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正>濛濛细雨,怀揣着探秘之心,走进那个神秘的王朝,走进海龙屯。海龙屯始建于南宋宝祐五年(1257年),毁于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的"平播之役"。雨中的龙岩山上,海龙屯显得如此寂静,仿佛从未发生过任何战争。当真正脚踏这片土地时,耳边忽地仿似响起隆隆炮声、大军厮杀之声,仿佛看到遍山的血水浸染大地。明  相似文献   

2.
正2013年3月,国家文物局正式将贵州播州海龙屯遗址、湖南永顺老司城遗址、湖北唐崖土司城遗址一起打包,作为"中国土司遗址"申报2015年世界文化遗产。其中,贵州播州海龙屯遗址位于贵州省遵义市汇川区,是播州宣慰司杨氏土司专用的山地防御城堡的遗址,与播州宣慰司治所穆家川土司城配合使用,是战争时  相似文献   

3.
海龙屯400余年孤寂的封存,最大量的定格了历史的余温与气息。海龙屯的各个细节,如同拼图碎片一样,经由文保工作者、专家学者、相关部门和家乡人的手,被珍而重之地拼合起来。对海龙屯土司文化的保护,贯穿始终。先后完成了遗产本体保护和展示、环境整治、专项法规建设、管理机构建设、资料档案建设、遗产监测、社会宣传等工作。  相似文献   

4.
从2014年2月初起至7月底,海龙屯先后完成了对铜柱关、铁柱关、西关、万安关和部分城墙及海潮寺的文物本体修缮和加固工程。同时设立环境整治小组,完成遗产区、缓冲区内的移民搬迁安置、土地征收工作;电力电讯,道路绿化和环境绿化、拆除谢家坝废弃水库、白沙河清理、管理用房工作站改造、垃圾清理、民居修缮改造等工作,基本实现了对海龙屯文化遗产环境范围的有效保护。  相似文献   

5.
海龙屯位于贵州省遵义市汇川区高坪镇海龙囤村,南距遵义市老城区16公里,建于大娄山东支龙岩山的山巅。海龙屯是播州杨氏土司在其统治核心区域设立的山地防御城堡,与位于湘江西岸平原地带的播州宣慰司治所(今遵义老城区)配合使用,是战争时期播州土司的行政和军事中心。播州自唐乾符三年(876年)至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始终为杨氏世袭统治,元明时期(13~16世纪)播州土司辖境涉及今黔北、黔东南的广大地区,官至从三品宣慰使,是西南地区辖境广阔、地位显赫的大土司之一。播州居民以仡佬族、苗族为主,其统治者杨氏为仡佬族。海龙屯始建于南宋宝祐五年(1257年),现存主要为明万历年间(1595~1600年左右)的遗存,主要包括城防设施(城墙5838米、城门9处、哨台6处、军营1处、操练场1处)、行政及生活设施("新王宫遗址"及"老王宫遗址"2处)、手工业设施(窑址3处、采石场1处)、交通设施(三十六步天梯、龙虎大道等)以及水井遗迹5处。  相似文献   

6.
400年前发生在当今黔北土地上的一场极惨烈的战争浩劫,使延传了725年的播州杨氏土司一朝覆亡,也使杨家的军事城堡海龙屯灰飞烟灭。然而,29世接力营造的基业,在仅仅百十四天的平播之役中,随着24万官军“殄灭”的结束,便彻底消失了,却又不能不留下一个历史的悲剧。海龙屯──这个奇迹和悲剧集于一体的实物见证,给现代的 人们带来了更多的神秘和悬 念。 海龙屯于遵义西北约30 公里处,真乃天险:从与其相 望的定军山(养马城)看去,只 见一峰突起于千万峰之中,四 壁陡绝削立俱临深沟溪涧,其 顶则平缓宽敞,仅有仄经一线…  相似文献   

7.
正201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把中国的土司遗址(贵州播州海龙屯遗址、湖南永顺老司城遗址、湖北唐崖土司城遗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入选"世界遗产名录",意味着该处文物遗址从原来的国家级升格为国际级(能够申请世界遗产的中国遗址,无一不是国内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目前,名录中的  相似文献   

8.
陈飞 《世界遗产》2014,(9):114-119
<正>作为土司遗存的典型代表,2013年初,湖南永顺老司城遗址、湖北咸丰唐崖土司城址、贵州遵义海龙屯组成的"土司遗址",被确定为2015年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申报项目。目前申遗文本已提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即将接受国际专家的现场考察评估。  相似文献   

9.
播州之称始于唐贞观十三年(639年),由郎州易名而来,属黔中道的经制州(正州)。大历五年(770年),泸州僚族(今仡佬族先民)首领罗荣占据播州,开始对播州这块土地实行世袭统治,播州成为唐代"羁靡州"之一。唐乾符三年(876年),僚族杨氏先祖杨端自四川南部入播州,建立了杨氏在播州的统治,至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世袭统治播州长达725年。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杨邦宪降元,置播州安抚司,开启了播州的土司统治。至元十八年(1281年)升宣慰使。明洪武五年(1372年)杨铿降明,受宣慰使职,播州宣慰司归四川布政使司管辖。明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前后,杨应龙为对抗朝廷,大规模重修海龙屯。海龙屯在13世纪成为四川(明代早期属贵州)地区播州宣慰司杨氏土司专用的山地防御城堡,与播州宣慰司治所穆家川土司城配合使用,是战争时期播州土司的行政中心,于1596~1600年集中重建。播州宣慰司辖川、黔、湖广交界要地,势力强大,属民以仡佬族、苗族为主。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明军发动"平播之役",海龙屯毁于战火。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播州土司改土归流,播州一分为二,设遵义军民府属四川,平越府属贵州。  相似文献   

10.
正一仲秋,秋雨细洒,沾衣欲湿。出遵义,朝西北,往高坪,上空的云,灰色黯淡,一动不动。来到龙岩山东麓,海龙屯遗址终于在阴云中依稀显露。孤峰耸峙,地势险要。《明史》称其"飞鸟腾猿不能逾者"。这个曾经的反叛者的军事大本营,这个曾经的称雄一隅的神秘王国,多少还有一层面纱。  相似文献   

11.
周一 《风景名胜》2013,(9):148-157
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在藏语中被称为"热贡",意为"梦想成真的金色谷地"。早在公元18世纪,这里就以几乎囊括了藏传佛教艺术一切门类的"热贡艺术"而闻名于藏区。在同仁县的吾屯,90%以上的男子都能够绘画或塑像,身怀绝技的高手更是层出不穷,热贡艺术因此也被称为"吾屯艺术"。推开吾屯任何一座土坯外墙的僧舍或者农舍的院门,所见到的景象都大同小异:或者雕塑,或者绘画,似乎每一双手都可以妙笔生花,他们只需轻轻舞动画笔、刻刀,就可以创造出线条流畅、光彩夺目的一幅幅唐卡和一座座塑像。  相似文献   

12.
书讯     
正复活的土司城堡:海龙囤考古手记李飞著,贵州出版集团、贵州教育出版社2014年7月出版,定价36元。作者是海龙囤遗址的发掘领队,一位意气飞扬的"非典型"考古学者。本书是海龙囤考古发掘的"副产品"。作者在白天繁重的考古发掘和整理工作之余,断续在"囤上"写下了36篇10余万字的考古手记,尝试以自己的观察,又尽量摈弃主观的臆断,基于考古发现、文献记载和口碑传说,对海龙囤作出新的、更接近史实的界说。书写的过程,用他自己的话说"没有严密的计划,也没有宏大的叙事,只是随着考古工作的逐步深入,就所看到黄土深处不一样风景的所感、所思,信笔写去"。书中行文尽情挥洒考古探索的意象,描摹作者所看到、所感知、所不解的海龙囤。  相似文献   

13.
位居遵义的海龙屯,为抵御蒙古、保卫大宋王朝而生,到了大明却成了土司造反的“根据地”。它的主人播州杨氏,曾是中国西南辖境最大的土司之一,也是效忠中原王朝的“模范标兵”。然而到了明朝末年,  相似文献   

14.
世界遗产保护管理对缓冲区的界定与管理主要涵盖历史功能、景观特征、风险防范与发展引导等角度。世界遗产海龙屯的保护管理实践表明,外围山体、水系、场地、空间、聚落等环境要素在军事防御、交通、山地景观、环境特征等方面与海龙屯具有重要关联;特定区域的城乡建设、旅游等发展需求可能对遗产的整体保护与管理工作造成潜在影响。这些要素的分布是缓冲区划定及管理的出发点。管理策略与保护管理需求的差异相关,缓冲区分类可更具针对性地开展综合管控及发展引导。缓冲区的设置不仅是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一种手段,也是深入认知遗产价值与要素的一种方式。清晰的缓冲区及其管理要素辨析可为遗产监测和长期保护管理提供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5.
华夏视野     
海龙调查这是海草,还是现代艺术品?都不是。这位是海马的表亲——叶海龙,一种仅见于澳大利亚西部和南部海域的鱼类。科学界对它知之甚少,因此海洋生物学家格雷格·劳斯一直住搜集其DNA信息。他发现,先前他以为分属两个品种的海龙可能只是生活在一片  相似文献   

16.
容雪 《考古》2014,(12)
正《唐崖土司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由湖北省文物局、三峡大学、唐崖土司城遗址管理处编著,科学出版社2014年9月出版发行。该书为16开本,正文共456页,约72.3万字,定价198元。唐崖土司城址是土司制度鼎盛时期土司遗存的典型代表,其与湖南老司城遗址、贵州海龙屯遗址共同组成的"中国土司遗址",并被国家文物局确定为中国2015年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唯一项目。该书是2014年5月31日至6月1日,湖北省文物局等主办的"唐崖土司学术研讨会"的论文集,内容涉及唐  相似文献   

17.
海龙屯列入世界遗产的奇迹般的速度,一方面为这处珍贵的遗产地赢得了应有的关注和高级别的保护,另一方面也不可避免地为其未来的价值阐释带来巨大挑战。世界遗产框架本身作为一个强大的阐释方法,在遗产地实际工作中还有待充分实施。除此之外,历史文献、相关研究和对利益相关方的现场访谈都显示,还存在一个丰富多元的地方叙事框架,体现了这处世界遗产"金字塔尖"下多层级和更广域的价值。而由于多重地方叙事从最初就没有被囊括在世界遗产价值体系之内,因而不会被默认为阐释内容的一部分。认识到两种叙事的存在,两者之间关联和断裂的现状,有助于重回整体性视角,实现对遗产地更真实、完整的阐释。  相似文献   

18.
牛筋 《旅游纵览》2011,(5):46-50
很小的时候,就听大人讲《哪吒闹海》的故事,知道海底下有个海龙宫,过了没多久,自己又看了《西游记》的故事,知道齐天大圣孙悟空向海龙王借了海龙王的定海神针当兵器,知道海龙王就住在海龙宫里,海龙宫里还有许多虾兵蟹将和宫女。从此之后,我就望着星星在想,有朝一日,我也要到海龙宫去看看。海洋世界——一个充满神奇幻想的世界,探索海底奥秘也就成了我多年的梦想。  相似文献   

19.
卷首语     
正中国申报2015年世界文化遗产项目"土司遗址"已进入倒计时阶段,今年九月联合国世界遗产委员会的专家现场评估工作顺利完成。为此,本期特别推出"土司遗址申遗专辑",全方位解读湖南老司城遗址、湖北唐崖土司城址、贵州海龙屯等三处土司遗址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资格,为什么是它们能成为中国遗留的众多土司遗址的代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对世界文化遗产所应具有的突出而普遍价值有明确的规定。《土司系列遗产潜在的突出普遍价值分析》在历史、考古、社会、民族学等相关学术领域对土司制度及土司遗址的研究基础上,以世界遗产理论体系中"系列遗产"的价值认知视  相似文献   

20.
杨剑坤 《旅游》2010,(7):62-65
我一直认为在旅途中遇见一家特别合适自己的酒店是很要些缘分的,就像长路上有一棵散发着松香和阴凉的古树在未知而遥远的某个地方静悄悄地等着你的到来,你可以在绿荫下解缚自由,也可以无拘无束为所欲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