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革”时期历史研究座谈会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推动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的阶段性研究深入开展,1996年11月5日,当代中国研究所第一研究室举行“文革”时期历史研究座谈会。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党校、外交部、中国社会科学院、军事科学院、国防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单位的40多位专家学者应邀参加了座谈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当代中国研究所的有关负责同志及部分关心国史研究事业的老同志邓力群、汪东兴、马洪、安平生、李力安、有林、詹武等也出席了座谈会。先后在座谈会上发言和提交书面发言的专家学者有:徐有渔、金春明、力平、王年一、…  相似文献   

2.
1966年8月,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邓小平,在毛泽东亲自发动的“炮打司令部”的“文化大革命”中,作为“刘邓资产阶级司令部”的第二号人物中弹落马,受到了错误批判。1969年10月下旬,“党内第二号走资派”邓小平被下放到江西南昌市郊新建县拖拉机修造厂监督劳动。  相似文献   

3.
4.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取得辉煌胜利60周年。抗战胜利,是中华民族团结一心,同仇敌忾,打败日本帝国主义取得的全民族的胜利,同时也是中国近现代第一次取得反抗外国侵略的完全胜利。在纪念抗战胜利的同时,我们不能忘记日本军国主义及其对华侵略在侵华时期的种种暴行及罪孽。为此,我们编辑部在省社科院历史所研究员季士家先生的协助及各界人士的关心之下,组织了一组章,多为专家学新发现的史料,将分两期发表。抚摸历史,伤痛犹在。我们不忘历史,是为了珍惜难得的世界和平,是祈盼世界更加美好。[编按]  相似文献   

5.
《文史博览》2005,(5):1-1
  相似文献   

6.
《文史博览》2013,(4):39-39
值得警惕的是,现在对“文革”仍有两种态度和倾向很是流行,一种是持反对或漠然态度,认为反思“文革”是有意揭开那一段不光彩的党史伤疤,不符合“团结一致向前看”的主流,甚至是借此反对与否定共产党的领导:  相似文献   

7.
脚彻郡麟酬撇掀撇朋麟姗楷聊幽幽酬阅踢输「粼 到农村去,到边疆去 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文革”宣传画~~  相似文献   

8.
《湖南文史》2011,(1):62-63
  相似文献   

9.
10.
46年前的一场武斗,行医者洪云科在治病途中被当做“探子”杀害。46年后,当年的多名行凶者有的悄然离世,苟活者已届高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也经历了从诞生到全面修订后的几经修正,邱日仁,离乡29年的行凶者之一,一经现身,便招来历史的公诉。  相似文献   

11.
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使武汉市统战、政协工作受到严重冲击,市政协被迫停止活动。1976年10月,中共中央一举粉碎“四人帮”.结束了文化大革命这场浩劫。1978年2月.全国政协召开了五届一次会议,标志着停顿12年之久的人民政协重新走上国家政治舞台。同月,中共湖北省委同意省委统战部《关于我省爱国民主党派问题的请示报告》,我省民主党派工作也开始得以复苏。1978年12月,  相似文献   

12.
<正>1979年3月1日《哈尔滨日报》发表了短评《做安定团结的促进派》。3月2日发表一篇名为《象爱护眼睛一样珍惜安定团结》的文章。3月3日又发表《正确运用民主权利》一文,指出最近两天,我市一些人聚集街头,堵塞交通,毁坏车辆,影响社会秩序的事,引起社会舆论的关注。究竟是什么人在闹事?  相似文献   

13.
一本《红楼梦》,产生了"红学"。文革浩劫,前后十年,在中国的历史上,可谓空前绝后。那么,是否应该设一门"文革学"呢?在"文化大革命"运动初期,林彪、江青、康生、陈伯达一伙别有用心地在全国范围内  相似文献   

14.
人们常说:“人生相逢相识相知皆是缘”。我与王国祥之间也是一种“缘”:30年前,我们相逢在“黑龙江省第二次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积极分子代表大会”上,在这次会上我为他拍摄了一幅照片,后来命题为《虔诚者》。就是这幅照片使我们结下不解之缘。《虔诚者》中的主人公王国祥,当时,是解放军某部的一位班长,他是60年代亿万群众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热潮中的普通一兵。多年来,我想方设法在寻找这位老朋友,经历了一个相当艰难的历程。今年2月,在《南方周末》刊登文章公开寻访,终于找到了王国祥,得知他仍在以自己的行动谱写着新时代的篇…  相似文献   

15.
第一个向林彪“顶峰论”挑战的人 1966年1月,林彪提出“顶峰论”,说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顶峰,大肆制造对毛泽东的个人迷信和崇拜。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党的“一大”代表李达却惊愕地说:“顶峰?难道说不发展了吗?”有人提醒李达:“这是林彪讲的啊!,,李达愤慨地回答:“我知道是他讲的。不管是哪个讲的,不合平辩证法我都不同意!”  相似文献   

16.
孟萌 《中华遗产》2010,(9):14-15
一个漫长的下午,我在成都建川博物馆的仓库里,静静翻阅着一摞已经泛黄的文革老照片,就此沉入一段影像里的旧日中国。突然,我好像发现了一小片新大陆——这是一张裙装的留影,一张严肃而年轻的面孔,轻易就将人带入上个世纪70年代的那段岁月。  相似文献   

17.
丁东 《文史博览》2010,(6):28-29
<正>"文革"头三年,时兴毛主席语录歌。毛泽东的言论本来不是为谱曲而发,李劫夫等作曲家为之谱曲,传唱开来,也算音乐史上的奇观。在当时的狂热气氛中,音乐工作者自发创作歌颂毛泽东的歌曲,也风行一时。  相似文献   

18.
康瑛 《文史月刊》2010,(5):38-39
<正>一、爹是"四旧"正是"破四旧,立四新"的时节,庙里的泥神一夜之间全被砸了,壁画也被铁锤毁了,历代墨客名人书写的牌匾也被拿去当了柴禾,那静静守望了这片热土上千年的庙宇也在烟腾尘飞中被翻了个底朝天。学校的名字也改为"向  相似文献   

19.
(一)1966年春节后不久,我们数学力学系六年级(当时北大力学专业学制6年)的同学提前结束了在河北正定县的"四清",回到位于昌平的200号(即北京大学昌平校区)写毕业论文。那时"文革"前的风暴已在北大刮起,校园里天天都开会,批《海瑞罢官》、批"三家村"、批资产阶级文化路线和教育路线、批  相似文献   

20.
一位退休副市长凭借个人良心和声望创建了中国首个“文革”博物馆,十多年来勉力维持,困境重重。像是中国社会的缩影,政治压力、个人良心、现实利益、乡土逻辑、宗族传统、法治观念在这里较量着。捍卫者对“反思文革”也有不同理解,他们相互审视对“文革”的反思本身,是不是摆脱了“文革式”思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