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 1945年12月,我(黄埔军校第六期毕业,在美国留学4年,曾任蒋介石“委员长重庆行营”机要秘书兼调查科长、重庆大学总务长兼商学院教授)经唐纵引荐,到国民政府军务局(蒋介石侍从室的公开名称)担任少将高参兼第四科科长。1946年4月随军务机关从重庆迁抵南京,同年10月调任国民政府专门委员,仍留军务局内办公。  相似文献   

2.
五、国民政府大院1927年3月24日,由程潜指挥的国民革命军第二军和第六军攻占南京,盘踞长江下游的五省联军总司令孙传芳兵败逃遁。蒋介石乘势从安庆赶来南京,进驻孙传芳的督署(今长江路292号大院人为在军事上控制南京,蒋介石表面上拉拢程潜,委任程潜为南京卫戍司令,但在南京市各要害部门都安插了自己的亲信。此外,蒋介石还暗中收买程潜的下属师长杨杰。4月4日,当程潜赴武汉执行公务时,蒋介石突然命令杨杰等率部北渡长江,进攻张宗昌部。同时,蒋介石轻而易举地控制了南京,并在今长江路292号大院设立了军事委员会。为了对抗武汉国…  相似文献   

3.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日本侵略者沿沪宁线一路狂轰滥炸到南京,国民党的中央机关陆续向汉口撤迁。江苏省会镇江也遭空袭,以陈果夫为首一伙胆小怕死的文官,也作好把省府各厅处机关西逃汉口的准备。蒋介石为推行以军人治理省政的战时体制,再度任命顾祝同为江苏省政府主席。陈果夫立即电促顾接交,委托他的民政厅长余井塘代办  相似文献   

4.
张学良是中国现代史上极富传奇色彩的风云人物。在他的一生中,曾多次来到南京,其中重要的有四次。由于与蒋介石的政治主张不同,加上彼此间的分歧越来越大,张学良到南京受到的礼遇是一次不如一次。“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张学良送蒋介石回南京,被蒋介石软禁、审判、特赦,最终交军委“严加管束”,成为蒋氏囚徒,开始长达半个世纪的幽禁岁月。  相似文献   

5.
蒋介石算命     
王树恩 《文史博览》2010,(10):68-69
<正>蒋介石一生不仅信基督教、佛教,而且对中国的风水文化也十分青睐,因而,他十分相信神道、相信阴阳风水。太虚法师选墓地1946年5月1日,蒋介石正式发布还都令,宣布5月5日"凯旋南京"。以抗战英雄之态还都南京后,蒋介石就开始着意选择自己的墓地了。他  相似文献   

6.
"1937 年12月12日,蒋介石为何在日军完全包围了南京的情况下,向南京卫戍部队的唐生智军发出了撤退命令?"这是笔者长年来的疑问.<蒋介石日记>是解开这一疑问必不可少的史料.笔者从<日记>中了解到,在第二次国共合作初期,蒋介石对中国共产党和苏联充满了不信任感和戒备心理,那时他还在持续探索"中日和平"的可能性.蒋介石在<日记>中首次提及南京被日军占领的惨状是在日中"和谈"中断后的1938年1月22日,在那之后,他开始认真考虑第二次国共合作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中央大学在抗战之初从南京成功迁至重庆,成为全国内迁最为彻底和成功的高校,为学校的重建和发展积蓄了力量。由于校长罗家伦本人的特殊政治身份和人际网络,中央大学迁校的决策过程反映了国立大学、教育部与蒋介石以及国民党中央核心层之间的互动关系。此外,中大的迁校过程也蕴涵了中央大学、重庆大学与四川省政府之间的复杂关系。中央大学内迁重庆后开始着力于重建教学与研究体系,稳定校园正常秩序,并调动师生的"抗战精神"。在这一过程中,中央大学和国家的教育政策更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而战时背景使得国家的教育政策在中央大学得到了进一步落实与体现。  相似文献   

8.
邵金耀 《民国档案》2003,2(1):110-114
始于抗战期间的工矿内迁运动 ,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次工业大移动”。① 1 937年日本军国主义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全国的工业中心被迫从沿海各省迁往内地。工矿内迁运动从 1 937年 7月开始到 1 940年底基本结束 ,历时三年半时间 ,内迁工矿 448家 ,机器材料 70 ,991吨 ,技工 1 2 ,1 64人。② 工矿内迁的对象包括公营、地方政府经营和民营的所有工厂。内迁工厂经过长途跋涉 ,辗转运输 ,历尽艰辛 ,历时数年 ,最终在内地恢复生产。内迁工厂虽然只占沿海工厂的极少部分 ,但这些工厂的内迁与复工 ,为发展后方经济、实现民族长期抗战发挥了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9.
1949年3月29日,阎锡山从被人民解放军包围得水泄不通的太原,乘飞机逃到南京。本想长期呆在南京,安全地遥控太原战局,同时与“中央诸公”就近商讨恢复大计。不料解放军南下神速,南京竟比太原还早解放了一天。 南京解放前夕,阎锡山由陈纳德派专机撤到上海。当时身边只有他的侍从长张逢吉和一名姓贾的副官。害怕上海解放,阎又急忙飞去台湾。 那时蒋介石还在上海和浙江沿海一带,听说阎锡山到了台北,就派人找阎示意说,李  相似文献   

10.
提起蒋介石的原籍,人们自然会想到浙江奉化。这是官方及史学界均已认同的结论。但是,鲜为人知的是,关于蒋介石的原籍还有另一个版本,那就是河南许昌。早在1926年江南就有不少关于蒋介石就是河南许昌的郑三发子(即郑三发)的传言,尤其是20世纪50年代初,香港作家唐人根据蒋介石的一位侍卫官提供的郑发找蒋介石认亲的史料,写成的《金陵春梦》第一集《郑三发子》问世以来,关于蒋介石原籍许昌的传闻更是沸沸扬扬。那么蒋介石到底是不是许昌的郑三发子?他又是怎么从许昌到奉化的?他的胞兄郑发几次赴重庆、南京寻亲认弟,蒋介石为何态度暧昧?种种谜团令人费解。为揭开谜底,本文作者李耕五进行了长达30年(1978-2008)的考证。  相似文献   

11.
《湖南文史》2014,(5):45-45
蒋介石统治到1948年,真叫人没法活下去,法币暴落,物价飞腾。“金圆券”(蒋介石反动政府发行的一种伪币)出来以后,物价一天不知要涨多少次。当时按黑市算,一个特技工人每月工资才能买二十七八斤玉米面,一个小工每月的工资还买不到18斤!工人一领到工资,马上就得跑去买粮食,只要前后差一步,价钱就要差两三角。而且说也奇怪,只要工厂一开支,粮价涨得准快。  相似文献   

12.
在潘汉年的革命生涯中,因革命工作的需要,大部分时间都是辗转在上海、武汉、西安、香港等大城市中。南京作为国民党蒋介石和汪伪统治的首都,潘汉年仅仅来过五次,1936年四次和1943年一次。然而,正是这五次的南京之行,在他的一生中,却留下了刻骨铭心的辉煌与...  相似文献   

13.
文史博览     
《纵横》2006,(6)
西安事变后,蒋介石初抵南京时的情景何廉1936年12月25日,正是耶稣圣诞日,翁文灏吴鼎昌和我去到孔祥熙家。他笑着迎出来,说今天会有好消息。中午前后,我们知道蒋介石脱险了。他从西安飞洛阳,第二天就从洛阳来到南京。蒋介石到达南京的情景确实令人难忘。我们全上机场去迎接他。抵京后,他即来到在中央军官学校的住所。行政院的全体阁员和所有的高级将领都跟随着前去。约摸个把小时后,他出来和大家开个会我记得他当时脸色惨白,一副病态深重的样子,穿了件长袍,步履维艰,后背伤势不轻。他十分简要地汇报了一下情况,并说他要辞去政府的职务。他说…  相似文献   

14.
淮驹 《文史月刊》2011,(3):65-69
一、蒋介石“当选”总统了 1948年3月29日,蒋介石一手操纵的行宪国民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南京开幕。  相似文献   

15.
抗战时期的国民政府军政部兵工署第21工厂(其前身为南京金陵兵工厂,现为重庆长安汽车责任有限公司)厂长李承干,是我国现代兵器工业史上最具成就且享有盛誉的兵工专家。他自1919年踏入兵工行业的大门,到1947年主动辞去兵工署第21工厂厂长职务,前后服务兵工界近30年,从科长、技正、工程师、课长、处长、部长直到厂长、副署长,未曾一日间断过,这在中国近代兵器工业史上是少有的;他主持金陵兵工厂(抗战时期更名为兵工署第21工厂)20余年,呕心沥血,千辛万苦,先后完成了该厂内部的整理,内迁过程中的拆卸、搬迁及…  相似文献   

16.
正国民党军队上将层级中分有一级上将(四星),二级上将(三星)。在此两级之上还设有特级上将(五星),为金字塔的最高尖顶。此项殊荣从始至终均由蒋介石一人独享,他人可望而不可求。但也出现过一次特殊的"例外",可为时极短,只存在了十多天。1936年12月发生的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张学良为力挽蒋介石的"面子",陪送蒋飞回南京,此举铸成其终生大错。蒋到南  相似文献   

17.
1997年10月,我利用参加“陈独秀与中国文化近代化’学术讨论会的机会,访问了陈独秀晚年客居四川江津市时的故居──距江津市区三十多华里的石院墙。我们一行在江津市文物研究所所长张荣华陪同下前往。因为近年到石墙院访问的人日多,当地政府已把公路从江津接通到这里。陈独秀最后三年,就是在这里度过的。陈独秀在坐了蒋介石五年牢之后,因抗战爆发出狱后在暂住南京期间,蒋介石派陈立夫、陈果夫邀请陈独秀出任国民党政府劳动部长。还要求陈独秀组织一个新共产党,并供给10万元经费和国民参政会5个名额,均为陈独秀一一拒绝。他也拒绝了…  相似文献   

18.
不常其邑、屡迁其都是商人的一大特点,它成为探讨商人活动地域的依据。屡迁之邑,是指商先公、先王的居邑或都城(以下概称为都邑)。各都邑由何王(公)所迁,迁在何处,前人有过不少论述。 有关商人屡迁的最早记载见于《书.盘庚上》:“先王有服,,恪谨天命,兹犹不常宁,不常厥邑,于今五邦。”后人多认为这是指成汤以后至盘庚时,商人共迁过五次都。这五迁之都的地名,在西晋《古本竹书纪年》出土之前还不完全清楚。《史记.殷本纪》与《书序》都列出四迁之地:仲丁所迁之隞(嚣),河亶甲所迁之相,祖乙所迁之邢(耿)以及盘庚所迁之殷(亳)。而在《古本竹书纪年》中,五迁之都齐备,即除有司马迁等所言之四地(邢作庇)外,还有南庚迁奄的记载,“于今五邦”得到了证明。同时可知,这五迁之地不包括成汤之亳都。到目前为止,学术界对此似无异议。 至于成汤以前商先公之所迁,部分地点在先秦文献中有明确记载,但在两汉时期的文献中却  相似文献   

19.
叶介甫 《文史月刊》2008,(11):24-25
国民党伞兵于1944年初始建于昆明。部队全部美式装备,吃、穿、用都按美国伞兵标准,并由美军军官进行训练。在这个仅4000余人的部队中,就配备了300余名从中校到少尉级的美军顾问。1946年6月,为配合蒋介石还都,伞兵总队移驻南京。1948年12月,蒋介石将伞兵调驻上海,并有南调台湾的打算。  相似文献   

20.
蒋介石为何要暗杀杨杰 1946年冬季的一天下午,蒋介石把“军统”特务头子毛人凤叫到南京“总统府”,吩咐道:“你必须派最得力的人监视杨杰,及时将他的活动情况向我报告。必要时,将他秘密干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