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孔子周游列国,需要经费,这经费来源,可能来自教学时的收入、做官时的俸禄,也不排除来自政府的资助,以及个别富裕学生所做的奉献。现有文献显示,政府资助在孔子周游列国时提供了关键支持。  相似文献   

2.
孔子顺应当时学术下移的潮流,首创私学;有教无类的教育主张促进了教育大众化。社会对职业人的需求和学生求学以"干禄"的就业动机要求孔子私学开展职业教育;孔子"儒"的出身和特长保证了这种可能性;孔子的私学具有立足传统,面向现实,人、才并重,以人为本的办学特色。  相似文献   

3.
民国时期政府官方主导修志的模式,决定了各地通志馆修志经费主要来源于政府财政支持。而频繁更迭的政局与变动不已的时局,导致修志经费保障不稳定,经费短缺问题普遍存在,这促使通志馆人士拓展经费来源,并通过自行筹措、社会劝募等方式,推动修志经费来源日趋多元化。民国通志馆修志经费来源的多元化与总体状况,反映了乱世修志背景下地方志编纂经费的演变趋势,彰显了修志经费在地方志事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4.
李沛倩 《沧桑》2014,(4):109-111
义学是中国古代社会为贫寒子弟设立的免费初等教育机构。在清政府的倡导和支持下,山西义学发展迅速,分布较为广泛,各府州均建有义学。义学的生存发展状况与其经费来源直接相关,本文主要从官府出资和民间捐资两方面对清代山西义学的经费来源渠道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王大忠 《神州》2012,(33):22-24
清末同、光时期,因当时社会所需,各省成立官书局,肩负起网罗散佚典籍,整理刊印图书的重任,以振兴文教事业。创设书局的晚清中兴名臣,积极倡导,利用其掌握支配地方的财政大权,设法筹措经费,经营刻书事业,使传统典籍得以广泛的利用与流传。本文利用故宫图书馆所存史料及相关文献记录,综合各省官书局的经营状况,整理分析,探究官书局经费的来源与筹款方式。  相似文献   

6.
清代国家对地方志编纂经费无财政支出,一般多由地方官府筹措。地方志修纂事关地方文化建设,地方官绅对捐资的表现有主动捐资、劝捐、摊派式的强捐三种形式。其中后两种捐资方式,一方面让更多的人了解了地方志编纂工作,另一方面也导致了修志原则的某些改变。  相似文献   

7.
九一八事变前的奉天农会组织是一种士绅为主体的、依附于政府的咨询性的社会团体和与基层的联络机构,是一种皆在农业改良的社会经济自助组织。这里的"自助"就是自己帮助自己的意思,也就是说农会的活动经费需要农会自筹解决,而不在地方政府的财政开支范围之内,而只是在特殊情况下政府才能给予一定的补助。  相似文献   

8.
地方志的修纂人员、资料及经费是志书修成的基础。清代广西地方志的修纂人员包括地方官员和本地士绅,官绅之间相互配合,分工合理,共同完成志书的编纂工作。志书修纂的参考资料大体上分为两类,一为文献资料,一为调查资料。修志经费则主要有两个来源,一为主修官员捐俸倡修,一为本地士绅捐资助修。大量人才的参与,以及丰富的资料和充足的经费,为清代广西地方志的修纂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因此清代广西所修地方志不仅数量可观,而且不乏佳作。  相似文献   

9.
宋朝真定府的官学修建在当地官衙附近,经费来源为政府出资和民间捐助,教学内容主要以经为主;人们普遍重视家庭教育,有些大家族延请名师大儒以教子,进而形成师承私学;境内的封龙书院教学级别高,教学形式灵活。因此,宋朝真定府的基础教育呈现出日渐普及的倾向,这对培养国家人才,扩大统治基础和化育民俗都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理想与现实:南京国民政府地方司法建设中的经费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吴燕 《近代史研究》2008,(4):107-124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最高司法当局一直勉力争取中央统一解决地方司法经费,1940年拟议多年的议案终于付诸实施。这一过程曲折迂回,起伏跌宕。统治者对司法建设的复杂认知,国家经济实力和战时环境,利益重新分割的矛盾,监督制度的落空,都对地方司法经费的划拨和使用形成窒碍,最终使划拨经费的预期目的没有达到。  相似文献   

11.
目前我国幼儿教育经费政府投入太少,生均公用经费不足,幼儿教师队伍匮乏,越来越多幼儿家长也为难计其数的教育费用而苦恼。本文从幼儿教育经费投入现状入手,分析幼儿教育经费不足的原因,进而提出增加幼儿教育经费投入的对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2.
1940年3月汪伪政权成立后,为了推行奴化教育向日本派遣了一些留日学生,沦陷区也有部分学生自费留学日本,那么他们的留学经费从何而来,本文在梳爬史料的基础上,就当时留日学生的经费来源四个方面,进行了描述,以图再现一段历史的真实。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古代新都桂湖经费来源的追溯,来探究四川古代官产园林的经营方式和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14.
南昌西汉海昏侯刘贺墓出土有一件孔子屏风,是汉武帝独尊儒术的实证文物,其上所绘是迄今所见最早孔子像.作者通过考辨文献与图像对比,梳理出自两汉至宋元孔子图像的传承脉络与构图结构流变,并确定此图为《汉书》所记《孔子徒人图法》.西汉时期的孔子屏风、《孔子徒人图法》,规范了这类孔子及其弟子画像的大致风格,此时"孔颜相对",弟子像不过十数人;东汉来年粉本流传于世,学宫中已将弟子像由十数人扩充至七十子,可能已有"孔子行教"一类的孔子像单人.由晋至唐,画家在不改变孔像格套的基础上,通过改变孔子朝向、删掉颜回图像等方式,创作"孔行颜随""孔子行教"图,并最终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5.
刘治深 《神州》2013,(32):12-13
历年来,对孔子人性思想的研究,往往从善恶的角度去立论。其实,统观《论语》全书,孔子并未言明人性是善还是恶,而是从人本质属性的角度去理解的,即人的自然欲求性。同时,在自然欲求性的基础上,孔子的人性还兼有引人向善的意义。孔子提倡在自然欲求性的基础上,通过学习和良好习俗的熏染,达到引人向善的目的,从而实现自然之性向道德之性的升华。  相似文献   

16.
张璇  阚先学 《沧桑》2013,(6):111-112,120
孔子是儒家思想的开创者,“仁”是孔子哲学思想的核心,笔者认为孔子仁的内涵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仁者爱人;修己以敬、克己复礼;为政以德。而在今天,处在社会转型期的中国,孔子的仁学思想同样具有不可否认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现代中国的经济状况、共产党执政理念的创新,价值多元化和现代人的生活状态与精神都需要孔子仁学思想的介入。传承孔子的仁学思想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具体来说,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推动新型的经济伦理,二是对我国政治理念的启示,三是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精神资源。  相似文献   

17.
1929年7月,性情耿直,甘愿为理想,为革命牺牲一切,对党忠心耿耿的红四军政治部主任蔡协民(1901-1934,湖南华容人,1925年入党)携妻子曾志由军队转入福建,领导福建的地方斗争。1931年5月由于叛徒告密,中共福建地下省委绝大多数领导同志被捕牺牲,组织工作完全陷入瘫痪,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共和(统一)、国民(同盟会)两党为个案,探寻民初政党经费来源。研究表明:政党经费收支的制度设计是相当完善的,但制度设计者们在不断的消解制度边界。以经费为纽带,袁世凯政权对政党的渗透过程,实则也是各党主动靠近的过程。当经费依赖于某一政治势力时,政党价值取向与路径选择必将偏离其政治纲领。  相似文献   

19.
蒯乐昊  曾年 《华夏地理》2007,(7):76-101
往年要到9月孔子诞辰日前后才热闹异常的曲阜,今年4月下旬就先热闹了一把。“今天站在杏坛,我心里很忐忑,但又很坦然,因为天在我的头顶,地在我的脚下,圣人在我身后。”4月20日晚,容纳三千人的曲阜杏坛剧场座无虚席,在这里举行的“于丹教授孔子故里再谈《论语》暨《杏坛圣梦》2007首演式”上,于丹的开场白一半是自谦,一半似乎是在回应网络上说她“圣人故里班门弄斧”的批评。而在一个小时的演讲期问,一尊巨大的孔子雕像,就笑眯眯地立在她的身后。 孔子以及他的学说从汉代开始就为政府所用了,不过那时是用他“教化”百姓,维护王朝的统治,现在则是用他来促动旅游帮助赚钱。作为曲阜市“于丹教授孔子故里再谈《论语》心得暨2007曲阜春季旅游推介会”的主宾,于丹头天晚上在杏坛剧场谈论《论语》,第二天在阙里宾舍为曲阜市如何利用孔子带动旅游业赚钱出谋划策。靠解读儒家宗师孔子而名利双收的这位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借箸代筹的姿态似乎更接近先秦的纵横家。[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张湘萍 《神州》2011,(8):27-27
“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学而优则仕”是孔子教育思想的主要特点,对先秦的教育发展、优秀人才的培养发挥过巨大作用。如今的孔子学院在世界各国纷纷建立,这股“孔子热”让我们意识到:他的教育思想在当今中国必定还有深远且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