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清朝初年,爱新觉罗氏家族内为争夺储君之位而结党营私、兄弟阋墙的事屡有发生。其失败者被削爵职、黜宗籍,甚至招来杀身之祸。康熙晚年,诸皇子皇位之争激烈,直至雍正初年,皇权之争仍未停止。雍正四年,当新君政权初步巩固之时,胤禛才将两个政敌,即异母弟皇八子允禊、皇九子允禟治罪,拘捕监禁,并命离宗易名,允禩改称阿其那,允禟改称塞思黑。不久,二人便猝死于各自禁所。近百年来,清史学界对胤禛当年处置允禩允禟一案颇多质疑,尤其对其所易之名阿其那、塞思黑是否即“狗”、“猪”有多种诠释。近年笔者从辽宁省档案馆藏《黑图档》中发现一件官书无载的改易允禟八子之名的满文档案,颇受启发,遂再释阿其那与塞思黑之含义。  相似文献   

2.
雍正四年(1726年)春,清世宗“仰体列祖严惩奸恶之心,祗遵先朝削籍离宗之典”,命宗人府将其弟允(胤)把、允(胤)等人的黄带子革去,“以严宗牒,以儆凶邪,以为万世子孙鉴戒”①。继而,又准宗人府之奏,命允祀等“更改旧名”②。当此之时,允祀更名阿其那,而允之名被改为塞恩黑。至雍正十三年(1735年)冬,清高宗恢复允祀等本名,收入玉牒。允祀等改名之事,与康熙、雍正二朝的皇权之争关系密切,凡清史论著、雍正传记等,每多涉及。唯“阿其那”、“塞思黑”究为何意,清代文献中未见表述,近代以来则众说纷纭。考察诸家之说,或…  相似文献   

3.
萧一山,名桂森,号非宇,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就已享誉学界的清史专家。1920年至1923年就读于北京大学期间,以一人之力著成《清代通史》上卷,由此奠定了他在清史学界的地位,被誉为“清史研究第一人”。此后,除继续撰写《清代通史》中、下卷外,萧一山新著迭出,《民族之路》、《曾  相似文献   

4.
满文“马法”(mafa)原义为“祖”或祖先,后引申有“老翁”、“长老”之义,这种说法已成定论,勿庸赘述。而近读清史专家王钟翰先生结集出版的《清史新考》一书中《释马法》一文,王先生在“马法”一词具有上述两种含义的基础上,又提出了一种新看法,即满文“马法”汉译时另有一新内涵,“是清代职官之一种”。  相似文献   

5.
雍正与怡亲王允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雍正与怡亲王允祥既是兄弟,又是君臣。雍正即位后,对允祥的荣宠自始至终有增无减。允祥死后,雍正对他及其家属的眷遇也很少见,使他“生荣死哀”。雍正兄弟众多,为何对允祥如此厚爱呢? 一、储位之争,诸兄弟多为政敌,唯有允祥是他的诚挚兄弟。康熙有子三十五人,长大成人者二十人。次子允礽,乃孝诚仁皇后所生,康熙十四年(1675),二十二岁的康熙帝立不满两岁的允礽为太子。从此,允礽得到与众兄弟不同的特殊待遇,其地位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允礽长大成人后,权势欲望不断增长,侵犯和威胁着康  相似文献   

6.
《清实录》是研究清史的第一手资料。一般认为此书中没有提到郑燮(板桥),也就不去寻找有关郑板桥的资料。其实,《清实录》中蕴藏着许多有关郑板桥的资料。 该文是第一次从《清实录》中摘出有关郑板桥的资料,加以编排和说明,供研究郑板桥的同志们参考。 从《清实录》看郑板桥的几件事 “四十举于乡” 杨荫溥藏郑板桥《自叙》墨迹:“雍正壬子举人”。陈子良藏郑板桥《刘柳村册子》墨迹:“四十举于乡”。 《世宗实录》卷一二一:“(雍正十年七月丙戌,以)提督安徽学政、内阁学士王兰生为江南乡试正考官,检讨吴大受为副考官。”郑板桥是王兰生、吴大受录取的举人。  相似文献   

7.
<正>1840年鸦片战争前后至1912年清朝覆灭的七十余年晚清历史,既是断代史清史的一个自然组成部分,也是中国近代史学科的一个重要的基本组成部分。由于学科的特殊性,在过去的百余年里,学界的晚清史研究形成诸多历史叙事体系、研究范式或学派。在清史学科,既有以《清史稿》为代表的逊清派或者说清朝遗老派,也有以萧一山《清代通史》为代表的民族革命派;既有以孟森《清史讲义》为代表的学术派,也有以美国学界为代表的“新清史”学派。而在中国近代史学科,  相似文献   

8.
乾隆皇帝(1711—1799)名弘历,满族爱新觉罗氏,别号长春居士、古稀天子,十全老人;庙号高宗。他是雍正皇帝四子,出生时,雍正尚未继位。弘历自幼聪颖异常,深得祖父康熙皇帝的喜爱,“圣祖见而钟爱,令读书宫中受学于庶吉士福敏,过目成诵;复学射于贝勒允禧,学火器于庄亲王允禄”。雍正皇帝病危时,“宣旨传位皇四子宝亲王弘历”(《清史稿·世宗本纪》)。  相似文献   

9.
1993年12月,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满文专家安双成等编纂的《满汉大辞典》由辽宁民族出版社正式出版。巴达荣嘎、安俊、佟永功先生参加了外审工作,辽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关嘉禄先生任特邀通审。这部170万字的辞书,凝聚着作者30余年的心血,是当代中国满文工作者对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和满学研究的一大奉献。著名清史、满族史专家王钟翰教授说:“《满汉大辞典》的出版问世,是满学研究领域的一项重大学术成果。”自满文创制之日起迄今已有395年历史。由于满语是清代国语、国文,所以满语、满文又有“清语”、“清文”之称谓。有…  相似文献   

10.
《清史研究》1992年第三期刊载了杨珍“雍正杀子辨疑”一文。最近翻阅史籍,发现一些有关雍正初年皇子教读的细节,整理成文,以作为补充参考。雍正御极之初,首先一件事是为年纪稍长的三位皇子延请教师。根据张廷玉年谱记载:元年正月,奉特旨:“朱轼、张廷玉、徐元梦、谧曾筠,着为诸皇子师傅。令钦天监选择吉日,进书房课读。”届期张廷玉等四人入书房,谒见皇三子、皇四子、皇五子。上遣内侍总管传谕曰:“皇子见师傅礼当拜。”廷玉等固辞不敢当,遂行揖礼。是日,赐肴馔饼果各一筵,蟒缎文绮各九端,并笔墨彩笺之属。越日进见。上谕曰:“皇子课读,事关重大。当教以立身行己,进德修业之要。若寻章摘句,记诵文辞,一翰林能为之.非所望于卿等者。”廷玉拜受命。  相似文献   

11.
康熙朝奏折是研究清史特别是研究清代奏折的珍贵史料。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组织有关专家学者 ,对之加以系统整理并对其满文奏折进行翻译注释 ,分别以《康熙朝汉文朱批奏折汇编》、《康熙朝满文朱批奏折全译》为名刊印行世 ,无疑是对清史研究的重要贡献。但是 ,由于种种原因 ,两书中的翻译错误 ,拟题不确及目录排列错误 ,编年错误 ,对于内容重复条目、衍文、脱文未作处理及注释错误 ,非康熙朝奏折、朱批而误行收录 ,本属康熙朝奏折而脱漏或窜入《雍正朝满文朱批奏折全译》者亦所在多有。于此试为论列 ,以与翻译、整理、编辑上述两书的专家学者商榷 ,并求其是  相似文献   

12.
<正>萧一山(1902—1978),是民国时期著名的清史专家。在北京大学就读期间,年仅22岁,就著成《清代通史》上卷,约56万字,1923年由中华书局出版。梁启超、李大钊、朱希祖等纷纷作序给予高度赞誉。1925年,他出版了《清代通史》中卷。至抗战时期,他撰著了《清史大纲》,突出地表达了其"民族革命史观"。萧一山先后在多所大学任教,曾前往海外搜集太平天  相似文献   

13.
雍正帝对允禩集团的讨伐有两件重要文书:一件是雍正二年七月十六日发布的《御制朋党论》,是向允禩集团发起总攻击的动员令;另一件是今存中国国家博物馆的《雍正四年五月十七日上谕》,这是雍正帝为允禩集团谋取皇储、皇位定谳性质的文献。此文书认定允禩及其同伙以伪善收买人心,而实为不孝不忠、扰乱国政、希图大位的罪人,不得不予以惩治。此文书虽载入《清世宗实录》、《永宪录》等清人著作中,但是它作为档案原件仍然有其不可取代的价值,即保存了一些《实录》、《永宪录》所没有的内容,而这些内容有助于我们了解雍正朝时期民间对皇帝和允禩党人的态度,以及这场政治斗争对社会造成的影响之广度和深度;同时从文字的删削订正方面,可以看出雍正帝的个性和弱点,因而对研究雍正帝史亦不无价值。  相似文献   

14.
人们一般认为,自命中华之国的清国,对视为蛮夷的外国,特别是对欧洲诸国派遣外交使节事时在19世纪后半叶以后。去年出版的今西春秋的《校注异域录》一书与加恩关于“1730年(雍正八年)对俄国新皇帝派遣的中国使节”的论述相反,认为虽然是年新皇帝安娜女皇即位是事实,但从雍正时代的对俄关系看,中国对俄国女皇派遣使节是无论如何也不能相信的。今西氏说,因为中国对此没有留下任何纪录,所以加恩所言实际并不存在。正如今西所说,清实录中的确没有雍正遣俄使节的记载,清史里也未述及此事。因此,对这一史实持有疑问不无道  相似文献   

15.
苏联科学院出版的《世界通史》,是一部颇有影响的多卷本著作(以下有时简称《通史》)。《通史》编辑部认为这部著作“是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上的一个独特的成果,是马克思主义史学所业已达到的水平的反映”。事实上,这部著作是为苏联的政  相似文献   

16.
顺治元年清字记事档(十一月)满文翻译罗丽达译[编者按]罗丽达女士为美国哈佛大学东亚系清史专业研究生,多年侨居美国,从事清史、满族史和满语等的学习与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本刊1991年第3期曾发表了她的《清代在察哈尔部设置宗室“苏鲁克”制的满文史料及...  相似文献   

17.
“咸丰重宝”宋体书对读,背满文“(?)”、宋体书“当五”铜钱,直径2.7厘米,重6.3克;又小样一种,直径2.7厘米,重5.85克。“咸丰重宝”宋体书对读,背满文“(?)”、宋体书“当十”铜钱,直径3.6厘米,重12.03克,又小样一种,直径3.5厘米,重10.7克。这两种咸丰大钱流传较多,并非珍希之品。陈仁涛《绿雪馆泉谈》对这两种咸丰钱的局名,认为“似广非广,似江非江,见当五当十两种,考其制作铜质,似北方所铸。待考。”张絅伯《咸丰大钱考》也说:“余又得当五当十两种,铜质与宝巩钱相似,满文作(?),似江非江。若江宁局铸,铜质不符,尚待考。”《历代古钱图说》也认为局名待考。我认为这两种待考  相似文献   

18.
《旧满洲档》,是清入关前的满文历史文献中最古老的鸿篇巨制。目前,对该档形成年代的上限问题,众说纷纭,颇多争议,归纳起来大致有如下几种观点:一种认为,努尔哈赤建元天命之初就开始用满文记注档册了,甚至推测“很可能在更早就开始记档了”,故《旧满洲档》开始形成于天命之初。另一种认为,皇太极于天聪三年(1629)四月设文馆,命巴克什库尔缠等人“记注本朝政事,以昭信史”,这才是记注档册的开始,故《旧满洲档》形成的上限“不会超出天聪三年的初设文馆以前”。  相似文献   

19.
《清史研究》2011年第4期刊登的乌云毕力格、宋瞳的文章《关于清代内扎萨克蒙古盟的雏形——以理藩院满文题本为中心》一文的第瑏瑤注释中,涉及了笔者所点校的《乾隆朝内府抄本〈理藩院则例〉》一书。该  相似文献   

20.
<正>天聪四年(1630)立《大金喇嘛法师宝记》碑(下称"《宝记》碑"),碑阳刻有汉文、老满文,记述喇嘛法师斡禄打儿罕囊素生平及建塔缘起,碑阴刻有喇嘛门徒、工匠与官员名单。此碑是现存清代最古的碑,因碑阳刻有无圈点满文,成为清史、语言学等领域关注的重要文物。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