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清张潮,生于顺治七年(1659),卒于康熙四十六年后(1707),字山来,又字心斋,号三在道人,安徽歙县南蒋国村人。张潮出生于官宦书香之家。其父张习孔,字念难,号黄岳,顺治己丑(1649)进士,官至刑部侍郎,山东督学佥事。习孔也是清初有名的作家,有《周易辨志》、《系辞学训》、《檀弓问》、《云谷卧馀》、《家训》等作多种。张潮受家庭熏陶,自幼好学;之后他一直谨遵其父“贫莫贫于无才,贱莫贱于无志”的教导,严于律己,励志勤学。康熙初岁贡  相似文献   

2.
《南方人物周刊》2012,(29):46-47
有清一代,我国南方数省及海外华侨中活跃着一个民间秘密会党——天地会,其名取意“一拜天为父二拜地为母”,会内则通称洪门。  相似文献   

3.
徐渊 《中国钱币》2006,17(1):29-38
“中华民国中央银行钞票”存世极少,十分珍贵。其面值见有壹元、五元两种(插二下),其中壹元票长144,宽89mm;五元票长160,宽92mm。钞票正面,上端均为篆书“中华民国中央银行钞票”、下侧均有篆书“中央银行发行”字样,中间则分别为隶书“壹元”或“五元”之面值,四角分别有“壹”和“1”或“五”和“5”的面值数,底纹均为由无数“中央银行”小字纵向排列而成的放光芒图案;钞票背面,中间分别为“壹元”或“五元”面值,面值两侧分别有“1”或“5”字面值数。吴筹中先生曾在1990年第三期《中国钱币》上刊出过一张五元票的黑白图版,当时他认为是…  相似文献   

4.
一不小心,数以千万的人们陷入了收藏的“围城”,懵懵懂懂,一头闯了进来。他们收藏的目的不同,少数人为了提高自己的学识品味显示富有;大部分人“收藏”古玩艺术品则是为了升值,保值,作为一种投资的方式。他们中大部分人似懂非懂,手中擦着钞票冲进了这个谁也说不清深浅的圈子。于是作假贩假者看中这些人,把大量的新出炉的赝品,滚滚地塞入初人道的收藏者手中。那么您收藏的“文物”是真是假呢?是什么年代的东西?有没有收藏价值呢?这时候您肯定希望能有个真正的鉴定权威机构为您指点迷津。北京文博文物研究鉴定中心就为收藏爱好者提供了这样一个窗口。每到星期五  相似文献   

5.
我可没交过什么“狗屎运” 我注意到,在我博客中留言的人都喜欢把我跟“幸运”两字扯到一起:“你真幸运,竟能四处云游”,“你真幸运,连斐济都去过”,“你真幸运,居然能跑那么远去观看橄榄球世界杯”。我最近去了趟南极,羡煞我“幸运”的跟帖更是挤得爆棚……我知道当人们夸我“幸运”的时候并无丝毫不敬,但我必须申明的是,  相似文献   

6.
地方志书有述、记、志、传、图、表、录七体,以志体为主。“志”以编(篇)章节目的形式表达,各个编(篇)可称“分志”。分志是什么体裁呢?一种观点认为,分志属纪事本末体。有著作称:志书“各篇章采用纪事本末体。”有文章称:志书“每一个基本书写单元则以纪事本末体依时间顺序记述该类事物的发展过程,以此形成一部以静态标题和动态表述构成的资料性著述。  相似文献   

7.
谢耀亭 《文博》2012,(1):89-93
“五”字构造可分二个体系:一为积画义之五,一为相交义之五。二者分别体现着不同的造字思想,前者基于“取象于物”的具象思维而创,后者建立在抽象的宇宙观下而造。“五”数的神秘化,与体现宇宙观的相交义之五有极为密切之关系。先民在对时空的逐步认识上,对体现着宇宙观的“五”逐渐崇拜起来,导致五数走向神秘化。反映在文字上,则为相交义的五取代了积画义的五。在宇宙观与五数崇拜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影响中国文化至深的五行思想。五行思想的兴盛使“五”更加神秘化,几乎在中国文化中形成了一种无意识的崇拜,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8.
这里的每一座大山、每一条河流、每一个湖泊、每一片森林、每一座洞穴、每一个村寨都有一个灵魂 ,每个灵魂都有一段故事 ,每个故事都是一部历史……有人为贵州测了一个字 ,把“贵”字测成“中”、“一”、“贝”三个字 ,并解释说贵州是“中国的一个宝贝之州” ,这个说法一语道出了贵州的珍贵与奇特。贵州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宝贝呢?她是天、地、人三者完美结合、和谐相伴的一个大宝贝 ,是自然与人类文化的一片净土。明代的高人刘伯温曾经预言 :“五百年后看 ,云贵胜江南”。云贵以什么来取胜江南呢?刘伯温又说 :“江南万条水 ,云贵万重山”…  相似文献   

9.
雇于大商号,驼户只收“脚钱”(运费),往来于丝路上的商人、使者,大多都骑骆驼。有些大商号,自己经营驼队,如民国时期张掖裕泰隆商号就有庞大的驼队,其足迹东至包头、京津,西达西域。驼队所经之地,大都是沙漠、戈壁和草原,往往数十日渺无人烟,因此每一帮驼队,必须有几只骆驼专驮帐篷、水桶、炊具及行李皮衣之类。有妇女小孩的,则在驼背上搭一驮轿,上有篷盖,像大篷车一样,可以在上面坐卧。驼队每11只骆驼为一小队,俗称“一把子”。最后一只驼的驼颈上或夹杆上挂一只扁圆桶形的铃铛,以防驼只夜间断缰走失。每一把子骆驼,必须由一至两人专管专拉,这些人叫“驼把式”,多年甚至一生拉驼的人则称“骆驼客”。他们经验丰富,夜不迷途,有的可以在行进途中睡觉。每只驼一般驮重100公斤,俗称一个驮子。不论装卸,都由驼把式个人操作,无需别人帮助。途中若遇狂风大雪,帐篷搭不起来,驼把式们就把骆驼拉成一个圈儿卧倒,人们在圈中拂开积雪,铺上栽毛褥子和脚镫毡,盖上大皮袄,睡在骆驼颈项下面。骆驼颈下的嗉毛可以把人完全覆盖,人就可以温暖地度过风雪之夜。在河西驼队中,民勤驼队独具特色:一是行走与歇息时间的不同。宁夏驼队和蒙古驼队出外长行,一般是昼行夜宿。夜间骆驼吃草...  相似文献   

10.
光绪廿四年(1898年)之前,吉林铸有无纪年银币大小数种,称吉林省造光绪元宝无干支银币。它有二大版别,其区别在于币面“吉”与“宝”二字之书法差异。一种版式为“士吉尔宝”,另一种版式则是“土吉缶宝”。详细言之即币面“吉林省造”中之“吉”字有二种书法。一是“口”上书“士”而另一为“口’’上书“土”。币面“光绪元宝”之“宝”字也有二种书法,一种从“尔”而另一种从“缶”。但其书法搭配却有规律,士吉配尔宝,土吉配缶宝,二套银币各大小五枚皆按此律。。  相似文献   

11.
上一轮修志,各地所修的县级志书,其篇目设置一般以中小篇体式(章节体或条目体)为主,少则设二三十卷(有的称“编”或“篇”),多则设四五十卷;每卷字数少则一二万字,多则二三十万字,普遍总字数百数十万字。成书形式基本是一志一册,16开精装且价格不菲。这种版式,显得比较笨拙,既不利于发行,也不方便使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对读志用志起着制约作用。目前,新一轮的修志工作已在全国展开,少数地方的志书已经出版,其版式一仍其旧,未有创新。笔者认为,新一轮修志,县级志书的成书形式应该突破传统,与其相应的体式与框架结构也作必要的调整,宜大类设卷…  相似文献   

12.
佛顶尊胜陀罗尼造像经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幢,原在沁阳市城西北20公里王范村兴隆寺旧址内。清道光五年《河内县志·金石志》载:“唐,王范村兴隆寺陀罗尼经幢。正书‘开元十八年正’,幢凡八面,每面十行,第八面止五行,每行四十三字,高四尺,每面广九寸,在河内县(今沁阳县)王范村。经文不录。‘开元十有八年,岁次庚午正月□□□建。’此系篆书。”另外,关于经幢的发现情况也有记载:“李生家骐来告,其村有古幢,字甚完美,未知岁月,亟令拓之。”并说:“兴隆寺,在王范村,寺外植唐开元石幢,制作宏丽,则此寺之大可知,今至存数楹耳,”由此也可推知兴隆寺在清道光五年时已遭大  相似文献   

13.
章嘉柏     
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旦马乡细水河上游的珠嗄尔山(当地人也叫朝阳山)下,有一株参天古柏,傲然挺立、睥睨群山。这棵古柏粗可两人合抱,高达数丈,冠盖如伞,主干笔直,枝丫舒展挺拔。周围数里的山中虽柏树成片,竟无一棵柏树与之匹敌,因此,也有的人叫它“一棵柏”,但更多的人叫它“章嘉柏”,是天祝境内的一景。章嘉柏坐北向南,后靠堆翠叠嶂的群峰,面对飞珠溅玉的细水河,右手是巍峨的祁连雪峰,左手是被称为“白崖海螺七兄弟”的七座山崖,像一道将展未展的玉屏风,因每座崖顶有一座峨博,当地人称“七座峨博”。“天下名山佛占尽”。这话不假,这里确…  相似文献   

14.
陈卫国 《收藏家》2008,(9):51-55
藏传佛教较具代表性的艺术表现形式有两个,一为“佛教造像”;二为“唐卡绘画”。“佛教造像”以明初者为最佳,十余年来更执收藏界涨幅之牛耳。一尊高40公分,品向上好的明初镏金佛像在1998年市场价值大约是7-9万人民币左右,现在则至少在百万元上下,佛教造像的世界最高拍卖纪录亦由数百万元升至现在的过亿元。  相似文献   

15.
“放蛊”真相略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尽管如今相信的人极少了,但过去曾盛传过苗族会“放蛊”。就连老版《辞源》“蛊”词条也如是说。从迷信色彩来解释蛊字,最早见于梁朝顾野王《舆地志》:“江南数郡有畜蛊者,主人行之以杀人,行食饮中,人不觉也。”这种说法与谣传中苗族放蛊的方式很相同,所异的是,《舆地志》所指的地域是“江南数郡”,,未确指苗八。贵州在秦朝属黔中郡和象郡,是否在“数郡”之列姑且不论,“数郡”中的其他郡自然也包括了早已生活在那里的汉民族。这一推论于晋朝干宝的《搜神记》中已得到证实。《搜》卷十二有三则“蛊’事,此择其一:“荣阳郡有一…  相似文献   

16.
赵品三在八路军驻晋办事处时与周恩来有过一段极密切的交往,无话不谈。直到数十年后,每提起这些小故事,总是津津有味。《周恩来在驻晋“八办”时的轶事》从另一侧面,反映了周恩来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与热情幽默的开朗性格。  相似文献   

17.
成立于战国后期的日本茶道(初期称为“茶汤”或“佗茶”),虽然在形式上与南北朝时的“婆娑罗寄合”这种喧闹、奢靡的饮茶之风迥然不同,甚至与室町幕府的将军所举行的茶会也有很大的差异,但是禅的精神的融入,正是对“婆娑罗寄合”的一种反省与反动,而室町幕府茶会中的“唐物数寄”、以建盏天目茶碗为代表的“茶具足”和“书院座敷”这三个基本文化元素,是后来日本的茶道得以成立的非常重要的前提条件。“书院座敷”构成了茶道得以展开的基本空间,“茶具足”是茶道得以进行的基本器具,而“唐物数寄”则是使整个茶道活动充满了优雅文化气息的基本组成。  相似文献   

18.
“石刀对石鼓,金银无处数,谁人识得破,买个成都府。”这则民谣在四川省芦山县龙门乡石刀背沟不知道流传了多少年,这里有石刻的“圣旨”、古老的村落、瑰丽的溶洞……[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吴世祥 《文史天地》2013,(11):49-51
明末著名的抗清将领袁崇焕出生于广东新莞,这让广东人梁启超先生非常自豪.。他说:“吾粤崎岖岭表,数千年来,与中原之关系甚浅薄,于历史上求足以当一国之人物者,渺不可睹。”而“若夫以一身之言动、进退、生死,关系国家之安危、民族之隆替者,于古未始有之。有之,则袁督师其人也。”于是,他自谦地说:“蒙虽不文,乌可以已,作《袁督师传》。”照此说来,贵州与广东相比,数千年来,与中原之关系更为浅薄。  相似文献   

20.
两汉三国吴时期,以“算”为单位向15岁至免老年龄的成年男女徵发赋税和徭役。“算”不仅意味着有交纳赋税而且有服徭役的义务。“算赋”意为“以算课徵赋税”,而非单一税目。算赋不仅包括每年120钱的人头税,还包括吏俸、转输、缮兵等各种杂税。赋役场合的“事”为动词,意为“服事”。长沙吴简“口。事。”的“口”指户内家庭人口总数,“事”指有赋役义务的口数,包括7—14岁交纳口钱的口数和有“算”义务的口数,相当於後代的“课口”数;“算。事。”的“算”指有“算”义务的口数,“事”和天长汉简的“事算”一样,指实际服“算”的口数。“算”、“事”簿籍按月统计、制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