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 毫秒
1.
《文物》1955,(2)
故宫博物院從一月起新展出了一九五四年蒐集到的四百多件明、清兩代的繪畫。這裏有許多知名畫家的傑作。這些展品中最吸引觀眾的有明代畫家夏昶的墨竹、戴進的春遊圖、文徵明的寒林杖策圖、徐霖的菊石野兔圖,以及陳道復、文嘉等人的山水、花卉、人物畫,在繪畫藝術上各有獨特的風格,可以看出當時幾個主要畫派的面貌。從明末到清初,畫派變化最多,這裏有金俊明、王鑑、龔賢、朱耷、弘仁、道濟、王  相似文献   

2.
所谓瓷器款识是指刻划或书写在一件器物的身部或底部,用以表明器物的时代、用途及工匠姓名的文字,亦称铭文。制瓷业很早就采用这种做法。清·许之衡《饮流斋说  相似文献   

3.
2003年6月28日西藏博物馆正式向社会公众推出一台新的展览——明清瓷器精品展。  相似文献   

4.
<正>中国彩瓷的生产,发展到明、清两代,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已完全可以与青花瓷平分秋色。特别是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制作水平,更是如日中天,是中国瓷器发展史上的另一个高峰。五彩瓷器的主要着色剂为铜、铁、钴、锰等矿物元素,采用低温烧制成型。五彩为二次成型工艺,彩饰色料分釉下与釉上两种,常用颜色有红、黄、绿、紫、赭、黑等。所谓五  相似文献   

5.
正2016年南京博物院从天津征集到一件明万历官窑黄釉宫碗(图1)。口径17.5厘米,侈口、弧腹、浅圈足,通体施正黄釉。造型端庄、釉色纯正、为典型的御窑宫碗。底书"大明万历年制"青花六字双圈款(图2)。黄釉瓷器在明代是皇家的专用品。每年皇帝祭祀地坛要用本朝制作的黄釉瓷器。明朝宣德年间出现一种口沿外撇,腹部宽深,外观端重而又实用的碗,因多为皇宫所用,故称作"宫碗"。这种优美的形制几乎贯穿整个大明朝,无论造  相似文献   

6.
北京故宫博物院夙以收藏丰富而闻名于世,其藏品不仅数量多,品种齐全,而且包括大量稀世珍宝。瓷器是故宫博物院藏品中的一类,仅明清两代景德镇瓷器即达三十余万件,其中三分之二以上为御窑厂烧制的官窑瓷器,它们是系统研究明清两代瓷器,特别是宫廷御用瓷器的发展、时代特征、造型、纹饰、款识等问题的宝贵资料。本文即就个人所见,对故宫藏明清瓷器作些研究和介绍。一御窑瓷器的特定纹饰如前所述,故宫藏明清瓷器,大多为御  相似文献   

7.
1984年12月,西藏文管会文物普查队在哲蚌寺进行文物普查时,发现一些明清时代瓷器。我们通过对比,选出一部分瓷碗和瓷杯简介于后。明成化折枝桃绿瓷碗通高5.2、口径12.2、足径5.8、足高0.7厘米。敞口、矮圈足。碗口沿已残。器腹部刻有折枝桃图案二组(图一)分布两侧。每桃为三色,右黄、  相似文献   

8.
<正>明成化款青花釉里红葫芦瓶,器形呈葫芦形状,外形看似厚重,但实质仍不失成化器物轻薄之特征。整体多半用青花料点缀,一半留白。留白处又显露微淡红色,显釉里红之色。葫芦瓶通身留白处纹饰显现为葫芦连绵不断,寓意为"福寿连绵"。青花料与留白相应,彰显宁静和谐且贵气十足。整个器物不失成化器物的净、白、薄、静、细等特征。底款书"大明成化年制",为传世精品。有极高的收藏价值!  相似文献   

9.
单学萍 《收藏家》2008,(5):23-27
青花瓷与山水画是中华艺术文明历程中两门辉煌的艺术。关于青花瓷的起源,学术界虽然存有不同的界定,但青花在元代已发展成为一种较为成熟的釉下彩品类应是没有争议的事实。青花瓷与山水画在其各自的发展中又相互借鉴影响,并终于在明清之际得到真正的结合。  相似文献   

10.
李祥仁 《东南文化》2000,(9):102-104
本文对明清瓷器的装饰与信仰民俗的关系作了一定的论述。  相似文献   

11.
中国瓷器自古以来凭借着精美的造型、典雅的外表、富有内涵的纹饰享誉全球。明清两代是中国瓷器发展的高峰,这两个时期的瓷器纹饰具有鲜明的特点,极具研究价值,八吉祥纹饰是其中的代表。明清两代八吉祥纹饰在其组成、形象、用途和文化内涵方面既有共同特点也有不同之处。明代的八吉祥纹饰具有明显的宗教色彩,且在民间流传较少。清代的八吉祥纹饰摆脱了宗教色彩,被赋予新的含义,在各地都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12.
我少年时期,因经济困迫,不得已于1915年到海外谋生,1933年我在药房当徒工时,有一外国人向我询问,关于我国《本草》上的苏木,英文如何写法?我虽然做了答复,但他对于我国历史记载的原产地,提出问题。因此,我才开始阅读我国和南洋关系的历史。从文献记载,得知我国古代陶瓷输往南洋很多,因又进一步研究我国古代外销南洋的陶瓷。常常想到,假若能搜得这样的  相似文献   

13.
本所说的钧窑瓷器主要指传世的陈设类钧瓷,其釉色常见有天青、天蓝、月白、玫瑰紫、海棠红等。器类以花盆(图一)、盆奁(图二)、出戟尊、敞口尊、瓶、洗为常。钧瓷之美主要表现在它浑然天成且多变的釉色和大方、典雅宜于陈设的造型。基于此,数百年来,盛赞钧瓷之誉多见诸献,实物仿钧也屡有佳作问世,其上品甚至可与真钧竞风流。但由于从事仿钧瓷生产的窑口较多且从业时间也较长,其产品自身间的差别,长期来一直是聚讼不休的话题。本力图用献与实物相比照的方法,探讨明清两代仿钧瓷的时代与窑口特征。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论述了中国明清两代输往葡萄牙外销瓷的史实。作者在论证中结合了西方有关的档案文献及目前存世的考古发掘与官私收藏的外销瓷实物,并重点介绍了早期存在于葡萄牙的外销瓷和纹章瓷。文章指出广彩在中外贸易和文化交流中不可估量的贡献,而澳门是整个贸易过程的最重要的环节。最后总结出外销瓷具有极高的历史和科研价值,如今存世不多的葡萄牙人在华定制的“纹章瓷”是中葡关系的历史见证。  相似文献   

15.
陶枕陳万里編朝花美術出版社(一九五四年八月) 宋代北方民間瓷器陳万里編朝花美術出版社(一九五五年二月) 我國的瓷器工藝,雖然具有悠久的歷史傳統、創造性的技巧和高度的藝術價值;但關於它的文字記載和圖譜过去却出版很少!十餘年前曾有一本比較系統的中國陶瓷史出版(去年中华書局曾重印过),但它的內容多是堆砌前人的記載,創見發明少,材料極不完整,且有許多錯誤,称之曰‘中國陶瓷史’顯然是不合的。陳万里先生在一九三七年出版的越器图錄,一九四六年出版的瓷器与浙江二书,是实地調查的記錄和多年研究‘浙瓷’的報告,对‘龍泉青瓷’的訪問和討論有一定的貢献。其他散見在報紙雜誌上的論文雖不少,但其中有許多是屬於繁瑣的‘考據’,如發表在‘文物週刊’(前上海市博物館編,創刊於一九四六年十月)上的幾篇文章就有这個倾向。  相似文献   

16.
五彩瓷器是金代北方瓷业的代表,其需要在经过1300℃左右高温烧制而成的白釉瓷面上用毛笔利用多种色釉作画,然后再利用800℃左右的低温烧制而成。其不仅对金代北方的日常生活和民俗活动进行了折射,而且其题材更具有日常化和世俗化的特点。红绿彩瓷器的发展也历经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中,从青瓷、白瓷到彩瓷的一个发展过程。文中对红绿彩瓷器简介入手,分析了红绿彩瓷器上红彩的配制与烧成,并进一步对金代红绿彩瓷器的特征进行了具体的阐述。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辽代宗教瓷器的出土情况、特征和产生的时间进行了较全面的阐述和考证,揭示了辽代宗教瓷器的文化内涵,探究了其产生的时代背景以及宗教对陶瓷艺术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明清时期中欧海上航线开通后,中国的瓷器、丝绸、茶叶在西方广受欢迎,荷兰、英国等国家组建东印度公司从事与东方的贸易。东印度公司在中国瓷器大量销往海外的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一时期,明清政权交替、西方列强对海上霸权的争夺战争等中外时局变化与重大历史事件对中国瓷器的输出以及中外瓷器贸易的格局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9.
1981年吉林市博物馆集中收购了一批明清瓷器,现选择部分精品,介绍如下。一明代瓷器 1.龙泉釉大盘传世品收藏号1193。敞口,圆唇,圈足。盘壁有放射线状凸棱。胎厚,体较大。釉呈影青色,盘底一圈无釉。口径33.7、足径12.7、壁厚1.1厘米(图一)。为明代民窑产品。 2.龙泉釉绳纹耳刻花炉传世品收藏号1194。直口,外折沿,鼓腹,三足,口沿上有一对绳纹竖耳。颈部刻雷纹,腹部刻三组缠枝牡丹。三足呈椭圆柱形。炉胎厚重。釉光亮,呈影青色。炉内底部的3个乳丁及外底部、三足底部均无釉。通高22.5、口径24、壁厚1.1、足径3.5~4.1厘米(图二)。  相似文献   

20.
1984年12月,西藏文管会文物普查队在哲蚌寺进行文物普查时,发现一些明清时代瓷器。其中一件明成化白瓷杯和一件清乾隆御题诗瓷碗很有特色,兹简介于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