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海敏 《神州》2013,(11):95
情感教育是初中语文教育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情感是人对客观现象的心理反映,人的情感特别是高级社会情感的发展,离不开教育,要让学生领会教材中的情感,就必须要让他们学会欣赏教材,学生带着情感欣赏课文,产生与作者共鸣的体验,新课标中的教学目标(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就是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要求,通过语文教学中的作品欣赏、情境体验、故事联想、思维拓展等教学活动,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实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2.
辛敏 《神州》2014,(2):146-146
情感教育是初中语文教育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情感是人对客观现象的心理反映,人的情感特别是高级社会情感的发展,离不开教育,要让学生领会教材中的情感,就必须要让他们学会欣赏教材,学生带着情感欣赏课文,产生与作者共鸣的体验,新课标中的教学目标(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就是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要求,通过语文教学中的作品欣赏、情境体验、故事联想、思维拓展等教学活动,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实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3.
索艳军 《神州》2012,(6):108-108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比起其他学科,语文能力与一个人的日常生活联系更紧密。要让学生真正扎扎实实地掌握并得心应手地运用语文这一人生的工具,就必须打破语文与生活之间的“厚障壁”,让语文教学与学生心灵相沟通,让语文课堂与社会天地相接壤,使语文教学“生活化”,使学生生活“语文化”。  相似文献   

4.
齐江利 《神州》2012,(9):105-105
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完善的人”,它要促进的是学生的全面发展,包括生理、心理、认知、情感等各方面的发展。但长期以来,我们的中学语文教学只强调了语文知识的传授、语文能力的培养、智力的发展和思想品德的教育,而很少提到情感陶冶的目标。一言以蔽之,如今的中学语文教学出现了人文价值、人文底蕴的流失,将充满人性之美,最具趣味的语文变成枯燥乏味的技艺之学、知识之学,乃至变成纯粹的应试训练。这样的语文课堂又怎会焕发出生命的光彩?为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实施情感教育,让情感成为教学的催化剂。  相似文献   

5.
李阎 《神州》2012,(12):82-83
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是指在培养、提高学生基本语文能力与写作技巧的同时,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去感受、品味、领悟蕴含于作品之中的爱憎分明的情感,在心灵深处与作者产生共鸣,受到情感的感染和熏陶,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完美的人格和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的目的。在当今新课程改革大的背景之下,如何把情感教育渗透到语文教学中,把死板的记忆化为主动的想像,把频频的说教变成吸引人,鼓舞人和令人心悦诚服的形象,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也是实现其它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6.
胡永梅 《神州》2013,(31):51-51
情感教育是指教育者依据一定的教育教学目的,通过相应的教育教学活动,促使学生的情感领域发生积极变化,产生新的情感,形成新的情感品质的过程。人的情感特别是高级社会情感的发展,离不开教育。新的语文性质定义,体现了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有利于人才的成长。因此,语文教学要注重对学生的情感教育,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开发利用情感因素,扩宽学生的精神空间。  相似文献   

7.
陈春玲 《神州》2012,(30):59-59
语文教学生活化就是将语文教学与社会生活、学生生活相结合,使课堂教学方式变成学生积极参与、乐于参与的生活过程。本文在分析语文教学生活化研究的意义的基础上。从教学内容与形式的生活化、学科间内容整合的生活化两方面探讨了语文教学生活化的实施途径。  相似文献   

8.
刘圣贤 《神州》2011,(14):42
语文是有生命的,语文的生命融入主体参与下的不断生成的语境和语流中,语文的学习应该是在这样活生生的动态的语言环境中进行的。新课标呼唤人文精神的教育,呼唤充满生命温暖的课堂,呼唤充满与崇高人性的对话。如今我们的语文教学缺乏人情味,没有把"人"放在教学的核心上。因此,我认为一堂优秀的语文课应当注重培植学生的主体精神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帮助他们找寻自己的精神家园,使他们一起感受课堂中生命的涌动与成长。  相似文献   

9.
刘圣贤 《神州》2011,(7):42-42
语文是有生命的,语文的生命融入主体参与下的不断生成的语境和语流中,语文的学习应该是在这样活生生的动态的语言环境中进行的。新课标呼唤人文精神的教育,呼唤充满生命温暖的课堂,呼唤充满与崇高人性的对话。如今我们的语文教学缺乏人情味,没有把"人"放在教学的核心上。因此,我认为一堂优秀的语文课应当注重培植学生的主体精神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帮助他们找寻自己的精神家园,使他们一起感受课堂中生命的涌动与成长。  相似文献   

10.
人的全面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一个重要命题。人的全面发展,与经济、文化的发展和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改善是互为前提和基础的。从事年鉴工作的同志只是庞大社会群体中的一部分,她既有"社会人"的共性,但由于长期从事年鉴工作,又形成了"年鉴人"的一些特性。因此,探讨年鉴人的全面发展,既是一个社会学方面的问题,又是一个如何提高年鉴编纂人员素质方面的课题。  相似文献   

11.
石铁祥 《神州》2012,(4):41-41
心理学家认为:“情感是发展和维持认知活动的动力,是构成心理素质的重要成分,没有情感就没有智力。”换句话说,情感就是一个人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认知态度,是人对客观世界是否符合主观需要的内心体验,反映着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联系。语文学科是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学科,也应该是培养学生情感的学科,激发学生的情感是语文教学非常重要的一环,因为只有这样,学生才容易进入课文情境中去,深入了解文本内容,体会文章主题。要激发学生的情感就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相似文献   

12.
李树民 《神州》2013,(10):134
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是否适合个人需要和社会需求而产生的态度体验,是人类文明的凝聚、内化与升华,是衡量个体与社会文明的重要尺度。情感教育应是教学的根本。正如著名教育家夏沔尊所说:"教育不能没有情感",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足以看出情感教育的重要性。而情感因素在语文教学中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语文教材中,文质兼备的文学作品占据相当的篇幅。这里有对祖国的爱、对人民的忠、对  相似文献   

13.
张颖 《神州》2020,(4):114-114
高中语文教学要真正的让“爱国情感”“使命担当”落地生根,语文教育工作者就必须要借助教材在学生的心中播下“爱国”的种子,以教材为本让学生增强社会责任感、使命感。今年秋季开学,重新回到高一的语文教学,而这个时间点恰恰是要迎来中国建国七十周年华诞,如果能把这个阶段的语文教学真正与这个历史时刻契合应该是我一个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我对人教版语文必修进行了细致的梳理和研究,我决定利用好这册教材,在学生刚升入高一,就对他们进行爱国思想教育和社会责任担当的教育。  相似文献   

14.
朱琳 《神州》2012,(19):31-31
语文有人这样定义,说它是“做人的基础和工具”。语文是人与人之间的交际工具,它是沟通人际关系的桥梁。它的特点是人文性和工具性。因此,作为一个语文老师,我们就要有效地利用我们手中的工具,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和人格,教会他们怎样做人,让他们今后的生活能过得幸福,事业能取得成功。我们可以采取以下一些方式来进行。  相似文献   

15.
曹源 《神州》2012,(24):106
职业学校的学生相对于参加中考、高考的学生来说,不必为考试的分数而犯愁。缺少升学压力下的学生,往往缺少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应该结合书本知识营造一个积极、轻松的学习氛围,使学生能够完全融人这些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激活他们的灵感,使之产生强烈的情感体验,从而在教师的引导下,在学习中去创造,在创造中去学习,树立正确、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相似文献   

16.
张军 《神州》2012,(4):56-56
当今的语文教学,存在着大量不属于语文的东西,有的把语文课教成其他学科知识的拼盘,有的则把语文课异化成其他学科的“保姆”。应试化、技术化,使语文教学失去了自由、自我与自尊;机械化与模式化又使它丧失了本真与个性。一个本应是最艺术化最富有情趣的教学领域,变成了枯燥、乏味甚至讨厌的代名词,缺乏甚至没有语文味的语文课充斥着许多课堂。  相似文献   

17.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我们的社会已经迈进了一个高速的时代,我们的速度和步伐也变得越来越敏捷和快速,以前的道路上很少有车辆行驶,路面也没有现在拥挤,而在现在的社会,我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社会的总体发展水平也逐渐提高,每个家庭个人的收入和经济水平也相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提高。在这样一个物质和精神都在不断进步的时代,我们应该时刻的跟随社会发展的脚步,紧紧的把握时代更新的节奏,所以在我们的衣食住行方面我们更要提高,将自己的生活融入到社会的发展中。说到这个让我们都非常关注的“行”的问题,在现在这个社会,我们的出行也已经成了一个很值得研究的问题,我们该如何去保证我们的出现快速,方便,安全,而且是舒适的,这就需要我们大力发展建设我们的出行问题,这就要谈到与我们出行的一项非常重要的交通工具:地铁施工有关方面的问题——地铁施工盾构法的施工技术,文章就从三个方面简要的说明了地铁施工中盾构法的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18.
师美霞 《神州》2012,(18):300-301
学生要成为学习的主人,就必须自觉地发展自己人性的成份,发展自己心灵深处真善美的成份,由自在的人变为自为的人。语文教师不仅要教书.而且要育人,要育人,就要研究人性需要。人的需要有多种层次,低层次的有衣食住行等生存的需要,安全的需要;高层次的有亲情、友情和爱情等情感的需要,有劳动、学习、创造等发展的需要;最高层次是追求文明、进步,承担社会责任,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赵焰 《江淮文史》2012,(3):131-136
【明月与故乡】 大体而言,文人一直有个毛病,.那就是多情,多情没错,可有时候情不足,仍一个劲地抒发,就变成矫情,变成滥情,变成“作”。例如南宋词人姜夔与合肥姐妹花之间的关系,细细地一想,就给人这样的感觉。  相似文献   

20.
李轶君 《黑龙江史志》2013,(11):149-149
卡夫卡的作品《变形记》通过讲述一个人变成甲虫的荒诞故事,揭示了现代社会中人在巨大的社会压力下无法承受精神压力而最终异化的现象。本文试通过叙事手法对卡夫卡的这一作品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