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夜访蠡岛     
正以前的蠡岛,有一个华南虎培育基地。后来,搬到上方山动物园了。现在,蠡岛回到了岛的本身,湖水、迷离的夜色,临水的古建,以及石湖琴社里传出来的隐隐琴声,让蠡岛散发着古朴、自然的美。石湖越堤的中部,有一岛,曰"蠡岛",是为了纪念越国大臣范蠡而建——相传,功成身退的范蠡携西施就是从石湖泛舟归隐太湖的。也许,这只是后人的附会,不说也罢。不过,镶嵌于湖心深处的蠡岛,坐拥长堤绿水,若碰上细雨绵绵,一眼望去,山岚氤氲,如梦若幻,甚是江南。而今夜,我披着夜色去蠡岛,却是一趟听琴之旅。  相似文献   

2.
多次听人说起日喀则市年木乡的千年核桃树,心里一直很疑惑。树中千年者,松柏多闻之,在我的家乡,有古老的银杏树,据说也有千年的树龄。年木乡的千年的核桃树,还未目睹,故事却听到很多,有传说神话,也有真实故事。  相似文献   

3.
《神州民俗》2009,(7):44-45
“王子求仙去,丹成入九天。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这首衢山境内妇孺皆知的民间歌谣,将一个观棋烂柯梦幻般的神话故事演绎了上千年。“王质遇仙,观弈烂柯”的美丽传说就诞生在衢州的烂柯山,烂柯山也因此与围棋结下了不懈之缘,被誉为“围棋仙地”。  相似文献   

4.
人与自然对立统一的矛盾运动是自然美产生的基础,自然的人化和人的自然化促进了自然美的产生。中国古代山水诗人借山水题材以无我之相、释纯我之怀,唱响着天人合一生态圈中对自然的虔诚礼赞。自然美在陶冶高尚情操,塑造理想人格,提升科学发展观,解决天人关系中生态危机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现代意义。  相似文献   

5.
传统时代江汉平原腹地的乡村聚落,主要选择地势稍高的自然墩台、长冈或建造人工墩台,以躲避洪水的侵袭;很多台墩依堤而建或与堤相联,但台墩之间并不相连,从而形成以散居为主导的乡村聚落形态。江汉平原腹地以散居为主导的乡村聚落形态之形成,有其根深蒂固的地理基础与社会经济根源。环境与资源条件的限制、传统的经济生活方式,乃是散村形成并长期延续下来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6.
地方志作为一种地情载体,其真实性是它的生命之所在。由于真实地记述了一方之全情,使得它在地方文献中独树一帜,历经数千年不衰。但是,地情经过编者收集,整理和编纂变成志书后,与客观存在的事实之  相似文献   

7.
蒙山三题     
传说女娲炼五彩石以补苍天。补至蒙山上空,元气耗尽,身融大地,手化五峰。留一漏斗,甘露常沥,故有“西蜀漏天,中心蒙山”之说。蒙山,乃是始祖化升之圣山。  相似文献   

8.
近日看了《中州今古》刊载的《千年“橘井”之谜》 ,该文作者王凤林先生说在河南商城县苏仙石乡有“苏仙石”和“龙井” ,“破解了千年‘橘井’之谜” ,并断言“我国其他地方也无与“苏仙石”同名者或类似的地名”。读后 ,对“苏仙”传说流传之广颇感兴趣 ,并想介绍一下郴州有关“苏仙”的传说和名胜古迹。郴州市秦属长沙郡 ,西汉高帝五年 (公元前 2 0 2年 )设桂阳郡治。这里有关“苏仙”的传说和古迹甚多 ,几乎是尽人皆知。据史料记载 ,“苏仙”原名苏耽 ,西汉桂阳郡人 ,生于惠帝五年 (前 1 90年 )七月十五日 ,母潘氏 ,家住郡城东门外 (今…  相似文献   

9.
1937年至1938年间,坊间盛传外蒙古出兵参加抗日战争的传说。这种传说在不断地演绎中进而形成"外蒙古出兵论"及"苏联出兵论"。本文对此期间传说的"外蒙古出兵论"作了考察,认为南京国民政府明白自身既无抗战之完全能力,又乏有效之应对举措,与其澄清,引发国民的绝望之情,莫若凭借一个演绎的故事平复一般国人的情绪。就外蒙古出兵传说背后的隐喻而言,它反映了此期间中国强大的民族国家主义话语。从近代民族国家构建之角度观之,迫切希望外蒙古加入抗战体现了一般国民对于外蒙古地区情势的关注。  相似文献   

10.
鄱阳湖位于长江中下游的南岸,其周围有宽广的湖滨平原,富有鱼稻之饶。过去一般认为鄱阳湖地区开发较晚,同文化发达较早的中原地区相比,古时这里只是一片“荒蛮服地。”据史书记载和传说,远在夏代,鄱阳湖周围是古三苗族的重要活动地区。《战国策·魏策》中记述道:“昔者三苗之居,左彭蠡之波,右洞庭之水,文山在其南,衡山在其北,恃此险也,为政不善,而禹放逐之。”商周之际,古越族已在这里定居。东周时期  相似文献   

11.
李素英 《神州》2012,(9):362-363
英语教学中,不仅是教与学的关系,同时也是师生感情和思维的交流,只有当外在情感触及到学生内在的情赙需要时,才能使教育者处于一种积极的接受状态。和谐、融治的师生关系是学生学好英语的关键所在,课堂上弥漫着振奋、饱满的情感气愤,才会以情激情,以情引趣,以情促知,以情育人,实现知与情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2.
正【教材原题】"古人不见今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往今来,月亮一直是人们吟咏的对象,寄托了人们无尽的情思。请以"月亮"为题,写一篇文章。不少于500字。日月星辰、山川河流,这些神奇与美妙的自然景物,自古以来,一直是文人墨客们热衷于描绘的对象,他们或融情于景,或借景抒情,或托物言志,用富有个性和魅力的语言将自己眼中的美景呈现给世人。"一切景语皆情语。"的确,我们在欣赏景物时只有融入了真情实感,才会获得独特的体验,下笔描绘  相似文献   

13.
姑苏读园     
正"不出城郭而获山水之怡,身居闹市而有灵泉之致。"苏州园林具古典之美,一在景致,一在人文。"中国园林是世界造园之母,苏州园林是中国园林的杰出代表。"苏州园林享世界之誉,融自然美、建筑美、艺术美于一体,被整体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清泠一沧浪以一座亭命名一座园,少见。苏州名园沧浪亭即是。沧浪亭是元老级的,为现存苏州园林中的"NO.1"。但它的宣言却是清贫的:"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这是《楚辞》中渔父的话,表白的是风清月白的一片豁达。  相似文献   

14.
明初,云南有不少来自日本的寓滇日僧,他们大多能文善诗,形成了一批关于思乡怀友、山水自然、蔬笋酬唱的诗作。他们的诗歌自成特点,融禅佛道性于凡情俗世、寄幽情逸韵于山水自然、任寒苦清瘦于蔬笋酬唱,呈现出以空寂、孤愁和枯老为特征的枯淡清寂之美。  相似文献   

15.
(一)雷池的前身是古彭蠡。过去人们总认为,今天的波阳湖就是古彭蠡。后来经顾颉刚、谭其骧、张修桂三先生的考释,认为古彭蠡与今天的波阳湖没有什么关系,而新彭蠡的形成,是由于古彭蠡发展演变成为雷池后的结果。其实清人马徵麟在《长江图说》卷九中也曾指出今天的波阳湖不当为古彭蠡,这是正确的。但他引《战国策》:“三苗之国,左洞庭右  相似文献   

16.
"传国玉玺",又称"传国玺",秦始皇下令镌刻而成,为历代帝王相传之印玺。 然而,它在流传1000多年后,却神秘地失踪了。几千年来,"传国玉玺"数隐数现,有关它的传说也无不充满着神秘的色彩。真正的传国玺到底在哪里?没有人能回答。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古代北方阿尔泰语系诸族中 ,不少民族有关族源的传说都有一致或近似性 ,如乌孙、突厥、薛延陀、回鹘乃至蒙古都认为其祖先与狼有关 ,而夫余、鲜卑、回鹘、蒙古的传说则称其为感光而生 ,突厥、黠戛斯又有传说称其祖先为牛种。诸如此类 ,不一而足。学界论之者已多 ,而对回鹘、契丹族源传说的相同性问题 ,前贤则尚未言及。本文略做探讨 ,不妥之处请指正。对回鹘族源的传说 ,中外古代史籍均有记载。元代虞集《道园学古录》卷 2 4《高昌王世勋之碑》载 :“畏吾而之地有和林山 ,二水出焉 ,曰秃忽剌 ,曰薛灵哥。一夕有天光降于树 ,在两河之间…  相似文献   

18.
长歌 《中华遗产》2012,(3):154-157
作家李辈在小说《黄河东流去》中,对1938年的黄河花园口决堤,造成几十万人死亡,几百万人流离失所的惨状,作了入木三分的刻画。的确,花园口决堤与长沙大火,重庆防空隧道窒息,并称为抗战期间三大惨案,其中祸及地域之广,涉难人数之多,国内外反响之大,当以花园口决堤为最。  相似文献   

19.
静宁,地处六盘山西麓、华家岭之东,为古成纪所在地。数千年前,先民们在这里繁衍生息,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历史文化,县境西南有闻名遐迩的秦汉古成纪遗址,战国长城穿境而过,丝绸古道横贯东西,古迹遗存遍布南北。史传太皞伏羲氏诞生于成纪水谷(今县境西南部的治平河流域),象天法地,始画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结网罟以教民渔猎,制嫁娶之礼,作历度,作弦乐,肇启华夏文明。秦汉以来,建郡置县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汉置成纪、阿阳县,宋置德顺郡、陇干县,元始改德顺州为静宁州。  相似文献   

20.
宋太祖开宝四年(971年)正月,宋灭南汉,统一岭南。宋朝统一岭南之初,广东、广西同属于广南道。元丰年间.宋朝将它统治的地方划分为23路,广南道分为广南东道.广南西道,简称广东、广西。广西之名从此开始.广西开始固定成为一个独立的行政区划。大观元年(1107年),将融、柳、宜、平、允、庭、孚、观等州从广西划出去另建黔南路,以融州为帅府,宜州为望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