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就中国历史学进展而言,"革命叙事"在1949年后很长一段时间并不构成问题,但是到了改革开放时期,由于重评近代中国历史上的洋务运动及资产阶级,"革命叙事"渐有式微之势。至"告别革命"说出,~①"革命叙事"绝地反击,夺回了部分话语权。不过,这场争论至今并没有结束。一、革命叙事之发生"革命"有广狭之分。广义上的革命,指事物发生根本性变革,是质的飞跃;狭义的革命,主要  相似文献   

2.
<正>所谓孙中山的"革命破立观",是基于他明确表述和阐释的"革命之破坏"与"革命之建设"概念,将此两者合并概括的特指性称谓。回想1999年笔者赴台湾参加首届"海峡两岸孙中山思想之研究与实践学术研讨会",提交并发表拙文《〈建国方略〉著述时期孙中山的"革命之建设"观述论》(随后以《孙中山的"革命之建设"观》为题,辑入个人论集《晚清政事探研》,北京:东方出版社2001年版),一晃十几年过去,重新检视该文,在此基础上进而作扩展性思考,综合审视其"革命破立观",就此略陈刍荛之  相似文献   

3.
黄峥 《神州》2008,(12):26-32
20世纪,在中国这块古老的土地上掀起的由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其规模之宏大、情况之复杂以及它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彻底性,同世界上任何一次革命相比都毫不逊色,它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革命之一。每次伟大历史事变都会产  相似文献   

4.
香港,这块土地曾是中国近代民主主义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革命思想的发轫之地,也是他革命活动发端之地。港英政府曾对他下达驱逐令,港英当局曾在他就任“非常大总统”时无理干涉和禁止民众庆祝。最后一次离港时,他不禁双眼湿润……  相似文献   

5.
汤礼春 《百年潮》2003,(3):37-44
当我撰写的《吴晗与袁震之的旷世之恋》一文发表后,有许多读者问我:吴晗和袁震之在1969年就去世了,你是如何取得这珍贵材料的?我便如实地告诉他们,1988年,我到广州采访了我们家乡的革命人物袁溥之,她是袁震之的姐姐,是最早和董必武一起开展革命活动的女性,还曾是出席国民党“二大”的中共女代表之一。她的一生和中国革命的许多重大事件联系在一起,和许多中国革命的著名人物有过交往。  相似文献   

6.
雷颐 《江淮文史》2011,(5):23-28
不经过激烈变革尤其是剧烈革命必然造成的社会大动荡、大破坏而收取变革、革命所带来的社会进步之实效,洵属社会进步之理想途径,无疑值得鼓吹和追求。但若以近代中国为例来指责戊戌变法尤其是辛亥革命“过激”、以此反对“激进主义”,则有违史实甚矣!“激进主义”的危害确易为许多“正义在手仇恨在胸”之士所忽略,  相似文献   

7.
正一中国国民党领袖孙中山曾经将中国革命划为三步,1906年他撰写的《革命方略》中提出了"军法之治"、"约法之治"、"宪法之治"三个阶段;1914年孙中山创立中华革命党,在党章中又将革命过程分为军政、训政、宪政三个阶段,在训政阶段不再提"约法",而是"一切军国庶政,悉归本党负其完全责任",即以党治国。孙中山接  相似文献   

8.
齐悦 《炎黄春秋》2023,(11):86-89
广东是中国民主革命的策源地,也是近现代艺术革命的策源地。在这片岭南大地上,还曾孕育出一位革命家与艺术家集于一身的传奇人物——陈树人,他不仅是国画革新之旗手,也是民主革命之猛士。陈树人积极投身革命活动,为推翻专制王朝,争取民族解放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陈树人在革命生涯中始终不曾忘怀艺术创作,大力倡导艺术革命,成为岭南画派一代宗师,其诗画作品无不描绘出时代风貌,体现民主共和的时代精神,彰显民主革命思想。  相似文献   

9.
关于中国式的革命与建设道路问题客观地回顾历史,不难发现我们党在自身革命与建设进程中深受俄国革命与前苏联经济体制影响。实事求是地说,这是一个必然的过程。首先,前苏联是当时世界上第一个取得无产阶级革命胜利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国家,其革命成功的经验必然影响其他正在进行无产阶级革命的政党。东欧的一些共产党是如此,东方的中国共产党亦不能例外。其次,大革命失败后主持中央工作的领导者者溜秋白、李立三、王明等都是从前苏联留学归来者。他们在列宁的故乡学习、考察,深得苏俄革命之体会,深诸俄国革命之方式、方法,并深信…  相似文献   

10.
邹容18岁开始写《革命军》,19岁,即1903年5月底,约两万字的《革命军》出版,并在辛亥革命前的腥风血雨中风行海内外,重印20余次,销量达110余万册,居清末革命书刊之首位。胡绳在《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中评赞说:“他(邹容)写道:‘我中国今日欲脱满洲人之羁缚,不可不革命;我中国欲独立,不可不革命;我中国欲长存于二十世纪新世界上,不可不革命……  相似文献   

11.
孙中山不愧是“站在正面指导时代潮流的伟大历史人物”,他的一生,是不断革命、不断前进的一生。他不但在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领导了伟大的辛亥革命,而且,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能“适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随着时代的演变,与时俱进,提出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改组了国民党,促进了中国革命的潮流。这是孙中山晚年革命思想与革命实践的巨大飞  相似文献   

12.
梁启超对革命的忧虑在于:以中国之大,国情之复杂,民众之低素质,倘若搞起革命,定会动乱多年,而收拾动乱的人,一定是有极大本领和权术的独裁者,这是他所不愿看到的  相似文献   

13.
张学友饰杨衢云,梁家辉饰陈少白,眉目间都颇为神似。 陈可辛用荡气回肠的故事,提醒我们香港的另一个角色。自晚清革命以来,港九之地,“不但有金银气,且有革命气”《辛亥文献》之马小进《香江之革命楼台》)。但两岸对1905年之前的革命史,都有意无意地裁剪了两样主导性力量,即孙中山和几乎所有早期革命领袖兼而有之的两个身份:基督徒和洪门弟子。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最初是位黑格尔式的唯心主义者,在其后来的生活中有三个重要的因素促使其世界观发生根本转变,革命的实践是其世界观转变的动力之源;革命的批判精神是其实践唯物主义转变的思想来源;革命的政治立场保证其世界观发展的根本方向。  相似文献   

15.
1949年5月16日武汉解放.新生政权即将进人各项社会改革和国民经济恢复与发展时期,各方面都需要大批革命干部,省政府新建了一批崭新的“抗大”式的熔炉大学,如“湖北人民革命大学”、“中南军政大学”、“中原大学”、“四野青干校”等。但论建校规模之大,学子之多,影响之巨大,各项之最,非“湖北人民革命大学”莫属。该校从1949年7月到1953年3月四年办学期间,同时在省城武昌、黄冈县仓子埠、武昌县豹子溜、黄陂城关等地举办了四期.共培养学员15416人。  相似文献   

16.
国民党的“国民革命”、共产党的“阶级革命”与青年党的“全民革命”在 1 92 0年代同时并起。革命由过去的一党独导发展为多党竞举的局面。三党对革命的积极认证和遐想式期待 ,将革命建构成为一种与自由、解放相关联的强势政治文化。政治改革道路的不同选择不再被定义为“革命”与“改良”之争 ,或激进与温和之别 ,而是被建构为“革命”与“反革命”的圣魔两立 ,水火不容。三党对“革命”的竞相诠释 ,使得革命话语在日趋神圣化与正义化的同时 ,又蕴含着浓烈的任意性和专断性成分。  相似文献   

17.
"革命军起,革命党消"是章太炎为适应武昌起义之后中国政制转型之需要而提出的政治口号."革命党"是秘密结社,与依托议会开展合法政治活动的"政党"有着本质区别.消除"革命党"是为了组织"政党",推进中国的民主政制建设.然而,一度因应形势改建"政党"的国民党,其革命情结始终难以消去,其党人的思想行为在很大程度上还停留在革命阶段."宋案"发生后,国民党回归"革命党"立场,重新走上"革命"之路.在国民党"继续革命"的过程中,不仅袁世凯和北洋军阀成为打击目标,孙中山等人在革命之初选择的西方议会民主政制也在事实上遭到否定.这种一箭双雕的政治打击,对近代中国的政制建设产生了"破旧"却没能真正"立新"的复杂的历史影响.  相似文献   

18.
佘玮 《神州》2010,(2):61-65
革命青春:唱着铿锵的青春之歌踏上革命起跑线 1949年4月中旬,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平召开。会后,团中央和中央军委总政治部联合发出在部队建立青年团组织的决议。南工团立即开展了建团工作,在总团建立了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团委会。  相似文献   

19.
80年前的1924年6月,中国历史上第一所专门培养革命军政人才的军官学校--黄埔军校,在当时的革命中心广州诞生。黄埔军校被称为"将帅的摇篮",共培养出数百名著名将领。黄埔军校培养的将军之多和产生的影响之大,不仅在中国军事史上是独一无二的,在世界上也是罕见的。  相似文献   

20.
余童年游泮,读明清史,见史可法多尔衮往来书,即潸然泪下。种族革命思想,油然而生。在武昌读书,每闻新军号音,如闻塞上悲笳,即动投笔从戎之想;在校与宋教仁、江浴岷同号舍,日谋革命之进行。负笈东瀛,学习陆军,纠合同志,先从事文字之宣传。乙巳年,总理中山先生由欧洲到日本,余等欢迎来东京主盟,加入同盟会,从此革命思潮,风起云涌,不可遏抑。余等结合学习陆军各同志,如张华飞、程守箴、王孝稹、黄?元、刘一清等数十人,计划毕业回国后,脚踏实地,分途进行,掌握军权,以为革命准备;姜明经等赴鄂,在军中从事思想革命运动;陈裕时、王孝稹、张华辅等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