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浩延 《神州》2013,(27):139
在童话学作品中,刻画的人物形象和性格特征与孩子在3-6岁时候的性格是相似的,而且作品中主人公的缺点都是孩子们所犯的错误,主人公往往都在磨难中的到自我的完善,因此魔幻、幻想的故事情节将让小读者们从中的"警示"也许自己撒谎鼻子也会变长,厌学将会变成驴子等等,这将起到教育的作用。作品中所表现的人性的光辉都将影响孩子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  相似文献   

2.
纪思辰 《神州》2013,(11):5
本文对法国十九世纪最具代表性的两部描写出身在社会底层的主人公为了改变命运而奋斗的的作品(《红与黑》和《漂亮朋友》)中的主人公于连·索绪尔和乔治·杜瓦洛的奋斗的背景与成败因素及在小说中的个人价值体现进行分析与总结。  相似文献   

3.
刘培 《神州》2012,(23):1-2
女性意识是当代女性哥特作品表达的重点,本文通过分析《睡美人》中的女性哥特书写,从女性对自身的关注和审视的角度,阐述作品是如何有力地表达女主人公女性意识的觉醒这一主题的。  相似文献   

4.
<正>《青玉"气"薄胎花觚》作品介绍:作品的立意是想通过"气"这一概念,用自己的玉雕语言来表述自己对"和谐"这一哲学思想的理解。气为虚,亦为实;无形而有形,有形源自无形,无形而太极。"天地"为气,世间万物千差万别,皆生于"气",皆融于"气"。盛于商周时期的青铜器是我国传统艺术的重要代表之一,而上部盛酒下部置于火炭之中的温酒之器——觚,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实用价值。作品在设计上,借用了凝聚着青铜文化大气而庄重之感的"觚"之造型,与苏邦玉雕中最具代表性的"薄胎工艺"的特色:柔美、精致相结合,实现多种艺术的契合,体现出"金与石"的刚柔之美。作品在技法上施以"薄胎工艺",器之上端雕刻出由冷至热而凝成的水珠,由上往下,由大变小,不断地滑落,因遇火焰化为水之气;器之下端雕刻的烈焰则从下而上,由强至弱不断的  相似文献   

5.
中国书画的“修旧如旧”与“最小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书画作品由于保护不善受到自然或人为损害,就需对受损严重的书画作品进行修复。对画心缺损的地方,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经过补、全色、接笔等修复工序,恢复作品原貌,实现画心完整。1000多年来"修旧如旧"的修复理念在中国代代相传,指导着书画修复与发展,使中国的书画保护得到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如今我国"修旧如旧"的理念与审美观得到西方修复专家的认同与应用。笔者通过分析"修旧如旧"的利弊,认为我们更应该不能让"最小干预"(最小介入)的修复理念占据文物修复整个领域;鉴于我国有大量尚待修复的书画藏品,笔者建议:将"修旧如旧"与"最小干预"相结合,把书画保护修复档案作为书画保护科学工程的需要引入修复工作,完善"修旧如旧"理念,才能实现中国书画修复的科学化。  相似文献   

6.
蒋丹 《黑龙江史志》2014,(3):155-156
"比德"是中国艺术创造美的一种表达形式,特别是绘画作品通过自然之物移情,使自然景物带有人的性格品质和精神内涵,反应了人们的审美情趣,也是人们伦理情感外化的表达手法。针对当前"比德"观展开的相应范围研究已处于相对较为完善的研究状态,本课题将沿着前人研究的系统进一步的梳理针对中国古代画论研究范畴内的"比德"思想及其主张,通过对中国古代画论中的"比德"观的相关阐述进行分析,以期通过探讨绘画史论"比德"的相关形成因素以及史学发展中的衍变,探讨得出"比德"论述与中国绘画艺术的关联性,以期能从一个侧面或者称为一个片段式的角度试图来展示出中国画论艺术强大精神的一隅。  相似文献   

7.
评论界习惯把以表现人物命运为主的电视剧称为"人物戏",如《亮剑》(主人公李云龙)《激情燃烧的岁月》(主人公  相似文献   

8.
何向梅 《神州》2014,(14):5-5
成长小说一般分三阶段:主人公初次踏入陌生世界,天真、单纯;主人公在新世界中遭受磨难和痛苦并发生各式各样的改变;主人公个性逐渐成熟,最终适应了新环境或被新环境所扼杀。詹姆斯的多部小说讲述此类故事,成长小说的元素渗透于多部作品之中。笔者将詹姆斯的作品综合考虑在内,从总体上对其中的共性,即成长小说的基本元素,在作品中的体现进行了探讨和总结。  相似文献   

9.
许双 《神州》2013,(16):19-19
加缪是法国著名的存在主义作家,其作品《局外人》最为形象的体现了他的荒诞主义哲学思想。《局外人》通过对主人公默尔索在其母亲去世后的一系列事件的描写,将20世纪西方世界人类社会生活的荒诞性生动的展示了出来。本文旨在解构《局外人》中所展示出来的"荒诞",透过小人物的故事来理解什么才是真实的"局外人的荒诞生活"。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枕草子》和《徒然草》中的“つれづれ(徒然)”一词为例,通过其语境、语义的分析,指出“つれづれ”作为日本古典随笔文学中的一个关键词所具有一般属性和特殊属性;探讨了其特殊属性与作家、作品的不同主题、不同题材之间的密切关系;在揭示《枕草子》和《徒然草》两部作品之间的传承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地狱图》是日本作家芥川龙之介的代表作。作品取材于日本古代故事集《宇治拾遗物语》、《古今著闻集》中的一些故事。但是,原故事在小说中占的比重是微弱的,这篇小说主要是作者的重新创作。在这篇小说中,作者通过对主人公良秀的塑造,表现了作者以艺术反抗现实的斗争精神,同时也更充分地体现了作者在美学上的一种探索——在“罪与丑”中提炼艺术力量。  相似文献   

12.
李杨 《满族研究》2017,(4):98-104
"秋红吟社"是道光年间由满族女性顾太清(西林春)等倡立的女性吟社。它的出现打破此前女性结社以家族、地域、族别为中心的限制,展现出满、汉两种异质文化经过长期的相互学习与借鉴后渐趋融合的历史趋势,在女性结社史和清代文学史上皆具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顾太清等人诗词作品的研读,拟对该社的结社时间、社集形式与频次、与社成员及其生平、家世、交游等基本问题系统梳理,并对目前通行的几种顾太清诗词整理校注本中的某些提法进行考订。  相似文献   

13.
斯佳丽出现在通俗文学《飘》中,安娜是著名文豪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的主人公。两部作品的文学史地位不同,主人公却都是富有不朽艺术魅力的经典女性形象。她们生活在相似的时代大环境中,都敢于冲破世俗成见,而爱情遭遇同样让人同情。她们各自独特的个性魅力吸引广大读者,评论者也不厌其烦的进行各个角度的评说。笔者就她们的个性特征及人生经历进行剖析,同时借鉴存在主义观点对她们进行关照。便于读者更好地把握这两个人物形象。  相似文献   

14.
《昌言》成书列于子部,然而仲长统《昌言》的流传演变却经历了一个由"子部"到"集部"的过程。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一方面在于东汉末年士人已经不同于战国诸子,在创作政论性质颇浓的子部散文之外已经有数量可观的纯文学作品问世;另一方面在于《昌言》的流传存在两次大规模的散佚与整理,在此过程中《昌言》中的子部文献大量散佚,而那些并不属于《昌言》且颇具文学性的作品又被编入《昌言》,因此《昌言》作为政论子部的特征逐渐弱化,而作为文学别集的属性日益增强。  相似文献   

15.
陶易 《文史天地》2014,(5):59-62
正在唐代传奇和笔记中,有关爱情婚姻题材的故事很多,名篇佳作脍炙人口。其中有一类故事,情节曲折离奇:男女主人公经过一番离别周折之后,最终再度团聚,重续鸳梦。这就是"破镜重圆"类的爱情婚姻故事。造成主人公离别的原因各有不同:或因遭逢乱世,或因家庭变故,或为权势人物所夺,或因贫寒而无法相守等等。而最终成就夫妻团聚的因素主要有两类:或取决于权势人物的成人之美,或借助于豪侠义士的鼎力相扶。而诗歌在其中往  相似文献   

16.
沈从文《边城》结尾的"等待"有着深刻的内涵,它与屈原作品中的"等待"是一脉相承的,造成两者相关性的本质原因在于他们共同的湘楚地理环境和极为相似的"放逐"经历。  相似文献   

17.
邓爱玲 《丝绸之路》2013,(12):64-66
世界著名歌剧《女人心》是由作曲家莫扎特精心创作的,这部作品是意大利喜歌剧的典范之一,被称为世界史上喜歌剧的巅峰之作。《年轻的姑娘应该懂得》则是这部歌剧中一段最为精彩的咏叹调。在此段咏叹调中,主人公姐妹俩的女仆黛斯比娜曾经试图努力去劝导自己的主人公,以此来动摇她们对爱情的看法以及观点,女仆最终在一场"考验姐妹俩对爱情是否忠贞"的游戏中赢得了胜利。演唱者在演唱此首咏叹调时,一方面,要积极地融入歌曲设定的情景之中,生动形象地刻画出女仆戴斯比娜的人物形象;另一方面,还要运用美声的科学唱法去进行演绎作品。本文主要从作曲家作品的创作背景、曲式方面、作品的演唱技巧及音乐分析和作品的艺术处理等方面进行探究与分析,旨在更好地演绎这首世界著名的咏叹调作品。  相似文献   

18.
有这样一种说法:疯子和天才之间只有一张纸那样的差距。本文从芥川龙之介的出生,遗传因素,文学成就等方面说明了他为什么被称之为"鬼才"。因调查了发表《》时的时代背景、文学倾向以及芥川个人当时的情况深刻理解芥川的历史小说。同时也陈述了《》是历史小说的原因。通过龙之介对小说主人公的心理变化的细腻表现,描写了对待善与恶不坚定的人类姿态,暴露了为了自己的生,每个人都具有的"利己主义"。把握龙之介的作品,从他的作品中了解他的人生观。  相似文献   

19.
对于有极高艺术价值却在部分表达上引用了他人作品的文学作品,著作权司法实践面临着尴尬:若不符合著作权法对适当引用的规定则要判定为抄袭,而一旦判为抄袭又将把被告作品中的"创造性添加"也一并舍弃了,间接否定了被告作品的艺术独创性。  相似文献   

20.
黄维芸 《神州》2013,(14):6-6
冯梦龙创作"三言"主要是希望用作品来晓喻世人,警醒世人,达到"我欲立情教,教诲诸众生"的目的。冯梦龙认为达到这一目的的途径便是"情教",达到"情教"的方式就是通过文学作品。通过对冯梦龙"三言"中的不同类型女性形象的解读,深刻探究了冯梦龙的"情教观"。冯梦龙强调"三言"的教化功能,提倡用"情教"对抗"理教",在反对宋明"理学"这一方面,在当时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