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 毫秒
1.
孙旭升 《古今谈》2000,(2):14-15
我读书不多,买书自然就更少。不过有几个作家的著作,我是每出必买的,他们是戴望舒、沈从文、陆蠡、朱生豪、契诃夫等等。理由很简单,就是我喜欢他们,包括他们的著作和为人。现在就是来谈谈戴望舒。  相似文献   

2.
何刚 《巴蜀史志》2010,(6):41-41
《诗人、翻译家曹葆华》(诗歌卷、史料/评论卷)于2010年1月由上海书店出版社出版。 《诗人翻译家曹葆华》包括乐山籍现代诗人、翻译家曹葆华诗歌作品和研究资料两大卷,其中《诗歌卷》(陈俐、陈晓春主编)汇编了曹葆华20世纪30、40年代出版的诗集《寄诗魂》(1930)、  相似文献   

3.
龙飞 《名人传记》2020,(1):59-59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喜欢诗歌的朋友,恐怕都读过这首诗。这是著名诗人、翻译家卞之琳的代表作。该诗是他从自己一首长诗中抽出了最满意的四句,故取名《断章》。全诗仅四句,简洁清新,意味无穷。  相似文献   

4.
<正>杨宪益(1915.11—2009.11)是我国著名的翻译家、外国文学研究专家、诗人。他与夫人戴乃迭的译作(中译英)遍及中国古典文学、现代文学、当代文学各门类,约  相似文献   

5.
我的中国:翻译家沙博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沙博理(Sidney Shapiro),1915年生于纽约,1947年只身来华,1963年加入中国国籍,是在中国生活、工作了半个多世纪的翻译家、作家、中国问题学者,曾任中国外文局英文版《中国文学》、《人民画报》译审,全国政协委员,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翻译家协会理事、宋庆龄基金会理事。人们通常把他与爱泼斯坦、陈必娣并列,称他们为“陪伴中国人民走过半个世纪的外国朋友”。  相似文献   

6.
7.
8.
徐嘉瑞(1895~1977)是“五四”以来云南的一位著名作家和学者,尤其是在云南现代文学史上,他在倡导新文学和文学研究方面,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在文学创作和文学编辑工作中,也作出了显著成绩。  相似文献   

9.
中国传统化的“三条根”在他身上植根很深。他国学基础很深,又接触基督化。日本入侵之际他投笔从戎,万里神州血染沙。转赴海峡那边之后,“煮字疗饥,砚田觅食”,所写章,风靡台岛,引起许多在台国民党老兵思乡之情。为了从化、宗教、伦理道理等方面来解剖中国近现代100年之间列强入侵,战乱频仍,国共分裂这段屈辱史、灾难史、分裂史,他用一生心血,写成160余万字巨《红尘》令世人惊叹。  相似文献   

10.
詹福瑞 《古籍研究》2000,(2):124-128
在中国学史上,李白和杜甫虽以伟大的诗人并称,但在本世纪前,对李白诗注释的成就,远远不能与“千家注杜”的盛况相比。只有到了20世纪,李白研究才能与杜甫研究比肩,成为唐诗研究的两大热点。20世纪的李白研究,是最富有创造性成果的时期,这一时期李白研究成就,不仅体  相似文献   

11.
包世臣认为,为文除要严守文法,做到“其言有序”外,还要做到“其言有物”,而且就“其言有序”和“其言有物”比较而言,后者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他的一个基本观点是认为,“文字之教”的基本功能是“成其俗”。因此,他主张文学家要介入社会,关心国计民生。与此相联系,他主张为文要“崇实”而反对“致饰”。包世臣诗论的核心,是儒家的诗教原则。当然,作为嘉道年间的重要诗人,包世臣也特别重视诗的艺术性。首先,他认为写诗要直抒胸臆,“言为心声”;其次,他主张华实结合,朴质得宜,反对华而不实,尤其反对“侈于声色”;第三,他虽然反对“侈于声色”,但不反对韵律,认为写诗要讲求平仄。基于上述见解,包世臣将诗分成上、次、下三类。包世臣的文学成就,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文,二是诗。尤其是他的诗,无论形式的多样性,还是题材的广泛性,以及内容的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统一,在嘉道年间的诗人中都是一流的。  相似文献   

12.
秦兵马俑的发现、发掘及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兵马俑不仅具有无法估量的文物价值 ,也有极其重要的研究价值。它的发现堪称世界之最 ,它的发掘是本世纪最为壮观的考古发掘。本文就秦兵马俑的发现、发掘及其研究作了较为全面的介绍  相似文献   

13.
笳声 《满族研究》2005,(3):40-40
高塞,号敬一道人,清太宗皇太极第六子,生于后金崇德三年(1637年),卒于清康熙九年(1670),顺治间为辅国公,康熙间晋镇国公。有诗集《恭寿堂集》。  相似文献   

14.
<正>戈宝权先生以著名翻译家、俄国文学研究专家闻名于世。晚年致力于中外文化交流,有"文化和友谊使者"的美誉,获得众多殊荣。他的外交生涯,亦灿烂辉煌,颇富传奇色彩。1983年,我曾建议他将其峥嵘岁月撰写成《戈宝权回忆录》,丰富国史党史,为后人留下珍贵记忆。  相似文献   

15.
16.
一我和颜廷亮同志交往50多年,在学术研究上,他既充分尊重传统,又能吸收新的理论,勇于开拓,不断创新。他的主要成就表现在两个方面:敦煌文学研究和近代文学研究,都有建树,都有贡献。20世纪80年代初,敦煌学就逐渐成为显学。作为敦煌学一支的敦煌文学的研究也重新提到历史日程上  相似文献   

17.
杨锦先  关家铮 《民俗研究》2006,7(2):175-189
一、引言中国俗文学研究可以说是在1919年“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才得到划时代的发展的,它是由清末敦煌石窟文物被发现,大批久已湮没的唐五代俗文学作品展示在人们眼前,遂使这一文学传统的源流因革昭然若揭。“俗文学”一词据说是日本汉学家狩野直喜博士(1868-1947)最早提出的,他在1916年《艺文》第7卷第1、3期上发表的《中国俗文学史研究的材料》一文中说“治中国俗文学而仅言元明清三代戏  相似文献   

18.
中国旅游研究30年:成就、挑战与使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石培华  冯凌 《旅游科学》2010,24(3):75-84
伴随着改革开放和旅游业的发展,中国旅游研究经历了学科从无到有,规模从小到大不寻常的30年,旅游业发展面临新一轮转型升级,旅游研究进入了关键的转型期。对现有材料梳理发现,目前的旅游研究还存在团队研发平台较少、创新资源投入欠缺、国际化发展不够、理论核心不强、研发动力不足、理论滞后于实践、学科地位未被充分认可等问题。未来的旅游研究应整合旅游研究学界资源、加强基础研究、构建合作平台、推进国际化进程、探索创新研究模式,努力建设并提高学科地位,构建国家旅游研究新体系、新格局。  相似文献   

19.
葛景春 《古籍研究》2000,(2):118-124
詹锳先生已去世一年了,但他的名字却与二十世纪的李白研究紧紧地联在一起。詹镆先生一生致力于中国古代学的教学和研究,对唐代学和中国古代论方面均有很深的造诣,尤其是在李白研究和《心雕龙》研究的领域中,取得了杰出的成就。现就先生的李白研究方面,略陈管见。  相似文献   

20.
吴彬 《神州》2011,(18):104-105
陆游,南宋诗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12岁即能诗文,一生著述丰富,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等数十种存世。陆游具有多方面文学才能,尤以诗的成就为最。自言"六十年间万首诗",今尚存九千三百余首。其中许多诗篇抒写了抗金杀敌的豪情和对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