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蒙阴县旧志现存五种,一为明万历十九年(1591年)志,由知县杜洽主修,仅见于有关记载,现未发现,故未搜集到手;二是清康熙十一年(1672年)志,由知县屈逸乘主修,缺卷一;三是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志,由知县刘德芳主修;四是清宣统三年(1911年)志,由知县沈黼清主修,共四册,缺卷三;五是《蒙阴县民国志资料》,由黄星垣、赵家琛编纂,时未刊行。蒙阴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历时数年,对搜集到的三部清代旧志进行整理汇编。  相似文献   

2.
澹归词略论     
今释(1614-1680),字澹归,号舵石翁,又称冰还道人、借山野衲、茅坪野僧、跛阿师等。杭州人。俗姓金,名堡,字道隐,一字蔗馀,号卫公。明崇祯十三年庚辰(1640)进士,永历二年(1648),至广东肇庆,谒见桂王朱由榔,授礼科给事中,立朝侃侃,屡上封事,有清直声,为时所称“五虎”之一。因事谪戍清浪卫,未达,留客桂林,  相似文献   

3.
陈鹏年(1663-1723年),字北溟,号沧州。湖南湘潭人。清朝大臣。清康熙三十年(1691年)进士。曾任浙江西安知县、江苏山阳知县、海州知川、江宁知府、江苏布政使等职。平生秉性刚直,敢于任事,不畏权贵,曾二次得罪权贵而下狱。后因受百姓拥戴,康熙帝特为之昭雪,入值武英殿奉旨修书。为官勤于政事,革除陋习,开仓赈灾。康熙六十年(1721年)官至河道总督,兼总漕运事。虽为从  相似文献   

4.
位于杭州西湖风景区南线凤凰山西麓孔家山的万松书院,始建于明弘治十一年(1498),清康熙十一年(1672)改为太和书院,清雍正十一年(1733)改为敷书院,是明清时期杭州规模最大、历时最久、影响最大的书院,与当时的崇书院、紫阳书院、诂经精舍并称为杭州“四大书院”,对浙江当时和后世的教育都有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祁建 《文史春秋》2014,(11):36-38
湖广会馆,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万历年间(1573—1619),首辅张居正捐私宅修建了“全楚会馆”,后来成为私人住宅。据现有史料可知,最早住在这里的是清乾隆元年(1736年)的进士,浙江盐运史张惟寅;次之为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进士,历任左都御史、吏部尚书、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兵部尚书、体仁阁大学士、太子少保的刘权之;再次是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状元,官至东阁大学士兼管礼部事务,加太子太傅的王杰;最后是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进士,官至刑科给事中的叶继雯。叶氏祖孙三代世居于此。  相似文献   

6.
聂崇正 《收藏家》2005,(6):55-56
钱维城,初名辛来,字宗磐,又字幼安,号幼庵、茶山,晚年号又稼轩,武进(今江苏常州)人,生于清康熙五十九年(1702年),卒于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钱维城的一生读书、做官,于乾隆十年(1745年)得中进士,而且还是一甲第一名(即状元),可谓荣耀万分。此后钱维城曾任刑部侍郎,又入直南书房,并且一直在朝廷为官,成为乾隆皇帝倚重的文臣。钱维城死后谥“文敏”,《清史稿》中有其小传。  相似文献   

7.
据古籍《周礼》记载,福建古为“七闽”地,泛指当时生活于福建及浙江南部的七支以蛇为图腾的部族。后世遂多以“七闽”代称福建。北宋雍熙二年(985年).福建辖福、建、泉、漳、汀、南剑六州和邵武、兴化二军。自后至清,福建行政区划几经变动,但大部分时间均保持八府建制,因而又有“八闽”之别称。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福建增设台湾府,史称“九闽”。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福宁州升为福宁府,福建有十府.故又称“十闽”。  相似文献   

8.
毛飞明 《古今谈》2001,(1):15-16
我国很早就有儿童课本——蒙学读物,距今一千四百多年以前南朝梁朝大同(535——546)年间,梁散骑侍郎、给事中周兴嗣编写成《千字》一书,应是较早的蒙学读物。宋、元时代,儿童读的书有《百家姓》、《三字经》等,种类不少。明代朱升曾将其中几种比较优秀的四种蒙书,即方逢辰的《名物蒙求》、程若庸的《性理字训》、黄继善的《史  相似文献   

9.
谢济世及其注书案张捷夫谢济世(1686年—1754年),字石霖,广西全州人,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进士,官至都察院监察御史。由于他正直刚强,不畏权势,被称为“直臣。”“他矢志报国,以利国利民为己任,对朝廷弊政、官场腐败现象,或直言上疏,提出批评...  相似文献   

10.
从史料中研究中发现,明崇祯年间(1628—1644)有一位名叫杜三策的进士,曾经是奉明朝皇帝敕旨前去琉球国(即今日本冲绳县)册封国王的册封正使,是山东历史上惟一的一位琉球王封册使。杜三策(生卒不详),字毅斋,明代东平府三旺人。天启二年(1622年)三甲进士,官至给事中。后历任大理卿、天津巡抚等职。  相似文献   

11.
正杨仲兴(1694—1775),字直廷,号讱庵,广东嘉应州(今梅州市梅江区)人。清雍正八年(1730年)中进士,授福建清流县知县。清乾隆八年(1743年)至十三年(1748年),来到广西任兴安县知县。之后,历任思恩府同知、江西瑞州知府、福建延邵兵备道、湖北按察使,官至刑部侍郎。他也  相似文献   

12.
施琅,福建省晋江市衙口村人,生于明天启元年(1621年),殁于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清初任福建水师提督,为实现海峡两岸统一大业建立了不朽的功勋。  相似文献   

13.
张翀(1525—1579年),字子仪,号鹤楼,明广西柳州卫籍马平人。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举人,三十二年进士,授刑部云南司主事。三十七年三月二十七日,给事中吴时来疏论严嵩奸状,次日,张翀与同部主事董传策两疏继上,俱下镇抚司讯所主使。初拟大辟之罪,以朝官力救,改廷杖。四月四日奉旨:“各犯都发烟瘴卫,但逃,杀了!”张翀戍都匀(吴时来戍横州、董传策戍南宁)。五月,起程。四十五年,释归。隆庆元年(1567年)正月五日,起补刑部浙江司主事。  相似文献   

14.
明代六科制度赋予了给事中很多权力,六科给事中位卑权尊,进入明代中后期以后,六科给事中选拔、升迁、行政效能、品德操守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随着皇权(固定要素)对六科给事中的猜忌压制,内阁(固定要素)与六科给事中的反复较量,六科给事中(可变量因素)势力开始膨胀,成为明末各党派首领,导致明中后期政局的边际效用逐步递减,运转失灵。  相似文献   

15.
邓承修论     
邓承修(1841—1892),字铁香、伯讷。广东归善淡水(今属惠阳市)人。1861年中举。1873年至1884年春,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掌印给事中等职,“与张佩纶等主持清议,多弹击,号曰‘铁汉’”。  相似文献   

16.
《不得已》,清杨光先(1579——1669)撰。光先,字长公,歙县(今属安徽)人,曾世袭明新安卫中所副千户。崇祯七年(1637),他因上疏弹劾首辅温体仁而遭廷仗,发配辽西。清顺治十七年(1660),先后两次上疏题参汤若望,猛烈攻击天主教和西洋历法。康熙四年(1664),借助鳌拜等四大辅臣之力,取代汤若望为钦天监副。康熙八年(1669)被撤职,“免死放归”,行至山东德州,病卒。《不得已》一书即完成于康熙四年,主要汇辑了杨氏不同时期的专、呈状等,凡  相似文献   

17.
杨振华 《古今谈》2006,(4):55-59
沈约(公元441-513年),南朝文学家。历仕宋、齐、梁三朝。官至尚书令。他与谢胱等人开创了“永明体”。著有《宋书》、《四声谱》等。但纵观沈约一生,许多的人生风雨都没有把他击倒,最后让他的生命走向寂灭的是三件小事。  相似文献   

18.
《麻城县志》记载麻城历史、地理、风俗、人物、文教、物产等,笔者研读四版《麻城县志》,各版各有所长,清康熙九年刻本《麻城县志》、乾隆六十年刻本《麻城县志》、光绪八年刻本《麻城县志》文风相通,整体风格相似。民国二十四年铅印本,尤其是续编,贴合时代特色,增加了党政、新式教育、新式交通等内容。  相似文献   

19.
论唐代给事中的主要职掌祁德贵一给事中在隋代称给事郎。唐高祖武德三年(公元620年)改称给事中;高宗龙朔二年(公元662年)改称西台舍人。咸亨元年(公元670年)恢复旧名给事中。它是唐朝门下省的重要职官。唐朝给事中职掌繁杂,由于它“掌侍奉左右,分判省事...  相似文献   

20.
房学惠 《收藏家》2005,(11):13-16
一、王鉴其人其艺王鉴是清代画坛正统派的领袖之一,与王时敏、王、王原祁并称“清初四王”,加上吴历、恽寿平,又统称为“四王吴恽”。王鉴的艺术思想及艺术成就曾对清代画坛产生重要影响,在中国绘画史上占据重要地位。王鉴(1598-1677年),字玄照,因避清康熙帝玄烨的名讳而改字元照、圆照,号湘碧、染香庵主,江苏太仓人。出身于显赫的仕宦之家。祖父王世贞(1526-1590年),字元美,号凤洲、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进士,官至南京刑部尚书。为当时复古派“后七子”的领袖之一,主盟文坛20年。《明史》本传称其“才最高,地望最显,声华意气,笼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