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郭柏荫(1807—1884年),侯官县(今福州市人),字远堂。跟随曾国藩期间,受其影响较大,清道光十二年(1832年)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擢编修;道光十七年,任浙江道监察御史,转山西道,十九年巡视西城,转京畿道,升刑部给事中,曾继林则徐后,两署湖广总督。一向以为官清廉,为人正直,热心教育,注重民生而赢得口碑。清贫的京官生活郭柏荫道光八年(1828年)中举人,道光十二  相似文献   

2.
这本曾国藩撰并书写的《莫犹人先生墓表》极为罕见,这是莫友芝于清同治六年(1867年)的家刻本,时过境迁,存世稀少. 犹人是莫友芝之父莫与俦的字,与俦又字杰夫,贵州独山人,生于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嘉庆二年(1797)中举人,次年联捷成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在纪晓岚、朱硅门下学习.嘉庆六年(1801)出任四川盐源县知县,道光二年(1822年)改教职为遵义府学教授.莫与俦任遵义教授十九年,以许慎、郑玄为宗,兼采南宋理学,弟子中著名者有郑珍及其第五子莫友芝.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莫与俦在遵义病逝,终年七十九岁,葬于城东沙滩之青田山.主要著作有《二南近说》四卷、《仁本事韵》二卷,《喇吗记闻》二卷,诗文收在《贞定遗集》,另有《示诸生教》四卷.  相似文献   

3.
沈葆祯,福建侯官(今福州)人,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生,其父系道光举人,母系林则徐之妹,妻系林则徐的次女。沈本人在道光二十年(1840年)中举人,二十七年为进士。选庶吉士,后授编修,进而历任知府、广饶九南道、按察使、江西巡抚、总理船政大臣,同治十三年(1874年)任台湾巡视兼办各国通商事务,光绪元年任两江总督兼南洋通商事务大臣。  相似文献   

4.
<正>清嘉道年间著名金石古泉学家刘师陆,字子敬,号青园,山西洪洞县人。生于乾隆晚年,嘉庆廿五年(1820)进士。刘氏博雅好古,所藏金石古泉甲于一时。其论泉精要处多为初尚龄《吉金所见录》与戴熙《古泉丛话》二书收录引用,著述仅见《虞夏赎金释文》篇传世。刘氏服官三十载,自嘉庆庚辰庶常(1820)、道光戊戌粤东明府(1838),官至四  相似文献   

5.
何绍基(1799—1873年),字子贞,号东洲,晚号虫爰叟,湖南道州(今道县)人。道光十六年(1837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历任国史馆提调、四川学政等职,晚年主讲济南泺源书院、长沙城南书院。其于学无所不窥,博涉群书,于六经子史皆有著述,尤精说文...  相似文献   

6.
徐致靖字子静。晚号仅叟,江苏宜兴人,寄藉宛平。父家杰,号伟侯,道光丁未进士,山东即用知县,历知临淄、商河、阳信、益都,晚任北京金台书院山长,卒年七十九。生三子,致靖其次也。光绪二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丙戍充会试同考官,已丑充河南乡试正考官,累迁侍读学士,  相似文献   

7.
倭仁(1804-1871),乌齐格里氏,字艮峰.蒙古正红旗人,河南开封驻防.道光九年(1829)进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十二年授编修.道光二十四年任大理寺卿.咸丰五年(1855)任侍讲学士.咸丰六年擢盛京礼部侍郎.同治元年(1862)正月,擢工部尚书;二月,著授皇帝读;八月,授文渊阁大学士.同治十年,授文华殿大学士.卒谥文端.有<倭文端公遗书>传世.  相似文献   

8.
张之洞(1837—1909)。字孝达,号香涛,原籍直隶南皮(今河北省南皮县),其父张锳,字春潭,举人出身。道光十三年(1833)任贵筑县知县,寓所在贵阳六洞桥(今六洞街),道光十七年(1837)张之洞出生于此。据说因此取名“之洞”(他们弟兄系“之”字辈,有张之清、之渊、之(氵舞)等)。道光二十一年(1841)张锳擢升兴义府知府(府治在今安龙县)。张之洞7岁时随其父到安龙任所读书,到14岁始回河北原籍准备应试。后历中秀才、举人、探花,成为晚清重臣和后期洋务派首领。  相似文献   

9.
钱仲联先生学术研究述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仲联师初名萼孙,字仲联,中年以后以字行。原籍浙江省吴兴县,自高神祖以上,世代务农。曾祖孚威,字港汰,始读书为诸生。祖父振伦,字楞仙,道光十八年(1838)戊戌科二甲十七名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编修。道光二十四年(1844)出任四川乡试正考官,同年曾国藩以副考官偕行。回京后擢任国子监司业,以丁母忧去官归里。  相似文献   

10.
正白恩佑是清末道光年间山西介休的一位进士,他生活的年代正处在中华民族风雨飘摇的时期。近年来,笔者通过对白恩佑所著的《兰言自序年谱》《进修堂奏稿》《进修堂诗集》,以及与之有关的资料进行研究,力求完整地再现这位清末士大夫的一生。白恩佑(1809—1880),字启南,号兰岩。清嘉庆十四年(1809年)生于山西介休东湖龙村白堡。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进士,历任庶吉士、工部主事、军机章京、江南道监察御史、湖南学  相似文献   

11.
本刊1981年10期王启初同志《林则徐信札浅释》,介绍了林则徐致唐鉴的两封信。释文考证第二信的时间,似可商榷。释文说:"信中有‘侍移任已阅四月’之语,当写于道光二十一年正月。因林则徐于道光二十年(1840年)九月革去两广总督,下推四个月,即道光二十一年正月。"这是把"移任"理解为"革职"。其实这个"移任"是指道光十  相似文献   

12.
在京任翰林院庶吉士、编修的12年间,日晸的官声人品既得嘉庆、道光两代皇帝赏识,亦为同僚称道,其道德文章,更为京城文人首肯。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朝廷擢日晸云南巡抚(从二品)。自此,历29年,其终为疆臣。  相似文献   

13.
广东通志馆与民国《广东通志》之编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嘉庆、道光年间,两广总督阮元仿《广西通志》例,纂修《广东通志》(以下简称“阮志”)三百三十四卷,于道光五年(1825)成书。90年以后,即民国5年(1916)广东省省长朱庆澜与梁鼎芬等主持修通志(以下简称“朱志”),但因时局动荡而中辍。民国21年(1932),邹鲁担任广州中山大学校长兼广东通志馆馆长,  相似文献   

14.
《瀛环志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人徐继会所著《瀛环志略》十卷,是近代中国人探求外部世界知识过程中的一部重要著作。徐继畲(1795—1873),字健男,号松龛,山西五台人。道光六年(1826年)进士。道光十八年以后,在闽粤沿海地区任职十余年,官至福建巡抚。咸丰年间因故去官归里。同治初年复出,在总理衙门行走,旋充总管同文馆  相似文献   

15.
正陈澧(1810-1882),字兰甫,广东番禺人。清道光十二年(1832)举人,自道光十四年进入阮元在道光初年任两广总督时所创的学海堂为专课生,又于道光二十年被聘为学海堂学长;后在同治六年(1867)出任菊坡精舍首任山长,是清代岭南学术中兴的代表人物。陈澧著述颇多,其珍贵手稿《东塾先生读书记》《陶诗编年》等即藏于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下称"中图"),部分已校订出版,但还有部分散佚的作品有待整理。最近笔者在中图发现一卷共十七页陈澧手批的《学海  相似文献   

16.
汪维寅 《收藏家》2003,(5):45-45
蔡澧泉藏有储震昌的《城西草堂图》画卷。题款为道光乙未年春三月中浣,振玉大兄先生暨柳村二哥大人属,作正图勉以应教,愚弟储震昌,印震昌(朱),晓岚(白)。见图。储震昌(1774-?)字晓岚,画家,工山水、人物。道光二十三年作《香山九老图》时年七十。此画作于道光十五年(1835年),反映了泰州城西草堂早期全貌犁鱼耕烟,翳然尘外,小桥流水,人迹罕至,临溪竹树蒙密,俨然桑麻之村,三家五家隔水望  相似文献   

17.
宝桢字稚璜,先世自江西临川徙平远州之牛场,遂为州人。祖必荣,四川昭化知县。父世菜,镇远训导。稚璜举道光癸卯乡试,咸丰癸丑成捷士,改庶吉士。请急归。桐梓贼杨隆喜倡乱,所至响应,稚璜散家财,募乡勇,击贼屡克捷,赏五品衔,孔雀翎。  相似文献   

18.
正徐继畲(1795-1873),字健男,号松龛,山西五台人,历清代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四朝,生于官宦之家,幼从母亲、堂叔读书。父徐润第博学多闻,推崇"知行合一",继畲受父影响很大。继畲18岁应县试、州试,皆中第一。19岁考中举人。道光六年(1826年)32岁的徐继畲考中二甲进士,任翰林院编修,之后任过陕西、江南道监察御史、广西浔州知府等职。道光十七年任福建延津邵道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清史著述异军突起,佳作纷呈,专史迭出,仅清代帝王传记已达六类八种之多,近日辽宁教育出版社又推出了冯士钵、于伯铭合著的《道光传》,确是出版繁荣、学术兴旺发达的又一明证。《道光传》共10章29目30余万字,除正文外,前有序言,为著名史学家陈旭麓先生撰写:后有附录——道光纪事表。该书叙写了道光曼宁出生于盛世之末,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八月初十;登极于内忧外患之时,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八月二十七日,时年39岁,执政30年;死于开始沦为半殖民地的当朝,道光三十年(1850年)正月十四日,享年69岁。对他所遇迥乎寻常的国情、政情、外情、军情写得淋漓尽致,展示了他的思想、性格、家庭、施治、抗英、守业等诸多活动与史事,可谓观点鲜明,评论得体,研讨较为深入的一部传记新著。  相似文献   

20.
道光《石泉县志》刊于道光二十九(1849)年,由县令舒钧修纂,内容翔实,体例新颖。《庚复日记》则为乾隆十五年(1750)抄本,是由胡具庆自乾隆五年至乾隆十四年逐日撰写而成的日记,详细记载了胡具庆任石泉县令的经历。借用西方文论中"互文性"的概念,可以从两部文献关于石泉县山川建置、赋税物产、吏治教化、民俗祭祀的记载中发现联系,相互参照,以此还原清中期石泉县的全貌,了解石泉县自乾隆朝至道光朝的发展情况,希望可以为方志研究提供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