的丰富内涵和独特魅力,推动西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意义重大,备受关注。是一次群贤毕至,广集众智的盛会。  相似文献   

3.
中国有56个民族,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中华民族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各民族共同创造了悠久灿烂、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也形成了独具特色、交相辉映的各民族文化。了解一个民族,必须了解这个民族的文化;尊重一个民族,必须尊重这个民族的文化。这次论坛以“西藏文化保护与发展”为主题,研讨西藏文化的丰富内涵和独特魅力,推动西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意义重大、备受关注,是一次群贤毕至、广集众智的盛会。西藏是中国一块美丽富饶的地方,藏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重要成员。千百年来,勤劳善良、勇敢顽强的西藏各族人民,在世界屋脊、雪域高原…  相似文献   

4.
西藏天高地寒,什么东西最令人神往?我们相信很多人会异口同声地说:西藏文化。正如阿沛副委员长所说,“西藏文化是雪域高原的一颗明珠,是西藏人民的宝贵财富,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也是人类文化的宝贵财富”。  相似文献   

5.
今年是《中国西藏》杂志创刊30周年,也是中国西藏网创办20周年,非常值得庆贺。《中国西藏》杂志创刊于1989年,那时候,信息传播手段不像现在这么发达,去西藏的人也不多,了解西藏的人就更少了。西藏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西藏的历史文化是怎么回事?西藏和平解放以后都发生了一些什么变化?改革开放以后西藏又是什么样的面貌?  相似文献   

6.
《中国西藏》2004,(4):2-3
2004年6月21日,在中国的首都北京,一个新的民间组织——中国西藏文化保护与发展协会诞生了。西藏文化保护与发展协会的成立,是西藏文化发展与保护事业中的一件大事。协会的成立对于科学地继承、保护藏族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发展社会主义藏族新文化,加强西藏文化同国内外的交流与合作,促进人们对西藏和西藏文化的了解,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西藏对人们有一种强烈的神奇感,那里的民族风情、深邃文化、宏伟寺庙、宗教仪规、洁白雪域、高山大湖等,都独具魅力,吸引着全国各地和世界各国的旅游者。到西藏去,是我多年来的一个美妙梦想,最近终于实现了。  相似文献   

8.
赵莉 《丝绸之路》2008,(1):45-48
如果想真正了解西藏,仅去布达拉宫是不够的。如果说在布达拉宫看到是西藏的文明和恢弘,那么,山南则是西藏历史和文化的发祥地,因为这里产生了西藏的三个“第一”;第一个村庄、第一座宫殿、第一位藏王。但当地人说,还应该加上两个“第一”,那就是第一片农田和第一座神殿。山南是藏民最早的诞生地,喝了清冽的甘泉,我才知道,这也是西藏的第一口泉。这里还有第一个创作藏戏的村庄,有着第一位藏王的坟墓,还有第一座保存喇嘛遗体的灵骨宝塔……算来算去,这里的“第一”有十几个,所以,将其称之为“藏族文化的摇篮”,当之无愧!  相似文献   

9.
西藏的神秘,在于文化的神秘。要想了解神秘的西藏,就必须了解独特而内涵丰富的藏族文化。本书收有作者近10年来发表的学术论文15篇;其中有在海内外学术界引起反响的《藏族文化与现代化》、《〈格萨尔王传〉与藏族文化圈》、《天葬漫谈》、《文化更新是社会进步的重要途径》等。本书集  相似文献   

10.
我从事文物考古20年之久。几乎踏遍万里雪域高原,克服了种种困难,甚至差点翻车送命。其中最感兴趣,难以忘怀的就是西藏西部阿里;在内地人眼里,西藏是神秘美丽而远不可及,高不可及的“世界屋脊”。在西藏人眼里,阿里是一块充满了历史文化之谜,宗教之  相似文献   

11.
刘晓琳 《民俗研究》2001,(3):202-204
“我看见一座座山,一座座山川,一座座山川相连,那就是青藏高原”,伴随着这悠远浑厚的歌声,我们来到号称“世界屋脊”的西藏,开始了神秘的西藏之旅。这里既不想介绍布达拉宫千年留存的宏伟建筑,也不去探讨大昭寺里日夜不灭的酥油灯火和长跪藏民,也不去谈藏传佛教的博大精深,仅从一个普通旅游者的视线,来了解西藏,了解这片神奇的土地,了解当代藏民的平凡生活。  相似文献   

12.
80年代,随着祖国的改革开放,西藏的神密面纱逐渐被揭去,世人对西藏的了解逐步加深。进入90年代,在国内外都出现了"西藏文化热"、《西藏历史文化辞典》(王尧、陈庆英主编)正是在"西藏文化热"和世人渴望了解与认识西藏和藏族文化的背景下应运而生。它的出版,将有益于人们更加全面、客观、准确地了解、认识西藏和藏族历史文化,吸引人们更加关注西藏和藏族的历史与现实。展读该书,人们或许可以从中找到"西藏文化热"的答案。全书共70万字,16开本,1998年6月由西藏人民出版社和浙江人民出版社联合出版。该辞典被列为国家"…  相似文献   

13.
《西藏人文地理》2008,(3):24-25
铁的事实证明:达赖集团所鼓吹的中国政府“灭绝了西藏文化”,是欺骗世界舆论的谎言,其实质是分裂祖国,图谋“西藏独立”。从下列数字可以看出,半个多世纪以来,西藏优秀民族文化备受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重视,受到特殊的照顾和保护,拥有强大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4.
只要是对西藏人文风土比较了解的人,都可以随口说出西藏最为常见、最具特,正的丧葬习俗——天葬,哪怕是从未见过天葬的人。当然也有人知道古代西藏曾流行过土葬,那是因为人们去看过或听说过山南琼结的藏王墓、朗县  相似文献   

15.
过去的历史长河里,西藏在大多数人眼里一直被认为是神秘的地方,文化也处于相对封闭状态之中。西藏文化的特点有人归结为颂扬神佛和阐释佛理为主体的文学艺术,以礼佛、转经为主的民俗文化。奧古斯丁说过:“真正的宗教要  相似文献   

16.
内蒙行记     
草原帝国的知识考古——去内蒙 (8月22日) 去内蒙是一个久远的愿望,也是整体了解古今中国和东亚世界的必须。去那之前,关于“中国”的知识都是残缺的。尽管去了之后很难说就能补充完满,但去和不去已成为一个“东亚人”认知上的转折点。 满清时代,蒙古的“内”、“外”连为一体,构成东亚大陆重要而广阔的地理和文化单元。  相似文献   

17.
释济豆 《南方人物周刊》2013,(26):F0003-F0003
大千世界,有人拜佛,有人拜金,但是有这么一个人,却热衷于拜藏地的文化。每次在酒店见到李茂,总是标准的西装革履,谈吐间流露出特有的随和与亲切,他是成都西藏饭店市场营销总监,我习惯性地称呼他“茂哥”,不是因为年龄大,而是他为这家酒店服务已经很多年了。于我而言,一直觉得坚持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相似文献   

18.
发展西藏新文化事业的思考西藏文联常务副主席张治维发挥西藏独特的文化优势,发展西藏的新文化事业,是我们西藏文化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努力发展西藏的新文化事业,就要大力宏扬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以海纳百川的气概,吸收其他民族和世界文化的精华,造就西藏当代健康向...  相似文献   

19.
《西藏人文地理》2014,(6):158-160
令人欣喜的是,秋天来了。 这个季节,是人们最喜欢出门郊游远行的季节,而秋季在西藏却有更特殊的韵味,提起西藏的秋天,人们口中只有一个名字——林芝。懂西藏的人,秋天只去林芝;爱秋天的人,在9月总奔赴在去林芝的路上。  相似文献   

20.
“中国西藏文化·加德满都论坛“2007年12月19日-21日在尼泊尔加德满都开幕,这是中国西藏文化保护与发展协会自2004年6月成立以来第一次在国外举办论坛。论坛内容包括大会讲演、学术交流和西藏图片展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