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时间过得真快,一晃眼,周代先生离开我们已经3年多了。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当代的艺刊物中,武汉的学月刊《芳草》是有一席之地的。20世纪80年代初,它曾有过辉煌,不说别的,它刊载的作品在1981年、1982年和1984年连续3次荣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被誉为“连中三元”。自它1980年创刊,到1981年,印数达到15万份。可见影响  相似文献   

4.
道安的《凉土异经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凉土异经录》是道安对当时译于凉州,但译人缺失,无法考定的汉文佛籍所做的编目。此《录》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较为全面的关于“凉土异经”的目录,对研究凉州佛教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最近,日本的一本八卦类杂志——《周刊文春》刊登了一条消息:《日本经济新闻》的记者铃木凉美,曾是AV女优。《周刊文春》报道,铃木凉美本是日本庆应大学环境情报系学生,她在大学期间因与AV星探交往,而使用艺名“佐藤琉璃”下海兼职拍成人电影。  相似文献   

6.
《晋书》历代评价皆有微词 ,本文为之辨析。古代小说指街巷之谈 ,最能反映社情民意 ,且有史料价值 ,历代史家皆甄引之 ;怪诞传说则可视作百姓用曲折方式表达对国家政治生活意见。《晋书》征引小说资料及怪诞传说 ,亦可作如是观。采择小说传闻资料附于纪传之末 ,积集大量民谣俗语 ,是《晋书》特色。  相似文献   

7.
曾一耀  李坤玉 《神州》2012,(23):2-2
整体语言风格上,呈现出散文化的结构。读《沉沦》时,大多数人有一个感受是不知道为什么这样开始,其实这就是对传统小说结构的一种反叛。以郁达夫本人的话说,外国小说艺术形式的发展:"区别起来,也不外乎两种。一种是叙述外面的事件起伏的,含有事件起伏和一幕一幕的戏剧场面似的内容;  相似文献   

8.
古代小说序跋是研究古代小说发展史和古代小说理论批评的重要文献,故而颇受研究者的重视。小说序跋的源头可上溯到西汉成哀时(公元前32年-公  相似文献   

9.
问道天台山     
陶渊明说:"寻佛。"谢灵运说:"问道。"其实是一回事。要问,自然先得寻到; 不过寻着了之后怎么问,问什么,为什么要问,却是一连串的欲言又止。这个"问"字,还真不容易明白:许慎在《说文解字》里含含糊糊地用"问,讯也。讯,问也"六个字敷衍; 王力在《训诂学》里底气不足地说"问、闻同音同义"; 《现代汉语词典》解释:"问"是"疑的概括"——那么,"疑问"又是什么?不过我一点都不怀疑古人的智慧:拿这个神秘兮兮的"问"字,搭配追求清虚出尘的道教,常常真能问出点有意思的调调来。比如:问道天台山。  相似文献   

10.
牧惠 《文史天地》2002,(4):42-42
一位病人,昏昏沉沉之中,觉得灵魂随风飘荡到一个官衙,仔细往里瞧,都是或鬼或神(人与鬼神区别何在?皆属纪晓岚的鬼话连篇,且不计较),知道自己是到达阴曹地府了。他跟随着“人”(原文如此,可见人鬼难分)流从侧门进去,没有人禁止;又随便坐廊下,也没有人干涉他。往大堂上看,只见那时人来人往,阎王爷左手拿着生死簿,右手执笔办案。有的案子三言两语就了结了,有的得讲几十句乃至几百句话才结得案,同入世间办案的做法没多大差别。  相似文献   

11.
12.
海上60天     
李颀拯 《风景名胜》2012,(5):108-132,14
在大量的影像或文字资料中,海都是唯美和浪漫的代名词.小说《老人与海》虽然描述的是人类与大海搏斗的故事,却让人充满了对海洋的那种彪悍之美的向往. 渔船从舟山港驶出,直到两个月后,我坐着运输船回到中国,才深深体会到理想和现实的差距.  相似文献   

13.
"岂非天哉"的三重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家和 《史学集刊》2003,(2):100-101
汉高帝刘邦出身布衣,毫无凭籍,在秦末大起义中,竟然三年亡秦,五年灭楚,而得天下。《史记·秦楚之际月表·序》评论他说:“故愤发其所为天下雄,安在无土不王。此乃传之所谓大圣乎?岂非天哉,岂非天哉!非大圣孰能当此受命而帝者乎?”(第3册,P760)早年读到这一段话,不觉得有何难解之处。“岂非天哉,岂非天哉!”就是司马迁歌颂汉高帝的话,是他把刘邦称为“大圣”的自然结果。刘邦既然是“大圣”,当然就必受天命;两个“岂非天哉”,自然是歌颂之辞。这样的理解,可以说是见到了《史记》文章所展现的第一个层面,也就是其直接的层面。 稍后,在读《史记》的《高祖本纪》、《项羽本纪》等篇时联想到了这一段话,心里就产生了问题。这里主要列举《高祖本纪》(个别地方据《项羽本纪》)中对刘邦的一些记载,看看他到底是怎样一个“大圣”。  相似文献   

14.
唐明皇李隆基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是我们非常熟悉的,唐代诗人自居易所的长篇史诗《长恨歌》,清代剧作家洪昇所的戏曲《长生殿传奇》等许多学作品、野史小说中都有“太真外传”这个情  相似文献   

15.
我与吴奚如老人缘分甚浅,只见过一次,但他至今留在我脑海中。1979年冬,我从一所中学调入正待创刊的《芳草》文学月刊编辑部。《芳草》主编武克仁是位老革命、老作家;编  相似文献   

16.
吴祖光与曹禺称得上是中国现代戏剧史上最具神奇色彩的两位天才剧作家。曹禺1933年暑假完成传世巨著《雷雨》时,只有23岁。吴祖光1937年写出大红大紫的成名作《凤凰城》时,只有20岁。1942年写出代表作《风雪夜归人》时,也只有25岁,夏衍看完后觉得不像是年轻人的手笔,于是便给出了“神童”的称号。“神童”吴祖光能够以并不成熟的《凤凰城》登上文坛并一炮打响,在一定程度上归功于曹禺的发现和扶持。吴祖光的《凤凰城》据吴祖光介绍,《凤凰城》是根据抗日英雄苗可秀的真实事迹写成的。苗可秀是东北人,东三省沦陷后,他离家奔赴战场组织东北抗…  相似文献   

17.
《蓝桥》是满族诗人王鸣久创作出版的小说集,包括中短篇及电视小说共计5篇,本对其中的《金葵》、《蓝桥》、《银铐》、《红淤》等4篇分别作了评述。  相似文献   

18.
刘建树 《丝绸之路》2012,(20):32-34
通过丝绸之路进入中国的印度梵语戏剧主要有两个种类:一类是佛教内容的,一类是非佛教内容的。佛教内容的印度梵语戏剧主要通过陆上丝绸之路传播,通过海路传播的主要是以《沙恭达罗》为代表的非佛教内容的梵语戏剧。本文对二者的异同进行了比较,并分析了二者不同的传播路径及影响。  相似文献   

19.
田本相 《纵横》2014,(12):61-64
曹禺,还有他的亲朋,都曾对我讲过有关《雷雨》的一些故实。曹禺是怎样在这些故实中升腾起他的想象,构建起《雷雨》的场景、人物、戏剧冲突的?把这些摆出来,也许可以引领我们去探索他创作《雷雨》的秘密。  相似文献   

20.
2003年4月9日剧坛才子吴祖光,病逝于北京,享年86岁。中新社以“又一个敢说真话的人去了”为题发布了这一令人悲慨的消息。吴祖光祖籍江苏武进,是世居延陵的苏南文化世家传人,兼有传奇性的“神童”之才和侠者之风。就在爱妻忌日五周年前三天,他追随而去,到另一个世界去续写才子佳人传奇去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