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今年6月,我应安徽老年新闻工作者协会和安徽老年报社的邀请,以81岁之身,在距上次15年之后,重上著名的风景胜地黄山,引起了一段美好的回忆。回忆的主要内容是关于安徽在20年前揭开我国农村改革开放序幕的情景,也是《人民日报》在当时对安徽改革进行大力宣传的情景。小平同志曾说:中国改革是从农村开始的,农村改革是从安徽开始的,万里是立了功的。这段历史之所以值得回忆,主要意义在这里。6月8日一到蚌埠,我触景生情,感慨万千。蚌埠原是凤阳县的一个小镇,凤阳是农村“大包干”的发祥地,我立即想起了当时曾经流传全国的“要吃米…  相似文献   

2.
我家原籍河南周家15,仅有草房数间。祖父兄弟5人,全靠曾祖父的工资生活。后来,家里的人口越来越多,曾祖父已照顾不了,只好分家。当时,祖父在安徽蚌埠一家煤矿谋职。我随祖母、父母和2个姑姑到了蚌埠后,租倪家房屋3间居住。祖父是前清举人、书法家。祖母精通阿拉伯文,此时应聘到南京回族女学任教。大姑母随祖母去南京,我们则留在蚌埠照顾祖父。  相似文献   

3.
七千人大会召开 检举信 导致会议延期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几封检举信,目前已知其中一封来自安徽。“我后来晓得,安徽省蚌埠市委副书记马骞给党中央写了一封信,反映安徽省委第一书记曾希圣的问题。刘少奇后来带了一帮人到安徽组来‘揭盖子’。不只针对曾希圣,省委几个书记后来都受影响降职了。”马维民说。  相似文献   

4.
正抗战时期的安徽沦陷区一直为史学界研究的薄弱环节。因原始材料不易查找,现存有关此段历史的著述颇多失误。本文拟就若干社会组织的成立时间问题,略作申述,以窥一斑。1、大民会蚌埠联合支部何时成立对于这个问题,《铁蹄魔影录》一书提到,1938年10月10日,倪道烺于伪省会蚌埠举行伪省长就职典礼,参加典礼者包括大民会蚌埠联合支部代表。~((1))换言之,这一组织在1938年10月10日前就已存在了。这一说法是否符合史实呢?查1940年4月  相似文献   

5.
安徽人对治淮应该是不陌生的。在蚌埠,那座大而陈旧的大楼——淮河水利委员会——几乎人人皆知;你若搭乘出租车,只要对司机说“淮委”,就象在北京说“天安门”一样,立马会准确无误地把你带到目的地。  相似文献   

6.
房列曙 《安徽史学》2008,21(4):111-117
民国时期安徽人口发展的总特点呈补偿性低速恢复特征。安徽人口政区分布不均,地域分布的密集点,以长江沿岸为首,依次为淮河流域、江淮丘陵、皖西山区、皖南山区。民国前期,人口省际迁移数量甚微;随着工业发展,大批农民迁入城镇,尤以迁入安庆、芜湖、蚌埠等城市为多。民国时期,安徽人口的职业结构中,从事农业的居首,其次是从事商业和工业的。  相似文献   

7.
蔡小军 《安徽钱币》2005,(2):21-22,19
谈到安徽省银行,可追溯至民国元年(1912年)创办的安徽中华银行。然该行因“二次革命”失败而于民国三年(1914年)被迫停业。1920年,皖省当局又拨款设立安徽省银号于蚌埠,继而又因北伐战争而于1926年宣告结束。在之后的近十年内,安徽一直未设省级金融机构。  相似文献   

8.
精品回音     
2002年6月,安徽凤阳明皇陵出土一批明代砖雕年号钱币,消息播及邻里,蚌埠泉界多次前往,并先后徽购多品。自《安徽钱币》2003年第3期刊出大幅图片后,引起各地泉友的关注,纷赴凤阳寻觅,谭府即成泉友探宝的中心。  相似文献   

9.
张雷  方宇 《江淮文史》2006,(6):160-169
2005年11月,来自北京、江苏、河南、山东、安徽等地的专家学者40多人聚会蚌埠市,共同研讨双墩遗址和双墩文化。为什么在时隔14年之后,在蚌埠再次召开这样一个高规格的专题研讨会?南距淮河约5公里的蚌埠市北郊,那处一向被村民们视为乱葬岗的约2万平方米的土高台,何以吸引了全国一些顶尖级专家的目光?出土的众多陶器上神秘的刻画符号究竟隐藏着怎样的惊世秘密?双墩遗址又将会给蚌埠这座“火车拉来的长淮码头城市”带来怎样的历史机缘和精神动力?带着这些问题,就让我们一同走进双墩这片古先民曾经繁衍生息的神秘而又沉寂的土地,去探寻淮河流域…  相似文献   

10.
欧远方 《江淮文史》2003,(3):163-165
一个爱国主义者,也应是一个爱乡主义者,二者不但不矛盾,而且相辅相成。我爱之国,是中国,或名炎黄,或名华夏;我爱之乡,是安徽(简称皖),是淮河,是五河。1998年是安徽建省330周年,省里发起了颇具声势的纪念活动。清朝康熙皇帝把江南省一分为二,江苏省,安徽省。我的祖宗原在苏南,朱元璋称帝后把苏南18万户迁徙到凤阳府境内各县,包括五河。单说安徽,我对她有无限的感情,这个省的特点,地理上多姿多彩,有山,有丘陵,有圩区,有平原,两条大江大河———长江、淮河,从安徽穿省而过。这在全国罕见。长江淮河把安徽一分为三,这三大块在气候上、经济上、文…  相似文献   

11.
<正>2014年6月22日由星光珠宝独家支持的安徽广播电视台《周末赛宝会》栏目蚌埠站鉴宝海选活动在星光珠宝蚌埠旗舰店盛大举行。现场吸引了400多名藏家前来鉴宝,场面十分热闹。《周末赛宝会》栏目突出权威与公正,拥有国家最高鉴定机构——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中3—5位固定专家团。原安徽省文物鉴定站站长周京京、中国古陶瓷研究协会副会长李广宁、考古学博士后王长丰3位专家团现场为藏家进行藏品鉴定。作为《周末赛宝会》独家冠名商的星光珠宝,是中国领先的珠宝零售企业新贵,是多品牌集中专卖  相似文献   

12.
张鸿奎 《江淮文史》2006,(3):110-115
我原在国家教育部、高教部工作,“文革”期间下放到安徽凤阳的教育部“五七”干校劳动,3年后分配在安徽农学院教育小组工作。80年代初,奉民进中央指示,协助滕茂桐筹建安徽民进组织,后历任省民进专职秘书长、副主委兼秘书长,现为名誉副主委。我是1953年加入民进组织的。在这50多  相似文献   

13.
在安徽省历史学会一九八三年十月召开的学术年会上,部分高校和中学历史教师就如何运用历史学科对广大青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展开了热烈讨论,在会上发言或书面发言的主要有:安徽农学院刘孝良、陈家英,安庆师范学院杨振麟,安徽中医学院魏云超,淝河汽车制造厂学校董伯庸,南陵师范学校牧邦华,蚌埠二十三中王戈音,宿州市八中袁曙,芜湖一中杜广友,巢湖水泥厂职工子弟中学姜恒雄等。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盂亦奇同志离我们而去已5年了,我们深切怀念他。2003年淮河大水,当时有友人背诵了孟亦奇诗作“涝沱恶雨应无虑,两路扬帆下釜塘”之旬,令我追忆起有关诗作的一段少为人知的历史。据《安徽日报》报道:2003年当淮河蚌埠闸流量达7450m^3/秒时,怀洪新河首次分洪,“分洪后造成固镇、五河境内浍河、  相似文献   

15.
秦志军 《旅游》2007,(7):6-6
这期我们又做了安徽。回想上一次做是在2005年的第6期,我们出了《安徽桃花源》的选题,封面至今还记得。我的摄影师告诉我说,那是2004年8月他在安徽泾县的桃花潭拍的,拍的是清晨时分的桃花潭边,场景是女人们在洗衣服。当时,早晨江面上浮着薄雾,非常难得,可惜这张片子后来丢掉了,他说,不知道还能不能补得回来。  相似文献   

16.
周军 《江淮文史》2004,(5):108-115
不久前,一个朋友送给我一份材料,这就是1979年元月召开的安徽省委工作会议编印的有关合肥、蚌埠组讨论内容的第12期“会议简报”。这份简报有如下字:  相似文献   

17.
李白人生起点在四川,终点在安徽。作为一个四川人,我与安徽也有很深的情缘——我最后的学业是在安徽完成的。  相似文献   

18.
他17岁给张学良当卫士,经历过张作霖被炸的“皇姑屯事件”和“西安事变”;他与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万毅结拜过兄弟;他给周恩来写过信,并收到过周恩来的亲笔回信;他在陕西王曲听过美国记者斯诺的演讲,又在安徽蚌埠和日本坂垣师团激烈战斗,并身负重伤;他加入过基督教,新中国成立后又投身革命,担任湖南武冈县副县长整整15年。这就是至今仍健在,已经96岁的李守义老人的传奇故事。  相似文献   

19.
乐彤 《旅游纵览》2014,(12):94-97
<正>第六届中国女摄影家协会会员作品展已于6月底在安徽蚌埠举行,本届影展主题为"同心共筑中国梦",展出180幅摄影作品,并通过这些照片反映中国女摄影家为开拓中国摄影事业、促进社会文化发展繁荣而做出的不懈努力,同时展示中国女摄影家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坚定信心。  相似文献   

20.
陈意新 《江淮文史》2005,(2):172-176
我第一次读《江淮史》是2003年冬天,纯出于个人兴趣。当时,我经常通过互联网从美国与安徽社科院的沈葵先生和安徽大学的王朔柏先生讨论我们的合作研究项目“人民公社期间的安徽农村”。在一次聊完课题后,这两位同事告诉我,《江淮史》2003年第一至四期连载了高飞先生的回忆录《蹉跎与奋进——我的知青生活十五年》,其中提到了我二哥的名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