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京剧演现代戏很有前途──1964年在《红灯记》等现代戏座谈会上的讲话林默涵(一)《红灯记》是个好戏,很好,很满意,很高兴!看了几个戏,对京剧演现代戏的信心大大增加了。戏曲演现代戏很有前途。戏很感动人!我看过电影《革命自有后来人》和评剧的《红灯志》,确...  相似文献   

2.
“很多人跟我说,你就差一部戏,这句话说了7年了。自从我演完《白蛇传》里的小青,就在摇摇欲坠地等这部戏,可这部戏7年来都没出现”  相似文献   

3.
排演     
何林香 《神州》2013,(4):12-12
时间:某天下午地点:某排练人物:袁芳—文艺骨干;张梅—编剧兼导演;洪滔—丈夫;袁芳(急匆匆上)急死我,急死我了,都排了这么些天了,我怎么就进不了角色呢?笨到家呢?今天导演找我,虽然我们熟悉,但节目都排了这么长时间了,导演很不满意,肯定要训死。我怎么办,怎么办嘛!张梅(边叫喊边上)袁芳……袁芳袁芳导演我早到了张梅袁芳跟你说了那么多遍了,你怎么老找不着感觉,进不了戏呢?两天后就要演出了,咋整?急死我了。袁芳导演这小品不适合我演,我和老公好着呢,你硬要我演离婚的戏,我没感觉,实在是演不了,你急我更急。张梅跟你说!你必须明白,演戏毕竟是演戏,作为一个  相似文献   

4.
青春期时,存储在VCD光盘里的偶像剧是我用来消解过剩精力的。那时的偶像剧和演偶像剧的姑娘的数量与质量与现在相差甚远,无论戏里还是戏外。  相似文献   

5.
电影在中国的开始我从小跟着父亲“跑铁路”,远离大城市的娱乐生活是比较枯燥的,但逢年过节,遇有演木偶戏或灯影戏,我必要求父亲带我去。这种灯影戏或木偶戏的情节,往往是很简单的,不外是才子佳人、神仙、童话之类,但也仍然看得津津有味。尤其是灯影戏,灯光透过皮影产生的效果较猪木偶给人的想像力以更多的空间。我国原是灯影戏的发源地,早期灯影戏提出的光学原理,应是早期电影的萌芽,可借落后的封建制度拖住了生产力发展的步伐,就象造纸、火药、指南针等最早发明于我国,却未能在这个文明古国继续发扬光大。“西洋影戏”最早进…  相似文献   

6.
奇妙的是,一方面在名厨餐桌前拜倒折服,另一方面,却一年年惊讶领悟,眼前这一道道极尽精雕细琢之能事、创意技巧绝伦之味,似非我味蕾上、心灵上之真实渴望与冀求……  相似文献   

7.
学演现代戏 我们从北京回来后雄心勃勃,准备再搞一两个诸葛亮题材的戏到北京演出。但不久,上级传达了一个“大写十四年”的通知,传统戏不让演了,只能演现代戏,当然“诸葛亮”和“李天保”也不能演了。对此,我没有多想,党中央定下来的事还需要你去多想吗?听党的话,党叫演现代戏,咱就好好演现代戏。  相似文献   

8.
没有李敖就没有胡因梦,他在我生命中真是一个重要角色我无论什么烂片都演,就是不演琼瑶的戏“我现在的身体已经进入了精微体。”胡因梦微笑着说。这位从上世纪70年代红到80年代的电影明星、李敖笔下“又漂亮又漂泊、又迷人又迷茫”的台湾新女性,这位20年来一直致力于翻译、精研印度心灵导师克里  相似文献   

9.
建国初期农村文化生活十分枯燥,除正月闹几天社火外,再也没有什么文化活动。偶尔哪个村唱大戏,农民们就步行十里八里甚至20里路去看上三两出戏,剧团一撤,一两年内也难以有什么热闹可看。为了活跃农村文化生活,建国初期我们这里有一段时间闹家戏形成风气,不论大村小村、有条件没有条件都闹家戏。所谓闹家戏,也就是演戏,集中本村会唱、会拉、会弹、会吹、会敲的人,发挥各自的爱好和特长,八仙过海,各显其能,土打土闹,排演独幕地方小戏,有时也演大本戏,在本村舞台上演,多活动于农闲时期的正月或有时出现在庙会上。这就叫闹家戏或叫本村戏班子,后…  相似文献   

10.
黄梅戏的传统艺术积累极为丰富,在表演艺术上角色分行,也较有特色。前辈艺人根据所演的不同角色类型及其表演艺术上的特点而逐渐划分,形成了黄梅戏的行当。黄梅戏的行当,是由一行(小旦)唱“独角色”,到增加了小丑的“两小戏”,而“三小”戏的产生,又增加了小生。随着正本戏的出现,行当分工就较为细致和规范了,虽然不象汉剧分一末到十杂,京剧生、旦、净、末、丑那么严格,但它根据黄梅戏传统剧目的演出需要分为“上四角”和“下四角”。上下角是从剧中人的年龄来划分的,35岁以上的人物(不包括正旦),由“上四角”来扮演,35岁…  相似文献   

11.
感受越剧     
夜色早已降临了。我走出火车站,不远处隐隐约约的锣鼓声又在我的耳畔响起来,我知道那是河岸上搭的戏台子正在演越剧。我是年年的夏天都要回老家的。看看戏,划划船,逛逛街,这无疑使我久受城市灯红酒绿纷扰的心重新回归到清明,安静。我拎着包悄悄地坐在岸边。正唱的是《黛玉葬花》,台上扮林黛玉的青衣正在演唱,长  相似文献   

12.
1951年,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出国之前,曾在天津审查演出节目。廖承志同志把已经排在前面高元钧的山东快书,改放在后面当压轴节目,并且问我,你知道高元钧吗?我说:不了解,从节目单上看,就他一个人表演,连伴奏都没有。因此,就把他的节目放在前面了。廖承志同志说,你错了,高元钧一个人表演,可以抵得上一台戏,他像个“千面人”,一个人在台上用不着化妆,也不需要布景,同时表演几个人,个个都性格鲜明,演龙是龙,演虎是虎。高元钧和侯宝林说相声一样,把山东快书这种当年在山东赶庙会的民间曲艺,带入城市演出,去掉其中糟粕,又从南京夫子庙的地摊上演到了大城市的剧场,深受人们欢迎。  相似文献   

13.
1958年,我担任黄梅县文化科副科长,兼黄梅戏剧团党支部书记。3月25日上午,我接到县委的紧急通知,湖北省委要求把参加演出黄梅采茶戏《过界岭》的全体演职人员名单、政治面貌及工作表现,写成书面材料,速报省委。当天下午,我又接到县公安局的紧急通知,要求按同样的内容报送县公安局,由他们审查后再报送省公安厅审查。这件突如其来的事,当时对我震动很大,我想一个县级剧团演一个戏的全体演职人员的政治面貌和工作表现要同时报告省委和省公安厅审查,这是从来没有的事,我猜想可能要调我团这个戏到省里去为重要会议或中央领导人演出…  相似文献   

14.
藏语现在引入大量的汉语和英语,原先的一些禁忌语年轻人都不太知道了……片子里的藏戏《智美更登》是过节时每个村庄都要演的戏,老年人和中年人看了都会流泪,但年轻人已经没有感觉了。现在是连同精华部分也完全丢弃,消失了,这一切看起来自然而然,但潜伏着危险……  相似文献   

15.
父亲马连良曾严肃地对我说:“你可别小看这跑龙套的,这同样是学本事的好机会!”父亲接着就谈起他刚出科班时想观摩好角儿演戏的困难。当时,父亲还没有钱买票看戏,可是为了学戏,尤其是向好角儿学戏,真是煞费苦心。一次,余叔岩先生演《打棍出箱》。父亲也演过此戏,很想看看余先生是怎么演的,但他没钱买票。于是,他就带着一个干馒头,白天进剧场不出来,躲在包厢里藏着,直至夜场开戏时他才出来找地方站着看余先生演出。父亲说:“你看,想看好角儿演戏多不容易。如果你能抢上一个龙套站在台上,你就能学到很多东西,要用心站着看,用心学。你是学老生…  相似文献   

16.
<正>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上海曲友中擅演"小生"戏的有两人,一个是现代昆曲界泰斗级大师俞振飞,另一个就是昆山曲友殷震贤。这两个人都被梅兰芳邀请配过戏,又同是当时昆曲名曲家,并称沪上曲界"双璧"。昆曲里面唱腔各有讲究,俞振飞精于唱法中的擞腔,殷震贤则擅长笑功,时人有"殷笑俞擞"之誉。殷震贤最拿手的戏就是饰演《金雀记˙乔醋》里的潘岳一角,举手投足,若诗若画,遂有"殷乔醋"之称。近日,我到上海昆曲研习社参加"同期"活动,无意中竟然认识了殷震贤的次子殷孟超先生,听他叙述起记忆中的先父形象与旧事,激动万分,也感慨良多……  相似文献   

17.
尚小云(1900-1976) 男汉族河北南宫县人京剧旦角演员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一家人从香港迁居北京不久,母亲便带我去戏院看戏。记得那是个日场。刚入座,母亲便指着戏单说:“今天的好角儿(梨园行对优秀演员的习称) 是尚小云,他演的是拿手戏《昭君出塞》。”等呀,等呀,终于好角儿上场了。从头至尾, 只见这个叫尚小云的又唱又做,载歌载舞,身披大红斗篷满场飞,手掏翎子(将两根野鸡尾毛插在头盔上的一种美饰)露出雪白的双臂,太美了! 美得像只展翅翱翔的仙鹤,盘旋而来,飘然而去。戏散了。出了剧场,我就高高举起自己两臂, 对母亲说:“小愚(作者小名)什么时候也能有小云那样的胳臂就好了。”母亲笑道:“你的胳臂要像他就糟糕了。”“为什么?”“他是个男的,演的是女人。这叫男旦。”“我喜欢男旦!”我大叫,身边的人转过身看着我……  相似文献   

18.
好人定会有好报 我从六七岁学戏练功,上台演个小角色,都自信决不落人后,多么大的演员我也不怕,多么大的场面也不怵台。记得小时唱戏摔破了一把小茶壶,那茶壶本是自己的,自己的也不行,当小工去,拼命干活挣钱,好再买一个赔自己。后来长大了,跟着母亲闯荡江湖,流浪唱戏。那时有句话叫做“去搭班如投胎”。我自信:是骡子是马,上台见真假。我可说是唱了一辈子的戏,并自信是用良心唱戏,对得起观众。 10岁,我到了北京。到是到了,不能进城里大剧场,因为那时候的中和戏院、吉祥戏院、长安戏院,都是京班大戏著名演员的场子。评剧也有三个团能轮上,唯有…  相似文献   

19.
可以说我是哭着排演杨白劳的张守维1945年革命文艺的百花园中又诞生了一支新儿──民族歌剧《白毛女》。我有幸在剧中扮演杨白劳,不过要把这个角色演好,是有相当难度的。那年我才27岁,年轻,个人阅历、思想及艺术修养都谈不上有多少根基。但很幸运,那时正值毛主...  相似文献   

20.
“七七事变”以前,我在北平曾经看过一次丁果仙的戏,那时丁果仙的艺名叫“果子红”。虽然当时正值“九一八事变”,日军占领了东北,但是关内还是很平静的。果子红来北平演出,为前门外二三十万山西商人提供了一次过瘾的艺术享受。据说,她演了一个月,场场满座。我出于好奇,到前门外的广和戏院买了一张票,在那儿看了一次果子红的演出。记不清我买的票是后排,还是站票,我远远地看见台上有个戴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