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马小雷 《神州》2011,(9X):230-230
有效性是课堂教学的生命。什么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教学论专家余文森教授作过很通俗的界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因此,只有当有效性作为一种价值观深入到教师和学生的内心之后,追求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活动才能产生出其应有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黄晓晓 《神州》2013,(24):100-100
在艺术教学的过程中,便需要让学生掌握知识、技术、能力这三个基本的要素。其中知识主要是指艺术体操理论、技术则是指各种动作和技巧,能力则是指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活动中的一种综合素质。本文艺术体操教学探析、艺术体操的特点、学校艺术体操教学发展的对策分析作简单的阐述。  相似文献   

3.
马海琴 《神州》2012,(9):206-206
任务型教学法的研究始于20世纪八十年代,九十年代在理论上逐步达到成熟。目前巳成为我国外运界09研究热点。语言学家David Nunan把任务的定义概括为:交际任务是指在课堂上用目的语做事情,涉及对语言的理解、操作、运用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他认为,在语言教学中,任务是练习和理解语言的一个行动(活动),或是一系列促进语言学习的计划,它是由教师控制和调节、学生获得信息井进行思维加工,最后输出语言的活动。任务具有特定的,目标、合适的内容、规定的程序和一系列结果等基本特点。薛基汉(Skehan.P.1998)则认为,任务是一种活动,在这个活动中产生了学习。较以往以操练语言形武为目的的活动而言,任务型教学中的“任务”是以意义为中心的语言活动,它以具体的、贴近学生生活、学习经历和社会交际等与现实世界有关的问题为焦点;同时具有具体的任务结果,这个结果是评估任务是否成功的标志。  相似文献   

4.
赵艳玲 《神州》2012,(22):104-104
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倡导者,学生是学习数学的主人,。小学数学的探索性学习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带着问题运用观察、比较、分析、判断、推理等研究手段自己获得新的识、使问题得到解决的一种学习活动。这种学习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数学逻辑推理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能力,从而达到小学数学教学的目标要求。培养学生的探索性思维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5.
吴艳新 《神州》2012,(28):44-44
在传统教学中,智力因素一直都扮演着主角;随着新课改的推进深化,非智力因素渐渐崭露头角,受到越来越多教育者的关注。智力因素,我们都知道它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为认知事物、掌握知识而进行的观察、记忆、思维和想象等心理因素的活动。那麽什麽是非智力因素呢?非智力因素主要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认知事物、掌握知识而进行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心理因素的活动。我们不能否认,在教学活动中智力因素相当重要。在学生认知事物、掌握知识、了解社会的过程中,智力因素是认知活动的执行者。学生通过观察、记忆、思维、想象等智力因素的活  相似文献   

6.
方秀书 《神州》2013,(32):193-193
课堂教学是一种目的性和意识性很强的活动,通过教学要使学生掌握知识,习得技能,发展智力,形成态度和相应的品质。可以说,有效性是教学的生命。学生学到什么?得到什么?这是任何教学改革都必须首先追问和考虑的问题。对于有效性的界说,教学论专家余文森教授作过很通俗的解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  相似文献   

7.
付艳彩 《神州》2012,(19):175-175
兴趣是指一个人力求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并经常参与该种活动的心理倾向。现代心理学证明:兴趣是推动个人去追求,去探索的一个重要因素。前苏联教育学家斯卡特金认为:教育效果取决于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于初中生保留着许多儿童期的心理品质,处于形象思维为主的过渡阶段,所以培养他们的兴趣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8.
聂贞福 《神州》2013,(17):126-126
教学的最高境界是什么?答曰:"教是为了不教"。所谓"不教",是指变接受式的被动学习为主动的自主学习。倘若能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习惯,将会使其终身受益。因此,这也是我们教师教育教学所追求的最高境界。所谓自主学习,不是指教师不管不顾地让学生自由学习,而是指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学生通过能动的创造性的学习活动,实现自主发展的教育实践活动。在教学活动中,让学生真正"动"起来,人人动脑、动手、动口。总之是使学生开动大脑机器,调动各种感官,  相似文献   

9.
柴俊红 《神州》2012,(19):138-138
体验教育是指在实践活动中,促使学生不断产生新经验、新认识,并由此发展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促进个性成长的一种教育方式。《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英语教学中,应努力倡导学生积极参与,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能建构知识、提高语言能力,而且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探究等活动方式,完成任务和实现目标。”  相似文献   

10.
陈秀兰 《神州》2011,(6S):145-145
合作学习是指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采用讨论、汇报、评价等方法,团结协作,一起完成学习任务的一种学习形式。小组合作学习是研究性学习的基本组织形式和主要活动方式,它不仅有利于课题研究的开展和发挥每个学生的特长,更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使他们在与同伴分工合作、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1.
常剑锋 《神州》2012,(16):148-148
探究性教学是指教师在课堂中巧妙地组织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地参与教学、获取知识、促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体验,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物理探究性课堂教学是一项涉及学生与教师双方的实践活动,师生互动更是“二期课改”背景下探究性课堂教学中一种必不可少的教学形式。  相似文献   

12.
张汉伍 《神州》2011,(8S):107-107
新的课程理念认为数学教学是一个教师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并构建数学知识意义的活动过程。余文森教授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所谓有效课堂,无非就是老师想办法,把课堂变得丰富多彩,让学生有兴趣参与你的课。  相似文献   

13.
银燕翔 《神州》2013,(14):195-195
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数学上有提高、有进步、有收获。教师要善于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充分利用数学课堂,把它创设成充满活力、魅力无穷的空间,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让他们积极地感受数学美,去追求数学美。有效的课堂教学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认知和情感上均有所发展。一、小学数学的有效性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数学上有提高、有进步、有收获。它既关注学生当前的发展,又关注学生未来的发展,可持续发展。有效的课堂教学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认知和情感上均有所发展。本  相似文献   

14.
张文平 《神州》2012,(21):132-133
探究学习,新一轮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是指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搜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杨刚 《神州》2011,(1):26-26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教学应是开放式的,在交际中、活动中、情境中学习语文,能激起学生的表现欲、讲话欲、表演欲、特长展示欲,让学生有自信力、成就感、快乐感。同时语文学习也应是学生的心灵活动,应是学生的主动参与、主动求知求真的过程。教师应通过思考、想像、写作等手段,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显示出自己的个性。  相似文献   

16.
宋建超 《神州》2012,(26):101-101
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兴趣是指一个人力求认识某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一种力量。"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因此,兴趣的培养在学生的整个学习活动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怎样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热情,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学习,  相似文献   

17.
魏存才 《神州》2012,(13):191-191
情境是学习环境中重要的要素。教学情境是指具有一定情感氛围的课堂教学活动,即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借助各种直观手段,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场景或氛围。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强调:思想品德课教学,必须从教材内容和学生的思想实际出发,多方面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使学生在愉悦中接受教育,真正做到寓教于乐。大力推进新课程的今天,作为思想品德教师,我们应紧围绕新课标,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切实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学实效。  相似文献   

18.
张海军 《风景名胜》2020,(2):0236-0236
德育教育主要是指对学生进行道德、思想、政治、品质等方面的教育,将德育教育渗透至中职美术教学当中,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审美水平,而且可以促使学生获得全面发展,这对学生的综合素养培养有重要影响。因此,中职老师必须注重德育功能的渗透,在实际的美术教学中可通过美术欣赏、绘画创作、实践活动等全面融入德育元素,以此树立学生的三观,调动学生的自主教育积极性,为德育工作不断开拓新思路。  相似文献   

19.
甄红娟 《神州》2013,(34):145-145
探究性学习是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的新学习方式之一,这种新的学习方式是指学生在学科领域内或现实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的课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学术研究的情景,通过学生独立自主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与技能,发展情感与态度,培养探索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开展探究性学习可以打破单一的、封闭的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0.
高英 《神州》2012,(6):208-208
现代教育观点认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即思维活动的教学。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养成良好思维品质是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所谓数学思维,是指学生在对数学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运用比较、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等思维的基本方法,理解并掌握数学内容而且能对具体的数学问题进行推论与判断,从而获得对数学知识本质和规律的认识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