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面对日益加深的社会危机,清王朝"励精图治"开始了"新政"运动。对于蒙古地区,"新政"所涉及的是该地区之根本:土地。移民实边、垦务运动对蒙古地区社会、经济、生态等方面造成了是深刻影响,开垦蒙古地区,虽然使其农耕业有了长足的发展,但同时激化了民族和阶级矛盾,因此本文从"新政"中实行的若干问题进行探讨,以此分析清末蒙地放垦对蒙古部族社会的发展所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正>我国的东北地区,在明末清初,开垦的农田主要集中在大凌河和辽河流域,而吉林、黑龙江和周边地域,尚有大量未开垦的荒地。但随着关内流民的不断流入和清政府放垦措施的实施,经过清代260多年的垦殖,尤其是经  相似文献   

3.
我国的东北地区,在明末清初,开垦的农田主要集中在大凌河和辽河流域这个地区,而吉林、黑龙江和周边地域,尚有大量未开垦的荒地,但随着关内流民的不断流入和清政府放垦措施的实施,经过清代260多年的垦殖,尤其是经过近代几十年的开发,至清末,东北的河谷平原,已经是阡陌纵横、城镇兴起、交通畅通、商业兴盛了。本文仅简述一下近代东北的土地开发历程。  相似文献   

4.
王薇 《黑龙江史志》2009,(7):16-16,23
我国的东北地区,在明末清初,开垦的农田主要集中在大凌河和辽河流域,而吉林、黑龙江和周边地域,尚有大量未开垦的荒地。但随着关内流民的不断流入和清政府放垦措施的实施,经过清代260多年的垦殖,尤其是经过近代几十年的开发,至清末,东北的河谷平原,已经是阡陌纵横、城镇兴起、交通畅通、商业兴盛了。本文仅简述一下明清时期我国东北地区的土地开发历程。  相似文献   

5.
山西之最     
《沧桑》1993,(3)
商屯是屯田的一种,也叫做“盐屯”,是盐商为方便于向边境驻军提供粮食换取盐引而进行的屯垦。商屯在我国历史上仅在明代实行过。洪武三年(1370),明朝政府为解决驻边军队粮饷不足而最早开始实行,弘治五年(1492),明朝政府采取户部尚书叶淇的建议,规定以银代粮,从实质上废除了赴边输粮的规定,商屯就逐渐废止了。商屯最早在山西省大同开始实行。政府规定,商人运粮一石交大同仓,或运粮一石三斗交太原仓,给淮盐一小引(200市斤)。这种办法后来逐渐推广到其它边塞地区。商屯的结果,使明代初年边塞地区的粮饷比较充实,军队的战斗力有所加强。同时,对边塞地区开垦荒地,  相似文献   

6.
我国的东北地区,在明末清初,开垦的农田主要集中在大凌河和辽河流域,而吉林、黑龙江和周边地域,尚有大量未开垦的荒地。但随着关内流民的不断流入和清政府放垦措施的实施,经过清代260多年的垦殖,尤其是经过近代几十年的开发,至清末,东北的河谷平原,已经是阡陌纵横、城镇兴起、交通畅通、商业兴盛了。本文仅简述一下明清时期我国东北地区的土地开发历程。  相似文献   

7.
开垦是农业生产的起点。因此,对于一个农业国家来说,开垦是第一等的要务,自然受到了特别重视,国家垦政也因此成为人们关注的对象。关于清代垦政,许多学者已有深入研究,但因广西垦田捐纳而引发的一场激烈政治斗争,却未能被纳入到清代垦政的大背景下进行考察。美国学者罗威廉曾对此案作过一定探讨,遗憾的是,此文对广西垦政具体情形的  相似文献   

8.
京旗“苏拉”(满语、汉意闲散),即驻北京的八旗闲散人员。清代,由雍正三年(1725年)开始到光绪初年止,一百五十多年中,对京旗“苏拉”,断续地进行了移驻。对这一历史事实,前人和今人,认识歧异,说法不一。有的说:大批移驻是雍正三年,“由北京移闲散满人三千户”,到“阿什河(即阿勒楚喀,今黑龙江阿城)地区”。有的认为京旗“苏拉”移驻是“移屯”、“屯垦”,意即沿古制“屯田养兵”。有的讲是“开垦”、“移垦”,即开发土地,从事农耕。还有的讲是“京旗实边。”我觉得这些说法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史学界对东北区域史的研究不断深入,对清代关内汉族流民开发东北这一课题引起重视,并发表了一些有见解的论文。然而关于清代东北流民的流向及其规律问题尚无专人论及。笔者在研究中发现,清代关内汉族民人流入东北呈现出由南向北,即由奉省到吉省至黑省的趋势。顺康雍时期流民主要集聚在奉省即以奉天府为中心,乾隆以后流民流向有所变化,柳条边外的吉林地区流民迅速增多,一跃为关外各处之冠,咸同以后流民开始大量流入黑龙江地区。本文试就上述流民流向及对东北的开发问题作一探讨。(一)顺治、康熙、雍正时期流入东北的流民主要…  相似文献   

10.
清代鸭绿江流域的封禁与开发张杰东北是清王朝的发祥地,清入关之后,为了保护其"龙兴重地",于顺治年间在盛京(辽宁)地区修筑了柳条边。盛京柳条边又称"盛京边墙"或"老边","盛京边墙,起至凤凰城,北至开原县,折而西至山海关接边,周围一千九百余里,共十七边...  相似文献   

11.
由于封禁政策、气候寒冷等原因,三姓地区的人口一直到清朝之前都处于人烟稀少、多为赫哲族构成的特点。由于封禁政策的解禁,清政府招募开荒实边,关内天灾人祸等一系列原因造成了流民、垦民、流人、站丁纷至沓来,使清朝三姓地区的人口从数量上、成分上都得改变从而产生了变迁。三姓地区的人口变迁对该地区政治、经济、文化、民族等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江震 《清史研究》2024,(1):66-78
光绪一朝,面对边疆危机,清廷在边省推行屯垦以巩固边防,这在吉林集中体现在设于其东部的一系列垦局。在制度定位上,垦局作为八旗驻防的延伸,是临时性的农垦机构,在实际经营中,垦局承担招垦、理民、边事交涉等多项职能。在空间分布上,垦局呈链状分布于紧邻国界的河谷平原处。垦局解决了有效的边疆经营机构的有无问题,这也是其存续的关键原因,是否带来财政上的效益则为次要。垦局发展壮大了沿边地带的垦区,进而成为清廷与外国进行边疆经略角力的桥头堡。它们在缓解了特定的边疆治理困局的同时,也为沿边政区的设立和边疆经略的进一步开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清代内蒙古东部蒙旗开垦中的揽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代,在统一的社会环境下,内蒙古东部地区发生了大规模的移民开垦。在移民开垦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大面积承揽蒙旗土地进行倒卖或转租的人,他们在内蒙古东部地区被称为揽头,蒙古语称为tariyan-udaamal。他们当中有揽荒倒卖的地商,也有揽地经营的地商兼二地主,还有一部分是农民阶级中的富裕阶层。本文就有关资料对内蒙古东部揽头的构成、揽地的方式、性质及他们与地东和租户间的关系做一探讨,并进而揭示他们的阶级属性。一、揽头的构成揽头一般都与蒙古王公贵族、旗衙及蒙旗的垦务机关有较密切的联系,是蒙古王公贵族…  相似文献   

14.
张永江 《清史研究》2003,18(3):30-42
本文主要讨论清代内蒙古农业发生、发展的背景、原因以及清初一百年间清政府的相关政策 ,认为清政府的扶持、鼓励政策是清代内蒙古农业兴起的重要因素 ,清朝就地发展农业的政策是推动清初内蒙古农业向前发展的主要助力。顺治年间确实颁布过禁垦令 ,但很快就放弃了。康熙初年确立的发展内蒙古农业的政策 ,一直延续到乾隆十三年 ( 1 748)禁垦令的颁布 ,历经八十年之久。正是这一积极的农业政策奠定了清代内蒙古农业大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清代鄂尔多斯地区的垦殖活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鄂尔多斯位于内蒙古西南部农牧业交错带上。当它被游牧民族占据时,以游牧为主要生产方式;中原王朝国力强盛,占居该地时,便转而以农耕为主要生产方式,秦、汉、唐、清等朝代便是如此。清代随着国家的安定与清后期财政支出的增加,对鄂尔多斯的垦殖从禁止到弛禁直至规模持续上升,超过以前任何朝代。本文以垦殖力度的差异将其垦殖活动分为两个时期加以考察,前一个时期自清初至光绪二十年,这一时期经历了从禁垦到驰禁的过程,开垦规模逐渐扩大,一些水利工程也开始兴修;后一个时期则是政府组织的大规模放垦阶段,各旗根据自身的自然条件均有不同程度的放垦。  相似文献   

16.
有清一代,清政府以军政制的形式对黑龙江地区实行管辖,时间是很长的。自道、咸以后,一方面汉族流民大批涌入黑龙江地区,并首先聚垦于呼兰河流域,有力地冲击了清政府的封禁政策,蒙古尔山等处闲荒开禁而准许招民开垦后,内地汉民更是负耒而至,旗民词讼因之日增:另一方面黑龙江地区与俄接壤,强邻逼境,日甚一日,迫使清政府不得不采取移民实边的政策,于是呼兰、绥化相继设官,军政制始向民政制转变.黑龙江将军辖区内最早设立的民官就是呼兰厅同知。  相似文献   

17.
西晋永嘉之乱以后,产生了大量的流民,并形成了严重的流民问题。流民的大量产生,以及流民势力的迅速发展,迫使两晋之际的统治设法解决流民问题。流民所引起的震动,使残破的西晋政权能够控制的力量更加弱小,从而加速了西晋政权的灭亡。北方流民的大量南下,使南方的政治、军事力量迅速增强,从而为东晋的建立提供了必要的条件。流民聚集而成的政治、军事性集团如京口集团等,是东晋政权的支撑性力量。东晋政权与流民的关系至为密切,而统治对于流民问题的处理方式与程度,亦直接地影响着当时的政治变迁。  相似文献   

18.
德藏《蜂蜜山招垦四至地图》以晚清时期蜂蜜山附近及穆稜河流域为中心,详细描绘了该地区的山峰、河流、湖泊、聚落及交通线等地物,具有重要的区域史料价值。该图产生于晚清吉林东部地区移民实边、设局招垦的历史背景下,精准反映了边疆危机中该地区的开发进程。通过静态的地图解读历史断面,结合地图之外动态的宏观历史背景,有助于更加深刻地理解晚清吉林边疆地区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19.
发生在清代初期至中叶的“湖广境四川”,乃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流民迁徒活动之一。在它开始的时候,作为民间自发的谋求生计方式与政府恢复社会生产的政策相结合,这一活动曾经使凋敝的川省经济迅速得到复苏。但是,当它继续发展到清代中叶,由于在川省出现了严重的人多地少的矛盾,由此又导致了严重的流民问题。本文试图根据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所藏的清代档案等有关史料,分析该活动对清代四川地区的政治经济的影响、发展及其结果。一、“湖广填四川”的源起及其人员构成“湖广”一般指湖南、湖北二省。“湖广填四川”这一活动是指湖南、湖…  相似文献   

20.
本文运用经济社会学界提出的"有限理性人"理论,从文化、风俗、政策等方面,分析了清代陕南流民在空间选择、垦殖活动以及环境变迁条件下,流民行为的基本取向。结果表明,人类空间选择行为遵循风俗相近原则,而不是地理环境最优原则。追求单位时间上效果最大化是流民行为选择的普遍趋势。在此基础上,考察了清代陕南山地与平原、河流上游与下游流民不同行为之间的关联与互动,对备受非议的流民刀耕火种与清代陕南环境变化之间的关系给予重新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