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凌霄,字汉舟,贵州贵定县城关镇人。晚清末年,凌霄考入贵阳陆军小学堂,在校期间,他参加了由张百麟等人发起的贵州的革命团体“自治学社”。1910年,凌霄毕业于贵阳陆军小学堂第三期,又于次年加入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同盟会,开始了他的革命生涯。  相似文献   

2.
《远条堂草》明代万历年间贵阳著名诗人谢三秀的诗集,清代莫友芝认为《远条堂草》卷首《寒夜饮杨愿之太史石林精舍醉歌》一诗作于万历丁未(1607)冬,并由此推定此诗集是"万历己酉(1609)前后三数年作"。本文从与谢三秀交往甚密,并有诗歌唱和的"太史杨愿之"(杨师孔,字愿之)1607年前后的行踪入手考证,又引杨师孔《秀野堂集》为重要外证,将这首诗的作年推断为1610年冬,并认为《远条堂草》应是谢三秀1610至1615年间的诗歌作品集。  相似文献   

3.
《贵阳文史》2010,(5):7-7
<正>徐节,字时中,明贵阳卫(今贵阳市)人,宣德九年(1435年)诞生于贵阳一士人家中。徐节自幼聪敏异常,6岁入乡塾,阅读之书,过目成诵,少小习《易》,曾使巡按陈泰大为称奇。陈泰是福建光泽人,举人出身,平时爱才如渴,对徐节这样的奇才大为赞赏,于是赐给《易义》诸书,以资释疑解惑,并将其选入  相似文献   

4.
晓明 《贵阳文史》2006,(3):19-20
刘辅臣(1878-1925),又名刘运昌,湖南省衡阳人。其父是清朝的一名武官,战死沙场,惨不忍睹,给刘辅臣心灵以极大创伤,打消其读书做官的念头,立志从商学技,带着父亲的发辫来到贵阳安葬。光绪二十年(1894)投奔贵阳傅益寿堂药店做学徒,他尊重师父,虚心求教,刻苦钻研制药配方和工艺,学徒3年满师,于光绪二十三年(1897)到熊万元堂药店帮工。杨德轩(1876-1951),又名金祥,字智明,贵州省贵阳人。  相似文献   

5.
承蒙贵州省博物馆领导批准,有机会阅读到张之洞少年时代的著作——《天香阁十二龄课草》一书,十分感激。该书是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贵阳孔天成斋刻字铺印刷.直排16开线装本,61页六万来字。是原贵阳师范学院中文系(现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许庄叔先生于1978年生前赠送的。  相似文献   

6.
严镛 《贵阳文史》2008,(2):56-58
我的父亲严余春,字培俊,于1888年农历戊子6月19日于贵阳市出生。他是武昌起义的参加者,贵州陆军崇武学校的教官,导文中学(后来的豫章中学,解放后的贵阳四中)的创办人。父亲离开我们已经30年了,但他的音容笑貌却依然在我的心中萦绕,未能忘却,我已是耄耋之年的人了,乘精神还好,留下一点文字,也算是对父亲的纪念吧!  相似文献   

7.
1984年11月15日,是贵阳解放35周年纪念日。为再现解放初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解放军二野五兵团和贵阳各族各界人民欢庆贵阳解放、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发展生产这段光辉的历史,中共贵阳市委邀请了解放初期在贵阳工作和战斗过的一些老同志回到贵阳,撰写回忆文章,以教育后人。解放初期首任贵阳警备司令部司令员的老红军、老将军汪乃贵同志,应邀于10月初从武汉回到贵阳。当时他已是81岁高龄的老人,市委特意安排他和夫人张鸿志一行住在花溪奶牛场一幢小楼  相似文献   

8.
刘薰宇、张志韩商救李俶刘薰宇教授是黔籍闻名全国学术界的名士。西南联大抗战时西迁昆明,薰宁先生与华罗庚共事于数学系,是“数论”的大专家。1942年他接贵州省教育厅厅长张志韩的信,邀请他返 故里出任贵阳高级中学校长职,此事 在一般人看来似乎有些荒唐,但张志 韩作为刘薰宇的知交旧友,深知刘不 计名位,热爱桑梓教育事业。果然,薰 宇先生欣然承允,举家回到贵州,在修 文接胡学质(雪松)出掌校座。是年入 冬,学校还未放寒假,薰宇先生又接张 志韩一信,要刘即刻回贵阳,有急事相 告。次日薰字先生从修文步行出发。他 身体肥…  相似文献   

9.
正谷正伦(1889—1953年),字纪常。作为家中长子,他继承了其父的习武之风。谷正伦1906年毕业于贵阳陆军小学,被保送至武昌陆军中学,后又被保送至日本振武学校学习,比同乡何应钦早一年入学,在此期间加入了同盟会。辛亥革命爆发后,谷正伦回国效力于黄兴麾下,出任汉阳总指挥部少校副官。民国伊始,被任命为总统府陆军部少校科员,不久返回日本继续深造,于日本士官学校第十一期炮  相似文献   

10.
甲秀蕴明珠     
正筑城的标志性建筑——甲秀楼,有一副著名的长联,是清代贵阳翰林刘韫良①于民国四年所撰写的,至今已有百岁高龄。刘蕴良一生创作联语3075副,是贵州的楹联大家。甲秀楼长联的贡献在于塑造了贵州的典型生态环境和典型豪放性格,堪为近代长联的里程碑。原联有206个字,比昆明大观楼长联还多26个字。现在甲秀楼挂的长联是由贵阳楹联专家向义说改写成的,只有174个字。  相似文献   

11.
3月28日,省历史文献研究会在贵阳举办了“莫友芝学术研讨会”。莫友芝(1811年—1871年)字子偲,生于我省独山,成长于遵义,殁后葬于遵义。是我国晚清著名的学者、教育家、诗人和书法家,也是贵州少数民族地区术化开拓者之一。他与郑珍二人被称为“西南二巨儒”。他著的《韵学源流》一书,至今为语言学家称道。所著的版本目录学,部分译为日文,至今仍为研读我国古代学术著作、考证版本目录的津梁。他与郑珍合编的《遵义府  相似文献   

12.
李敦 《贵阳文史》2002,(2):42-42
30万字的反映我国解放战争后期的纪实性、补遗性的装桢精美的《烽火年华》一书,由贵州人民出版社于2001年11月出版发行。12月5日,首发式在贵阳举行,当日就售书600多册。  相似文献   

13.
刘书年(1811-1861),字仙石(竹史、有云),自号秋冶子,以字传,河北沧州献县人,斋号涤滥轩,以之为文词集作之名《涤滥轩诗钞》.刘书年“内行纯笃,才艺丰多”:清代著名诗人,工长短句,类南宋;经学家,笃守诸大儒之道;书法家,工楷书.咸丰三年入黔,知安顺府,后调贵阳知府,世称“刘贵阳”.“交游简贵”,官贵阳时,与黄彭年、莫友芝、郑珍等黔南大儒相友善,探讨学术.刘书年以文士治兵,善办团练,官黔七年,正是黔中苗民构难之时,黔地各州县苗乱此起彼伏,刘书年先后官安顺、贵阳知府,遏苗寇嚣张气焰于方张,解孤城于危卵,如桐梓贼杨凤勾结为乱,遂成燎原之势,破城、逐官、劫狱、烧寨,而历时二十多年的咸同之乱从此起.  相似文献   

14.
与吴中蕃才气同样屹立不倒的,是他桀骜不驯的精神风骨和坚挺不屈的文人脊梁,先后三次拒不献媚入仕的豪情壮怀,使他名噪一时,被后世传颂至今。吴中蕃,字菘生,号滋大、大身、今是山人,明万历戊午年(1619年)腊月初九生于贵阳梦草池(今云  相似文献   

15.
丁宜中先生字照普,贵阳人。生于1890年,卒于1990年。丁姓乃贵阳大族。丁氏早在1912年孙中山先生改组同盟会为国民党时,即由黄兴和李桢介绍入党,是孙中山先生领导下的早期国民党员。他一生追求进步,注重道德修养,酷爱文学,被誉为贵州才子。  相似文献   

16.
任可澄先生,贵州安顺府普定县(现安顺地区普定县)马官区,余官乡偏阳村人,落籍贵阳。原名文荣,字志清,晚号匏斋,为清末、民国时期省内外知名人士。他出身于科举、仕宦家庭,祖父焕奎,官至吴县(今江苏苏州)县令,有著作行世;父毓桢,顺天乡试举人,未入仕途。任先生受家庭习养,好学,为诸生时,在天津人严修(范孙)任贵州省提督学政任内补廪,成为资力较深的生员,并与清末具有维新思想人物有所接触。他于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考取拔萃,二十九年(1903年)中举,次年试授内阁中书。  相似文献   

17.
离开故乡贵阳旅居香港,已是整整二十年了。二十年来,星移斗转,我对贵阳的思念却是与日俱增。贵阳和香港虽然相隔万水千山,可我和贵阳之间,却有着一种浓得化不开的感情,贵阳永远在我心中。 我的父亲孙序九先生,原是上海的一位工商界人士。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和母亲从大上海撤离向西转移。一路上颠沛流  相似文献   

18.
贵阳话两字组有连续变调,涂光禄《对〈贵阳方言的语音系统〉一文的几点意见》(《方言》1982年第3期)曾论及,本文具体说明AA式叠音名词的各种变调现象。贵阳话动词和形容词没有象普通话那样的AA重叠式。贵阳话有4个单字调:阴平[]]55阳平[J]31,上声问]53,去声[/]13。贵阳话阴平字(古平声清声母字,普通话阴平)和上声字(古上声清声母和次浊声母字,普通话上声)构成的叠音名词不变调。例如(举例光标明调值,例词只标声韵):[]门包包Pan粑粑pa杆杆ban刀刀tau单单tan车车is‘e猫猫man缸缸haD弯弯nap钉钉tin哥哥ho烟烟l…  相似文献   

19.
罗文彬,字质安,别置植庵,号香草园主人。道光二十五年(1845)生于贵阳田家巷,光绪二十九年(1903)卒于昆明。同治九年(1870)中举人,次年成进士。历任清朝政府礼部铸印司员外郎,祠祭司章印,会典馆纂修,图书总纂处提调,云南永昌府知府等职。他一生吏艺双馨,秉直清高,励精于朝廷与书画。著有《平黔纪略》、《盐法志》、《援黔录》、《家礼便览》、《香草园集》等书。光绪初年,主持修缮贵阳扶风山阳明祠,不惟复其旧观,且亲手摹刻原有的石碑。  相似文献   

20.
<正>贵阳,位于贵州省中部的贵阳盆地,唐代起单独设立行政区域,兼为上级政区(省、府、道等)治所;近代设"市",或辖于专区,或直属于省;现代一面扩展市区,一面以市辖县,颇具明清"贵阳府"规模。贵州建省600年来,贵阳无论为县、为府、为市,均系全省首府之所在,尤为近代贵州政坛风云的核心与缩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