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丹 《南京史志》2023,(5):38-39
<正>在陶行知先生《我们的信条》一文中,“我们深信生活是教育的中心。”“我们深信教法学法做法合一。”“我们深信教育应当培植生活力,使学生向上长。”这三句话,涵盖了生活教育的本质论、方法论和目的论,论述精当、寓意深邃,指明了培植生活力、实践真教育的方向和途径。绘本作为多元融合的教育资源,对幼儿主动性学习与整体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在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引领下,我园通过“依托绘本—解读绘本—挖掘绘本—重构绘本”这一路径,对绘本阅读课程进行实践创新,发展幼儿的生活感恩力、生活自信力、生活创造力。  相似文献   

2.
李文开 《神州》2011,(12):59-59
“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的主线和重要基石。大多数职高生英语基础差,学习兴趣不足,英语利用能力差。因此,在职业中学中,从实际出发,因材施教,让教学回归生活,服务生活,切实践行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成为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3.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主要有三大内容:生活即教育;社会即生活;在做中学。这三大内容对现代教育工作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李莉 《南京史志》2023,(37):26-27
<正>“活的教育”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精髓,贯穿了陶行知先生一生的思想发展及教育实践。“活的教育”,即“以活的教师,用活的内容和方式,培养活的学生”。为了实现这一教育理想,陶行知先生主张建构和实施“活的课程”。他为此提出为国立人、多元跨界、多样弹性、生动实用、按需设置等课程目标观,具有科学性和创造性,对幼儿园课程改革带来了不少启示。  相似文献   

5.
乔丹 《南京史志》2023,(23):68-69
<正>陶行知先生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生活教育理论贯穿于陶行知教育思想和实践的各个方面。专用室活动是我园的一个特色活动,幼儿进入中班后,我园尝试开展“走班”活动,旨在充分发挥幼儿自主性,打破原来整个班级幼儿进专用室的限制,让幼儿根据各自的兴趣,自主选择所喜欢的活动,促进幼儿个性化发展。  相似文献   

6.
吴含 《南京史志》2023,(26):5-6
<正>陶行知先生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等教育思想。近几年来,随着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不断推进,户外游戏环境成为幼儿游戏活动的主战场。为了进一步挖掘幼儿园户外游戏资源,在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引领下,我园基于幼儿年龄特点,结合幼儿园实际情况,对幼儿园户外草坪进行调整和重构,努力为幼儿创设一个自由、民主、愉悦的户外区域环境,让幼儿在自然中呼吸,在自然中快乐地成长。  相似文献   

7.
宋亚明 《南京史志》2023,(42):37-38
<正>“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很好地诠释了教、学、做三者之间的关系,对于引导现代教师处理教与学之间的关系,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在实际的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可助力学生核心素养的落地。本文拟就小学数学学科教育中,尝试将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教育思想嵌入其中做简单的介绍,以供参考。一、陶行知先生“教学做合一”教育理念解读  相似文献   

8.
吴金萍 《神州》2012,(10):264-264
陶行知先生曾说“生活是教育的中心”,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生活化符合陶先生的教育理念,这也是新的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本文基于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实践,论述了中教学生活化的基本理念、意义与实践。  相似文献   

9.
郭留毓 《南京史志》2022,(12):65-66
<正>乡村教育是陶行知先生教育生涯中关注的中心和为之终生奋斗的目标。作为一所农村幼儿园,教师在“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教育思想引领下,以农耕实践活动的形式,带领幼儿走进大自然,以最淳朴的学习方式让幼儿感受乡村教育,体验“生活即教育”的内涵,在边实践边学习的过程中,感受“教学做合一”的真谛。教师充分挖掘和利用周边自然资源,特别是农田资源,根据季节、气候的变化引导幼儿选择适宜的农作物进行种植,促成农耕课程的形成。本文以大班农耕课程《萝卜》为例,谈一谈运用陶行知教育思想,促进幼儿在农耕课程中成长的故事。  相似文献   

10.
董叶 《南京史志》2024,(2):28-29
<正>“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陶行知先生主张,“把生活本身当作一种教育来进行,生活中的一切事物都可以作为学习的对象,生活中的一切事物都可以教给我们知识”。我园基于生活教育理念,提出“让绘本融入生活”的绘本教学目标,并围绕目标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绘本活动。本文从“看什么”“玩什么”“做什么”三个方面,谈谈这方面的做法。  相似文献   

11.
鲍梦茹 《南京史志》2023,(26):72-73
<正>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生活教育就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他提出“生活即教育”“知行合一”等教育理论,对幼儿教育有着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生活中拥有着丰富的教育资源,教师作为幼儿发展与成长的引路人,不应把知识局限于书本中,而要珍视生活的教育价值。本文以建构区收拾整理活动为例,阐述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在游戏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精髓是生活教育,核心是创造教育,目标是民主教育。其教育思想精髓可以用八字箴言"实、活、真、创、爱、新、行、人"来进行概括。本文以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为指导,创新幼儿班级环境创设。  相似文献   

13.
许欣 《南京史志》2023,(26):18-19
<正>生活教育理念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但是,许多教师只是在“照本宣科”,难以展现生活教育的精彩之处。为此,教师应主动地探寻幼儿的成长规律,积极借助生活材料、生活情境等生活要素,强调幼儿的主体地位,让幼儿的童年更加绚丽。  相似文献   

14.
徐陈 《南京史志》2022,(27):44-45
<正>“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先生倡导的生活教育理论的教学论思想。幼儿的学习是通过亲身实践、直接感知的,“做”是一个问题呈现、探索解决、新旧知识不断融合的过程,是有效促进幼儿学习与发展的重要方式。幼儿的“做”基于幼儿的兴趣与需求,在“做”的过程中呈现的学习状态是乐观、主动的。幼儿小组项目活动作为“做”的一种重要方式,一方面满足幼儿的兴趣与需求,另一方面推进幼儿的主动学习。  相似文献   

15.
<正>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提出“生活教育”思想。“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作为“生活教育”的主要内涵,对幼儿园实施开展课程研究具有指导意义。此外,教育部颁发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也提出:“幼儿园应与家庭……密切合作……,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发展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6.
张君 《南京史志》2023,(37):28-29
<正>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蕴含着丰富又深刻的生命教育的思想。生命教育能够引导幼儿关注生命、敬畏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种植活动种植的是“生命”,是对幼儿进行生命教育、帮助幼儿树立正确生命观的重要途径。“种植课程”是我园近年来重点研究的课程,它作为我园的特色课程,深受幼儿和家长的喜爱。我园地处农村,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每个班级都有一块种植园地。种植活动以植物为载体,能够激发幼儿对于生命成长的好奇心,帮助幼儿理解生命的不可逆性和可延续性,让幼儿真切地感知自然生命的成长规律。本文结合班级种植课程“你好,土豆”,浅谈陶行知生命教育思想的实践与思考。  相似文献   

17.
1946年陶行知先生逝世以后,许多同志在写文章紀念他的时候,曾经不适当地夸大了他的进步一面,認为他最后已經“轉变成为一个共产主义者”,把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和馬列主义“毛澤东思想划成等号,混淆起来”。有的人竞把他推崇为“新民主主义教育思想的奠基人之一”。又有一些人認为他的哲学思想是辯証唯物主义的。而对于陶先生的阶級本质与学术上的缺陷又很少提及。到了1951年9月以后,由于討論武訓传引起了对陶行知先生的重新评价。在这一次評价当中,同志們又着重从阶級观点与学术根源方面分析了陶行知先生的政治  相似文献   

18.
正陶行知先生将杜威的"教育即生活"改造为"生活即教育",以实际生活为教育源泉,使教育领域更为宽广了。受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的启发,结合多年的探索实践,我园将安全教育、环境教育、游戏活动、日常教育等有效地融入到生活教育之中,从幼儿的角度出发,用儿童的耳朵去听,用儿童的眼睛去看,特别是用儿童的心灵去体悟,从而达到促进幼儿健康、智慧、快乐、和谐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沈烨 《南京史志》2024,(5):14-15
<正>师德师风是教师立身之本。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写下了教育的光辉篇章。在教育实践中,陶行知先生的理想信念、道德品质、思想理论以及奋斗经历,形成了内涵丰富、影响深远的“行知精神”——“爱满天下、教育为公”的大爱精神,“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奉献精神,“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求真精神,“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的创造精神。  相似文献   

20.
徐晶 《南京史志》2024,(5):62-63
<正>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主线和重要基石,主要包括“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个方面,主张教育同实际生活相联系。本文以大班“乐享散步时光”活动为例,探讨幼儿园生活活动的组织策略。一、活动来源课程来源于生活,生活中蕴含着课程。在创设课程时,教师要从幼儿的兴趣出发,选择贴近幼儿生活、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内容。这些都需要教师细心地观察幼儿,耐心地倾听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教师每天都会了解幼儿提出的问题或者相互交流的话题。在这些问题和话题中,有的及时解答就可以,有的需要幼儿通过探索才能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