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沈括这个人,论学术成就,在中国五千年历史中也少有出其右者。他精通数学、化学、物理、水利、天文、地理等等,几乎囊括自然科学的全部领域。英国科技史专家李约瑟尊敬地称他为“中国科技史上的里程碑”。他的笔记作品《梦溪笔谈》更是了不得,要没有这本书的记载,中国的“四大发明”就变成“三大发明”了——平民毕舁发明的活字印刷术恐怕就被无情的历史风沙淹没了。但是作家余秋雨却说,沈括的人品有问题,曾经中伤过中国文学史上的极品人物苏轼,是一个检举揭发专业户,小人之尤。其实话不能这么说。沈括和苏轼分属于不同的政治派别。苏轼比较保守,算是旧党。而沈括却是一个王安石旗下的改革派。他们政见不同,摩擦在所难免。  相似文献   

2.
在熙宁变法,沈括积极倡导并实施了一系列利国利民的举措,如兴修水利、提议改革地方建制、加强边防等等,并且冒着生命危险出使敌国。这些都说明沈括除了人所共知的在自然科学方面的天赋之外,在政治、外交、军事等方面,他也堪称是一位奇才。  相似文献   

3.
沈括是中国宋代文武兼备的政治家和多才多艺的学者。他一生著述宏富,据宋人记载,至少有40种以上,遍至经、史、子、集各部,惜多亡佚。如其著《长兴集》原有41卷,今存仅19卷。自南宋初年高布编刊《长兴集》以来800多年,除近人胡道静先生整理、校证过《梦溪笔谈》一书以外,未见有沈括著述的全面整理成果问世。此为多年来中外学者所期望的一件学术大事。  相似文献   

4.
沈括是北宋著名的科学家,也是我国历史上最卓越的科学家之一。他所著的《梦溪笔谈》收录了其一生的所见所闻和见解,被西方学者称为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本文旨在研究《梦溪笔谈》中沈括对气象做出的贡献,包括他对各种天气现象的记载与记述、对天气变化的预测以及对气候变迁的认识。此外,本文在对《梦溪笔谈》中气象内容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沈括道家思想的气象观。  相似文献   

5.
1985年12月2日,镇江市人民政府与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在镇江联合隆重举行纪念北宋伟大的科学家、进步的政治活动家沈括逝世890周年大会。同时召开有百余人参加的学术讨论会,我们的论文初稿《由宋代梦溪石刻的发现探讨沈括建梦溪园的年代及有关问题》打印100份在会上散发。胡道静先生因病未到会,我们特地托请与会的上海代表带一份奉送胡先生。会后我会王重迁同志又寄一张石刻照片给胡先生作为论文附件供参阅。 胡先生在我们的论文尚未正式发表前,于1987年9月,在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上海博物馆集刊》第四期(纪念建馆三十五周年特辑)上发表了《沈括的摩崖题名及法帖翰墨考[附]镇江梦溪刻石为梦溪桥桥栏辨》一文(下简称《桥栏辨》),对我们的文章提出不同看法。其主要观点认为,“梦溪”石刻是南宋嘉泰年至开禧元年(乙丑)由郡守辛弃疾重修梦溪桥的桥栏石,而非北宋元丰八年(1085)乙丑年之物。 在《东南文化》1988年第1期上,刊登了我们的论文《沈括建梦溪园年代新考》(下简称《新考》),阐述了我们的观点:这方“梦溪”石刻,是北宋元丰八年(乙丑年,公元1085年)沈括建梦溪园时幸存的遗物,为沈括本人亲自题写。时隔几年,通过再次研究,认为有必要对拙文《新考》作补遗,以进一步地阐述我们的观点,求  相似文献   

6.
关于《禹迹图》的作者问题,近年发表过几篇文章。《论沈括在地图学方面的贡献》一文,首次提出宋代刻石的《禹迹图》是沈括编制的。稍后发表的《镇江宋代〈禹迹图〉石刻》同意作者是沈括;而《〈禹迹图〉的作者不是沈括》不同意这  相似文献   

7.
目前钱币学界普遍认为,南宋洪遵的《泉志》是我国现存最早的钱币学著作,该书撰成于南宋绍兴十九年(1149年),保存了古代钱币的重要资料,一直被奉为泉家经典。沈括的《梦溪笔谈》以其百科全书式的记载而引人瞩目,在这部成书于北宋元祐年间(1086—1094年)的科学杰作中,也有不少条目对古代货币实物的形制、轻重、大小、色泽、文字等进行了专门记录和研究。其年代早于《泉志》半个世纪,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当然,沈括不  相似文献   

8.
正宋代的沈括在《梦溪笔谈》里提到过一次亲历观察洪水的经验。他看到洪峰汹涌,奔腾而来,忽然涌进一座废城就停滞不前了。废城因为地势低洼,居民早已迁移他处。洪峰来到,轰然注入城中,如同进入一个早已准备好的蓄水池。沈括看见了,便想到了蓄洪,用今天的术语,就是用蓄洪湖来分散洪水的强大破坏力。在《历代散文选注》上有节录《石油》的一段文字,沈括是这样讲的:"鄜(fū,古县名,在今陕西延安地区)县内  相似文献   

9.
英山毕考     
英山毕考曹之1993年在湖北英山发现一块刻有“毕”字样的墓碑,于是论者就把这个“毕”当作活字印刷的发明者了。毕泥活字仅见于宋代沈括著《梦溪笔谈》。沈括为什么能够详记其事?沈括与毕有什么关系?是一些研究者长期关注的话题。《梦溪笔谈》卷十八关于...  相似文献   

10.
北宋著名科学家“沈括是中国整部科学史中最卓越的人物”。①他的巨著《梦溪笔谈》已被许多国家翻译出版。国内外学术界人士对《梦溪笔谈》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其中沈括晚年在镇江何时始建梦溪园及定名问题,亦是人们关心的一个重要内容。梦溪园座落在镇江东门东河边。自沈括逝世后,逐渐荒芜,南宋时,沈氏子孙曾修复过,“后被伍其姓者占居,祠宇遂废”,又因伍之后裔衰败,复将园宅卖给李节②。后来该园又  相似文献   

11.
《文史天地》2013,(4):93-93
唐代大诗人自居易一生写过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然而,他有一首描写自然景物的诗,却引起了一场“诗案”。他在《大林寺桃花》一诗中说:“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这一诗句引起了后人纷争不休。有学者认为,既然同是在四月里,已经“芳菲尽”了,怎么又会“始盛开”呢?这不是自相矛盾吗?这件“诗案”也引起了宋代大学者沈括的注意。有一年四月,沈括特地到大林寺实地察看。此时,山下的桃花早已凋零,而深山峰巅上的桃花却如丹霞般“始盛开”。见此情景,沈括不禁暗暗夸赞大诗人自居易深入生活,真实地反映了自然景物。这样的诗作,如果诗人不到实地,是无法写出来的。  相似文献   

12.
北宋的毕昇与毕升非一人考王心喜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活字印刷术,举世公认,其首创者是北宋布衣毕。事见北宋沈括的笔记体文集《梦溪笔谈》卷18。可是,在《梦溪笔谈》卷20中,沈括还记述了一位"老锻工"毕:"祥符中,方士王捷本黥卒,尝以罪配沙门岛,能作黄金...  相似文献   

13.
北宋庆历年间(1041—1048年),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是我国古代一项杰出的科技成就。毕昇发明泥活字及其印刷方法,在沈括(1031—1095年)《梦溪笔谈》中有详细的记载:"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腊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  相似文献   

14.
三答《英山毕墓碑再质疑》孙启康在湖北英山县发现的毕具墓碑.笔者曾根据该碑的形制与纹饰特征以及年款残存字迹,断定此碑立于北宋仁宗“皇四年”,即公元1052年,并依其镌刻内容所留下的历史信息,考证英山毕与北宋沈括《梦溪笔谈》所载之“庆历(10411048...  相似文献   

15.
正刘墉(1719?1804年),字崇如,号石庵、木庵、青原、香岩、勖斋、东武、溟华、日观峰道人,山东诸城人。统勋子。乾隆十六年(1751年)进士,由编修累官至吏部尚书,体仁阁大学士加太子太保。善书,笔墨古厚,貌丰骨劲,别具面目。与翁方纲、梁同书、王文治齐名,并称帖学四大家。此行书中堂节录宋沈括《梦溪笔谈》论画二则。所言沈氏家藏《黄梅出山》《袁安卧雪》二图,均为唐代王维所作。王仲至即王钦臣(约1035?1101年),字仲至,宋城(今河南商丘)人。历官开封府尹、集贤殿修撰。以藏书著称。黄梅即唐代高僧弘忍  相似文献   

16.
1976年5月,赤峰郊区岗子乡新地村群众在农田基本建设中发现1座辽墓。随后由原昭乌达盟文物工作站和赤峰县文化馆文物组进行了抢救清理。这座墓葬构筑规模较大,形制别具特点,随葬器物比较丰富,在辽代考古上也是难得的资料。现将考古发掘结果报告如下。一、地理位置墓葬位于今内蒙古赤峰市西北60公里岗子乡新地村(图一)。筑于召苏河(辽代称网子河——沈括《熙宁使虏图抄》)北岸0.5  相似文献   

17.
《梦溪笔谈》是我国的一部古典科技名著。作者沈括博学多艺,据《宋史·沈括传》记载:“括博学善文,于天文、方志、律历、音乐、医药、卜算无所不通”。他是11世纪我国一位罕见的通才和杰出的科学家,在古代哲学、文学、艺术、史学、政治学、经济学、军事学、科学技术等广泛领域里,有许多深入的研究和卓越的创见,他的科学成就不仅为南宋以来的学者所瞩目,也为国际科学史界所公认。英国著名科学史家李约瑟博士的《中国科学技术史》说:“《梦溪笔谈》是中国科学史上的座标。”  相似文献   

18.
正放长假,去旅行,这是今天许多人的选择。若是在古代,要抛开眼前的苟且,去看看"远方的田野",该怎么准备,带点啥?这一点,在古代著名"驴友"沈括的笔下,可知晓一二。啥是不可或缺的?放到如今,这答案太容易了,就一个字:钱。有了钱,啥都有,什么都不缺。可在古代,还有比钱更重要的,就是"虎子"。沈括笔下的"虎子",就是尿壶。这玩意儿,有点不雅,但却是古代"驴友"们出门必备之物。钱可以少一点,尿壶却不能忘了带。若是饿了,找个  相似文献   

19.
主要旅游线路 镇江旅游精华A线 01:金山—西津古渡—镇江英国领事馆旧址一一焦山 —沈括故居梦溪笔园; D2:南山—“中国醋王”博物馆—北固山—赛珍珠 故居。 镇江旅游精华B线 01:金山—润扬大桥及桥头公园—焦山—北固山; DZ句容茅山(含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新四军纪念馆、苏  相似文献   

20.
宋代著名科学沈括在《梦溪笔谈》一文中写道:温州雁荡山,天下奇秀……但是,这篇文章更深层次上的意义却不是人文精神上描写,而是世界上首次提出流水侵蚀的学术思想,认为水对岩石的冲击、沙土流失是造成雁荡山干峰竞秀的客观原因,这一学术观点的提出,比欧洲人早了700多年。正是雁荡山,成就了沈括流水侵蚀学说的思想。那么,被誉为"天下奇秀"的雁荡山究竟是怎么来的呢?又如何形成千峰竟秀,飞瀑叠泉,古洞石室的呢?是火的激情,熔化了坚硬的岩石;是水的柔情,洗濯出秀美的山峦;是人的动情,传唱了千古风流。 雁荡山,这座东海之滨的海上名山,谁能想到早在1.28-1.08亿万年之间,竟是一座不断喷涌的活火山。当然,现在呈现在世人面前的是一座"中生代早白垩纪流纹质复活型破火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