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出土青铜器是否带有原生“粉状锈”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粉状锈”是一种危害性极强的锈蚀产物,本工作从铜的氯化物的生成和土壤环境两个方面入手,对其生成机理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粉状锈”并不是铜器在埋藏环境中直接形成的,而是在土壤中形成“病灶”———氯铜矿、氯化亚铜或两者的混合物放置于大气环境中逐渐转化而成。  相似文献   

2.
博物馆对藏品的阐释不应该是单纯物质性的解释,而应根据时空变换考察其能动性的变化,从研究人对物的影响转移到物质本身的能量和时空的相互影响。对此,研究方法应以考古学和人类学对物质文化的研究为基础,深入探究文物的生命史和流传史,及其在博物馆展览中对博物馆所发挥的能动性。本文中,作者将“物的能动性”(Object Agency)定义为“物质”自身产生的能力或者能量。物的能动性是物质固有的一种状态,并不是外界强加的,但会通过情境的变化发生改变。从博物馆展览角度,博物馆应将自身放置为客体,将参观者放置为主体;从藏品阐释研究角度,要将物自身产生的能动性放置于主体,将人对物的影响放置在客体,让博物馆藏品阐释和展陈形成多元交叉的研究环境。作者认为,在博物馆展陈中,让参观者和研究者与文物之间发生新的“强链接”,使藏品在当代博物馆产生新的能动性,才能够让博物馆的藏品真正从收藏走入公众生活,为社会服务。  相似文献   

3.
“簋”(粤语读guei^2鬼),原指古代放置食物之器皿。其形状或方或圆,有木制的、竹制的、陶制的和铜制的几种。原是古代贵族用做食器或祭器.后来流传到民间,故粤语中便有“九大簋”之说。  相似文献   

4.
1957年,在疏浚西湖时挖出了一块雕刻有文字的南宋锡板,相当罕见。鉴于此雕版的特殊性,作者认为它不太可能用于印刷或拓印,结合佛教密宗在中国尤其是两宋时期的发展,此版极有可能是一块放置在密宗“念诵社会”中,用于念诵经文的“真言牌”。  相似文献   

5.
冯小丽 《沧桑》2013,(6):121-122
传统“佳节”,在起源故事上往往是纪念先贤人物的离世或群体遭遇忧患,所以在过“节”的时候,有种种的禁忌。在春节“过年”的禁忌中,包括言语禁忌、行为禁忌、食物禁忌、特殊物品使用放置禁忌等。以遵守群体共处活动的规则、传承共同体文化认知、祭祀天地山川祖先鬼神,衍生出的禁忌民俗活动,有慰劳感恩、寄托美好的愿望等传统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6.
法库叶茂台早期辽墓出土的伊斯兰玻璃调味方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辽宁法库叶茂台早期辽墓出土的玻璃方盘可能产自伊拉克或埃及,是用于放置不同的调味品。文献记载与考古资料均说明10-11世纪早期,《辽史》中记载的“大食”应有一部分是指阿拉伯。  相似文献   

7.
圆桌悲欢     
我家有张笨重的大圆桌,一百多斤重,一百一十公分高。桌面是从一只足有一百五十公分直径的樟树上像锯圆砧板一样锯下来的。准圆准圆,没有经过任何拼凑,没有用一个楔子。支撑桌面的是六只“虎脚”,“虎脚”与桌面相接处雕刻着六只舒展的大蝙蝠。“虎脚”触地处雕有非常逼真的“虎爪”。固定六只脚的是个结实的六角形架子。平常放置那里并不引人注目。如果擦洗一番,则会顿生不凡的派头:上好的土漆包装,褚红发亮。尤其是桌面光亮准平如镜。将它放置厅堂中央,是那么古朴、豪华而更显几分肃穆威严。  相似文献   

8.
圆桌悲欢     
我家有张笨重的大圆桌,一百多斤重,一百一十公分高。桌面是从一只足有一百五十公分直径的樟树上像锯圆砧板一样锯下来的。准圆准圆,没有经过任何拼凑,没有用一个楔子。支撑桌面的是六只“虎脚”,“虎脚”与桌面相接处雕刻着六只舒展的大蝙蝠。“虎脚”触地处雕有非常逼真的“虎爪”。固定六只脚的是个结实的六角形架子。平常放置那里并不引人注目。如果擦洗一番,则会顿生不凡的派头:上好的土漆包装,褚红发亮。尤其是桌面光亮准平如镜。将它放置厅堂中央,是那么古朴、豪华而更显几分肃穆威严。  相似文献   

9.
关于开元通宝重影问题,《试说唐钱铸造的新技术》一认为:“中晚唐钱币上的‘重影’有二种形式:面重影和背纹()重影”。“此类重影不可能发生在翻砂法铸币中。因为在翻砂法中区区2毫米的偏距应该是‘随意放置母线’工艺允许的范围,没必要再印一次;翻砂法重新印范也不可能造成重影。”对此,笔有不同看法供磋商。  相似文献   

10.
通过分析早期道教文献资料可知,南京、两广地区东晋至南朝墓葬中所出符文牌(砖),与这一时期流行的道教真文关系密切。这些符文牌(砖)在墓中有禳煞镇墓之用,很可能是从两汉“五石”镇墓到唐代“五方镇墓真文”镇墓方式的过渡。结合墓葬年代等信息,推测在墓葬中放置道教符文牌(砖)这一葬俗,应是由当时都城建康向两广地区传播。  相似文献   

11.
曹薇  陈媛媛 《南京史志》2022,(16):56-57
<正>一、活动背景幼儿园有一条骑行马路,幼儿经常在这里玩骑小车游戏。在一次游戏中,几辆小车发生了碰撞。教师从解决碰撞问题入手,组织幼儿开展“‘骑’乐无穷”主题探索活动。二、活动实施(一)解决撞车问题在户外活动分享环节,我一抛出“为什么会撞车”这个问题,幼儿七嘴八舌:“因为马路上有太多车。”“有些小朋友乱骑,眼睛不看前方。”“路太窄了。”“骑得太快,刹不住车。”“有人突然改变骑车路线。”“没有按照地上的箭头方向骑车。”……有没有解决办法?幼儿开动脑筋,总结出了以下解决办法:减少车辆、在路上放置指示牌、慢慢骑、增加赛道。最终,幼儿决定采用增加赛道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泸州报恩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泸州“白塔”,因塔身洁白无瑕而被世人命名的,它的原名叫“报恩塔”。建于宋绍兴十八年(1148年),落成于绍兴二十年(1150年)系泸州安抚使冯揖所建。 “报恩塔”建时无顶,明弘治辛酉(1501年)由小市镇生员李节、李俭等采铜五十斤铸顶,同时在塔顶内四叶、放置水晶  相似文献   

13.
刘卓 《文物世界》2010,(6):41-43
门墩石是中国木结构建筑特有的建筑石构件,启着承托门并使之转动的重要作用,是门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门墩是放置在大门门框侧下,如枕,所以又叫门枕石,或称门槛石。“门墩石的外形是一块长方形石料,一头放在大门门坎的里面”,凿有凹槽,是用来放置门轴的;“一头露在门坎两头的外面,承受门板的重量,所以露在门外的那一部分多大于门里的部分以便保持门板在转动时的稳定,  相似文献   

14.
秦汉兵马俑共发现了三处,即西安临潼秦始皇兵马俑(以下简称“秦俑”)①,陕西省咸阳市杨家湾西汉彩绘兵马俑(以下简称“咸俑”),徐州市东郊狮子山西汉兵马俑(以下简称“狮俑”).这三批兵马俑性质相同,皆为墓葬的组成部分.其埋藏方式、俑坑建筑、放置形式、俑的种类、服饰及彩绘、思想内容及制作方法等殊有差异.  相似文献   

15.
据说爱因斯坦的桌子上长期放置着一个中国古典智力玩具九连环,每每思考之余,便会拿起九连环玩一玩。九连环与七巧板、华容道并称“中国古典智力游戏三绝”,其“绝”在何处?奇妙的数学理论,蕴含深刻的哲理,不可思议的想象力……小游戏引领着我们见识了古代中国人那令人惊叹不已的大智慧。  相似文献   

16.
王蔚波 《收藏家》2008,(8):51-56
唐三彩四神为墓中压胜之物。所谓“四神”,即指两件镇墓兽和两件武士俑或天王俑。“四神”大都放置在墓室前部门口,其造型生动、神态各异、釉色精美、绚丽多姿,堪称唐三彩中的精华。在此我们介绍数例河南出土的唐三彩四神精品,并就相关问题略作一些粗浅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7.
法门寺塔地宫出土文物为我国文物考古提供弥足珍贵的实物资料。特别是佛指舍利的首次发现,引起宗教界的关注。唐地宫共出土佛骨舍利四枚,分别藏于前室、中室、后室及秘龛之中。 1.前室西北部位,置一汉白玉阿育王塔,塔中盛锦罗包裹的铜浮屠,其内有罗面绢里夹袱包裹鎏金伽陵频迦纹银棺一口,棺中放置佛指舍利一枚。 2.中室中央置一汉白玉双檐白石灵帐,帐内置一盝顶铁函,函内填装红黄色稠“泥浆”,内有丝绸包裹鎏金双凤纹银棺一口,棺内放置佛指舍利一枚。  相似文献   

18.
<正>狮子山楚王墓出土的双联玉管,外观精美,质地精良,其功用众说纷纭,主要有“笔套”说和“勺子柄饰”说。根据不同时期墓葬出土锥形器、管形器的实例,结合文献里有关笄、簪的记载,我们认为双联玉管作为西汉楚王的生活用玉,应是放置笄、簪的容器——簪管。  相似文献   

19.
俗说俗物     
张从军 《民俗研究》2012,(4):F0003-F0003
福字石,是刻有大“福”字的石头,是青岛崂山周边乡村地区流行的一种新民俗。村民在门口或街角显眼的地方,放置一块刻有“福”字的大石头,“福”字全部用大红油漆填色。民间认为,石象征着“寿”,“福”字刻在石头上,就是“福寿双全”。走进村落,处处见福,石石有寿。这种新民俗其实是传统春节“福帖”民俗的延伸。“福帖”就是“福”字帖,一般是将写春联用的红纸裁成方块,按照菱形的方式张贴,“福”字写在菱形纸的正中。村民在大年三十贴春联的时候,同时贴“福帖”。大的“福帖”贴在影壁上,  相似文献   

20.
据慈禧心腹太监李莲英和他的侄子所著《爱月轩笔记》记载,慈禧尸体入棺前,先在棺底铺上三层金丝串珠绣花锦褥和一层珍珠,厚达一尺,计有珍珠16324粒,红蓝宝石85块,祖母绿2块,碧玺、白玉203块。在头前部放置一叶翡翠荷叶,重22两5钱,脚下部放置一朵重36两8钱的粉红色莹光夺目的碧玺大莲花。慈禧尸入棺后置于荷叶、莲花之间,寓意“步步生莲”,使亡灵尽快进入西方乐土。慈禧身上穿着多层寿衣,仅金丝串珠丝绣“佛”袍和外罩绣花串珠“寿”、“福”袍夹两件,就用了大珍珠420粒,中珠1000粒,小珠4500粒,宝石1135块。在慈禧胸前佩带着两挂朝珠和各种佩件,用珠800粒,宝石35块。另用串珠9链,围绕全身。在臂间摆放18尊蚌佛,在身上盖有织金陀罗尼经被,被上用真金捻线织出佛像、佛经,极为精致。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