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概括和间接的反映,它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和事物间规律性的联系。思维同感知觉一样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思维所反应的是一类事物共同的、本质的属性和事物间内在的、必然的联系,属于理性认识。在认知过程中,思维实现着从现象到本质,从感性到理性的转化,使人们达到对客观事物的理性认识,从而构成了人类认识的高级阶段。作为认知的加工方式,一个完整的思维过程应当是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这些过程的有机整  相似文献   

2.
张宝通 《神州》2012,(6):66-67
任何理论都是一种抽象,而科学的抽象都科学地反映了客观事物。马克思在编写《资本论》的时候,研究的方法是从实际出发,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这个思维行程就是从现象到本质、从具体到抽象、从复杂到简单。叙述的方法则是根据研究的结果,把它所反映的客观事物从理论上表述过来,因而与上述思维行程正好相反,它是从本质到现象、从抽象到具体、从简单到复杂……  相似文献   

3.
正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特征和内在规律性联系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它和感知觉一样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同属于心理活动的认识过程。数学思维过程是人脑对外部的数学信息的接收、分析、选择、加工和整合的过程。美国学者Grouws认为,学会数学地思考就是形成数学化和抽象化的数学观点、运用数学进行预测的能力,以及运用数学工具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教会学生数学地思维,我想就是引导他们从数学的角度,以数学  相似文献   

4.
何益强 《神州》2012,(31):79-79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一般特性和规律的一种间接的、概括的反映过程。进行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实施素质教育开发学生智能,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措施,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尽管离不开一定的动作思维、自觉思维、形象思维和辨证思维等,  相似文献   

5.
张芳芳 《神州》2012,(11):224-224
感觉”是指人的大脑对直接作用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认知”是指一种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不同的人对认知有不同的认识和看法。认知是感觉的高级形式,感觉是复杂认知的基础,没有感觉也就不会有认知。在声乐演唱和学习中,我们需要正确理解从感觉到认知的逻辑思维过程,并将他声乐实践到我们的艺术活动,才能够将作品完美的呈现给观众。  相似文献   

6.
陈军 《神州》2012,(12):302-302
在历史学习中,涉及许多历史概念,许多学生不太注意对概念的理解把握,对概念模糊却企图学好历史,其实这是不可能的。概念是对客观事物本质特性的概括反映,是反映对象的特有属性的思维形式。历史概念是人们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的本质的整体的内在联系的认识的反映。学习历史,离不开基本的历史概念,只有通过掌握历史概念才能掌握历史知识。有些概念比较复杂,需要一定的思维能力去理解才能掌握。  相似文献   

7.
1.什么是真理真理这个概念在《大英百科全书》中没有相应的条目。《微软大百科辞海》中有四种定义:相符即真理,有用即真理,普遍一致即真理和削减的真理论。这里的任何一种定义都不能令人信服,它们仅仅给出了一些似是而非的答案,导致许多人从根本上否认真理的存在。我国的《辞海》和《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卷》都对真理的概念作出了明确的解释。《辞海》称:真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同“谬误”相对。《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卷》称:真理是与谬误对立的认识论范畴,指认识主体对存在于意识之外、并且不以意识为转移的客观实在的规律性的正确反映。这两种定义的突出特点是,把真理确定为认识主体对客观事物的规律和规律性的正确反映,指明了真理在认识领域中所处的地位。  相似文献   

8.
马军要 《神州》2012,(9):329-330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内部规律性的间接和概括的反映。体育教学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既有体育知识的学习,又有动作技能的形成,其显著特点在于学生的身体直接参与活动。体育教学中应该把动作技能的训练与学生的思维训练结合起来。操作思维是指反映肌肉动作和操作对象活动的规律及其相互关系的思维活动。体育心理学指出,思维训练是当代体育教学中所应作出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对策之一。  相似文献   

9.
<正>"志书是客观事物的一种反映形式,是一地自然与社会、历史与现状的系统记载,无可否认它回避不了规律1"。《现代汉语词典》对规律的解释是:"事物之间的内在的本质联系。这种联系不断重复出现,在一定条件下经常起作用,并且决定着事物必然向着某种趋向发展。规律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但人们能够通过实践认识它,  相似文献   

10.
一历史学科认识对象的特点教学过程不仅是认识过程,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而且是感情和意志的活动过程。因此,研究教学过程,必须以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和心理学为指导。列宁指出:“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并从抽象的思维到实践”是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路线。我们在研究中学历史教学过程时,既要遵循这一认识路线,又要从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历史学科的特点出发,去探索自身的规律。学生学习历史,是通过教材去了解历史的客观实在。历史的客观实在与自然科学的  相似文献   

11.
关于艺术     
娄尧 《神州》2012,(34):205
艺术它是一种精神的体现,它源自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它需要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的支持。我们所说的看到一个艺术品,对它有着特别的感受,喜欢或者不喜欢,那是一种直觉,一种感受,一种真实的内心反映。同样,我们也需要理性思维去分析它了解它,能够从本质上阐述它之所以被喜欢的缘  相似文献   

12.
我们知道,思维成熟的一个标志是,思维主体建构客体的过程,就是主体逐渐解除自我中心化的过程。所谓“自我中心化”,指人在认识发展的初期阶段,思维主体未能“设身处地”地置于主体之外的角度去反思,从而把意识的、意志的和思维的“自我”从狭隘的自身局限中分化出来,而是只能以己观物,以己感物,即以自己的感觉为中心去观察和体验并将此推及万事万物,甚至把主体的感觉、情感、想象等投射幻化到对象之上,思维主体仍没能具有较高的离析能力,更不易进行冷静的、对自己感知思维的可逆的反思。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一门学科的历史学坚持一种实证的特征,也就是说是要通过一定方法去做研究才能产生知识,并且进而拒绝历史哲学。另一方面,专业历史学总是以已经存在的理解作为其前提,将"历史"看作对象领域,并且将历史性思维作为致力于认识的一种形式。这些前提连同其方法论的认识程式是无法从逻辑的理由中充分地推断出来的。对此,历史学专业更需要对其基础进行反思,而这样的反思又使得这一专业必然接近哲学。人们为了理解当下,期盼未来而研究过去的方式存在着根本的文化差异,历史学家的工作就必然一直处于对付认同与他者差异的张力之中。历史思维构成的实证性维度、形式维度以及功能学维度是我们今天开展历史研究的前提。  相似文献   

14.
邵雨甜 《沧桑》2012,(5):26-28,39
感觉史是社会史中一种新兴的研究方法,从一个新的角度来诠释历史。声音具有时代性,是时代的符号,通过声音感知历史,反映社会变迁,未尝不是一个有效的途径。本文将主要从听觉的角度来研究《退想斋日记》,通过对作者所记录的声音反映出来的种种现象,来分析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及其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高猛 《神州》2013,(18):240-240
动画创作的元素包括特殊含义和充分利用色彩表现的动画场景。动画设计师必须充分利用主体感觉对客观事物进行正确的认识和判断并自主选择色彩,同时把握和理解颜色及其变化之间的关系。动画场景设计中应该考虑整体和局部动画色彩的关系,某些颜色可以体现人物的内心情感世界,应该把握这种关系和空间环境的色彩,努力展现出独特的风格。  相似文献   

16.
思维方式与人地关系理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人地关系理论的形成、发展与人的思维方式密切相关。人地关系理论中有代表性的环境决定论、意志决定论、人地关系协调论渗透着当今颇有影响的两大思维方式-现代主义思维方式、后现代主义思维方式的印记。现代主义思维方式、后现代主义思维方式的缺陷与环境决定论、意志决定论、人地关系协调论等理论的不足息息相关。全准思维方式的提出克服了上述两种思维方式的弱点,也为我们认识人地关系带来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7.
我国古代的建筑匠师们以一种独特的思维活动,即联想,通过人们的联想,而使人体会到事物的美和丑。因此,在建筑中巧妙独特地运用了祈祥和祛邪的表现手法,表达人们追求幸福、驱除邪恶的美好愿望,从而得到一种感情的慰藉。古建筑文化中这种祈祥祛邪的表现手法反映了当时的人们在社会上所处的地位、文化水平,乃至时代、风俗、习惯,对事物的认识、联想程度,也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本文从我国古代主要建筑在、造景、构划、装饰等内容方面,去分析阐述古代建筑是如何利用“人作”的手法技巧来表现祈祥祛邪这一建筑文化特色的。  相似文献   

18.
冯庆涛 《神州》2012,(27):152-152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概括和间接的反映,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及内部的规律性。所谓高中学生数学思维,是指学生在对高中数学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运用比较、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等思维的基本方法,理解并掌握高中数学内容而且能对具体的数学问题进行推论与判断,从而获得对高中数学知识本质和规律的认识能力。高中数学的数学思维虽然并非总等于解题,但我们可以这样讲,高中学生的数学思维的形成是建立在对高中数学基本概念、定理、公式理解的基础上的;  相似文献   

19.
樊仲然 《神州》2012,(18):275-276
在客观世界中,千事万物有着不同特征,在这些不同特征中又有着许多相通之处。当我们反复接触某些亭物,感受这些事物的特征后,在观念上就把这些事物的相通之处联系起来,产生习惯性的感觉挪秽,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被称为“感觉移借”。“感觉秽借”是指人在审美活动中借助一种美的感觉沟通另一种美的感觉,它好比“桥梁”一样,使事物之间相互沟通,相互转化,使人的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多种感觉互相沟通,互相转化,也使艺术之间互相影响、互相交流、互相启发,后被“移借”到修辞学中,称为“通感”。  相似文献   

20.
在历史认识的性质上,迄今为止至少存在着四种不同的论点。中国传统史学和西方兰克实证主义史学把历史认识视为对历史实在的客观反映,强调还历史的本来面目,在认识论上是一种典型的历史认识对历史客观实在的反映论。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分析历史哲学的发展,尤其是相对主义史学把历史看作是历史认识主体的能动创造,历史是历史学家主体思维的结果,在认识论中成为一种主体创造论。20世纪中叶以来,以爱得华·卡尔、伽达默尔为代表的一批历史学家和哲学家提出了历史认识主体与历史认识客体之间双向建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