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贵阳文史》2006,(1):I0004-I0004
三元宫,位于大西门锁桥东侧。前临市西河,后倚西门城墙,规模宏大,殿阁重重。三元宫是旧时贵阳道教三大道观之一。其中“三元”是指所祀的天、地、水,道教亦称“三宫”。  相似文献   

2.
少如 《旅游纵览》2012,(4):18-18
<正>说到城市的建筑色彩,不得不提到两件事。一件发生在纽约市唐人街。唐人街居民以华人为主,自然少不了"庙"呀、"观"呀的。只不过这些庙、观都是"逐楼而居":一栋大楼的底层是卖鱼、卖菜的,楼上就有可能是什么"黄大仙庙"白云观"之类。细心的过客只要抬头往上看,就能看到打着手机、将光脑袋探出窗外的和尚。正好有一家道观开在一家意大利匹萨饼店的对过。近  相似文献   

3.
正长沙的熙宁街现在已经不存在了,它是我小时候上学的必经之路。东岳宫(道观,始建于唐开元13年,距今1280多年,位于长沙市开福区内)以前的山门就在这条不长的小街上,那时的东岳宫没有如今高大巍峨的红墙黄瓦新殿堂,是个破败即将坍塌的小庙。我要说的故事就发生在那个破败的小庙里。那是"文革"特殊年代,当时东岳宫已没有道士,只剩断垣残壁。我和住在熙宁街附近的同学,放学后便常常去那些断垣残壁中玩耍,捉迷藏。然而很不幸,就因为我们常常在那里玩,有  相似文献   

4.
洪烛  yuan 《旅游》2013,(2):12-17
【被誉为"道教全真第一丛林"】对道教有兴趣的人,恐怕都知道北京的白云观。此乃北京最大的道观,被誉为"道教全真第一丛林"。唐开元年间已成规模,原名天长观。金时引大加扩建,更名十方大天长观,是当时北方道教的最大丛林,并藏有《大金玄都宝藏》,金末毁于火灾,重建后改称太极宫。元时又叫长春宫,因为掌门的道士即大名鼎鼎的长春真人邱处机。丘处机被奉为全  相似文献   

5.
<正>一、"九窑十八洞"概况纯阳宫位于太原市五一广场西北隅,为供奉著名道士吕洞宾的道观,因其道号纯阳子故而得名,也称吕祖庙。纯阳宫是一座道教文化与园林艺术巧妙结合、建筑规模较大的明清时期建筑群。该宫整体建筑设计新颖,摆脱了传统北方官式建筑布局的宏大庄重风格,其布局奇巧紧凑,亭台楼阁错落有  相似文献   

6.
游览二仙庙     
郭东曙 《文史月刊》2007,(3):F0004-F0004
到陵川县不游二仙庙,绝对是件憾事。该庙又名二仙观、二仙宫、真泽宫,在该县崇文镇境内,距县城仅3公里,创修年代不详,但  相似文献   

7.
嘉应观     
嘉应观,又名庙宫,俗称大王庙、龙王庙。在河南省武陟县东南二十五华里的大刘庄和杨庄之间。据《武陟县志》记载:“嘉应观在二铺营东,雍正初年,以黄沁安澜奉敕建,规模壮丽,有铜碑刻。”嘉应观创建于雍正初年。嘉应观规模宏大,建筑雄伟,据庙产碑记载:观分南北两个院落,占地数百亩,有房数百间。经二百余年之沧桑巨变,南院已变为一片废墟,唯北院保存较为完整,1963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嘉应观现有面积21750平方米,为五进  相似文献   

8.
有城墙区隔的旧京是一座与农耕文明相匹配的乡土性城市。这种乡土性既体现在对土地敬畏的神圣性之中,更体现在家、街、城同构性的空间美学。不仅宫、观、庙、庵、坛、祠、寺等以不同的阶序密布旧京,对民众而言,供奉碧霞元君的"三山五顶"还拱卫着京师。西直门内大街这样普通的街巷也有着有"九龙二虎"之称的众多小庙。曾经普遍存在的四大门信仰使得旧京众多的家居空间同样多少具有"庙"的性质。与此相连,旧京的庙会是一种与旗人闲适典雅的日常生活相连接,并集中呈现日常生活,展现个体价值的精神性存在。在以西方为标杆的近现代化历程中,旧京必然性地经历了去神化和对以敬拜为核心的庙会的污名化历程。庙会整体性地衰减为彰显人力与物欲的庙市,沦为一种物化性的存在。随着21世纪以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运动,庙市又向庙会进行了有限度的回归。  相似文献   

9.
朱熹的文道观打破了之前文道观旧的思维模式,不再将文与道对立,而是将文与道合一,提出了"文道合一"的观点。这一理论的提出,不仅与他道学家"以文为工具"的身份相关,而且与他的哲学思想有关。本文从朱熹的哲学思想出发来探讨朱熹的文道观,发现朱熹的文道观与他的理气观、道器观、体用观联系密切。因此,从哲学角度来分析朱熹的文道观,有助于我们更清楚地去探讨朱熹文道观与其哲学思想之渊源,从而更全面地把握朱熹文道观在其思想体系中的地位与价值。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山西本土道观如芮城永乐宫、太原纯阳宫、大同纯阳宫、恒山悬空寺等出发,分三部分进行详细介绍。前两部分分析道教"天人合一""、三教合一"、"神仙崇拜"等思想对道观建筑形制、道士造像、装饰艺术的影响。第三部分分析了道教宫观的三种形制:帝王宫城式、宫观式、庭院式。  相似文献   

11.
周人的宗庙制度营建,发轫于先周晚期,彼时古公亶父率民营岐周庙室,终结于战国时期,大体皆遵循"一主一庙"之"都宫制"。同时期的姬姓诸侯国宗庙仿效周王室,故基本类同。周王室继承商王室的五庙成组及宗庙不毁制度,即以太祖庙室居中于南,依次往北布局二昭庙室于西,二穆庙室于东,然后以一大圈都宫墙垣将此五庙围护在一起,成为一个大的宗庙建筑群组合。西周金文中的"京宫"与"康宫"即此类大的宗庙建筑群组合。第六代去世的先王之子则另起一大的宗庙建筑群组合,并以其父庙为此大组合的"太祖"。如京宫内五位"满员"后,周昭王另起"康宫"。每位周王先祖均独立拥有一组宗庙建筑组合,即最南面有较为开敞的"庙",可呼为前殿;居中是"大室"所在的中殿,为较为常规礼仪活动的举行地;最北面或曰最后面是后殿,可呼为"后寝"。  相似文献   

12.
三元宫遗址的史前遗存,是研究洞庭湖区乃至长江中游原始社会历史的珍贵资料。但是,由于三元官史前遗存的文化面貌与先前发现的屈家岭遗址、大溪遗址的文化内涵均有差异,因而对其文化属性的探讨出现了彼此牴牾的意见。近几年来,长江中游史前考古取得了可喜的收获,与三元宫各期遗存相同的文化类型大量的发现。对与此相关的文化属性的研究日趋广泛、深入,但仍众说纷纭,本文亦专此作些论证,以就正于方家。  相似文献   

13.
温春爱 《文物世界》2006,(6):36-39,53
介休后土庙史称“道家地”。位于山西省介休市旧城西北隅,属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庙由后土庙、三清观、吕祖阁、关帝庙、土神庙等数座庙院组成,是一座规模宏大、体系完整且保存完好的全真派道观古建筑群。据庙碑考,其始建年代在北魏年间,之后历经各代修葺、重建、扩建。现存建筑保存了明清时期的格局和风貌,其占地面积达9000余平方米。整座庙宇建筑布局合理,结构严谨,错落有致,继承了我国传统的古建筑思想和格局理念,具有深刻的道教文化内涵,堪称中国明清建筑之典范。  相似文献   

14.
贵阳府学宫己经片瓦无存,只有留下来的几张珍贵照片还能见证它的辉煌。至于贵阳府学宫每年的盛大祭孔典礼,早已随打倒孔家店之举消失在历史的风烟中,它培养了多少学子、出了多少名流也不可考。文庙巷在今喷水池西侧的延安西路北面旁边,是一条明代就存在的古巷。此巷不长,大约只有两三百米。闻名筑城的薛家井也在巷内。它的旁边就是贵阳著名的府学宫,此巷名"文庙巷"即缘于此。文庙是奉祀至圣孔子的地方,故又称孔庙。同时又叫府学宫,即府一级的学校。由此可见,这个简称"文庙"的处所,实际上有两个单位,一是文庙,专门奉祀至圣孔子的地方;另一个是府学,乃专供生员读书的地方。其布局是文庙在前面,府学在后面。贵阳如此,全国大都是这样。  相似文献   

15.
地方孔庙的"庙学合一",决定了其布局方式必然围绕祭祀功能的"庙"和教学功能的"学"展开。由于城市等级和所处的环境不同,地方孔庙在建造过程中,布局方式亦有所不同,体现出一定的时代特征。但是,无论庙学布局方式如何变化,孔庙在庙学组合空间中的统领地位是至高无上的,其建设的空间原则都遵循:"文庙之建列在通衢,岂不焕然昭烁?"庙貌务必"森然伟观",以使"过而望者,虽远而数十百里,咸知所敬仰",体现了孔庙作为一地的精神领袖和教化代表的崇高地位。  相似文献   

16.
黄韬 《贵阳文史》2014,(2):14-17
正人们常说"不到王家巷,就等于没有到贵阳市。"改革开放后,王家巷就如广东的高第街、武汉的汉正街一样,见证着城市市场经济的发展。就在这条横街小巷里,承载着贵阳的人文历史,见证着贵阳的经济变化,留下了一段不可磨灭的记忆。  相似文献   

17.
道士的服装称为道袍,又称为唐装或汉装,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汉服,还要戴古代的冠巾,脚上穿的鞋叫做云履。道士进行宗教活动的场所称为宫、观、道院或者庙,他们大  相似文献   

18.
明清澳门的大型庙宇,多数是伴随着中国的官方机构在澳门的一些要地建立,而由官方主导,阖澳乃至全国各地商民赞助创建和维修的官庙。其中鼎建于清雍正元年(1723年)的莲蓬山"慈护宫"(后改今名为莲峰庙),位于澳门半岛东北部正中的陆路咽喉所设的军事要塞"关闸"之口,故又名"关闸庙"。该庙是清朝在澳门半岛内最早而且是最大型、完整的官建  相似文献   

19.
释“隐官”     
传世历史文献中见有"隐宫"一词,而秦及汉初的简牍文书中则有"隐官"一语,早有论者指出两者所言乃同一事物。由传世文献结合出土文献及其他考古资料可知,"隐宫"乃"隐官"之误。"隐官"本身既为机关名,亦为"处隐官"者的通称。凡受肉刑而获赦免、平反或私属得放免者,皆入"隐官"。"隐官"本身为贱民。"隐官"之得名乃指其身体受损情形而言。  相似文献   

20.
《史记·秦始皇本纪》曰:“二十七年,始皇巡陇西、北地、出鸡头山,过回中。焉作信宫渭南,已更命信宫为极庙,象天极。”(中华书局标点本第241页)这两句话记述了秦始皇于是年的巡行和修建长信宫两件事。可译作:二十七年,秦始皇去陇西、北地巡游,越过鸡头山,经过回中宫。这一年在渭水南岸修建了长信宫,不久又把长信宫改名为极庙,以象征天上的北极星。问题是“过回中。焉作信宫渭南”,断句似不当。毛病在“焉”字上。一般地讲,“焉”字是一个指示代词兼语气词,作语气词又经常用在叙述句的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