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1189年,成吉思汗被归服他的蒙古部众推举为可罕之后,经过十六年艰苦征战,统一了四分五裂的大漠南北,并于公元1206年,在斡难河源举行具有历史意义的忽里勒台(聚会),“建九脚白旄纛做皇帝”,宣布建立蒙古汗国,这是蒙古民族跻入世界历史舞台的开始。研究成吉思汗所建立的蒙古汗国,无论对中国史,还是世界史,均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仅就成吉思汗时期蒙古法律,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十三世纪初叶,蒙古族出现了一位英勇善战的领袖——成吉思汗,他率领蒙古骑兵,用武力统一了蒙古草原,并征服了西域与中原地区的大部,为全国走向统一,奠定了基础。但是,以一个政治、经济、文化都落后的游牧地区奴隶主贵族,进入比它先进的农业区中原、西域(如伊犁、阿里马、寻斯干等地),如何在这些地区建立统治秩序,成  相似文献   

3.
今天辽宁省的西北部自秦汉以来。就是中国北方民族生息与活动地区。据《元史》记载:在十三世纪(公元1220年左右),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汗国以后,就定辽西一带为异母弟别里古台的封地。元王朝时,辽宁西北部分别属于辽阳行省和大宁路。  相似文献   

4.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用20年时间统一了蒙古各部,1206年蒙古各部尊举铁木真为成吉思汗。此后,他率部远征欧洲,建立了横跨欧亚的蒙古游牧大帝国。在出征西夏之战中,于1227年8月25日病逝于六盘山。为此,我国名历史学家蔡东藩曾赋诗吊曰:开邦端仗出群材,基业全从百战来;试向六盘山下望,一回凭吊一低徊。  相似文献   

5.
程弓 《黑龙江史志》2012,(18):43-46
<正>6.元代的冰雪丝绸之路6.1蒙元王朝与站赤制度公元1206年(蒙古成吉思汗元年,金章宗泰和六年,南宋宁宗开禧二年),蒙古诸部首领在斡难河召开"库里尔台"(全部落联盟首领大会),推选铁木真为蒙古大汗,即成吉思汗。成吉思汗任命大将木华黎为左手万户,统辖东边直到哈剌温山(今大兴  相似文献   

6.
《黑龙江史志》2012,(10):11-14
<正>历史阶段:元公元1206年(蒙古成吉思汗元年,金章宗泰和六年,南宋宁宗开禧二年—1367年(元惠宗至正二十七年)1206年(蒙古成吉思汗元年,金章宗泰和六年,南宋宁宗开禧二年)十一月蒙古诸部首领在斡难河召开"库里尔台"(全部落联盟首领大会),推选铁木真为蒙古大汗,即成吉思汗。  相似文献   

7.
一 《青史演义》是一部是清末蒙古族作家尹湛纳希创作的现实主义巨著。作品描绘了从成吉思汗诞生到窝润台即位为止重要的历史事件,展现了十二、三世纪蒙古民族的历史画面,塑造了民族英雄成吉思汗的光辉形象。 《青史演义》虽然取材于历史,但是就作品的创作意图和作品的客观效果来说,都具有时代精神和现实意义。它产生于十九世纪的中叶,当时蒙古民族濒临着危机,为挽救民族的命运,唤醒民族的觉醒,尹湛纳希创作了《青史演义》。  相似文献   

8.
察哈尔蒙古,是成吉思汗先世孛儿只斤家族的直系后裔。元至正二十八年,明洪武元年(1368),元朝灭亡,原元朝帝室由大都(今北京)退往上都(今多伦西北正蓝旗东上都河北岸),蒙古内部自此陷入长期的封建主互争雄长的局面。明成化十六年(1480),成吉思汗十五世孙巴图蒙克被扶立为汗,号达延汗,统一蒙古各部,达延汗自领左翼,设帐于察哈尔境内。  相似文献   

9.
耶律楚材是蒙古汗国开国名相,13世纪杰出的少数民族政治家,他以拯救斯民为己任,辅佐蒙古统治者,积极推行汉法,实施了一系列有利于社会发展的政治、经济、文化举措,为我国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是中华民族杰出人物之一。这里讲一个他为燕京(今北京)百姓除盗的故事。蒙古太祖二十二年(1227年)七月,太祖成吉思汗去世,遗命由其子拖雷监国,代行大汗职权。这年冬天,耶律楚材奉拖雷之召,回到燕京。耶律楚材是契丹皇室之后,出生在燕京,曾在金朝为官。之后投在成吉思汗帐下,随军东征西讨,三十七岁这年,  相似文献   

10.
契丹作为一个游牧部族,在其建国前后的相当长历史时间内,原始的宗教形态及宗教活动,对其国家的形成与发展,曾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并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由于史料的缺陷,学者们对耶律阿保机建国的过程还很难完全认识,但各民族的历史是可勘验比证的,尤其是同属游牧经济形态而又相隔很近的北方民族,往往会出现惊人相似的历史事象的重复。耶律阿保机与成吉思汗、神速姑与阔阔出等,即可视为契丹与蒙古历史人物的某种类同。  相似文献   

11.
正"从日出到日落之处,皆为天赐吾之大地。"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在南征北战时,曾说过这样一句豪情万丈的话。如今这句话被镌刻在成吉思汗陵区的石碑上,他的精神也在草原上生根发芽。蒙古人通过一年中各种祭祀活动,来纪念他们心目中这位真神。经年流传下来的祭祀活动,成为蒙古民族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2006年成吉思汗祭典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成吉思汗祭祀文化也得到了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重视和保护。  相似文献   

12.
成吉思汗,名铁木真,姓孛儿只斤。1206年,铁木真统一蒙古各部落,在斡难河源头(今蒙古鄂嫩河)召开忽里台大会,即蒙古国大汗位,号成吉思汗,庙号太祖。成吉思汗为蒙古各部落的统一和蒙古国的建立,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从1205年开始,成吉思汗功金灭夏,继而灭西辽。1219年,成吉思汗率20万大军西征花刺子模。此后,他的儿孙们率领蒙古大军远征至匈牙利、波兰。1226年,  相似文献   

13.
蒙古族饮茶在饮食文化中占着极其重要的地位。这与蒙古人的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从事畜牧业生产的牧民吃肉食比较多,吃蔬菜比较少。饮茶不仅可以助消化,还能补充少吃蔬菜所缺乏的营养。蒙古牧区主要饮奶茶,并具有浓厚的民族特征。除奶茶之外,还饮红茶、花茶、地方茶等。本文就蒙古人饮茶的历史及其发展的茶文化进行探讨。 蒙古族饮茶的起源。蒙古饮食文化中饮茶比较突出,在日常生活中饮茶占着重要的地位,特别喜欢喝奶茶。人们把奶茶称之为“蒙古茶”。蒙古人饮茶的历史从13世纪开始,比较确切的应该说起源于成吉思汗时代。元太祖十六年(1221年),南宋赵珙出使蒙古,辞别之日,木华黎说:“凡好城子多住几日,有好酒与吃,好茶饭与吃。”虽然出于礼貌,是客气的挽留,这里就提到了以茶款待。长春真人《西游记》载:“车驾北回,在路屡赐葡萄酒、瓜、茶食。”耶律楚材随成吉思汗西征,在《赠蒲察元帅七首》的诗中有“一碗清茶点玉香”之句,说明蒙古军营中也饮茶。成吉思汗的《神茶罐的故事》等都反映蒙古人在成吉思汗时期开始饮茶。宋朝用茶换取北方游牧民族的家畜和畜产品,在边关实行茶马互市,使蒙古人通过互市获得茶叶,与蒙古人开始饮茶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成吉思汗书写战争“大手笔”1227年8月25日,尊号“成吉思汗”的蒙古开国之主铁木真在出征西夏国途中,在六盘山军营病逝,享年65岁。成吉思汗,这位蒙古民族最引以为骄傲的民族英雄,在中国史籍上被尊称为元太祖。他的故事,800多年来在许多国家有无数书籍和文艺作品传扬,至今蒙古国和日本的联合考古队还在寻找这位大汗神秘的地下寝陵(建在内蒙草原的陵园只是衣冠冢)。后世人不论对成吉思汗如何评价,也都承认他是世界古代战争舞台上一颗最耀眼的明星。生长于血腥仇杀的草原,几十年征伐建立了古代世界无人可比的威武功名。成吉思汗1162年生于一个…  相似文献   

15.
阜新东蒙短调民歌阜新原本是蒙古勒津部驻地,以游牧为生。17世纪中叶,河套地区的土默特右旗迁到阜新地区,这里的游牧蒙古人逐渐改变了生产方式,变游牧为农耕。几乎是在同时,喇嘛教传入阜新地区,与蒙古萨满并  相似文献   

16.
由两位著名的卫拉特蒙古史学者——中国人民大学马汝珩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大正研究员合著的《漂落异域的民族——17至18世纪的土尔扈特蒙古》一书,最近已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翻阅这部史料翔实、论述精当的著作,笔者心头不由得涌起一股暖流:这是我国卫拉特蒙古史研究领域取得的又一新成果,这部书也许标志着这一领域的研究从此将进入一个新阶段。土尔扈特蒙古是我国蒙古部族中古老的成员之一,其先祖可远溯到12世纪下半叶克列特部的首领王罕,其后多经磨难,历尽艰辛,发展到16世纪末17世纪初,成为游牧于我国西北地区卫拉特蒙古重要成员之一。自17世纪初期起,该部牧民不断向西迁徙,大约到1630年左右,在和鄂尔勒克率领下,大部分牧民离开原来的牧地,经过哈萨克草原,越过乌拉尔河,到达伏尔  相似文献   

17.
公元1234年,蒙古贵族消灭了金王朝,占领了广大的中原地区。蒙古族是一个游牧畜牧业民族,十三世纪初刚刚跨进文明时期的门槛。这时,中原汉族早已进入封建社会的发达时期,有素称发达的农业和手工业,有光辉灿烂的文化。蒙古草原的社会状况和  相似文献   

18.
《西北民族史与察合台汗国史研究》《西北民族史与察合台汗国史研究》,刘迎胜著。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9月第1版,215千宇。察合台汗国是13、14世纪统治欧亚大陆大部分地区的蒙古帝国内的一个宗藩之国,它的建立者是成吉思汗次子察合台,其极盛时期统治了包...  相似文献   

19.
<正>蒙古国国际游牧文化研究所与日本大阪国际大学联合组成的考古队在蒙古国戈壁-阿尔泰省沙日嘎苏木境内发现一座古城,名为哈拉镇西日格(Khalzan Shireg)城。该城址被认为是在13世纪成吉思汗的军事据点"镇海城"。城址平面形状近似正方形,城墙边长在170至220米之间,东墙设有一门,城内中心位置有一处大型建筑台基。2014年,蒙日联合考古队对哈拉镇西日格城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出土了陶瓷器残片、铁器、建  相似文献   

20.
成吉思汗墓地所在是历史-考古学界长期探究的问题。依据可信的汉、蒙文和波斯文史料,成吉思汗及其继承者(元诸帝)的葬地在不儿罕山(肯特山)南、克鲁伦河上游北的"起辇谷"(即《元朝秘史》所记"古连勒古"),其地当在今蒙古国肯特省曾克尔曼达勒苏木境。1990年代以来,蒙古国和日本的考古学者追寻蒙古古代遗迹收获甚丰,特别是在阿兀拉嘎遗址(认定为成吉思汗大斡耳朵)的发掘中找到可能是"灵庙"的废墟和祭祀遗物,为寻找成吉思汗墓地提供了重要线索。本文利用他们的新考古研究成果,结合文献资料,进一步探讨成吉思汗的出生地和葬地,并追溯早期蒙古-成吉思汗先世在鄂嫩河流域的活动和势力逐步兴盛的过程,以及相关的历史地名方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