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6年10月24日的《武汉晚报》上刊登了一则报道“老作家管用和‘出道’武汉晚报:诗歌《绕道》一炮走红。”该文刊出后,有不知情的读者来电问我,《绕道》是一首怎样的诗,居然能够走红?他们很想了解了解。而知道一些实情的读者和朋友来电说,当年你因写《绕道》挨了批判,倒霉透了,怎么是走红呢?报道失实,你应写文章到该报澄清一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侯永大 《百年潮》2012,(8):53-58
记得黎澍先生去世多年后的一天,在一次聚会上我遇见了《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的黄春生,他给了我一本《黎澍十年祭》。当时小黄对我说:“其实你也可以写一写黎老,你给他开了那么多年车,他的为人、思想,  相似文献   

3.
他本身就是个摇笔杆子的人,写总结、写新闻、写小说,还给别人写讲话稿,“一把刷子两边用”,我实在不知如何写他才好,考虑了许久,仍是迟迟没有动笔。可是在我即将编辑出版的《朋友》一书中,写了那么多的文化人,又怎能没有他呀?加之我们是货真价实的朋友,而且“友龄”也有20年了啊!  相似文献   

4.
瞿秋白在左翼文艺运动中,写过不少讴歌革命、抨击敌人的散文诗。1935年他不幸被捕后,典狱长奉命找了本《北斗》杂志,指着其中一篇《一种云》说:“这是个叫音芳的女作者写的,看来和你气味相投。你如有悔悟之意,就写点反驳的文章。”  相似文献   

5.
你能算计所有细节,但是你得不到全貌。 …… 世间万物皆有缝隙,因此光才可以透进。 ——Leonard Cohen 《颂歌》 今年5 月,电子邮箱里收到一封短信:“ 乃清:好么?我看到你写叶维廉的文章,很不错,诗是很难解释清楚的,但你对他的观点很理解。白桦。”  相似文献   

6.
康有为的日籍夫人鹤子 拙文《康有为和他的日籍夫人鹤子》发表于1987年第二期《武汉春秋》上,当时我并不怎样看重它。有一天,《长江日报》高级记者邵震寰同志专门找到我对我讲:“小曾,你有点苕,《日籍夫人鹤子》这篇文章评职称时你为什么不报?傻里巴叽地尽报些零星东西。”我这时才晓得老邵是评委。老邵又说:“难得的采访.采访到康有为的儿媳不容易的。而且,弄到了这第一手的材料,说明了一个记者的本事。”  相似文献   

7.
李普同志: 你《悼胡绳》的文章(编者注:李文在本刊2000年第12期上刊载)收到了。拜读了两遍,觉得你援用蔡仲德先生评论他老丈人冯友兰先生的话,认为胡绳一生也有“早年实现自我,中间失去自我,晚年又回归自我”三个阶段,已经对胡绳作了全面确切的评价。你要我再补充点什么,我实在已经没有什么可以补充的了。不过,你的文章启发了我,又使我再反复思索了一下,现在在你的评价的基础上再把我所亲历亲见的事多说几句,也许还不为辞费。 我认识胡绳比你晚了六年,是在1946年初进重庆《新华日报》的时候,也是先认识他的夫人小…  相似文献   

8.
2001年,黄海波刚从电影学院毕业那会儿,最红的是陆毅、《永不瞑目》。“真是太帅了,打开电视机,全是俊男美女。我很认真地想了下自己,我说完了,我这形象也就能演个男七八号吧,没出头之日了。去年拍《决战刹马镇》我跟红雷哥(孙红雷)聊了4个小时。他说,‘海波,我刚拍戏的时候,一个前辈跟我讲,你自己照照镜子,你看你长得这样多吓人啊,你是个有特点的长相,就得在这条路上塌塌实实走你的。’我也一样,所以他跟我讲这个。我明白,我们这些不是帅哥的人、小眼睛的人,就得扎扎实实一步步走过来。”  相似文献   

9.
那是红原入秋的季节,草色已由青变黄,淡淡地从山的边际浸染过来。我和阿来站在一块高地上,眼下是像树枝一样的黄河支流,由此便引出了他的话题。阿来说,我与旭帆为你的《巴颜喀拉的黄河》所作的序已经写好。并说正着手写一部长篇。以他深厚的文学底蕴和颇有些前卫的创作势头,我已觉出了那部书的沉甸甸的份量。每次读完《尘埃落定》,思绪就久久地在那片熟悉的河谷游弋,又总也离不开那座象征尊贵与权势的土司官寨。  相似文献   

10.
冯建辉 《炎黄春秋》2004,(2):54-57,26
冯建辉教授是我刊的老作者,他为本刊写了多篇文章。这些文章凝聚了他对党和国家命运的思考,也表达了对本刊的厚爱。在他去世前一个月,仍抱病为本刊写了这篇绝笔之作。他逝世后,他的女儿寄来了他的《告别书》。现将这篇绝笔及其《告别书》予以刊发,以表达本刊同仁对冯教授的缅怀之情。  相似文献   

11.
迁居北京多年后,姚雪垠在一篇题为《我的心仍在武汉》的文章中还深情地写道:“我这一生住过好多地方,但住得最久的地方是武汉.我在武汉的年月大大超过我在故乡的年月.武汉可以说是我的第二故乡.我在武汉受过教育,得到了锻炼,经了风,见了雨,也在风雨中做出了一点点成绩.如果在我所有的作品后面写上创作地点,武汉和湖北占有突出地位.”新中国成立后,姚雪垠在武汉历数十年之久,含辛茹苦创作了彪炳当代文坛的多卷本长篇小说《李自成》,但他与武汉的情缘却远  相似文献   

12.
藏獒故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在青海东奔西颠,突然接到《西藏人文地理》杂志的约稿,第一个反应就是拒绝。2005年我写了《藏獒》,2006年写了《藏獒二》,2007年又写了《藏獒三》。关于“藏獒三部曲”的构想已经完成,掐指算算,也有100万字了。精彩的体验深刻的都写过了,在这100万字之外,我还能讲出什么关于藏獒的新故事来?但我这个人是海拔越高脑子越清醒,坐在去海北草原的车上,想着我过去的生活,渐渐便凸现了几件不曾在“藏獒三部曲”中写过的有关藏獒的事,那都是上个世纪80年代初的往事了。  相似文献   

13.
朋友告诉我:“丁一三去世了。”“啊!老丁走了?”我当即一怔。丁一三是谁?你也许不知道,但要是提到电影《英雄虎胆》,你恐怕就不能说不知道了。丁一三是中国戏剧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国戏剧学学会总干事、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名剧作家、《英雄虎胆》电影的作。1995年,他的话剧新作——《甘  相似文献   

14.
恩师琐忆     
正我于1979年由黄冈县(今为黄冈市黄州区)考入沙湖之滨的武汉师范学院(今为湖北大学)中文系,1983年毕业留校,一直到2007年正式调到北京大学中文系,在武汉学习、工作了近30个年头,因此武汉是我的第二故乡。《武汉文史资料》向我约稿,该写的人和事太多了,我特别想写写恩师、曾经担任过武汉市政协委员的刘宋川先生。他是我本科阶段古代汉语课的任课老师,毕业时是他竭力推荐我留湖北大学中  相似文献   

15.
恍惚的诗意     
吴琦 《南方人物周刊》2013,(37):104-104
《离婚》也许是老舍最好的小蜕。这本书是在《大明湖》手稿被日本海军一把火烧为灰烬后,他重新写的。他曾用英文自我推销,“从这部小说起,我建立了自己的文字风格……我在《离婚》中所用的语言是第一个,也可能是最好的,文字简洁清新的典范。”  相似文献   

16.
苏维民 《百年潮》2008,(10):10-15
20世纪60年代初,我国遭遇严重的经济困难,中央决定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调整国民经济“八字方针”,要求精减城市人口2000万,为此,成立中央精简小组,杨尚昆为组长。90年代,杨尚昆撰写《回忆录》,多次谈到要系统地谈谈精减城市人口问题,但是,他当时的精力主要集中在写好《回忆录》第一册(即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杨尚昆回忆录》),精减城市人口问题一直排不上日程。为了帮助他回忆,我根据他平时的谈话,并收集了一些资料,整理出一份素材请他审阅。他看得很认真,在材料上画了许多标记,对我说:“你整的这份材料有用,它勾起我很多回忆。  相似文献   

17.
我原有一本海南出版社出版的、方舟子写的《溃疡·直面中国学术腐败》。我觉得这个问题很重要,他提的也很及时。当今中国存在官场腐败、商场腐败,而且很严重,大家有理由指望学术界能够坚持真理,在反腐败上成为中流砥柱。现在又出现了学术腐败这种现象,因此,十分注意,准备好好地读一下这本书,写一篇读后感。可是一直没有抽出时间来做这件事。我把它保存着。它一定在我家里。可是当我想看的时候,忽然找不出它来了。有一天,我逛隆福寺商场,看到书架上有这书,而且有两本。当时我正在想把这本书找出来,没有下决心再买一本。可是回家后经过好几个…  相似文献   

18.
邓可因 《炎黄春秋》2014,(10):53-55
廖沫沙同志是我的老领导。十年浩劫中,由批判他写的《有鬼无害论》《三家村札记》等文章开始,使他蒙冤文字狱,又身陷牢狱,惨遭迫害。但他心胸豁达,处变不惊,终于熬过了艰难的岁月,迎来了改革开放的春天。1978年,我在《北京日报》文艺部任记者,听说沫沙同志在朝阳医院养病,连忙赶去看望。后来又向他约稿,有过多次接触。  相似文献   

19.
井石将他中篇小说集《古堡的主人们》的一摞清样和一页信托人转交给了我。信中说他去兴海县下乡了,请我给他即出的集子写篇序。还说,托人转交,是为了排除我推托的可能。我们是文友,相知多年。为他的新作写序应该是责无旁贷。此前,也曾为他写美国友人柏大卫的长篇纪实《故乡故事  相似文献   

20.
武将 《大江南北》2022,(10):25-26
一宋琼生于1927年12月,1942年入党,先后任淮北《大众报》编辑、《拂晓报》记者、华中军区第九纵队新华支社记者、华东野战军第二纵队(21军前身)新华支社编辑、第21军新华支社编辑主任、华东军区《人民前线》编辑,是地地道道经过战火考验的新闻工作者。他在战争年代写的东西我不得而知,但他调入解放军报社任驻南京军区记者、记者组长期间写的头条要闻,让我印象深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