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浅析抗战时期高校内迁的作用和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浅析抗战时期高校内迁的作用和意义徐国利抗战时期,我国高校向西南、西北及粤赣闽浙等省山区进行了史无前例的大迁徙。高校内迁对中国抗战的胜利、开展抗日民主运动、恢复和发展战时高等教育、推动落后地区教育文化乃至社会的发展,都产生了积极作用和深远影响。一、高校...  相似文献   

2.
正学界关于全面抗战时期国统区青年学生的研究主要分为两大部分,一些学者着眼于从政府及教育机构的角度来梳理与青年学生相关的诸多问题,比如战时教育方针、战时学生救济、战时高校内迁以及政府与高校利益博弈,等等。在这种研究中教育政策为研究主体,而青年学生是作为受政策影响的对象而存在。青年学生虽然是受政策影响的主体,但是在研究者的笔下多处于"失语"的状态。另外一些研究以高校或地域为研究单位梳理抗战时期青年学生的活  相似文献   

3.
抗战时期,中国高校内迁后,在十分艰苦的条件下坚持办学,培养了一大批国家栋梁之材。《抗战时期中国高等教育的砥柱》一文介绍了敌后各高等院校艰难的办学过程和学生的刻苦学习精神。  相似文献   

4.
关于抗战时期沿海高等院校内迁入渝,已有不少述论及,但说法不同,互相矛盾。如金以林《近代中国大学研究:1895~1949》一书认为:内迁高校,“其中四川最多,仅重庆一地就集中了二十五所,有复旦、交大、东吴、沪江、中央、之江理学院……”而李定开《抗战时期重庆的教育》一书则认为重庆“原有之高等学校15所,其中战前建立的3所,战时建立的12所。  相似文献   

5.
高校内迁与战时西南科技文化事业侯德础张勤抗战时期,濒于战火的几十所国立、省立和私立的高等院校络绎内迁,形成了我国教育史上一次自东向西的院校大转移,成千上万的专家教授、职员工友和莘莘学子,为保存我国高等教育之精华,千里辗转,共赴国难,谱写出可歌可泣的教...  相似文献   

6.
正汪洪亮著,中华书局2020年出版,28.2万字,68元抗战时期中国高校内迁导致高等教育与学术地图的显著变化。既有研究大多关注西南联大、西北联大,而对成都华西坝教会五大学(包括东道主华西协合大学和内迁的金陵大学、齐鲁大学、燕京大学、金陵女子文理学院)这个曾被称为"华西联合大学"的办学联合体则较少措意。出于"抗战建国"须认识边疆之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7.
抗战时期教会高校的迁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抗战时期教会高校的迁变余子侠抗日战争期间,中国的高教事业遭受到严重摧残,教会高校亦未因其为“教会”主办的身份而幸免。在战争重创之下,教会高校或远迁内地以图生存,或立足原地力谋发展,为着中华民族教育现代化事业不致中辍,广大师生员工精诚团结、顽强奋斗,使...  相似文献   

8.
抗战时期高校内迁及其历史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抗战时期高校内迁及其历史意义余子侠抗日战争时期,在日寇铁蹄的蹂躏下,中国的高等教育事业遭受到近代社会以来空前的劫难和绝大的损害。为谋保存以应变起仓卒的时局,其时绝大多数专上学校机构,不得不以种种避难方式作出迁徙之计。这些移迁学校所达地域,近者或入租界...  相似文献   

9.
巴斯 《钟山风雨》2012,(1):55-57
抗战时期,中国高校内迁一般都采取单独迁徙的形式,如中央大学;但是也有一些学校采取了联合迁徙与办学的形式,先后诞生了几所联合大学,即西南联合大学、西北联合大学、东南联合大学,这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值得关注的一段历史。  相似文献   

10.
抗战期间,我国沿海地区工厂企业大规模向西南大后方迁移,工矿内迁促进了后方工业的发展,坚定了中华民族的抗战决心,为抗战胜利打下了物质基础。本组史料即是工矿调整处重庆办事处办理迁川工厂相关事宜的报告,对研究抗战时期的厂矿内迁有相当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向来远离三省政治经济中心的闽赣粤边区,在抗战时期成为了东南地区抗战的大后方。使得这一地区的教育发展呈现出初步繁荣的景象,其中职业教育的普遍兴办、高等院校相继内迁和创建及华侨教育发展的迅速,尤能体现教育的初步繁荣促进了该地区教育的现代化,也为现今该地区的教育发展提供了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正>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国民政府抗战时期厂企内迁档案选辑》(上、中、下)、《国民政府抗战时期军事档案选辑》(上、下)、《国民政府抗战时期外交档案选辑》,于2016年底由重庆出版集团、重庆出版社出版。该汇编系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中国抗战大后方历史文化丛书,收录中国第二  相似文献   

13.
论抗战时期医学高校的迁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日军企图摧毁中国教育事业,对高等教育机关狂轰乱炸,使中国高等教育蒙受了巨大损失。为保存中国教育实力,国民政府教育部作出内迁的决策。据此,教育部医学教育委员会也对医学高校的内迁作了规划,并以这次内迁为契机,对西南、西北及华中地区的医学教育加以了重视。随着国府的迁都重庆,四川成为了抗战后方重地,为此,有不少高校迁往了四川,其中医学高校就有12所。这些医学高校在四川的建设和发展极大地推动了四川的医学教育事业,并为四川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4.
夏泉 《民国档案》2006,(3):101-104
国立东南联合大学是1941年底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国民政府教育部为收留上海内撤的公私立大学学生而筹建的一所高校。由国立暨南大学校长何炳松兼任东南联大筹委会主任,先设校于浙江金华,第二次浙赣战争爆发后迁址福建建阳。浙赣战争爆发导致上海高校师生内迁交通阻断,1943年6月,教育部指令东南联大文、理、商三学院并入暨南大学,法学院与艺术专修科并入英士大学。东南联大虽未筹建成功,但在我国抗战时期高教史上仍烙下了深深的印记。  相似文献   

15.
应当重视抗战时期陪都史的研究──在重庆抗战陪都史学术讨论会上的讲话金冲及最近十来年,国内学术界对抗日战争的研究取得了比以往许多年更为明显的成绩:出版了不少研究专著、回忆录和专题资料;举行过九一八事变、敌后抗日根据地、台儿庄战役等多次国际学术讨论会;成...  相似文献   

16.
抗战军兴,上海光华大学在成都设立分部。分部校政由光华旧人主持,创办经费多得川人捐助,校董亦大半川籍。光华和教育部部长陈立夫毫无渊源,政府资助不足,学校只得征收高额学费。征费之举引发学潮,川籍校董邓锡侯、向传义等地方势力支持学生,并顺势接管学校。从此,光华大学成都分部成为一所地方化的学校,并于其后被改组为成华大学。内迁高校的地方化与地方高校的国立化路径相反,实为地方针对内迁高校或中央反向扩张教育权力之举,研究此一问题足以加深对战时中央、地方以及内迁高校三者关系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抗战时期,由于机关、厂矿和人员的内迁以及大后方建设,广西城镇得到迅速发展.但日军两次入侵广西,广西作为抗战大后方的地位丧失,且遭受战争的直接破坏,机关、厂矿外迁,人员流散,城镇迅速衰落.抗战时期广西城镇从繁荣走向衰败,其根本原因是受到战争进程的影响.这也使得抗战时期广西城镇的发展变迁带有外源性、突变性和不平衡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18.
抗战时期,随着大量人口的内迁和国民政府对体育的重视,湘西民族地区的体育事业出现了快速发展。这一时期,湘西体育设施得到明显改善,学校和社会体育活动普遍开展。  相似文献   

19.
抗战时期内迁高等学校对贵州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内迁高校简述1937年七·七事变以后,随着日本侵华的规模越来越大,沦陷区的面积也随之增大,各高等院校开始实施“文化的大迁移”,陆续迁往内地。在高校向内地迁入的过程中,共有9所来到了贵州。这9所高校是:唐山工程学院、浙江大学、之江大学工程学院、广西大学、桂林师范学院、大夏大学、湘雅医学院、华北农村建设协会乡镇学校、国立江西中正医学院。唐山工程学院是内迁贵州较早的高校,在卢沟桥事变后由唐山迁出,先迁湖南,后移广州,最终于1939年1月到达贵州平越(今福泉),2月在此复课。后来它与北平铁道管理学院合并,成立国立交通大学。浙…  相似文献   

20.
《近代史研究》2020,(3):18-18
在中国近代工业中,机器面粉工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该书利用陕西、贵州、甘肃、重庆等省市档案馆所藏的相关档案及民国文献,比较系统地研究了抗战时期西南、西北地区机制面粉工业的发展,认为随着民族危机的逐步加深及工厂内迁、人口内迁、“抗战建国”、技术设备引进、资金转移等因素,后方机制面粉工业无论是工厂数量、产销量,还是机器设备、从业人员等方面,在短时间内都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即“危机下的融合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